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招生专栏

招生专栏

《泉州晚报》1月8日整版报道:我校学科竞赛团队逐梦科学不停歇

录入者:yishuijing 人气指数:次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11日

逐梦科学不停歇

年轻师生们循着梦想,站上全国学科比拼的舞台;兴趣的指引,让他们从容面对闷热的实验室、数百份高难度试卷、“消失”的寒暑假以及冷落亲情的愧疚;在与全国高手的对决中,少年和老师一步步接近人生梦想,不少学生毕业后走上了相关专业的科研、创业之路。

核心提示

“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当警察、我要当老师,我要当医生……”曾记得,在小学入学初,老师们经常会问学生:“你长大后要做什么?”一张张稚嫩的脸瞬间溢满梦想的光彩,一个个五花八门的答案响彻教室。从此,梦想的种子就在少年的心里生根发芽。

在泉州,有这样一群人,正走在追梦的路上。他们的青春和试卷、实验紧紧联系在一起:少年的生活少了很多嬉笑打闹,多了很多冥思苦想和挥笔疾书,但他们乐在其中;陪伴他们无数或不眠或激动的日夜,还有一群默默带路的老师,他们牺牲了很多休闲浪漫,多了很多责任和坚守,但他们无悔奉献。他们是泉州七中参加国家学科竞赛的师生们。

在竞赛中,老师指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实自己,还能学会团队合作与互帮互助。比赛还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自强自信、毅力决心。

逐梦科学的少年们也颇有收获。曾经参加过2003年全国信息学竞赛的李智,顺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一毕业便被美国的跨国科技企业谷歌相中,如今正在进行云计算等科研工作。而曾经在泉州七中机器人竞赛小组历练过两年的潘伟伟,2013年才是大一的他就被教授选为福州大学赛车电控组组长,组员很多都还是电控技术精湛的研究生,这对一个才刚刚高中毕业的小伙子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肯定。

光脚过河

寂寞”摸索指导之路

2001年以前,全国五大学科竞赛,对泉州七中来说还是一片空白。到全国去,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去角逐,是师生们共同的梦想。

才20岁出头的谢水英,2002年刚毕业来到七中,就担起信息学科竞赛小组指导的重任。面对着和自己只差三四岁的学生们,如何才能取得成绩,这让她食不知味。

“竞赛指导工作是寂寞的。”谢水英说,没有人告诉你,竞赛该如何进行下去,需要自己“光脚过河”,一点一滴摸索。入校第一年的寒假,为了能在课堂中最大限度演练信息学科的实验,谢水英在中学器材紧缺的情况下,动用各种关系经常去厦门、福州的高校“蹲点”,找教授攻克学科难题,联系实验室借器材。“一蹲,一请教”,经常一待就得一两个礼拜。这个寒假,谢水英在家的时间,屈指可数。

谢水英的经历,是泉州七中竞赛指导老师的集体写照。当时,很多指导老师都是第一次参加竞赛指导,经验薄弱是面临的最大难题。

2003年,将孩子交给老家的父母照看后,作为信息学科竞赛小组的总指导郑德强,全身心投入到指导工作中。这一年,他用在指导的时间,至少有4到5个月。从清晨到夜晚,无数次的讨论研究,无数次的实验调整,他始终和参赛队员奋斗在一起。也是在那一年,他的第一届信息学科竞赛的学生李智,拔得全国竞赛的头筹,填补了泉州地面上全国性学科竞赛无金牌的空白。

一项竞赛,真正的比赛时间或许只有几天,但从报名、培训、选拔,直到比赛结束,指导教师们却要忙上几个月,年复一年,其紧张和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们或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或牺牲与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陪伴学生们在追梦的道路上一直奔走。“愧对家人,是许多指导老师心中的痛。”

放弃了很多,挑起“平地起高楼”的重担,值不值得?在郑德强看来,对于梦想来说,“无法谈值不值得”,一切都在圆梦那一刻得到涅槃。

金牌兄弟

携手学会身心抗压

天刚蒙蒙亮,闹钟分毫不差地响起来,杨国烨虽然留恋被窝,却也不得不迅速起床,因为八点就要开始考试了。2013年,杨国烨和双胞胎哥哥杨国炜一起出省参加高强度集中培训。每一天,早上八点开始考试,一考就是五个小时;一到下午,评测结果出来,又得不停地思考、修改,一弄就到凌晨。连续两周,每天都是这样,考验的不只是体魄,更是毅力。“每到坚持不下去时,我们都互相激励,要勇敢面对。”杨国烨说,这是梦想的力量。

“三更起,五更读”,这在参赛学生的生活中是常事。调试一个小小的程序,可能要几十次乃至上百次才能成功;通宵熬夜做实验,实验室里一泡就是整整一天……这是许多参加学科竞赛的同学经常遇到的事情。记忆中,杨国炜觉得自己的高中时代“没有周末”。由于要兼顾日常学业,比赛培训大多安排在周末与寒暑假。“比赛前,我们的假期总用来培训,比赛后,我们的假期都用来补其他功课。”

为了参加竞赛,老师们对学生的培训是有规划的。一般来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之前,兴趣小组的学生就得把高中阶段的该科课程全部学完。高一暑假期间,他们就开始上这个科目大学一、二年级的基础课程。高二年暑假前,大学一二年级的主干课程就要全部上完,暑假期间进行大量的做题训练。

