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资讯>> 书香校园

书香校园

《红楼一梦,梦?非梦?——<红楼梦>书名内涵探究》 高二征文三等奖

录入者:zhangyp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05日

 

红楼一梦,梦?非梦?
              ——《红楼梦》书名内涵探究
                         高二A12郑安娜 指导老师:谷小艳
    《红楼梦》一书虽自嘲满纸荒唐言,却无不饱含辛酸血泪。书名虽简单三字,却内涵丰富。
    红楼之名并非从一而终,从《石头记》到《风月宝鉴》,从《情僧录》到《金陵十二钗》,但最终敲定为《红楼梦》,这其中必有其缘由。
    红,鲜艳而夺目,在万绿丛中一下子夺住了你的双眼,神采异乎一切俗情,正如大观园里的女儿们,各个貌美才俊,光彩耀人;红在古代代表“女儿”,即女性;凡与女子接近的或亲近的事物,多冠以一个“红”字,如“红妆”、“红颜”、“红袖”、“红轿”、“红楼”、“红粉佳人”……等等;红也代表红楼梦里的广大女性们,像千红一窟,格外夺目。又因宁、荣二府是一个显贵之家,是一个巨户望族;大门是红的,女子住的楼阁是红的,此“红”可就红遍了整个故事。
   同样,胭脂红也是女性重要的标志。第19回中,袭人劝说宝玉:“再不可毁僧谤道,调脂弄粉,还有更紧要的一件,再不许吃人嘴上擦的胭脂了,与那爱红的毛病儿。” 我们会惊异于宝玉为什么喜欢吃女性嘴上擦的胭脂。其实,这是因为在儿时,丫鬟们领带着他,那些擦胭脂的嘴不时地与他的脸和嘴摩挲、亲吻,胭脂的红艳的色彩、清雅的香气和甜润的味感,给了他强烈的刺激,“胭脂”便自然而然成为了一个女性鲜明的符号而储存下来。以致在后来的岁月里,宝玉吃胭脂成了他对女性世界顶礼膜拜的一个极典型的细节,从而在书中屡屡出现。细想之,宝玉“爱红的毛病儿”,哪是一种对颜色的偏好呢,宝玉的爱“红”,其实是爱与之密切相关的女性,并将其极端化,成为一种移情的象征性行为,欲要其改可说是难乎哉!
   红楼,在曹雪芹笔下,泛言闺房精室。那什么是“红楼”呢?这是唐代诗人特用语,专指当时高层人家妇女的住处,文化境界的闺门绣户,世上美好的地方。像中国那种具有民族色彩的两层建筑:雕梁画柱,朱栏、珠帘,美极了;旧时指富家小姐的住处,常有“晚妆罢,人倚红楼”之闲适 ,所以“红楼”又是富贵人家的代称,也是女子住处的代称。韦庄诗:长安春色谁为主?古来尽属红楼女。贾府众多女子,恰好就营造了红楼之氛围,为“伟大悲剧——脂粉英雄却隶属薄命司”发生在红楼中作铺垫,使红楼之悲尽显其中。
     有一段脂批曰:“所谓‘好知青冢骷髅骨,便是红楼掩面人’是也。可见作者好苦心思。
    梦,即梦幻。古人认为“人生一梦”,再美好的儿女之情,最终也是生离死别,没有不散的宴席;宴席一散,一切落空,这也如同一梦,梦破一切皆空,到头来还是一个悲剧。而《红楼梦》写的正是这样一个梦,这样一个悲剧。“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沉思前事,似梦里”等等与小说空、色、情这些主题架构的契合中,不难看出,梦”在语言和文化上的所指和能指,远非“石头记”等所能比肩。
    而许多东西似乎都被藏了起来,作者在第一回里面,通过石头跟空空道人对话,就故意有一个说法,叫做“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即他不愿意直接说出来自己写的是哪朝哪代的事,他也不愿意直接说出来自己写的是哪个空间里面的事情。背景几乎被掩盖,这不禁让人怀疑是不是作者有意如此?他就是要将红楼营造在此模糊的背景之下。 
    梦?非梦?
   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其中警幻仙令十二个舞女演新制的《红楼梦》十二支曲子给宝玉听,这十二支曲子恰恰暗示了全书主要情节的发展和主人公最后的归宿;黛玉临终前做了个梦,仿佛就从里边看见了未来,那一声“宝玉,你好……”哭恸了多少少女心;凤姐梦中可卿的影子触手可及,奈何梦醒不警世,终落了个家破人亡。  
   “梦” 是《红楼梦》的核心意蕴,也是宏著的重要特色,曹雪芹在书中大大小小写了三十几个梦,大多为表现“情味”,在《红楼梦》中,梦是情的派生物,它在讲述故事内容、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拓展思想内容等发挥了其他艺术表现手法难以替代的作用。由梦入情,贯穿整部小说,尤其宝玉梦境是最为详细描写的,其中更是刻画出宝玉感情的不确定性。
   《红楼梦》的结局看似梦破,却似有两重梦境。可能这一种富贵人家的衰败真的是一场梦,缥缈之后便什么不剩;可能有些事不便直言无讳,只得托之于一个“梦”来混淆世人的观点,使情节文辞,皆可幻化。可话说回来,虽说是梦,可又何曾不比梦真?这一切的梦都不是无缘无故冒出来的,它正是那现实的影射。红楼一梦,似梦非梦,幻境亦可是现实,在这之中穿插着,有触摸不及之高深。
    “梦”是“本书主旨”之所在,在提纲挈领的《红楼梦引子》中,作者就明确指出要演出“悲金悼玉”之“梦”,所以梦觉主人序中说:“红楼富女,诗证香山,悟幻庄周,梦归蝴蝶。”以为此名总其全部,最为切中题旨。 不仅如此,“红楼梦”一名契合了贯穿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生如梦”的儒道哲学思考。从听天由命,毫无作为的生死存亡、穷达贫富”,到与整个自然、整个宇宙合而为一的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梦与现实的紧密结合,点明所谓梦与醒,是可以从精神上予以超越的。原书的“凡例”说,“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意思是说,整部小说写的就是红楼一梦,就是说红楼贵族的显赫无非南柯一梦。这梦,不同于凡梦,更是没落贵族的真实折射。 
     由来本是同一梦,梦里休笑世人痴。红楼之梦,梦由红楼而生,红楼梦——是虚幻与现实完美的结合,是隐藏在荣华富贵下由浅入深的悲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