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本大书》 高一征文三等奖
录入者:zhangyp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3日
那一本大书
高一A4班 陈莉
自幼我便偏爱阅读。牙牙学语时教我声母韵母的识字书,髻年时爱不释手的寓言童话,如今不时捧起的名著经典……如此这些,无不是我心之所属。然而,我从未注意,在我身旁的这些“小书”之外,有那么一本“大书”不曾被我细细品读。幸而,近来我又翻开了新的一本小书,认识了一个人,才真正引导我去发现、去欣赏这本大书。
这本小书是《百年国士》,这个人是沈从文。而这本大书,名曰“自然”。
《百年国士》中谈及沈从文先生的文章并不多,只五篇而已。然而,在这极少的文字里,我体会到的是他与自然的,深深的羁绊。
巴金写了《怀念从文》一文,他在文中提到,文化大革命时期,每陷入困境的时候,他就会想起从文温和的笑容,想起从文讲过的那句话:“我不怕……我有信仰。”这样的从文,心是软的,骨子却是硬的,柔韧而执着,就像水一样。沈从文自己也曾说过:“水的德行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易就范。其实则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流,滴水穿石,却无坚不摧。”这么一大段的文字,是在谈“水”,然而,这又何尝不是从文的人生姿态和他面对困境时处事方式的写照呢?有人这样对我说过,人应该像水一样前行,如果前面是座山,就绕过去;如果前面是平原,就漫过去;如果前面是张网,就渗过去;如果前面是座闸,就停下来,静静地等待机会。这一番话与从文的话“若合一契”。然而要做到如此从容和恬然,似乎并非易事,尤其在我们当今浮躁的社会里。老子曰:“上善若水。”从文必得其真谛,才能总是这么不温不火,那么温和,又那么的倔强,倔得从容。而这一切,都得自那些他与家乡水日日夜夜相伴亲近的年岁。“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多少个夜晚,是潺潺的家乡水伴着他入眠。
从文在具有柔韧执着的性格的同时,又是心向自由不受牵绊的。他认为,上学堂私塾是毫无意义的事。从他学会自己用眼睛看自然间的一切事物时,学校对于他便毫无兴味可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精彩的自然的吸引下,他逃出了学塾,到日光下去认识大千世界微妙的光,神奇的色以及万汇百物的动静。有时不慎被父亲发现,免不了就是一顿责罚。他在房中一隅跪着,想象却恰如插了翅膀,飞到他日日行走奔跑之处,念想起所见所闻所感:河中的鳜鱼被钓起离水以后拔刺的情形,雨后房屋间石头缝里飘出的泥土清香,夏日里暖风吹过温热手臂的触感……因此,从文从不曾在被处罚中感觉过冤屈,而是感谢这种处罚,使他无法与自然接触时,却给了他一个练习想象的机会。与自然的亲近,让他获得了永久的自由。
这时,我便心生愧疚了。儿时的我对“自然”是抱着极大的兴致的。澄亮的双眸一眨一眨,从不放过任何离奇不经的事物。而如今的我只整日地端坐在书桌前,“一心只读圣贤书”。门前的矮丛可开始掉叶子了?燕子何时归家筑巢了?日光又是如何将人渐渐地吞噬在树荫底下的?我回答不出来。我忘了。
而同我一样的又何尝是少数呢?似从文亲近自然的人现已百里挑一、甚至屈指可数了。我们夹着公文包挤进人满为患的地铁,在一幢幢参天大楼间疾步奔走,何来闲暇去闭眼感受太阳灼热的掌心,连路旁花朵娇嫩的笑也被无视了……我们是否太过匆忙?该停下来歇歇了?
轻轻地合上手中的小书,在窗边伸了个懒腰,我看见,不远处常青树疏松摇曳,投下一片漏光的影子,不知名的鸟儿在空中滑翔,留下灵快的身姿,还有那午后近黄昏时燃烧的天际……它们用变幻而美妙的姿态,低言着自己的故事,书写着这样的一本大书——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