“粗略计算一下,为了一次竞赛,他们前后大约做了500份试卷,每份试卷大约要3个小时。就是这样大容量的训练,为他们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生物兴趣小组指导老师洪跃明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杨国炜兄弟先后在全国竞赛中崭露头角,成为一起上清华大学同一个专业的“双胞胎学霸”。

高手对决

拼的不是脚程是毅力

每年酷暑时节,暑期培训如约而至,教室内闷热的空气,会让人短时间内就大汗淋漓。泉州七中老师郑木炎带领着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们,就在这蒸腾的空气里面,完全沉浸在大量的化学实验探索中,思索、讨论、争辩……在化学的奇妙海洋里,师生们常常就不同意见展开激烈讨论,面红耳赤。

“化学竞赛的参赛过程充满了艰辛,若只存有瞬间的决心,将无法走到赛程的终点。”荣获2009年全国化学竞赛一等奖的苏泽彬如是说。回忆起那段经历,他认为除了辛苦,更有乐趣。“当大家的精神开始随着枯燥的数理公式渐渐困倦时,老师总是陪在我们身边,一同探讨研究,一同查资料,偶尔诙谐幽默的笑话总能提振大家的兴致,给大家增添信心。”

其实,能参加全国总决赛的学生,大家都很有实力。经历过总决赛的吴春松,更愿意把比赛看成是毅力与自信的比拼。

回忆起一个多月前刚刚结束的第29届全国化学竞赛,吴春松还是为自己捏了一把汗。全国决赛进行到最后,最关键的实验关口,吴春松一时疏忽大意,实验结果得出的数据与事实不符。瞬间,他呆住了,比赛不知该如何进行下去。

离比赛结束还有半个小时,是直接用此数据?还是推倒重做实验?焦躁中,他一直摇摆不定。踌躇之间,他想起自己的指导老师郑木炎说的话:“只要有一线希望,也不放弃任何机会。”更何况,自己该学的东西已经在比赛前学完了,现在应该是自己放手去做实验的时候了。

凭借着睿智果敢的判断,吴春松坚持重做实验,在比赛时间内得出完美的数据。2015年11月30日晚,凭借着化学理论和实验的出色成绩,吴春松不仅拿得金牌,而且因此入选国家集训队,获得了参与国家队选拔的资格。

排除功利

以兴趣引导少年人生路

每个人心中都有梦想。点燃这个梦想的,可能是一趟邂逅、一次谈话,或者是一本书、一场电影。深谙教育心理的老师们,绝对是引爆少年梦想的“高手”。

每年高一新生入学,泉州七中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报不同的兴趣小组。这让信息特长生和那些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机器人等学科非常喜欢的同学们如鱼得水。如同武林高手打通了“任督二脉”,兴趣的源流一旦贯穿身心,追梦的脚步就会坚定有力。钻研苦吗?竞赛累吗?机器人兴趣小组的苏灵玲告诉你:“看竞赛书越看越兴奋,哪怕一整天坐着一动不动地做题都不觉得累,特别有成就感。”

社会上有种观点认为,参加学科竞赛的师生“功利心过强”。但在泉州七中多数师生看来,这种看法源于不够了解。他们没有把竞赛当成升学的敲门砖和捷径,而是把竞赛选择建立在人生选择的大格局上——参加过学科竞赛的选手都选择了自己参加竞赛的相关专业,作为大学学习乃至以后工作发展的方向。

2012年,教育部规定,2014年奥赛获奖的学生不再具有保送资格。生物兴趣小组指导老师洪跃明说,学科竞赛类的特长优势没有了,当时担心参加学科竞赛的人数会大幅下降。“但是那一年,参加我们生物学科竞赛报名的人数和参赛的人数,完全没有减少的情况,这从某种角度来说,孩子们及家长们对竞赛的功利心渐渐没有了,更多的是真正锻炼自己动手、动脑能力的想法。”

更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半途被淘汰下来的参赛学生在面向高考时,也计划在高考志愿填报上选择与自己曾经竞赛科目相关联的专业。问及其中的原因,回答都是“热爱”、“喜欢”。曾经参加过数学竞赛的小汪说:“虽然我在数学竞赛的市级赛被刷了下来,付出的努力在外人看来可能全都白费了,但对于我这样一个‘数学建模’迷来说,竞赛历练很值得。今年高考有可能的话,我想填数学专业,毕竟数学建模让我着迷,我还要继续探索下去。”

“学科竞赛是在基础教育的拔尖领域乃至是最高点开出的灿烂花朵。”泉州七中校长陈龙斌说:“获奖不是竞赛的全部,学科竞赛是我们因材施教的一个抓手,是培养科技人才、创新人才和拔尖特色人才的一个渠道、一个突破口。”

2001年以前,全国五大学科竞赛对泉州七中来说是“一纸空白”。近10年来,泉州七中学生在国家级五大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考上清华、北大的85名同学中,有竞赛背景的学生共有26人,还涌现出一大批在体音美、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等方面有突出特长的学生。如今,离2016年高考还有半年多,泉州七中就已经有5人被北大清华保送或预录取,这在泉州乃至全省都并不多见。硕果累累的背后,浸润了少年和老师们多少勇气和智慧,隐藏着多少的艰辛与努力。

(《泉州晚报》2016年1月8日第24版 记者 陈森森/文 林劲峰/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