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寻找多元解读的可能性 |
侯红宝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14 |
基于生活视域的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
沈寿鸿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16 |
对一道思考题的思考 |
杨锦全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18 |
校园文学社团与校园文学报刊----晓苏访谈录 |
晓苏,刘德旺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40 |
语言品味应紧扣那些细节 |
杨帆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52 |
使用标点符号应注意的问题 |
祝佩华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54 |
从山城到都市 |
邓方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56 |
语文课堂不能是中庸的和谐 |
尹磊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58 |
对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冷思考 |
卢卫东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60 |
对近30年我国语文学科教学思想“断裂现象”的反思 |
李重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7 |
3 |
社会对高考作文是一种畸形重视----访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北京市高考作文阅卷组负责人漆永祥 |
肖舒楠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7 |
7 |
高中语文新课改改什么? |
陈尚达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7 |
23 |
语文“学案”教学实验:特征、价值与反思 |
魏本亚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7 |
26 |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分析 |
富传平、钱加清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7 |
30 |
原点作文 |
陈建伟 |
语文月刊 |
201107 |
1 |
构建青云“文化课堂”促进学生全面优质发展----关于“文化课堂”内涵、特征及基本原则的思考 |
陈四根 |
语文月刊 |
201107 |
4 |
记叙类文本阅读分层合作学习方式浅探 |
海莺 |
语文月刊 |
201107 |
8 |
浅谈如何利用文言文阅读教学促进写作教学 |
李玉玲 |
语文月刊 |
201107 |
10 |
以阅读促议论文写作的分层教学浅探 |
李琳 |
语文月刊 |
201107 |
12 |
阅读教学中分层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 |
陶霞 |
语文月刊 |
201107 |
14 |
以写带读,培养学生的言语创造力----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理念的学习与思考 |
林健 |
语文月刊 |
201107 |
17 |
文章不是“无情”物----浅谈语文教学的情感性 |
张清 |
语文月刊 |
201107 |
21 |
课堂主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四性” |
陈淑仪 |
语文月刊 |
201107 |
23 |
换位思考,改变思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
曾丽华 |
语文月刊 |
201107 |
26 |
语文教师如何优化教学语言 |
苏丰华 |
语文月刊 |
201107 |
29 |
从高考考纲的探究要求看中学语文教学 |
钱小梅 |
语文月刊 |
201107 |
31 |
点面结合相辅相成----谈谈高中语文必修与选修的关系 |
辜志坚 |
语文月刊 |
201107 |
34 |
重视文学教学,提高语文素养 |
曹长顺 |
语文月刊 |
201107 |
36 |
让吟诵重新回归课堂 |
赵敏俐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1 |
引领入境的情味、本味与真味 |
袁菊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12 |
高中文言文应在深度教学上下功夫 |
何郁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18 |
呼唤有效的语文课堂 |
金军华等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76 |
你的教学个性成长于你的现实 |
王雨霞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7 |
卷首 |
禅宗感悟原理对语文教学的启迪 |
张超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7 |
5 |
本色风貌 真实追求----本真视野下的“文本研习”摭谈 |
周仕龙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7 |
8 |
上好一堂语文课的三点思考 |
唐惠忠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7 |
10 |
架构有趣有效的双动力课堂----课堂改革之我见 |
吴梅花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7 |
13 |
从主观题大行其道说开去 |
章桂周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7 |
15 |
“仁而爱人”新解 |
许明宏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7 |
77 |
《地球上的王家庄》注商 |
孙富中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7 |
93 |
我的本色课堂观 |
黄厚江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1 |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夏天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4 |
微语文教与学的基本特点 |
鲍国富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28 |
试论语文的情趣教学 |
张绍琼,李文忠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30 |
试谈课堂教学的点缀艺术 |
宋国侠,杨志勇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32 |
古典诗歌教学的三重目标 |
王万平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34 |
语文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管理研究 |
赵国卿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36 |
语文板书五法 |
马昭文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38 |
《渔父》中屈原“宁赴湘流”的另类解读 |
孟凡军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43 |
《归去来兮辞》重要词语考辨 |
王旭东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46 |
《赤壁赋》和《游褒禅山记》比较阅读 |
金雅萍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48 |
《智取生辰纲》创新教学设计 |
刘宏业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49 |
