备课资料
形的空间及质感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6年11月14日
教学目标
能够掌握绘画中表现空间的基本透视方法与明暗表现的基本技能,并理解艺术家巧妙运用各种表现方式、方法创造出的各种视觉形象;在了解艺术家为了表达主观意图而采用的各种空间处理方式的基础上,能运用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去构建新的视觉形象,养成创新意识;通过借鉴或摹习的方式创作一张能反映一定个性与空间感的绘画作品,提高对绘画中体积、空间、明暗、质感的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活动分析
本课的“活动建议”中包含两个层次的学习活动目标。第一个活动侧重于表现绘画作品空间效果的透视方法及明暗表现的手法;第二个活动在前一活动的基础上,突出对材质的运用及表现,并要求学生能打破常规思维方式,通过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创造出富有个性特点的绘画作品。
活动一: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应把握两个活动目的,其一旨在通过静物写生,提高学生绘画造型的基本技能;其二在于培养学生对绘画的空间表现及材质运用的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借鉴及模仿教材中范例作品的表现风格来获得学习绘画的乐趣。
活动二:要求学生能够综合所学知识与技能,在教材中各种空间创意作品的启示下,尝试创作能体现个人主观意识并带有空间意味的绘画作品。本活动的开展及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启发并鼓励学生利用艺术通感,综合所掌握的各科知识,主动且大胆地进行多种尝试,宜采用较为宽松的评价标准,让学生树立对学习绘画表现的信心。
教学基本思路
为了能让学生创作出具有空间感、体积感和质感的作品,首先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对常规空间的阐述,通过分析理解教材范例中对常规空间及非常规空间的各种表现方法,然后在实践中掌握一定的绘画空间表现的方法。接下来,借助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及教师精辟的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中物象的空间感、体积感和质感的形成原因,并在前一学习活动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喜好尝试多种不同表现空间的绘画方法。最后,通过研究性学习,重点理解绘画中不同的质感所表达的不同含义,拓展绘画表现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笔触的尝试练习和不同材质的综合运用中获得绘画的乐趣,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学习反思与展示评价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对绘画创作的热情及审美能力。
教学材料分析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美术上的空间概念有内外两层含义:形体结构的内部,称内空间,是房屋内部相对周围环境而言;形体存在的外部,称外空间,是环境相对于房屋内部而言。美术着意于对形态内空间结构的理解,而着眼于物态外空间,即物表与环境关系的刻画,是诉诸视觉空间的艺术。在美术中,空间表现为多维性的层次。“线”是一维空间,“面”是二维空间,“体”称三维空间,含有时态和内在空间内容的称四维空间。其中焦点透视的三维空间和平面二维空间以其直观可感的形式,在美术绘画表现中得到最为广泛的运用。绘画中按透视规律,运用光影对比和色调变化,描绘出形态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前、后、远、近的纵深层次,造成真实可感的空间效果,称空间感。艺术家根据作品内容的需要,按主观设想对物象的选择,对主次关系的调度,对画面形态位置大小的安排,对空间层次的支配,通称为空间处理。在写实风格的绘画中,空间处理以突出主体描绘为要旨,尽可能使空间富有真实可感的具体性。在抽象风格或构成主义艺术中,空间的概念已被转化为纯粹的主观意识形态,空间处理是作为实现视觉经验的一种内在心理意象的表现。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对空间处理体现着高度的表现自由。例如:中国传统绘画中不受焦点透视的局限,而放眼于散点透视,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不受瞬时时态的约束,以叙述性时序来描绘,如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不受光影、虚实等物象客观空间的具体束缚,以计白当黑、以虚为实的空白处理,留给观众以想象的余地,从而产生了多维层次的空间感染力。然而,不论哪种绘画风格的空间表现,都离不开基本的透视规律,即近大远小与体面的转折和收缩现象。教材从体积的形成导入对绘画的空间表现,旨在让学生能够从绘画三维空间的表现逐步向多维空间的处理过渡。
教材第14页中强调的遮挡,是物象与物象之间的前后空间关系在画面中的最直接的表现,同时也是学生直观理解画面空间表现的基础。教材第15页的图例则呈现了绘画的透视方法在表现空间关系中对物象体面转折与收缩现象的处理,这其中包括了我们常见的焦点透视、散点透视和不常见的透视关系。如《有烟囱的街道》,画家阿尔弗雷德在表现画面中间的房子时运用的是焦点透视中的平行透视,而房子上的天窗却呈现了成角透视的绘画规律,右边的房子与左边的房子在透视上明显出现了方向完全不同的消失点,让我们感觉到了散点透视的表现方法。尽管有点矛盾,但画家之所以这样来阐述绘画中的透视问题,其目的却是十分明确的,能够让观者一目了然地直视作品的主题:街道的宁静与烟囱之间的不和谐,折射出画家对工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不满及对纯净生活空间的向往。通过这样的例子,我们还有理由抓住看似“合理”存在的常规透视方式的表现手法不放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在绘画中表现空间的方法与手段要为绘画的主题服务,理解了这点也就找到了解读与表达绘画语言的真谛。
