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beplay888体育 >>学科资源>>美术>>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形的视觉印象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次 发布时间:2006年11月14日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观察与分析绘画作品中的“形”与生活中的“形”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究绘画中形的产生及表现规律。掌握在绘画中表现客观物象形体的基本方式与技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创作出反映一定个性的作品。学会从不同观察角度来发现“美”,从各种技法运用中表现对“美”的认知与判断,在尝试各种构图的相关练习中获得绘画造型的实践经验,了解绘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够赏析绘画作品中的各种表现风格及手段,养成对客观物象形体特征的分析与探究的学习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活动分析

  本课的活动从较为单一的物象写生到较为复杂的物象写生,基本上遵循了写生训练的学习规律。第一个活动注重的是学生对物象动态的把握及对绘画造型比例、结构知识的运用,第二个活动更侧重于绘画的构图与主观情感的不同表达方式。

  活动一:在这一活动中,首先教师必须选择较为合适的物象作为学生写生的对象,并要求学生能够从自然物象中获得有效的视觉形象,再通过写生的方式将物象组织在画面中。在“活动建议”中之所以提到用盆花作为写生对象,其一是考虑学生在之前就已具备对作品中花朵动态的分析;其二从物象动态的难易程度上来看,由于不同花朵的造型本身就存在难易差别,因此可供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选择。此外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还应提示学生联系所学的比例、结构、动态等绘画知识,有机地组织画面,创作出富有动感及旋律的作品。

  活动二:有条件的地区可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超市进行写生。学生在超市中能够更自由地根据个人的主观意愿来选择不同的物象作为组织画面的形象,并且在绘画的表现过程中更注重线、面结合的黑白效果;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创作练习更直接地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进一步强化学生写生训练的能力。

 教学基本思路

  教学从欣赏画家眼中那不同寻常的美丽世界导入,然后以讲、练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逐一展开对形体、结构、比例及构图的欣赏分析及尝试练习活动。从绘画的物象结构与形体轮廓之间的关系探究中,理解物象的外形具有封闭性的特征和正负形;通过对基本形体与形的比例变化的实践,掌握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处理绘画中的形以求产生特殊的画面效果的方法,传递自己的主观意识;在描绘物象形体动态的绘画练习中进一步深入对绘画中“形”的认识;最后通过尝试不同框架进行绘画构图的练习,完成对形的综合处理能力的学习。采用多种尝试性学习实践活动,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在绘画中对形的观察、塑造及表现的能力,并创作出具有一定视觉效果和创意的绘画作品。

 教学材料分析

  教材中第9页所呈现的是画家从我们通常视为平常的事物中,通过不同视点的观察,并运用多种表现方法创造出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观察不但是视网膜印象,它还包含用眼睛去判断物象的起伏、转折,形体的方位、肌理、软硬等触觉因素。换句话说观察就是用眼睛去思考。画家在绘画中的观察是通过主体意识支配下的一种自主、能动的选择与处理,分解与合成的复合过程。人类视觉方式的变迁导致了艺术形式的发展,而这种认知与视觉能力的发展还取决于其生存的外部世界和教育及文化环境的影响。所以,了解艺术家眼中的世界能丰富我们每个人的情感与精神生活,拓展我们的视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与他人共处的这个世界。在某种程度上,艺术家的观念是绘画艺术的潜在本质,一幅画可以是完全写实的,但它的真正意义却是通过象征性手段来表达的情感与精神意图。如果说画面的知觉因素来自于人的视觉能力,那么观念因素则取决于人处理抽象概念的能力。在绘画中,同视觉因素一样,观念因素也必须通过物质的方式才能够被传达或被实现,而技巧(艺术表现的手段)则是使这些因素得以有机结合的途径。综观几千年来人类所遗存下来的绘画作品,无论是原始人在洞穴中所绘制的壁画,还是当今形形色色的绘画作品,都是以平面空间为依托的。而我们看到的写实绘画中立体的三维空间效果是艺术家利用物体的结构、透视原理及明暗表现营造出来的立体错觉,在触觉上仍然是平面的,虽然它们巧妙地欺骗了我们的眼睛,然而这种视错觉却使我们获得了丰富的心理与情感体验。通过对形的不同处理能让我们更为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例如教材中的《永恒的记忆》、《舞蹈》和《基督的长袍》等作品。

  结构,通常被理解为几何构造和解剖,这种看法导致了普遍的概念化观察与程式化表现。但事实上我们应该更清楚地认识到结构是一种联系,是形和形、形体和形体、此物与彼物的联系,结构的内涵和外延比解剖或几何构造要丰富得多。譬如,一棵树的干、茎和枝叶结构,动物的皮下组织——肌肉结构、肌肉所依附的骨骼结构等,它们都是客观的而非虚拟的存在,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是眼睛能够看得见的形象。绘画中的结构,在形体上表现为各个形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在明暗上表现为各种调子的逻辑关系,以及抽象的排列关系;在构图上表现为不同形状的图形之间的多向联合。此外,我们当做写实艺术核心的结构还有另外一种重要特征,那就是发生形变后物象的结构,会呈现出变异的形体和线条轮廓,这种“运动结构”是某物象此一时与彼一时之差别的基本依据。如:同一条腿在站立时裤的褶皱变化与在弯曲时的布褶变化。对结构的理解和把握是绘画中对形进行处理的基础。虽然教材中没有呈现对结构的更多分析,但我们可以从范例中感受到,绘画中的形均来自于对物象结构的把握,不论是西方绘画《呐喊之手》中的手或是《东方敦煌佛教人物的手姿》中的手都是客观的而非虚拟的存在,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是眼睛能够看见的形象,同时也表现出看不见的骨骼。因此,对物象轮廓的强化处理同样也必须建立在对物象结构的理解与观察之上,才能表达“此物非彼物”的形象特征。