“闰土”与“旧毡帽”的形象比较 |
袁善来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70 |
鲁迅小说中的死亡现象举隅 |
李秀君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73 |
站在三层面上学好语文 |
吴数金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74 |
语文教学中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 |
谢英杰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76 |
探寻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老子〉五章》教学实录及教学观察 |
姜馨、张玉新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7 |
9 |
重言新课程语文课堂如何对话----也评姜馨老师执教《〈老子〉五章》 |
王元华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7 |
14 |
《<论语>选读》教学,我们可以做什么 |
康国军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7 |
17 |
文化经典教学的三个层面 |
张美杰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7 |
19 |
中学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再思考 |
章妙菁、池国龙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7 |
33 |
从“无”到“常”,从“常”到“精”----高中写作教学常态课的诊断及优化策略 |
耿慧慧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7 |
37 |
讲作文评改权还给学生 |
郭凤斐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7 |
39 |
蒋文言文教学进行到底----浅谈如何走出文言文教学困境 |
程永超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7 |
42 |
阿Q时代的“死去”与“活来” |
汪晖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7 |
44 |
《西地平线上》中左公权的描写可以删掉吗? |
周娟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7 |
47 |
语文老师要学会“倾听”----谈文学类文本如何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 |
夏治新 |
语文月刊 |
201107 |
38 |
调动学生情感体验,让语文阅读教学焕发生命活力----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隐性目标的实现 |
李穗 |
语文月刊 |
201107 |
42 |
提高读书笔记有效性 为提高语文素养搭台 |
王裔 |
语文月刊 |
201107 |
45 |
曲径通幽深几许,别有通天一线天----时评引进课堂的探索与思考 |
周小华 |
语文月刊 |
201107 |
47 |
从两个教学片断看教学环节的有效过渡 |
彭涛 |
语文月刊 |
201107 |
51 |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的一些实践 |
陈晓霞 |
语文月刊 |
201107 |
53 |
外国诗歌《未选择的路》的教学例谈 |
劳少丽 |
语文月刊 |
201107 |
55 |
余音绕梁 意味无穷----朱自清与他的作品《匆匆》 |
付蕾 |
语文月刊 |
201107 |
67 |
“王"还是“王”----“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释义辨正 |
姚勇正 |
语文月刊 |
201107 |
69 |
“花白胡子”不只是借代 |
杨朝中 |
语文月刊 |
201107 |
71 |
是“吴越”还是“胡越”? |
李天森 |
语文月刊 |
201107 |
73 |
爱着痛着赤子心----《死水》中闻一多感情探究 |
宁红丽 |
语文月刊 |
201107 |
75 |
再谈“膑脚”与“断足” |
杨云法 |
语文月刊 |
201107 |
76 |
周朴园处事心理分析 |
张怡春 |
语文月刊 |
201107 |
78 |
戏剧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 |
王学东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4 |
《雷雨》案例一 |
沈红娟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5 |
《雷雨》案例二 |
石太东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6 |
《雷雨》案例三 |
姜跃明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7 |
《清塘荷韵》两次教学之比较 |
李倩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15 |
有效设问:文本研习课突破的节点 |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21 |
《鸿门宴》教学实录 |
谭梦诗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21 |
观察者语 |
纪勇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24 |
生命的哲学 人生的礼赞----《在山的那边》解析 |
赵鑫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36 |
读诗的误区在哪里?----与王君老师商榷 |
彭兴奎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39 |
何必追究元方的礼节 |
莫欢丹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42 |
光明与黑暗同在----《清兵卫与葫芦》多义主题阐释 |
王立军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44 |
让我们的目光聚焦“天性”----《清兵卫与葫芦》多主题解读的一个疑点 |
曹振国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45 |
贾政三个“半旧”补说 |
赵春辉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47 |
人性的迷失与回归----《囚绿记》教学设计 |
宋如郊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49 |
“教什么”与“怎么教” |
程翔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52 |
为“紧扣文本”叫好 |
李玉山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53 |
日是理想 月是现实----巴金《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
柳咏梅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54 |
《巴金<短文两篇>教学设计》评点 |
余映潮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57 |
“‘教’要努力给学生带来可学的” |
田贺书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57 |
写在备课本上的《〈史记〉选读》教学故事 |
曹勇军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59 |
一曲琵琶敌万金 仙乐能令“耳”暂明 |
吴世英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64 |
不该有的错误 |
邓政阳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65 |
《师说》标点辨证 |
胥照方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66 |