至于绘画中对明暗与影调的表现,教材通过三组不同的图例分别呈现了物象上光影现象的产生和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光影的画面效果,以及绘画中表现物象体积与空间关系的影调处理,直观地说明了绘画中的光影现象和明暗表现,并给学生留有更多地运用明暗表现的学习空间。“思考与交流”中的尝试练习则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即通过明暗与影调来表现物体的体积。可能大多数教师会认为在绘画有关明暗的教学中,应向学生阐明“受光部”与“背光部”(两大部),“黑白灰”(三大面),或是“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五调子)。这种明暗造型理论,是否能够承载人类在绘画表现中所包含的丰富语义呢?当教师面对学生讲解我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明暗表现时,就已经无法解释清楚了;况且,当我们翻开人类绘画历史长卷时,会发现空间的表现方式是那样地丰富,又怎能仅用“两大部”、“三大面”和“五调子”来解读呢?让我们来品味王华祥对于绘画写实教学的这样一段话:“学生的成熟就跟植物一样,依赖于种子、土质和气候,其生长速度肯定是不一样的。学生学习绘画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画出一张漂亮的作业。教学不只是一种方法,也不只是一种造型观念,应该是一种自信、自强和自主的风度。”绘画教学的关键在于能够因势利导地诱发学生的艺术潜能,而不是通过教条式的条条框框束缚学生自由发挥艺术潜能。
古今中外艺术家的作品,通过对形的不同处理方式产生迥然不同的视觉效果,体现出艺术家不同的审美观。反常、超常能带来新鲜异常的视觉感受,就能产生特别的审美价值。教材第17页的4幅作品向我们呈现了艺术家通过改变常规视觉角度而创作的奇特画面,揭示了绘画空间求新、求异的不同的表现方法。伊斯特万的招贴画中运用神奇的“茂比乌斯带”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现实中无法实现却在视觉中合理存在的图形。斯密尔的作品则通过空间透视的转换表现了同一物象因反复重叠而呈现的奇妙情景。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荷兰版画家埃舍尔,在他的铜版画作品《阳台》中居然把“双曲几何的庞加莱模型”刻画得如此深刻,让我们不得不惊叹画家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可以说,埃舍尔的每一幅作品,都能唤起观赏者无穷的遐想。但最能拨动人们心弦的当是《画廊》(甚至埃舍尔本人也认为《画廊》是他最好的作品)。在《画廊》的右下角,我们看到了画廊的入口,一场画展正在进行。进去左转,我们遇到了一位年轻人,正站在那儿看着墙上的一幅画。在这幅画中,他可以看到一艘船,再往上,也就是整个画面的左上角,是码头沿岸的一些房子。现在我们向右移,这排房子在继续延伸,延伸到画面的最右侧,一位妇人在窗口眺望,随着她的视线下移,就会发现角落里有一所房子,房子的底部有一个画廊的入口,画廊里正在举办一场画展……那位年轻人其实正站在他所观看的那幅作品之中!现实和幻想、逻辑和怪圈、愉悦和惊讶在这一刻会同时在你的脑海中迸发出来,这就是埃舍尔作品的力量!甚至有的数学家惊讶地发现,埃舍尔的作品《画廊》完全可以作为“黎曼曲面”的一个范例。美术之所以能成为人类交流信息的独特语言,在这页教材的图例中得到了最精辟的阐述。
在造型艺术中,质感指艺术家对不同物态运用不同手法所表现出的真实感。不同物态表面的自然特质,称为天然质感,如空气、水、草木、岩石和土壤等。物体经过人为改造而呈现的表面感觉,称为人工质感,如金属、陶瓷、玻璃、塑胶、呢麻、绸布等。不同质感给人以软硬、粗细、光涩、枯润、韧脆、透明和浑浊等多种感觉形式。在绘画的表现中,油画中利用光影、色彩的因素,通过薄画或厚涂的技法以及笔触肌理、画刀刮磨等手段,可以描绘出质感逼真的效果;中国画在运用笔墨表现物态质感方面,侧重于线条的造型力量,如人物画的十八描法、山水画的各种皴法等。各种描法、皴法又归结为勾、皴、点、染、擦的基本笔法和浓、淡、干、湿、焦的基本墨法。这些技法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绘画中对物态质感和肌理的表现手段,从而使作品中纯粹的材质因素也成为一种审美元素。教材中的图例均站在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角度来选择,其目的在于能够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绘画中表现质感的可能性。不论是《无题》中的砖块,还是《受胎告知》中的布纹,细腻的表现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真实”的存在,然而当我们发现这并不是“真实”的而是一幅画的时候,可想而知,那种惊叹与钦佩油然而生,对绘画表现的学习也因此转向更深的层次。
艺术通感又称通觉、联觉、移觉或连带感觉,指的是从感知、表象到意象的各种感觉挪移、转化、渗透、互通的审美体验过程。它是不同感觉的互通与挪借,是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运用通感,可以突破人的思维定势,深化思维,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创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及艺术境界。从审美的角度上来说,艺术通感是一种在艺术活动中以审美统觉为其基本心理机能,以情感为其心理动力,表现主体人格、心境、意念的统觉性、整体性、创造性的审美力。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艺术通感的能力越强,就越能敏感地把握形象的特征,领悟各种感觉之间的通感点,从而创造出无限的艺术想象空间;对于艺术接受者而言,其通感能力越强,就越能在接受过程中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与对话,从而建构自己的艺术人格。所以,艺术通感能力的提高是审美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和体现。教材中提到的材质置换利用的就是这种艺术通感。绘画中艺术家通过不同材质的置换,使作品通过材质的触觉体验与绘画的视觉感受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移情的创作目的。
