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办学特色>>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科技素养的培养

录入者:adminr 人气指数:次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8日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科技素养的培养
泉州市第七中学吴秀娟
要: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科技就是竞争力,而我国公民的科技素养普遍不高,生产建设中的很多核心技术就是都依赖外国支持,所以亟需提高我国公民的科技素养,而中学生群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应该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科技素养。
关键词: 科技素养 中学生 培养 新课程
21 世纪是知识的时代,是科技的时代,科学与技术结合更加紧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并一起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深刻的影响。这更显现出当今时代当今社会中科技的重要性,科技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科技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科技创新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科技素养正在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中学生科技素养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成长和对社会的适应,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命运。在科技高度发达和高度应用的社会,一个人如果缺乏起码的科技的素养,不会使用和辨别高科技产品将难以在现代社会中高质量生活,也难以分享他人的成果,更是无法创新。
一、提高中学生科技素养的紧迫性
众所周知,科技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利用科技手段可以变废为宝,将利用价值不高或者没有利用价值甚至有害的物质变成有价值高价值的物质,如从废弃的电脑主板中提取的黄金纯度可以达到 99.8 %;另一方面,科技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
科技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制约因素。世界上每生产四台电脑,就有一台出自中国,但生产一台电脑只赚 10 个苹果的钱。由于没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我国石化装备的 80 %,芯片设备的 85 %依赖进口,国内企业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 20% 、计算机售价的 30% 、数控机床售价的 20% 40% 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能源、新材料对人们的活动产生着巨大的冲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学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宝。科技就是资本,科技就是竞争力,因此,当今的中学生要有广博的科学视野,要努力走在科技的前沿,才能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可以说提高中学生的科技素养就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科技素养的基本内涵
科学和技术日益密切,但是他们又各有所重,科学侧重对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发现,而技术则更侧重知识的应用,改造世界。科技可以说是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体,科技素养既包含科学素养,也包括技术素养。
为了测试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状况,国际学生科学素养测试大纲( PISA )提出一个由三个方面组成的科学素养测试模型:①科学基本观点。②科学实践的过程。③科学场景。 []
在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科学( 3~6 年级)》、《科学( 7~9 年级)》、《生物》、《物理》和《化学》等科学学科的课程标准对科学素养的理解基本相似。《科学( 7~9 年级)课程标准》认为科学素养包括:①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②科学知识与技能;③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STS[]
美国国家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技术素养指的是使用、管理、评价和理解技术的能力。 []
综上所述,我将中学生的科技素养可以归纳为,科技知识、科技能力、科技作为等三个方面。
科技知识 ,表现为有学习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能主动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具有广博的科学视野,并能不断地自觉汲取新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具备获得知识的能力。
科技能力 ,能正确和高效使用高科技产品;能甄别技术的正面性和负面影响;正确看待技术在生活发展中的作用,不畏惧不夸大;掌握科学技术研究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技研究能力;具备善于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注重合作、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尝试的科学探索精神;具有科技责任感,具有正确应用技术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和谐精神。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的科技成果大概有 3 万项,但转化成产品的不到 20% ,而真正形成产业的恐怕不到 5%[] 。因此仅仅具有科技知识和科技能力还不够,还要有一定的科技作为。
科技作为 ,能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提出将科技转化为产品应用于生活与生产、应用于实践的有效性方案。
三、提高中学生科技素养的思路与对策
1 、提高中学生的科技素养,首要的是先提高教师的科技素养,成立以青少年科技辅导为中心的科技教研组,成立一个有特长、有特色的教师专家辅导团队,利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资源,发展校外指导教师队伍,建立人才资源库。学生科技素养的提高并不只是理科教师和科技辅导教师的责任,文科的教师同样也担负着重任,充分利用各学科教师的特长,挖掘各学科中的科技因素,文科(如语文、历史等学科)可以侧重科技知识、科技思想、科技逻辑、科技写作等方面的教育,而理科教师可以更侧重科技发明、科技制作、科技转化为产品等方面的教育。
2 、必修模块、选修模块和校本课程的结合开设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在不增加课时和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学校可以根据学校实际以(校本)选修课或活动课的形式,开设 《创造学》、《科学思维》、《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中外科技史》、《科技论文写作》、《科技发明与创造》、《科技实践》等多样的课程,以供学生根据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比在传统课堂中能让学生更愉快、更高效地学习和掌握最广泛最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3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事实的难点。开展富有特色的科技主题活动,可以依托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建立学生科技工作室,营造自主、开放的良好科技创造氛围,进行科技信息交流,定期出版一份科技报或在学校网站上开辟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科技论坛,报道科技新动态、新成果,中学生的小发明,科技创作方法,或者自己的想法等;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进行科技小制作从而解决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同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技能、科学精神、科学行为习惯以及科技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观察、动手实验制作、相互讨论研究、进行创造新思维的锻炼等。
4 、制定多元化的灵活评价体系, 采取调查、谈话记录、实验操作技能考查等形式,实行自评、互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采用分数法、评语法等评价方式, 每学期(学年)对学生进行科技素养评价,评价包括对科技态度、掌握的科技知识、所参加的科技制作比赛情况、参加科技小组活动情况、阅读的科普读物、所承担或参与的科技课题等等。
5 、提高中学生的科技素养除了学校努力之外,更需要国家和全社会尤其是家长们的重视与支持 2006 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006—2010—2020 年)》 针对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低下,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问题, 明确指出要以未成年人等四个重点人群科学素质的提高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 [] 2006 2 月国务院颁行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 2020 年)》中指出要“要深化中小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 而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管理和评价上都做了重要调整,除了依托化学、物理、生物、地理等传统课程外,还推出了《科学》课程和《技术》课程。
虽然有了国家的政策支持,但是我觉得还远远不够。在德国的许多家庭里都备有工具箱、小车床等,家庭里的小修小补小制作等都是自己动手完成,而中国没有这样的氛围。所以我认为,我们家长应该起模范带头作用,首先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提高自己的科技素养,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对科技的兴趣和养成爱动手的好习惯;此外,家长 要大力支持孩子参加学校开展的科技小制作活动,为孩子提供一些科技或手工制作的条件;平时要多鼓励孩子大胆地搞一些科技小制作或小发明,多利用时间与孩子一起搞科技制作,培养和训练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 2003.4
[2]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试行 ) 解读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 谢利民,郭长江,熊喆萍 .提高青少年科技素养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1999.2,28(2):25-32
[4] 王秀红,高晓伟 .新课程背景下科技教育课程结构的构建 [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7):25-27
[5] 王洪贵 .浅谈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有效开展 [J] .科学教育,2008(3):34-35
[6] 郑念 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内容 —— 科学素养研究概况
http://www.sinoscitech.cn/newver/browarticle.php?articleid=1039
[7]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凤城高中 .高中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推进器
http://www.cn21edu.com/news/2004-11-05/8028.shtml
[8] 苏恺之 创新能力与科技素养漫谈 [M] 北京:群言出版 社, 2008.7


[]
郑念:《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内容——科学素养研究概况》
http://www.sinoscitech.cn/newver/browarticle.php?articleid=1039
[] 潘苏东,褚慧玲:科学素养的基本内涵 —— 三维模式
http://www.frchina.net/data/detail.php?id=8456
[]国际技术教育协会:《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黄军英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年第一版
[④]新浪新闻:《中国技术对外依赖度超50%》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60525/0200708548.s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_244978.htm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http://www.gov.cn/jrzg/2006-02/09/content_183787.ht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