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同。这是一种儒家积极的入世态度,体现了一种坚定、执着和知难而进的人生态度,反映了一个人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同时还是一种巨大的牺牲精神,为后世发展做垫脚石。这种精神无论在何时都有着其积极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不赞同。人要认清现实和自身实力,不能做无谓的牺牲,要学会保存实力以待时机。
仁者爱人篇
1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6.30)
①上述文字中哪一句最能体现孔子的“仁爱”思想?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②你认为孔子的“仁爱”表现出哪些特点?(仁爱观)
首先是“一以贯之”的“忠恕”;其次是由己及人,博施于民,能近取譬等;第三是注重“仁爱”的实践性和实效性,以实际行动造福百姓,推动社会发展。
③孔子为何用“仁”的标准而不用“圣”的标准来要求人?
孔子认为“圣”是最高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尧舜其犹病诸”。而“仁”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只要由己推人,“能近取譬”,便可以实现。
2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1)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4.17)
① 子贡认为“仁者”应该有怎样的表现?孔子如何看管仲?
子贡:仁者应该忠于主上,杀身成仁;孔子认为管仲是个仁者,“仁而无礼”。
②你如何看待孔子的观点?
同意孔子看法。孔子“仁爱”注重道义,讲求社会责任。仁的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讲究小谅小信。
不同意。人无信不立,仁者更应如此。“仁”是仁德本质,是修己爱人的自觉,而“忠”“信”是人与人相处中“仁”的具体表现。不忠于人,焉能仁于人?
3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① 这两段都反映了仁者具有的基本品质是 富有同情心
② 有人认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是一种虚伪的仁德,你如何认为?它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它不是一种伪德,它体现的正是儒家爱人也爱物的仁爱思想,具体表现为给万物留有余地的生态保护观。这种思想在今天有着非凡的意义,提醒我们善待自然,注意可持续发展,杜绝杀鸡取卵的行为。
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① 孔子认为“仁”的根本是什么?孝悌
孔子的对“仁”的实践主张和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有何区别?
孔子的“仁爱”是建立在“礼”(等级制度)的基础上的,以“礼”为原则和指导,以亲情为纽带,推己及人,从家庭个人到整个社会,实现“仁爱”。而墨子“兼爱”是建立在所有人平等的基础上,人人互爱,利益共享,这在阶级社会礼是难以实现的。
5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26)。”
①试简要概括颜回和子路的性格特点
子路:讲义气,豪侠;颜回:道德修养高,谦逊。
②如何理解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人生理想?
让老年人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上都得到安定;让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和信任;要关心下一代的成长,爱护他们。这就是孔子的志向,要实现世界大同的理想。
6(甲)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① 前一章中的“忠”是指什么意思?指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
②后两章表现了孔子学说的基本观念中的哪一个侧面?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
表现了“恕”这一侧面。在有丧事的人旁不吃饱饭,对齐衰者和瞽者表示同情和尊敬,正是仁爱宽厚、推己及人这一恕道的表现。
(乙)
帮助他人,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反观今日一些现象,令人发指。陕西一孩子溺水,家长叫来打捞队,打捞队却先与家长谈价钱,再谈救人。2010年末,福州一八旬老人摔倒路旁,一位好心女子向前搀扶,却被人“好心”劝阻,等等。现代社会为他人做事就这么难吗?
③上述现象符合孔子的思想吗?请简要说明。(3分)
不符合。孔子强调忠恕是待人的基本原则,要做一个仁爱之人。 “忠”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材料中的“打捞队”只想着自己利益,毫无为人之心;“好心女子”虽有为人之意,却不尽心、积极,他们这样的行为既不能尽心对人,更谈不上推己及人了,违背了孔子的“忠恕”和“仁者爱人”的思想。孔子还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就要求我们要做一个仁爱之人。
君子之风篇
1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4•3)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11·13高山仰止)
① 从这几段文字可知“君子”需要具备哪些素养?
有仁义,讲原则,懂礼节,讲诚信,很谦虚。
②.“谦谦君子“的说法和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否相同?简析
不同。“谦谦君子”指的一味谦逊而懂礼的人,不讲原则。孔子说的“能好人,能恶人”就是要求“君子”要坚持原则。
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7.19)
① 这几段语录表现了君子的一种什么境界? 安贫乐道
② “富贵如浮云”写出了孔子对利的看法是什么?
物质利益像浮云,高高在上不可触及;聚散无常;虚无缥缈;至清至淡,无足轻重
② 如何理解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里所讲的仁义和富贵的关系?
孔子不反对对利的追求,但是反对见利忘义,强调要见利思义,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3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12•8)
①“文犹质也,质犹文也”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文质彬彬
②材料中,”虎豹之鞟”喻指 没有修饰的质
③依据“文”“质”之辩,请谈谈文质的关系
文是外在修饰,质是内在修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质”是“文”的基础,“文”是“质”外在表现(类同“仁”和“礼”的关系)
周而不比篇
1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15•17)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16•4)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15·15)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① 与“朋友数,斯疏矣。”相类似的的一句中国传统交友格言是
君子之交淡如水
② 结合上文,简述孔子的交友原则
孔子认为交友即做人,所以首先要交“直”“谅”“多闻”的朋友;第二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第三要女里体现人生价值,不能“群居终日,言不及义”碌碌无为;第四要把握分寸掌握适度原则。
2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15•22)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4•7)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①上述文字着重体现孔子怎样的交友原则?(1分)__适度原则___
②结合上述话语,具体阐述孔子交往观
首先,交往要以“与人为善”为前提,讲究仁德;其次要有独立人格,保持个性和原则;第三要讲究适度原则
③孔子说“矜而不争”在我们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是行不通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不同意。孔子所讲的“不争”是指“不争强好胜”,不斤斤计较于私利,而是能以大局为重,维护集体的利益。而非不竞争、无需进取心。
诲人不倦篇
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7·8)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7·34)
①从教育角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和“诲人不倦”有什么区别?
