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妙玉,观红楼》 高二征文二等奖
录入者:zhangyp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05日
谈妙玉,观红楼
高二A11李南姝 指导老师:戴娇娜
“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若有一人,清雅如幽兰,那必是妙玉;若有一人,孤傲如红梅,那必是妙玉;若有一人,挑剔到非奇珍古玩不用,那必是妙玉;若有一人,精致到红梅烹茶,那也必是妙玉。
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
她本出身于诗礼簪缨之族,却因自幼多病,无奈遁入空门。妙龄少女,只能伴青灯古佛。她的才华,她的清傲,源于出身,长于空门。而诗书,则在漫漫长夜中,给予她孤独中的一抹抚慰。凸碧堂内,凹晶馆中,她赏月闻笛声,提步听诗语。她听见好诗便赞叹,遇见欣赏之人便关心。她为黛玉与湘云续诗,只提笔微吟,便一挥而就。才华之高,让黛玉真心求教,令湘云自叹不如。如此才华横溢,清雅芬芳的女子,如何不让人为之心折。
对于不入眼的俗人,她亦不假辞色。四十一回中,贾母带着刘姥姥等人如栊翠庵饮茶,她以旧年雨水待之;众人用过的茶具,她也不再收,只隔在外头;贾母回去,亦不甚留,回身便将门闭了。如此至情至性,随性自然,如何不叫人为之赞叹。
唯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
宝玉之于妙玉,是最特别的。他厌恶虚与委蛇的的人情世故;她不屑愚昧荒唐的伦理纲常。他痴傻癫狂,固执地在女儿国中寻找纯真和美好;她清高孤傲,寂寞地在佛院中追逐自由与梦想。他们何其相似,在充满束缚的人生中却拥有一颗叛逆的心;他们何其无奈,只能无力地反抗,却终究无法主宰自己的人生。
于是他们的相知相交,便合情合理,水到渠成。思想上的契合让他们彼此尊重,彼此欣赏,超越了普通的男女之情。那样地纯洁美好,不容亵渎。绿玉斗中的那盏茶,本无关风月,只缘相知。
然而这样纯真的情感,却常为世人所误解。续书人高鹗正是其中之一。在他的描写中,妙玉虽为尼姑,却心术不正,见到宝玉便脸红,最终走火入魔,为强盗所掳。这样扭曲的情节,让无数红学家批判不已。前八十回,妙玉的出现莫不坦荡从容,又何曾欲遮还羞?聪慧如她,骄傲如她,早已看出宝玉与黛玉之间的不寻常,又怎会陷入其中,让自己满是狼狈?而以黛玉的敏感,若非早知二人本无情爱,怎会放心宝玉独自去栊翠庵取梅?因此面红耳赤,本是无稽之谈;而走火入魔,也是无中生有罢了。
可怜金玉质,终陷污泥中
关于妙玉的结局,总是扑朔迷离,众人各执一词。但无论是流落烟柳,还是屈从枯骨,始终逃不了终陷污泥的命运,引来世人叹息。而叹息之余,却又让人钦佩敬重。那个清傲芬芳的女子,吟咏着“歧熟岂忘径,泉知不问源”,叹息着“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早已尝尽世间冷暖,历经人间悲苦,但她的骄傲与坚持,却从未被无情的命运所磨灭。她的结局,即使屈从枯骨,纵然身馅污泥,也依旧不改那铮铮傲骨,让人敬之叹之。那样的坚强,那样的执着,那样的善良,却又那样的悲剧,让人为之心伤。她默默背负着不为人知的苦痛,孤独地走向灭亡,给世人留下了一道朦胧而凄美的背影。
或许,她本就不该存于世。她太过自尊,太过自洁,太过孤独,太过骄傲,立于飘渺云端,与世间格格不入,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过分自洁,反陷污泥,何其悲哀!一曲《世难容》,竟如此的贴切,在凄哀婉转的曲调中,唱尽了她的辛酸苦楚,道破了她的悲凉一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独君怜
栊翠庵,绿玉斗。妙玉,是世外绿玉;黛玉,是世间墨玉。二者之间,不过深浅之分罢了。他们的经历何其相似,都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是自幼体弱多病,又都有和尚来化她们出家。不同的是,黛玉却没有。因此,妙玉多了几分仙气,黛玉则多了几分烟火气;妙玉之傲从内到外,黛玉之傲则多了几分掩盖。
然而不同的选择,结局却殊途同归。前者失洁,后者亡身。无论如何,亦逃脱不了封建礼教的束缚,摆脱不掉所谓上位者的掌控。她们不过一枚枚棋子,在封建社会的大棋盘中,在步步落败的四大家族之手,不由自主,无路可退。幸运者苟且偷生,不幸者命丧黄泉。妙玉、黛玉如此,其他女子又何尝不是?高贵如元春,精明如探春,圆滑如宝钗,豪爽如湘云,亦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那么千百年来数以亿计的女子,又有几人能逃过如此结局?
前有《三国志》中以妾为食的故事,后有《陶庵梦忆》中“扬州瘦马”的遭遇。而流芳百世的诗人白居易和词人苏东坡,又何尝不是妻妾成群。前者吟着“十载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后者以妾换马,亦为之自得。
女性千百年来的遭遇,是被践踏的自尊,是被拘禁的自由,是引来无数人叹息的悲剧。而《红楼梦》,就是用这千百年的悲剧酿成的女儿红,是“千红一窟”,是“万艳同杯”,是女性的悲剧,更是女性的史诗!它给予女子一片珍贵的敬重,一声热烈的赞叹。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他是宝玉,也是曹雪芹自己。他不止是妙玉和黛玉的知己,也是宝钗,是湘云,是《红楼梦》中所有女子,更是古往今来天下女子的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