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怀壮志难回天,蜀汉衰亡纵横深 》 高二征文二等奖
录入者:zhangyp 人气指数:次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2日
空怀壮志难回天,蜀汉衰亡纵横深
高二A5蔡斐然
大桑之下,有小儿指桑高谈,示之以大志,汉室衰柞,天下崩析,昔日幼童,已然为天下所奔走。夫以关张之勇,诸葛之智,先主之仁,终霸一方。东征汉中,曹操破走,而汉事将成。然吴背盟约,关羽毁亡,夷陵之战,国力衰颓。诸葛北伐,伯约举兵,无所事成,而至今日如此。伐蜀战旗,已然飘动
内外动荡,钟邓入蜀
魏景元四年秋 七月初三日 ,钟会在司马昭的支持下,力排众议,拜都督而征蜀,并凉州邓艾,直指汉中。时,蜀汉内部,风雨飘摇。。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等清廉贤相的相继离世,蜀汉的政治系人才奇缺,导致了陈祗乱政,黄皓误国,姜维避祸。加之诸葛亮,姜维的北伐,民生怨叹。吴使亦曾回言吴主,言蜀民,皆面有菜色。内外动荡至此,为帝者,尚且饮酒为乐,不思边防,蜀汉的政权,呈内外动荡之势。破南郑,卢逊授首,荡阳安,蒋舒受降,傅俭破死,定汉中,而蜀汉门户不存。昔日复兴汉室的壮志,岌岌可危,当然,倘若死守剑阁,拖延时日,想必魏军的补给就会出现问题,然而在蜀人无所知晓的情况下,惊天之计,悄然展开。
偷渡阴平,士族纷争
姜钟对峙,邓艾三万之师,偷渡阴平,而江油守将措手不及。诸葛瞻临危受命,将兵以抗邓艾,此时邓艾虽夺江油,却尚未进入平原腹地,蜀军一方,是从成都临时拼凑的新军,既无战斗经验,人数方面也逊于敌军,所以此时正确的战略,应该是抢占平原,堵住邓艾的进军,旷以时日,等邓艾自乱阵脚,再行出击。诸葛瞻优柔寡断,放任邓艾的军队进入平原,与之交战,一役既溃。不可否认,诸葛瞻的军事方针,也实属罕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只得空叫前人悔恨,后人叹惋。绵竹之战,蜀汉成都生力军横尸遍野,后主及其百官,随后在谯周的劝谏和邓艾的压境下,献城出降,苍苍大汉,庸庸而亡,壮士含恨,壮志难存。站在后世的角度,我们很容易把蜀汉灭亡的原因和后主无能,谯周卖国联系在一起,然而事实如何?众所周知,蜀汉政权由刘备建立,刘备之军,由幽州旧属,荆州新臣所成,对于益州本土人民,实为入侵者。益州刘焉刘璋父子,本属幽州,流落益州,占而为豪。与益州人民的利益本已有冲突。刘璋败亡,刘备军在本有政权的基础建立了新的政权,给予了益州更大的压力,本土人民在荆州军的统治下,地位低下,益州,本应由益州人所治,这是冲突之本。却与蜀汉的利益背道而驰。诸葛,姜维的北伐,军姿浩大,使得冲突更加锐化,致使蜀汉不受本地人民支持。有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得民心至此,岂可言不亡?倘得当地豪族支持,闭成都而守,而南中尚有霍戈六郡之兵,永安罗宪之师。况姜维以力拒钟会之师久矣,凭以蜀道之难,钟会难免出现补给不足的情况,但有乱象,一可以剑阁之师击钟会疲惫之兵,二可以天子之意诏各路军马,对邓艾孤军形成关门打狗之势,若此,则大汉未可言亡也。然民生怨叹,朝廷之臣无心抗战,投降论调弥漫成都,投降,实士族之争所致。惜哉惜哉,惜大汉不再,惜壮志不存。
最后坚守,大汉悲歌
大汉已亡,满腹的韬略,满心的壮志,在一纸命令投降的文书下是那么无力。尊严可以放下,复国之心不悔,利用邓艾的好大喜功,钟会的野心高涨。复国之计已然展开。诬陷邓艾,收起兵,怂恿钟会,壮其势,接回后主,待其机,然后除钟会,复其国。看似完好的计划,存在巨大的漏洞。灭蜀之后,魏国将士无再战之心,盼其归乡,而非谋反,纵有钟会伪造的郭太后遗书,亦不能买其心,钟会为排异己,大行杀戮,而其势已丧。不得驾驭魏人,无有蜀人支持,复国之计已无力回天。钟会软禁魏将,迫其反心,魏军大乱。成了败亡的导火索。
那个夜晚,火光撕破了一个人的阴谋,燃尽了一个人的希望,毁灭了一个帝国的反击。他举起长剑,一切都已经结束。他不是一个相信天命的人,最后却将一切都归于天命。
264年18日,姜维,钟会谋反败露,死于乱军之中,大汉终告灭亡。
风雨飘茫多少年,曾经的剑阁,曾经的涿郡,苍翠依旧,然斯人不再,任空叹。站在古人的角度,我们看到后主的沉沦堕落,看到了百姓们的根本利益与愿望,看到了姜伯约最后的坚守。我们知道,,为帝者,放纵自己,那么一个政权会腐朽,会破败不堪,我们知道违反百姓的利益可以颠覆一个政权,我们也知道,姜维的坚守,只能是阻碍历史前进的车轮,无力而渺小。这些,都是不符合乱世的生存法则的,然而如今,我们作为后人,回望前世,又有怎样不同的启示,不同的感悟?我们早已不需要身在乱世的种种权谋术数,我们重新揣摩这段历史,以蜀内政的腐朽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一示也,由诸葛瞻的败亡知虚心从谏,不愎不刚,此二示也,由姜维的执着和勇而直前虽败不耻,重要的不是结果,是过程。此三示也。当然,一家之言,不足以为全,让我们再煮一壶酒,评说曾经的大汉悲歌,评说曾经的,蜀汉丹心。
- 上一篇:《为何散,为何合》高二征文二等奖
- 下一篇:《演义千年》 高二征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