诠释悲凉中激扬的爱----《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及反思 |
李世超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17 |
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 |
范开迎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20 |
《鸿门宴》教学设计 |
王丽华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23 |
以同心圆结构构建《祝福》的课堂教学 |
张庆军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26 |
让“意外”成为和谐----从“屈原‘帅’吗?”谈起 |
眭金祥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29 |
二探《边城》 |
陈爱萍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31 |
让简约成就语文课的美丽 |
康国军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34 |
语文课堂教学怎能“引”而“不发”?----对公开课《故都的秋》的一点质疑 |
吴艳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36 |
由两例板书引发的思考 |
王晓艳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37 |
造物无言,大化有声----浅谈《我与地坛》之六个“譬如” |
艾颖,张荷熙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38 |
“大美”堪赏,“无言”能辩----《想北平》鉴赏 |
孙善网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40 |
悲怆与超越----试论《赤壁赋》中的苏轼 |
高慧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42 |
借来旁批三分味,炼得读书一脉香----《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例赏鉴 |
王如等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7 |
任是无情亦动人----《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课例赏鉴 |
刘晓婷等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11 |
《作点辩证分析》课例赏鉴 |
李哲峰,张瑾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15 |
那人那词那风情----《雨霖铃》课例赏鉴 |
王红,张春莲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19 |
《鸿门宴》课例赏鉴 |
宋浩,李文忠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23 |
于山水间悟人生哲理----《游褒禅山记》课例赏鉴 |
贾侦,王永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27 |
《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课例赏鉴 |
李莹,董艳君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31 |
六家论六国,史外看世界----《六国论》课例赏鉴 |
刘勇,张玉新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34 |
《蜀道难》课例赏鉴 |
徐海,李树泽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38 |
《〈宽容〉序言》课例赏鉴 |
刘侠,程元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42 |
《老王》课例赏鉴 |
颜敏,朱芒芒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46 |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课例赏鉴 |
杨彬,袁菊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50 |
《我与地坛》(第一部分)课例赏鉴 |
徐红芬,孙勤东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54 |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课例赏鉴 |
周文福,俞仁凤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58 |
《归去来兮辞 并序》课例赏鉴 |
张岚,冯晓云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62 |
《有赠》课例赏鉴----以六重对话,告别《语文读本》的浅阅读 |
魏建宽,施小民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66 |
《将进酒》课例赏鉴 |
耿文超,厉复东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70 |
《登高》课例赏鉴----读出文本的深层意蕴 |
丁晓红,李青峰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74 |
《缘事析理 学习写得深刻》课例赏鉴 |
刘曙光,秦训刚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78 |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课例赏鉴 |
张华,段菁华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82 |
《马嵬(其二)》课例赏鉴 |
王嫣雪,苏盛葵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86 |
《边城》课例赏鉴 |
易晓,段增勇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90 |
《逍遥游》课例赏鉴 |
张茗,訾惠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94 |
扬起思维风帆----《以“协作”为话题》课例赏鉴 |
杨昌盛,王耀芳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98 |
《泪珠与珍珠》课例赏鉴 |
杨巍,侯一农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102 |
《热爱生命》课例赏鉴 |
于小峰,马建荣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106 |
《琵琶行 并序》课例赏鉴 |
王毅军,贾玲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110 |
《始得西山宴游记》课例赏鉴 |
骆文俊,胡勤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114 |
《我若为王》课例赏鉴 |
廖彩宇,程先国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118 |
《一个人和一座城市》课例赏鉴----记叙文写作中“表达自我”意识的建立 |
谢澹,沈江峰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107-08 |
122 |
作文写作与感性美学 |
谭根稳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6 |
材料作文易出现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
林勇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9 |
作文教学中的宏观驾驭与微观把握 |
陈文华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10 |
以生活为切入点进行作文教学 |
司徒妙英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12 |
作文中的描写技巧 |
