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beplay888体育 >> 学科资源>> 地理>> 高一>>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高一地理备课资料(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风带)

录入者:teacher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2日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备课资料

 

 

 课标要求: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教材分三部分内容来阐述: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不仅是上节课“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等知识的延伸、综合和运用,也是学习和探讨“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基础。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在海陆相间的纬度地带被破坏呈块状,北半球尤为明显。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上高、低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很大的影响。第三部分通过三种气候类型的案例分析,阐明大气环流这种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同时,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
    热力作用是本课的一条主线,三圈环流、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和季风环流,都离不开热力作用。但各气压带中心名称及中、高纬环流的上空大气运动偏向等对学生不作要求,只需了解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分布、移动规律。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目标
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2 .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制作三圈环流模型,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本节时应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地理问题。尤其是通过对高压与我国冬、夏天气影响的个案分析;以及对东亚季风的成因、性质等开放型活动题的探究,使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教学重点:
地球表面气压带和风带形成及其分布和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
三圈环流形成机制,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及产生的结果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二战期间,日本释放的众多氢气炸弹,造成美国部分森林大火,引起美国民众的恐慌,你知道这些氢气弹是怎样漂洋过海的吗?学习了这节课以后,你就会得到问题的答案。
组织复习,请同学板图热力环流,在评价同学板图时,设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在赤道和极地之间有没有这样的热力环流?为什么?
今天我们来学习热力环流在全球的空间分布——全球性大气环流,及其产生的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板书: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36第一段,思考:1.什么是大气环流?
2.大气环流有什么意义?
    教师总结:
1.大气环流是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2.促使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板书:(一)、大气环流及意义
过渡:“全球的大气到底是如何运动的呢?”这就是我们这堂课要学习的重点内容。
    板书:(二)、三圈环流
过渡: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在一些假设的前提下来研究大气的运动情况。
假设:①地表均一 ②地球不自转 ③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
板书:1.单圈环流(假设地表均匀,地球不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形成单圈环流)

(投影)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北半球部分)
 过渡:单圈环流是我们在以上三个假设条件下得出的结论;如果去掉地球不自转这个假设条件,那么大气运动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教师讲解:下面我们仍然假设地表均匀,来研究在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下,大气环流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现在的假设条件有两个:①地表均一②太阳直射点赤道(不移动)请思考:(边讲边用课件演示)
1) 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最终的运动方向是在30°N附近高空偏转为西风。
2)赤道高空的空气不断北流,在30°N附近高空堆积,导致北纬30°N附近高空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下沉,从而使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注:动力原因形成的高压。)
3)30°N附近的近地面空气将向北(北、南)和向分流。向南分流的气流偏转后形成了东北信风。
通过上述分析,赤道(0°)和30°N之间形成了一个低纬环流。

4)自30°N附近的近地面北流的空气和自北极地区南流的空气相比较,热力性质如何?(近地面北流的空气为暖气流;近地面南流的空气为冷气流。)在60°N附近(副极地)相遇后它们的运动状况有何不同?(暖气流沿冷气流向上运动,形成“极锋”。)因此在60°N附近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注:动力原因形成的低压。)
5) 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30°N和60°N之间形成盛行西(西南)风;在90°N和60°N之间形成东(东北)风。
6) 在副极地上升到高空的空气将分别向(北、南)和向分流。
通过上述分析,30°N和60°N之间、90°N和60°N之间分别形成了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7) 综上所述,在北半球形成了“三圈环流”,南半球同样也有。结合上述分析完成上图。
8)引起上述“三圈环流” 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9) 结合上图,可知:全球近地面分为7个气压带,6个风带。
请观察并归纳它们的分布规律是:南北对称相间分布
变式拓展:
(通过变式图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说明、分析的能力。)
 
应用巩固:
画出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图,让学生识别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
 
(通过该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并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讲解:在以上假设的条件下形成的大气环流与实际还是有差异的。我们都知道,地球不断的自转和公转。若考虑公转这一因素,三圈环流所造成的气压带和风带将会有何变化呢?试结合教材图2.11进行归纳。
地球公转→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 气压带和风带的南北移动
应用巩固:
承转:以上我们分析的大气环流(三圈环流)是一种理想模式。实际上,地球表面并不是均匀的。也就是大气环流还会受到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得更为复杂。
活动探究:1.请结合P34的图2.10进行以下内容的探究。
(1)观察图2.10可知,陆地面积:北半球大于南半球,且海陆相间分布。
(2)    依据物理学知识可知,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均快于海洋。
(3)    读图2.10-a,由于冬季欧亚大陆降温快→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亚洲高压(气压名称);而该纬度带原有的副极地低压带(气压带)也因此被这个气压中心切断。
(4)    读图2.10-b,由于冬季欧亚大陆增温快→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亚洲低压(气压名称);而该纬度带原有的副热带高压带(气压带)也因此被这个气压中心切断。
 
结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气压带被高、低气压中心切断。 
3.高、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很大的影响。请结合P41活动对“季风环流”进行以下内容的探究。 
比较项目
季风环流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形成原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夏季风
风向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性质
暖湿
湿热
源地
太平洋
印度洋
强弱
(较冬季风)弱
(较冬季风)强
冬季风
风向
西北季风
东北季风
性质
干冷
干暖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亚洲内陆
强弱
(较夏季风)强
(较夏季风)弱
分布地区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
 
 
 
 
 
 
 
 
 
 
 
 
 
 
 
 
 
资料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因此,冬季大陆强烈冷却,气温比海上低,形成高压区;夏季大陆升温快,气温比海上高,形成低压区,从而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压中心。
 
(1)1月份海平面气压分布:1月份,北半球正是寒冬,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强烈冷却,形成了冷高压,尤其是亚洲大陆的亚洲高压(又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最强,将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使其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
 
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7月份,北半球正是盛夏,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增温强烈,形成了热低压,尤其是亚洲大陆的亚洲低压(又叫印度低压)最为突出,将副热带高压带切断,使其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上的亚速尔高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