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与我们——读《渴望生活——梵高传》 高二读书征文二等奖
录入者:zhangyp 人气指数:次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24日
他们与我们——读《渴望生活——梵高传》高二读书征文二等奖
高二A13班 朱纯琪指导老师:庄月芳
曾经看过一部电影《立春》,讲县城里的音乐教师王彩玲渴望逃出县城,到巴黎歌剧院唱歌剧的故事。三十多岁的她相貌丑陋,一贫如洗,遇上屡次考美院不中的文艺青年黄四宝,引以为知己。王彩玲推荐给黄四宝的书就是《渴望生活》。
这或许就是我当初看《渴望生活》的缘由,也或许是黄四宝那句“什么时候才能达到梵高的境界”的感慨使我误以为梵高是一个无比坚定的艺术朝圣者,毫不动摇地走自己光荣荆棘路的英雄人物。
梵高二十八岁时开始立志绘画,家人都十分高兴,以为他开始能凭绘画养家糊口,梵高也为能画画给弟弟出售是好事,并不是出于高更式的寻找自我。然而他的画风诡怪,没有销路,生活只能靠弟弟供养,这令他十分苦恼。和妓女克里斯汀同居增大开销后,梵高撇下尊严去找他鄙夷的画商借钱。在遇上当时时代前列的印象派画家,品评了那些新奇而伟大的作品后,他又为自己技法不得突破而痛苦,极度怀疑自己是否是在浪费颜料。梵高一生所展现的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自我与世俗既定约束、自身局限性的抗争妥协史。
梵高的一生或许是一场不够精彩但足够真实的出逃。韩国电影《辩护人》中秘书对宋佑硕的那句劝告令人印象深刻:“如今你不能怪我,是你自己一脚踹开了自己安稳的人生。”梵高亦拥有“踹开自己安稳人生”的勇气。梵高家族声名显赫,族人或从事神职,或富甲一方。凭借家族的荣耀,他想要谋生不会太难,然而灵魂对于理想的追求使他不得不选择出逃,纵然有朋友劝他走回“正轨”的殷切期盼,有母亲的泪水涟涟,有父亲“恨铁不成钢”的悲愤,有村人背后恶毒的指指点点,有天才的前瞻与时代低能的错位和落差……如王开岭评《罗马假日》是“一场纯洁而诗性的‘越轨者’童话”,我也要评《渴望生活》不仅是梵高背叛被规划好的生活的故事,更是一尊以决然的背叛者的姿态向世俗规则挑战的雕像。
梵高的一生亦是在摇摆不定中学会前行的过程。在现实世界中,任何人都不能永远站在制高点上俯视别人。然而在一个具有极强个性的艺术家的理想世界中,他必须将自己当做主宰万物的神,又要当做万物之下的奴隶。梵高在师从毛威时,曾与其对矿中少女一画起过争执。毛威注重画家基础人体比例以及表现技巧,然而这画法完全抹去梵高画中打动人心的鲜活粗犷。在梵高与高更、修拉等新画家接触初期,新思潮亦对他产生过动摇,他怀疑自己是否懂得运用色彩,多年努力是否白费,自己是否有绘画天赋——一度使他的作品像别人拙劣的复制品。你如何能知晓自己做的均出于寻找自我?如何知晓自己是否一日能臻完满境界?如何知晓自己是在浪费颜料或者在创造历史?如维特根斯坦对研究哲学的比喻:“我感到的是只有一半天才的人所背负的诅咒;就好像有人举着灯带领你穿越一条黑暗的走廊,走到一半时灯光消失了。只剩下你一人独自呆在黑暗中。”
在豆瓣上,对《渴望生活》有一个精切的短评:“梵高的天赋可以拿来崇拜,梵高的精神可以拿来赞叹,梵高的人生可以用来惋惜,但我们不想成为梵高。”“尽管他的名字会照耀人类艺术史,尽管他的色彩给过无数陌生灵魂带来力量,尽管他的作品价值连城……尽管如此,按照现世的标准,他活得一败涂地。”苍白的说教和争论都无法改变我们大多数人共同的选择。被断然拒绝的爱情,饥饿缠绕的身体,得不到社会的肯定的挫折,依赖别人生活的焦灼,被恶意评论打击的神经,那趋近崩溃的癫狂……同时,那光明宽敞的退路,对成功和财富的渴望,急功近利的心态,及时行乐的痞性,顺应社会大众的标准……在追求梦想,寻觅自我与现世安稳之间,我们滑向后者,我们要到何时才能将追求自我的过程中,内心翻涌的激情和喜悦视为这一生最重要的东西?纵观梵高一生,更多的是自己在每一次饥饿与挫折后和着泪水高歌,在最终自我解脱并与这世界达成和解的故事。
回到我们熟悉的现实,开篇的《立春》。三个主人公都没有梵高的幸运。芭蕾舞演员胡金泉选择了锒铛入狱来躲避世人的非议与冷眼,为监狱里的布鞋可以踮起脚尖而欢欣不已。黄四宝去到了深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洗礼过后,靠骗钱疑似发了财。然而多数人是这样的:王彩玲看着渐渐老去的父母,选择领养了一个女儿,不无深意地将她取名叫王小凡,平凡的凡。天安门广场上享受天伦之乐的王彩玲,最终在朴实的快乐和她曾经嫌恶的生活中一点点磨蚀了关于巴黎歌剧院的光辉理想,由“他们”,彻底变成“我们”。unt:2.0;line-height:150%'>晚年的拿破仑是落魄的,,却是那个真正的拿破仑。放下失去征战欧陆的使命,他成为了一个思考者,探索者。他留下了那段著名的话:“我的英名并非40次胜仗堆积出来的,……滑铁卢将以前的胜利一笔勾销,……青史留名的是我的民法典、我的参议会记录……”。他还预见到了欧洲的联合:“我想建立一个欧洲体系,颁布一部欧洲法典,设立一个欧洲最高法院,欧洲应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他还有许许多多光辉的思想。如果说,在他流放前,他不过是个穷兵黜武的征服者,而今,他无愧于英雄之。
正如罗曼·罗兰借其笔下人物之口所言:“在平民区、在巴黎的顶层楼上,有许多善良、真诚的人,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想着踏踏实实的问题,每天都在做出牺牲。这一群人在法国一直存在,人数不多,但精神是伟大的,几乎没人知道,也许有表面的行动,然而却是法国的精神所在。那些所谓的精英却在不断地腐烂,不断地新陈代谢。……拿破仑或许是他们中为我们熟知的一页,或许还有很多很多人,还沉睡在图书馆书架布满灰尘的某个角落。”或许罗曼·罗兰的“法国”,也是历史上无数的社会,或许也是我们的社会。
我想,读完《拿破仑传》之后,那些拿他与希特勒比较的念头被永远打消了,以往对拿破仑的赫赫战功的狂热崇拜被打消了,剩下的是尊敬,一种对几百年前的伟大精神与思想的尊敬,对时代之灵魂的敬畏。也许身边还有无数“穴居”的人,在“山洞沉思”的人,在“台球室隔壁思考”的人,埋没在众多庸人中,或许有一天也能像拿破仑一样升起。
一个社会总会出现无愧于时代的灵魂,也总会有一些思想无愧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