褚兴梅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13 |
我们要砸烂作文新八股 |
魏润身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22 |
作文新八股结构批判 |
万永翔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22 |
警惕背离人本的作文教学 |
王俊杰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25 |
文本解读中叹词添加微探 |
刘志勇,刘丽丹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62 |
阅读教学中切入点的选择和运用 |
陈海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64 |
评点:慢慢走,欣赏啊! |
张玉兰、宋文权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7 |
49 |
作文审题八种常见偏差简析 |
周红阳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7 |
52 |
从牙牙学语到出口成章----作文语言训练实践与反思 |
陈年年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7 |
55 |
由“旭日阳刚”现象引发中学生作文的思考 |
朱云 |
语文月刊 |
201107 |
57 |
重视对话 写活人物 |
牛海燕 |
语文月刊 |
201107 |
59 |
变异,凸现作文语言亮点 |
饶双忠 |
语文月刊 |
201107 |
63 |
“七段式”作文教你快速下笔 |
朱论春 |
语文月刊 |
201107 |
63 |
浑然融合、妙合无垠----“情景交融”写作技法浅论 |
刘文兰 |
语文月刊 |
201107 |
65 |
大先生 |
陈丹青 |
语文月刊 |
201107 |
80 |
世上无限丹青手,最难摩画是精神----读陈丹青的《大先生》 |
王淦生 |
语文月刊 |
201107 |
81 |
男儿到死心不甘----读中国远征军战士李国良绝笔诗 |
高天友 |
语文月刊 |
201107 |
82 |
三把钥匙开启议论之门----散文式议论文技法指导 |
黄希鹏 |
语文月刊 |
201107 |
84 |
学生周围有很多“问题” |
王栋生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27 |
教写作:要作为过程而不是产品 |
胡根林,施轶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29 |
故事先行 主题相伴----《寓言写作》指导及反思 |
夏峥嵘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32 |
网络交流习惯对议论文写作的影响 |
陈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7 |
44 |
“池水兴澜意悠长----写出事件的波澜”教学设计 |
常登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7 |
46 |
“温酒斩华雄”之“温酒”表述 |
丁磊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7 |
49 |
小心误解了孔子----对《孟子》一处表述的分析和补遗 |
孟存荣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7 |
53 |
如何辨别带比喻词的非比喻句 |
吕永海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7 |
54 |
阅读教学沃土上盛开的一朵奇葩----徐忠宪《原形阅读理论与语文教学》序 |
曾祥芹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107 |
78 |
近五年中考文史结合题型分类例说 |
吴霞霞,刘伟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107 |
61 |
高考作文考查目标中“有文采”的含义辨析 |
张开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7 |
59 |
鉴赏:不该成为高考文言文考查的“边缘地带” |
徐松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107 |
61 |
寻找回家的路----2011年高考阅读测试的“言语形式”趋势 |
沈文涛,张悦群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67 |
侧重个性与理性 凸显开放与多元----2011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立意透视与技术分析 |
胡家曙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70 |
无法不平庸 |
赵仲春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74 |
暗藏玄机,稳中出新----2011年高考课标卷简评 |
苏盛葵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55 |
命题如棋局局新 前度刘郎今又来----2011年高考江苏卷述评 |
王安琪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58 |
秀外慧中 匠心独运----2011年高考浙江卷简析 |
胡廑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61 |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2011年高考广东卷简析 |
程少堂,钱冰山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64 |
平实 规范 科学----2011年高考山东卷浅析 |
傅东,德义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67 |
怎样让学生弄懂古诗鉴赏术语 |
曹加忠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70 |
议论性散文怎样才能不偏题 |
杜红桃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73 |
咬准喻体不放松 立根要在本体中----浅谈寓比型命题作文的写作误区及对策 |
严爱军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107 |
75 |
“结构混乱”归因类说 |
乔明 |
语文月刊 |
201107 |
87 |
“羊城新八景”还是“新羊城八景” |
张仪良 |
语文月刊 |
201107 |
16 |
“削弱……工作”讲不通 |
邵建新 |
语文月刊 |
201107 |
22 |
“急转直下”转错了 |
姚晨曦 |
语文月刊 |
201107 |
25 |
“掣肘”误作“制肘” |
赵先瑜 |
语文月刊 |
201107 |
33 |
“人满为患”不只是“人满” |
胡礼湘 |
语文月刊 |
201107 |
44 |
经济发展“亦步亦趋”? |
刘敏 |
语文月刊 |
201107 |
60 |
“弟弟”怎能“亲生”? |
付琼 |
语文月刊 |
201107 |
70 |
“宜室宜家”是什么意思 |
陈林森 |
语文月刊 |
201107 |
73 |
是耶非耶“连中三元”? |
陶小琴,曲加亮 |
语文月刊 |
201107 |
89 |
“吗”和“嘛”辨析 |
孙怀伦 |
语文月刊 |
201107 |
90 |
“怅寥廓”的“怅”该作何解 |
曾照军 |
语文月刊 |
201107 |
91 |
两字颠倒赔性命 |
齐云 |
语文月刊 |
201107 |
28 |
“谜语诗”撷趣 |
王庭宏 |
语文月刊 |
201107 |
41 |
迟到的特殊待遇 |
山雨 |
语文月刊 |
201107 |
52 |
“貂蝉”本是装饰品 |
王佳伟 |
语文月刊 |
201107 |
74 |
武则天“日月”当“空”“曌” |
张国学 |
语文月刊 |
201107 |
77 |
逗号的三种强调用法 |
谭志永 |
语文月刊 |
201107 |
92 |
《霓裳》、《六幺》是什么乐曲? |
王力 |
语文月刊 |
201107 |
93 |
回到原点 |
谢然 |
语文月刊 |
201107 |
95 |
点评谢然《回到原点》 |
陈妙云 |
语文月刊 |
201107 |
96 |
点评谢然《回到原点》 |
陈建森 |
语文月刊 |
201107 |
96 |
潜规则 |
林伦伦 |
语文月刊 |
201107 |
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