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信息加工概述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28日
3.1信息加工概述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请在教材版本前的括号内打“P”)
(P )教育科学出版社 ( )中国地图出版社 ( )广东教育出版社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上海科教出版社
4.学时数:
非上机时间 20 分钟,上机操作时间 25 分钟
[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从总体上了解信息加工的基本知识,知道信息加工的重要性;分析信息加工的一般步骤,理解手工加工与计算机信息加工方式的异同;把握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三种形态及其各自的适应范围。
2、能力目标
能利用信息加工的知识分析生活和学习中的信息资源及其处理方法。
3、德育目标
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思维逻辑,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教科版第三章第一节,包含信息加工的过程和方式与计算机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类型两部分知识。重点是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身边的例子(如校运会比赛项目的成绩处理)总结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难点是理解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三种形态的特征,因为这些是对本章第二、三节和第四、五章的概括,是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三种形态好可以结合第一章中所学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来帮助学生理解。
三、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接触,甚至使用信息加工的知识。他们对信息加工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计算机信息加工类型了解不够,不能对信息加工进行归纳。
四、 教学策略
利用任务驱动法,以问题或生活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的实际过程描述]
[一]教与学过程描述
1、信息加工及其重要性
教师活动:前面我们学习了信息的获取,知道从网上下载的信息资料,有一些是不需要加工可以直接使用的,而有一些是必须得进行加工后才能使用的。为什么呢?
生:(思考)
师生共同探讨总结
(1) 原始信息一般情况下处于一种初始的、零散的、无序的、彼此独立的状态,既不能传递、分析,又不便于利用,加工可以使其变换成便于观察、传递、分析、利用的形式。
(2) 原始信息鱼目混珠,真假难分,准确与不准确的成分都有,加工可以对其进行必要的,有分析的筛选、过滤和分类,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目的。加工后的信息更具条理性和系统性。
(3) 加工可以发现信息收集过程中的错误和不足,为今后的信息收集积累经验。
(4) 加工可以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编制数据模式和文字说明等产生更有价值的新信息。
因此,加工在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师:通过分析,大家对信息加工的重要性均有所了解了,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信息加工”?
经过学生讨论后回答。
最后引出信息加工概念:
信息加工是指通过判别、筛选、排序、分析和研究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
2、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以校运会跳远比赛项目成绩的加工为例;
师:12月2日,我校举行校运会,以跳远比赛项目为例,请你说说跳远比赛项目成绩处理的工作流程?
生:讨论回答
问题(知识巩固):如果你是统分员,将参加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进行排序,请问这属于信息加工的( )环节;然后将处理好的比赛结果送往广播员处,广播员播出结果,这又属于信息加工的( )环节。
3、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你接触过的哪些信息加工方式?
生:回答
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1)人工加工方式
例子:你可以通过多少种方法处理“1+2+3+……+100”?
生:分析、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人工加工方式的特点:所需工具较少、方法灵活、使用方便,因而被人们广泛采用,但有时加工过程繁琐、容易出错、费时。
(2)计算机加工方式
特点: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加工精度,满足了管理者决策的需求。
请一位同学说出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选择计算机软件――信息录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信息存储
4、计算机信息加工的类型
师:在计算机信息加工中同学们能不能归纳出有几种类型?
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归纳:
(1)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的信息加工
――针对具体的问题编制专门的程序实现信息加工的自动化
(2)基于大众信息技术工具的人性化信息加工
包括文字处理软件加工文本和利用电子表格加工表格信息,利用多媒体软件加工图形、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多媒体信息。
(3)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加工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工信息
智能化加工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计算机更加自主地加工信息,减少人的参与,进一步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和人性化程序。
二、课堂练习
列举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的场合,并思考在没有出现计算机之前这种场合是如何进行信息加工的,分析这两种加工方式异同点。
[教学反思]
在前面的第二章书中已经学习了信息的获取,学生对获取信息以后怎样进行加工比较关心,所以学生对这节男内容学习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大家在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相对比较高,积极回应老师的提问。整堂课较好的体现了高中新课程的新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效果也基本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
- 上一篇: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加工
- 下一篇:《简单计算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