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教育教学期刊资料索引:语文2015年2月
录入者:zhangyp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08日
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开卷 | 有感于高考作文的“文体感” | 王淦生 | 语文月刊 | 201502 | 1 |
诗歌让世界更有意义 | 叶开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6 | |
名言可畏 | 赵宪宇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1 | |
林泉邱园种桃客——一个语文教师三十年的人本教育追求 | 杨邦俊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4 | |
涵泳玩索,方能入词中妙境 | 王兆鹏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卷首 | |
理论研究 | 多元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 马恩来 | 语文月刊 | 201502 | 17 |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旁若无人”“旁若有人”与“不即不离” | 李筱俐 | 语文月刊 | 201502 | 21 | |
在共享教学中实现语文知识增值 | 宗桂荣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10 | |
和谐对话 心声共振 | 王丽青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12 | |
槛联文化对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影响 | 武晓丽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14 | |
我做时事演讲 | 代晓影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16 | |
古典诗词意境与课堂教学环节的对接 | 焦丽梅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18 | |
语文课堂突破重难点策略之我见 | 张分化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19 | |
语文教育表达力的理论构建与实践 | 李旭东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20 | |
澄清议论中小学文学教育问题的误区 | 吴平安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23 | |
语文教学要着力于积淀四大传统 | 陈礼林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26 | |
美国阅读能力表现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 刘晶晶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29 | |
地域方言与语文教学 | 曾广洋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42 | |
论语文课堂的道 | 葛江海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60 | |
内与外——语文课堂教学辩证艺术例说之四 | 黄厚江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7 | |
读出关系 读出意图 | 王尚文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9 | |
学习是如何先行的——“生成课堂”的主张与实践(二)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12 | ||
学习的力量 | 李仁甫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12 | |
学生启动模式:生成课堂的顶层设计 | 周军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13 | |
汇学:源、原、圆 | 张五芳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15 | |
以学定教,智慧生成 | 沈文涛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18 | |
走近王安石——半山园读书记 | 曹勇军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20 | |
语文学习:如何让学生“开天眼、长慧根” | 张广银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24 | |
“语文转身”时期的“双基”理论再认识 | 袁东升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26 | |
略谈课堂写作“教学内容”的初步构建 | 王尔楷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28 | |
语文创新之“大忌”——关于“××语文”或者“语文××”的思考 | 张一山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31 | |
为“××语文”辩护 | 李仁甫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33 | |
学生阶段培养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可受用终生——关于“批判性思维写作教学”的对话 | 狄马,余党绪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502 | 3 | |
美国高中母语课程及其对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借鉴意义——以美国蒙特沃德学院的高中英语课程为例 | 黄爱华,傅梦舟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502 | 30 | |
比“审美”更重要的…… | 沈文涛,张悦群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502 | 42 | |
从故事审美到文化视野——以爱情题材为例谈戏剧文本教学的品质追求 | 汤丽萍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502 | 45 | |
高中语文集体备课的困境与超越——兼论专业共同体和集体备课文化的建立 | 卢军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502 | 48 | |
高中语文集体备课的困境与超越——兼论专业共同体和集体备课文化的建立 | 卢军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502 | 48 | |
“题”中之义:学科建设——以中学语文学科为例 | 池国龙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502 | 51 | |
重视发展批判思维 | 吴非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502 | 55 | |
我看“语文课程标准”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4 | ||
理想为何难以着陆——语文课程标准阅读部分“目标与内容”献疑 | 朱贻渊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4 | |
仅有“能力”就够了吗 | 张广录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8 |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进步 | 吴格明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11 | |
教材利用的基本理念 | 余映潮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72 | |
我的语文情怀 | 马飞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80 | |
语文教师的专业价值在哪里 | 程翔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82 | |
课堂教学 | 高中语文“主题式教学”的实践操作 | 刘文岩 | 语文月刊 | 201502 | 28 |
“学为中心”的新茶馆式教学在古诗鉴赏中的实践与运用——以《琵琶行》为例 | 鲍周生 | 语文月刊 | 201502 | 32 | |
《史记》教学的“舍”与“得”——从《淮阴侯列传》的三种教法谈开去 | 徐燕 | 语文月刊 | 201502 | 36 | |
演一论一辩一解——阶梯式课堂活动突破文言文教学难点 | 钟海洪 | 语文月刊 | 201502 | 39 | |
多元互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应用 | 叶仙云 | 语文月刊 | 201502 | 42 | |
散文教学之“趣”谈 | 李银 | 语文月刊 | 201502 | 46 | |
关于《孔雀东南飞》的对谈 | 顾农 | 语文月刊 | 201502 | 64 | |