  教材中通过“图”与“底”的关系再次向我们阐释了绘画中对形的不同处理,能使画家更为主观能动地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及思想情感。“思考与交流”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体会绘画中物象“正形”与“负形”的转换与变化所传递的不同意义与新的视觉信息,同时也让学生在尝试中进一步理解物象的外形轮廓在平面上所具有的封闭性特征。而这一点恰恰是绘画中常常困扰我们提取物象轮廓的关键所在。艺术家常常通过改变“图”与“底”关系的方式来传递自己的绘画意图,即主题。“思考与交流”中由握紧拳头的手构成的“底”与空出的图形符号(感叹号)的“图”饶有趣味地传达了力量和惊叹的主题。

  现代绘画之父保罗·塞尚曾说:“在自然里的一切形体都可以归纳成球体、立方体、圆柱体。在这种单纯的基础上学习绘画,人们才能画出一切想画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塞尚无疑是正确的。面对大自然丰富、复杂的形体现象,如果没有几何构造的基础,我们很难正确理解和再现自然形态。然而这也不是绝对的,中国古代画圣吴道子在用线条勾画人物形象的时候,没有任何几何形体作为依据,同样也能创造出神形兼备的绘画作品。事实上,绘画中找“形”的方式可以归纳为空间分析与平面比较两种,即用几何形体对物象进行理解和通过比例来把握物象的形体关系。因此在呈现比例关系的教学材料中,没有交给学生一个所谓“标准”的比例尺度,而是建议学生通过对作品中物象的基本形和不同比例关系的分析,进一步探究绘画中如何利用比例和基本形来加强对形的塑造和观察。形体与比例是我们在绘画中用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与归纳物象的“形”的特征的观察方式,而不是尺度。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是数的和谐”的理论导致了黄金分割律的产生,其含义为: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等于较大与较小部分之比,比值等于1∶0.618时我们能感受到物象具有视觉上的和谐之美。而传统中国画中的“丈山尺树、寸马分人”和“立七坐五蹲三”、“三停五眼”等均是对绘画比例关系的经验总结。现代艺术中,时装图中模特头部与全身高度的比例为1∶8,或是1∶10、1∶12,卡通画中人物形象的比例就更夸张了,任何比例均成为可能。可见对于绘画中的比例问题,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不同意图的绘画表现需要不同的比例尺度,绘画中的比例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比例是画家用以观察的方法,而不是约束绘画表现的尺度。

  教材第12~13页介绍的是绘画的构图知识。构图首先要解决的是要“取”什么的问题,这让我们自然而然地回到对物象“形”的观察之中,然后才是如何“取”的问题,即构图的方法。在绘画中构图的目的是:把构思中典型化了的人或景物加以强调、突出,从而舍弃那些一般的、表面的、繁琐的、次要的东西,并恰当地安排陪衬体,选择环境,使作品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完善、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以增强艺术效果。构图是艺术传达的第一步,也是对构思的检验和修正。一般来说,构图涉及多种形式法则,是绘画的基础,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被认为是“画之总要”,极受重视。谢赫《六法》中称之为“经营位置”。为什么不说是分布位置而称为经营位置?这说明构图是个要动脑筋,考虑如何安排画面的环节。可见在绘画中取得好的题材,还不算万事大吉,紧跟着要研究主体部分放在哪里?次要部分如何搭配得宜?甚至空白处、气势、色彩、题词等等的细节都要反复推敲,宁可没有画到,但不可没有考虑到,这种推敲布置的过程即是一种经营。教材中没有把构图局限于三角构图或是水平构图等程式化的构图方法,而是采用了大量的范例呈现艺术家在构图取舍与经营画面过程中的个性化选择,来说明绘画构图目的是为了表达主题,不同的绘画主题需要我们不断尝试新的构图方式,现代艺术中多元化的审美观点同样论证了在绘画表现中创新的重要性。

  本课教材中一共设置了五个“思考与交流”。每一个“思考与交流”似乎都有不同的关注点,但实际上彼此之间是相互衔接的,始终围绕绘画中的形,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的常识练习中去了解、掌握“形”的产生与表现。前四个“思考与交流”紧扣绘画中的“形”的表现方式与方法,从形的写实与强化到正负形的“图”、“底”转换,从改变正常比例关系的“形”到动态中的“形”;最后一个“思考与交流”则针对构图,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综合考虑绘画中“形”的布局与安排,从不同构图方式中进一步理解绘画中的“形”。