教学建议
绘画的教学一旦进入空间表现的领域,就意味着学生必须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途径来逐步掌握绘画语言表现的图式程序,直至能够将这种图形语言转化为表现自己情感的时候,他们的绘画语言才真正具有了生命力。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绘画诸要素的相关知识,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应该是将知识真正转化为技能的时候了,如果教学中仍然停留在隔靴挠痒的状态,恐怕是无法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的。如何解决绘画中的透视问题?怎样才能够让学生获得表现物体的高度、宽度、深度,空间的前后、远近及遮挡关系的技能?如何通过明暗表现画面的虚实?……当这些必须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方能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中呈现的时候,也正是我们思考如何进行写实绘画训练的有效教学的时候了。尽管在这一领域的教学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们不能违背的教学原则是:知识必须经过实践方能转化为技能。因此建议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有效的练习,在实践中去理解、内化知识,并获得技能。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有关绘画透视的问题。在二维的画面中如何表现物象体积的三维空间,透视不仅是解决绘画空间表现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生建立空间意识的基础。教学可以直接从实践中导入,让学生观察物象的结构特征,并尝试怎样才能够将这种特征通过绘画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很快就能够从尝试中发现物象体积结构的透视现象,进而转向对空间表现的深入学习。
本课的重点应放在对绘画中的形体空间与质感表现的教学上,难点是学生能通过非常规的观察方式与空间处理方法,完成体现空间与质感的绘画创作。写实绘画技能的教学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够获得,因此教学中有效的练习是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关键。由于高中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确定程度能影响学习效果的优劣,所以在教学导入的同时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主要目的。
对于本课教学的媒材运用,教师可以根据本校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地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媒材进行教学。例如,讲绘画的透视关系中的遮挡,可以运用学生的课本作为媒材,通过课本的重叠、卷曲、交错摆放等不同组合方式,让学生在观察中理解物象的遮挡关系;讲绘画的材质表现可以选择学生身边不同材质的物品进行探究分析,通过对各种材质尝试性的绘画表现,让学生从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质感表现学习中获得对绘画材质的认知。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利用当地的艺术馆,组织学生参观,直观感受绘画中各种空间表现的方法与手段,切身体验绘画表现中丰富的语言魅力。或者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让学生从更广泛的学习资源中获得直观的绘画经验。
教学形式上,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资源。例如:可以考虑让学生从错误中发现问题,自发寻找非常规的空间、体积的不同表现方法,在讨论中提出各自的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不能任学生漫无目的地摸索,教师要在学生提出疑问时加以点拨,促使其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艺术创作的多元性。
有关教材中的“思考与交流”,建议教师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酌情处理。前三个“思考与交流”所侧重的是绘画空间表现中必须解决的遮挡、透视与明暗表现的问题,不论是通过单个训练逐一解决,还是通过一个个尝试练习活动分层解决,都不能忽略高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象,切忌将问题的答案直接呈现,适当的错误同样是学生吸取教训、获得绘画技能经验的有效途径。第四个“思考与交流”应该是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挑战,教师可以通过学校的网络教学资源,让学生尽可能地运用研究性学习来达到训练的目的,扩展自身的空间思维能力。最后两个“思考与交流”从操作层面上来讲,后一个似乎比前一个要容易实现,但实际上在后一个练习中更注重的是学生能否综合已知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有创造性地通过对各种材质的选择与组合方式来表达绘画的主观意识,并能够在合作中交流彼此的经验。
虽然根据教材的安排,本课的教学时量仍为3课时,但考虑到教学过程中的特殊情况,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合理安排,或者适当增加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