《琵琶行》:别有韵味的布景 | 田程 | 语文月刊 | 201502 | 67 | |
《在酒楼上》的美学意蕴解读 | 王慧慧 | 语文月刊 | 201502 | 69 | |
“为报倾城随太守”浅说 | 何伟 | 语文月刊 | 201502 | 72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补白教学 | 赵凤美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62 | |
用还原法解读《社戏》 | 刘燕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64 | |
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 | 韩永梅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70 | |
古代散文教学设计例谈 | 胡慧娟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72 | |
语文课堂教学主要问题的几个特点 | 蒋秀峰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74 | |
宴集序千古绝调 骈俪体美文美教——《滕王阁序》教学过程设计 | 王磊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34 | |
《汉家寨》课堂实录及反思 | 杜长明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36 | |
文言并举,理深趣浓——以《钴姆潭西小丘记》为例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 | 钱萍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38 | |
文言细读与教学展开——以《前赤壁赋》为例 | 成龙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40 | |
在文本变换中体味诗文的魅力 | 周项林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42 | |
在专题与板块视野内考量文本的教学价值——以《说书人》教学为例 | 寇永升,李庆莉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44 | |
聚讼纷纭是“省识” | 孙立权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46 | |
“爽然自失”确诂 | 姜洪根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48 | |
“以我观物”的重要意义——谈诗歌鉴赏的两个概念:移情与寓意 | 李小宁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49 | |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文题析疑 | 石瑛,陈宝祥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51 | |
《赤壁赋》中的美学探微 | 王克章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53 | |
路究竟有多远——《礼拜二午睡时刻》的另一种解读 | 奚素文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55 | |
标点与虚词:“虚境”中的奇景 | 邓彤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20 | |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实录 | 陆冰清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20 | |
《晏子使楚》教学实录 | 王晔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22 | |
一个“堪”字起波澜 | 刘可翔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28 | |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笺释 | 邓小军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41 | |
“圆月”照耀下的“希望”——重读鲁迅《故乡》 | 马臻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47 | |
祥林嫂的人生之“哭” | 杨大忠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51 | |
课文《一面》修改失误例谈 | 朱永芳,邵建新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54 | |
“乡愁”写续诗“拐弯是担当” | 叶乃初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71 | |
《装在套子里的人》研究综述和教学建议 | 谢政满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55 | |
从囚绿到“绿囚” 英雄永生、民族永存——《囚绿记》教学设计 | 李光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61 | |
“追问”得当 方可自然“生成” | 陈玲玲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63 | |
语文教学要追求“有人有本”的境界 | 王小槐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64 | |
《<金缕曲>二首》教学设计 | 曹茂昌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65 | |
深悲至慰 宛转反覆 | 任富强,胡文吉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67 | |
古诗词鉴赏的有效路径 | 钱建江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68 | |
阅读写作 | 无法绕开“材料”的写作——关于材料作文写作的问答 | 葛福安 | 语文月刊 | 201502 | 4 |
理足气盛文自雄——学会对材料进行哲学分析 | 曹成玉 | 语文月刊 | 201502 | 8 | |
“后素材”时代的困局与突围 | 陈宇环 | 语文月刊 | 201502 | 12 | |
时评立意的开掘 | 邱海林 | 语文月刊 | 201502 | 50 | |
作文跑题之后对学生思维品质的纠正与培养 | 梁焕敏 | 语文月刊 | 201502 | 54 | |
线性模糊:学生作文的致命伤 | 陈维坤 | 语文月刊 | 201502 | 57 | |
如何打磨有意思的作文 | 董新明 | 语文月刊 | 201502 | 60 | |
文本解读能力的特征探究 | 陈素志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32 | |
文学讲座对学生自主阅读探究能力的促进作用 | 何平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34 | |
细读文本 深悟题旨 | 李惊梅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36 | |
初中文言文助读教学突破 | 范剑萍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38 | |
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四性原则 | 叶寿清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40 | |
文本细读的度与法 | 丁晓亮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41 | |
作文中真性情的渗入与析出 | 李红灯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44 | |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与写作示例 | 璩存峰,王英娣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46 | |
巧合技法细探 | 李开明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48 | |
引领学生学会创建个人素材库 | 陈军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50 | |
三问写作知识教学 | 刘杰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56 | |
我的老师晓苏先生 | 刘杰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58 | |
心灵化叙事方式的基本策略 | 范垂功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68 | |
写作,请听听学生的心声 | 张全民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58 | |
高中作文教学策略完善的建议 | 郭家海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60 | |
写作目标观照下的写人记叙文序列研究 | 张兰芳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62 | |