教学建议

  “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的这句名言道出了绘画艺术教学的真谛。通过学习让自己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并借助绘画的技能来表达自己对美的发现,即创造美。世界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公平的,为什么艺术家能够从我们平常所忽略的形象中发现美的存在?这不仅是本课教学的导线,也是本单元教学的主旋律。教师可以顺着这一思路,将学生引入一个新奇的绘画“形”的世界。本课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把握绘画中“形”的形成过程,初步了解形是画家运用独特的观察方式通过绘画的技巧与不同形式表达出来的,它包括三种方式,即简略的形、完整细致的形及强化处理的形。这主要通过阅读理解教材的范例作品及文字来达到目的。形来源于生活,艺术家所表达的形又往往高于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所在。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的范例,并结合精心筛选的有关“形”的各种技法表现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站在艺术大师们的观察角度去看世界,去寻找美、感受美,从而产生表达美、创造美的愿望,由此激发对生活中美的关注及热爱。因此本课教学导入的关键在于能否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且自我意识较强,希望通过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来体现自我学习的价值,教师可以依据此点,结合当地教学资源,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入手选择教学的切入点。例如:要求学生凭借记忆描绘当地某一熟悉的场景,导入视觉形象的轮廓教学;要求从研究卡通形象的比例与性格特征之间的关系导入比例的教学;让学生从教室环境中选择最能够体现学习气氛的物象,导入构图教学等。
  本课教学的重点要把握好如下三个基本知识点:1.绘画中“形”的封闭性特征和正负形的关系;2.物像的基本形体和结构及其比例关系;3.绘画中的构图。在第一个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以“拳头”围合成一个醒目的“叹号”的范例,让学生尝试以“花”等简单的图形元素去组织表现类似于“句号”、“问号”、“叹号”等图形。此处教师给学生提供参考的图形元素一定要简单、常见,学生才会调动实践经验大胆进行尝试,在此基础上,学生受兴趣的驱使,才会有创新意识的萌芽。关于结构和比例的教学,则可以首先从比较简单的物象入手,先观察物象的外形轮廓及结构各部分在整个形体中的比例关系,再观察物象动态的“形”,从中理解它的动势趋向及节奏所带来的美感,感受其形的变化所带来的视觉印象。至于构图的教学,由于绘画中的构图本身是灵活多变的,不同的构图形式可形成不同的视觉印象,根据各人不同的想法,教学中教师可作多方面的尝试。例如:提供几个水果、瓶子之类的简单物体,让学生参照教材的几种构图框架去摆放,在此基础上大胆尝试不同的构图,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学生对“形”的认识与表现必须通过一系列强化练习方能够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简单有效的强化训练内容是突破重点与难点的关键。至于如何提高学生对“形”的观察的敏锐性,教材中所强调的“图”与“底”的关系应成为教学中关注的焦点,学生只有在练习中才能够感悟到绘画中“形”的封闭性必须建立在对物象外形轮廓的观察与结构、比例的分析之上,从而由外至内地掌握绘画中“形”的表现技能。当然,教学中能达到此目的的途径是多元化的,但是以往教学中过分强调结构的教学方式往往会导致学生失去在绘画中表现“形”的最初视觉印象——轮廓,因此建议教师淡化对结构的分析,而从物象的外形轮廓直接切入教学,让学生在用线来表现物象外形轮廓的练习中认识结构与比例的问题。

  本课的教学,建议通过三个课时来完成。在第一课时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比较各种风格及运用不同绘画技法所表现的手开始切入本课的学习,通过欣赏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造型观念,即“形”的存在有赖于物象结构、比例的特征及变化。第二个课时,通过对物象的基本比例关系的掌握,借助几何形对物象形态特征进行解析,并在了解产生动势原因的基础上,尝试对某一比较简单的物象进行夸张、变形处理,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尽力引导学生关注形的动势及表现。最后一个课时应了解绘画构图中物象的取舍与不同框架的构图对表达绘画主题的作用与意义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尝试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试着对多个物象进行取舍,并参考教材提供的几种不同的构图框架进行创作尝试,然后相互交流、讨论,比较同一组物象在不同的构图中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并分析这种视觉感受产生的原因,更深一层地了解构图和适当取舍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掌握以上三个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对物象进行恰当取舍,创作出具有独特视觉效果的作品。学生只有在反复多次的大胆尝试中,才会真正了解取舍的重要性,知道并掌握如何取舍视觉中的形体,这是决定作品是否具有独特视觉效果,是否具有创意的关键。此处主要依靠学生积极的思考、细致的观察、大胆的想象、多次的实践,辅之以教师得法的诱导、频繁的鼓励、恰当的评价来达到教学目的。由于本课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都给学生留有大量的尝试空间,因此我们尤应关注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性知识的评价。可以通过让学生写研究性学习报告与个人学习心得来帮助学生关注在学习过程中所发现的新问题,并建议学生保存练习中的草稿,启发学生从问题中探究知识,获得知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