课文是习作的酵母 | 徐长进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64 | |
细节刻画:牵住记叙文教学的“牛鼻子” | 董玉叶,罗婕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65 | |
“文本互涉”的路径选择与呈现方式 | 欧阳国胜,李丽玲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502 | 35 | |
写作教学的有效探索——主题读写法的研究与实践 | 徐桦君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502 | 38 | |
阅读经典要有鹰眼和虎气 | 王开林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502 | 58 | |
语文教学中思维品质训练“三度” | 袁春波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502 | 61 | |
阅读教学应重视“基础能力”的训练 | 王俊鸣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14 | |
谈文本细读中的“咬文嚼字” | 王木春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17 | |
是训练,还是唤醒? | 褚树荣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31 | |
给我一片绿(两课时) | 徐振维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31 | |
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分析及突围路径 | 徐华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38 | |
试题研究 | 巧用“三法”辅助解答阅读文段主观题 | 李莉华 | 语文月刊 | 201502 | 74 |
现代文结构艺术表现手法及效果谈 | 窦银强 | 语文月刊 | 201502 | 77 | |
面对高考语文“探究题”,我们能做些什么 | 许博识 | 语文月刊 | 201502 | 82 | |
考场作文需要挖掘自我 | 何文魁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66 | |
切口小 张力大——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词曲类)好题评析 | 茹清平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66 | |
引导学生鉴赏古典诗歌要科学规范 | 董宝礼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68 | |
太羹至味细品尝——2015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考试手册》解读 | 兰保民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70 | |
2015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变化的拓展性思考 | 于德龙,张悦群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74 | |
江苏卷论述或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特点、走向及教学指津 | 徐国新,吴伟昌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76 | |
关于当前新材料作文审题指导的评析和建议 | 周红阳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502 | 8 | |
高考新材料作文写作的五个意识 | 庄照岗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502 | 11 | |
高考诗歌教学:基于学生的阅读体验 | 程永超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502 | 16 | |
文学鉴赏题复习中的“忌”与“宜”——以“作用分析类题型”公开课为例 | 刘祥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502 | 20 | |
方式不同,思路有别——连贯试题解答基本功例说 | 费明富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502 | 23 | |
近年来辽宁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思路研究 | 巫晓燕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502 | 26 | |
在能力层级的基础上谈考点整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策略 | 杨永林,安杨华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73 | |
联通生活 探寻因果——作文素材与构思方法训练实践 | 龚静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77 | |
资料参考 | 何妨搭桥接“风骚” | 张兴山 | 语文月刊 | 201502 | 23 |
特别的作业 | 董希旺 | 语文月刊 | 201502 | 25 | |
老师,请把时间留给自己一些 | 杨小淘 | 语文月刊 | 201502 | 27 | |
繁华落尽见真淳——浅议张爱玲散文《爱》的叙事艺术 | 蒋龙梅 | 语文月刊 | 201502 | 84 | |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的炼字艺术 | 徐昌才 | 语文月刊 | 201502 | 87 | |
再论外国人学汉语闹笑话的原因——兼与李弗不老师商榷 | 王小华 | 语文月刊 | 201502 | 89 | |
是“芊芊”还是“纤纤”? | 刘志军 | 语文月刊 | 201502 | 11 | |
“唯唯诺诺”是一种怎样的应答? | 王崇风 | 语文月刊 | 201502 | 56 | |
“周南王”还是“周赧王” | 陈勤勤 | 语文月刊 | 201502 | 73 | |
“哀鸿”是指“哀声”吗? | 吴星 | 语文月刊 | 201502 | 76 | |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误用 | 余雁舟 | 语文月刊 | 201502 | 81 | |
词语辨析两则 | 孟祥印 | 语文月刊 | 201502 | 92 | |
纵然“处变不惊”,也难“当头棒喝” | 刘恒友 | 语文月刊 | 201502 | 94 | |
“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怎么用? | 俞敦雨 | 语文月刊 | 201502 | 53 | |
例说“冬烘” | 胡礼湘 | 语文月刊 | 201502 | 95 | |
落霞与孤鹜如何“齐飞” | 阮祥毅 | 语文月刊 | 201502 | 96 | |
指导学生写微作文 | 湖边蒸鲤 | 语文月刊 | 201502 | 封三 | |
漫话时间表达的两个维度 | 王耿,曾李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51 | |
笑不可仰与笑不可抑 | 丁大勇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54 | |
悠着点 慢着点 | 莫言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75 | |
阳光春风三十年 | 董新明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502 | 78 | |
学生命题,事半功倍 | 夏音英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77 | |
“六度分离”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 董月红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78 | |
刘兰芝形象之我见 | 曹利剑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502 | 79 | |
“惊忙”是“惊慌急忙”吗 | 周掌胜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70 | |
情趣、雅趣和理趣的完美融合——读德富芦花的《自然与人生》 | 梁艳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84 | |
吆喝声里的记忆 | 张德虎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86 | |
在秋天补种 | 俞东升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87 | |
教研活动 | 索引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502 | 64 | |
语文名师教学课引发强烈共鸣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27 | ||
全国“本色语文教学思想”研讨会通知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502 | 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