前者是学习方法,后者是教育素养
②你认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见解吗?简析
认同。这是一种“授之鱼不如授之渔”的教学思想,如果学生不懂得举一反三,说明学生还未掌握学习方法,继续教授只能是知识的灌输,而非学习方法的传授。
不认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与“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相矛盾。
2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3·8)
①子夏从孔子的” 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了什么?
领悟到“礼后于仁”,即仁是礼的基础,礼是仁德外在表现
②分析本段中所体现的孔子的教学原则
讨论式,启发式,教学相长,循序渐进
3、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7·1)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7·19)
①上述文字中那一句话最能体现孔子的治学态度?述而不作
②结合所学的知识,你认为孔子为什么有这样的治学态度?
孔子认为先古的文学已经很完善了,后代只需传承,这与他的政治主张的保守有关。他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
4、子曰:“有教无类。”(15·39)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17·3)
① 第一则材料中体现了怎样的教育思想?教育平等(公平)
②两则材料的说法有无矛盾?为什么?
矛盾。一方面他强调教育要公平,不分民族、等级、贫富等,另一方面,他又认为“上智”与“下愚”是先天决定的,教育无法改变,这里流露出对底层劳动者的歧视甚至侮辱。
5、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16·13)
①“问一得三”的“一”指的什么?用自己话回答
“子亦有异闻乎”(翻译)
② 上文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学思想?请从内容和方法上做简答
内容上:重视《诗》《礼》对人的教化作用
方法上:重视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
教学原则是贯彻有教无类的思想,体现教育公平
高山仰止篇
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7·11)
① 概括上文中孔子处世态度的成语 通权达变(用行舍藏)
②孔子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却又提出“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孔子主张在礼治的和谐社会中,民风淳朴、民德归化,能真正实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自由境界;当社会处于“礼崩乐坏”的变革转型期中,为了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礼治社会,必须“知其不可而为之”,坚定执着地努力奔走。
2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11.15)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5.7)
①请从上述文字中概括一个成语_升堂入室__
②从孔子对子路的两次评价中可以概括出孔子的教学特色,并加以评析
教育特色是一分为二(或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评析:孔子不但能了解自己的学生,而且还能针对学生的优缺点做出恰当的评价。虽然对子路在家门口鼓瑟感到不悦却仍然肯定其技巧;尽管觉得子路可以随自己周游列国,但是除了“好勇”而“无所取材”。这种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3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17·4)
①材料中“割鸡焉用牛刀”比喻什么?
用礼乐来治理像武城周游的小地方
②子游是如何反驳老师的?
巧妙地用孔子的话来反驳,“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君子学道可以爱护人,小人学道易于统治。武城虽小,但也要用礼乐之道教化百姓,使君子和小人各安其分。
4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19·23)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1)见其不知量也。”(19·24)
① 画线的两处比喻分别体现了孔子怎样的特点?
学识渊博,学问高深;品行高尚,影响深远。
②两段文字表现了子贡对孔子怎样的态度?请作简析
子贡将自己、他人与孔子作比较,斥责叔孙武叔对孔子的诋毁,表现了子贡对孔子高度景仰之情及尊重老师的严正态度。
中庸之道篇
1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6·29)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4·10)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12)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3·23)
① 上述文字中哪一句和“中庸之道”最为贴切?礼之用,和为贵
②请结合以上话语,简要评析孔子“中庸”思想的内涵
首先,中庸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其次中庸就是“无适”“无莫”,不走极端;第三,中庸就是“和而不同”,不放弃个性和原则。
2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13·21)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11·16)
①孔子如何评价师和商?过犹不及
②你是否赞成孔子的评价?简析
赞同。理由是人的气质、德行都不偏向任何一方,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不走极端。
3子曰:“乡愿,德之贼也。”(17·13)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3·23)
①这两则文字说明了孔子的什么思想?中庸之道
② 何为“乡愿”?为什么说他们是“德之贼”?
乡愿指被视为忠厚老实实则同流合污、阿世媚俗的人。
中庸的根本在于“仁”,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能够是非分明,“和而不同”;相反,一个缺乏仁爱之心的人,则会成为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破坏了“德”。
4、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13·21)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12)
① 孔子认为应该和什么样的人交往?为什么?
与中道之士结交,至少也应和狂狷的人结交。因为他们做事积极向上,不做坏事,能对交往的人有一种正面的引导作用。
②简要分析“礼之用,和为贵”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中体现的儒家思想。
礼的运用最高境界是和谐。但在实际生活中不能为了和谐而放弃原则,一味求和,做事应把握好尺度,不能无原则。
5(甲)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①请写两个体现孔子中庸之道的成语。(2分)不偏不倚 不瘟不火 不即不离
②结合两则文字,说说“民鲜久矣”的原因。(2分)
统治者考虑自己利益时过于张扬,未能在自己利益与民众利益之间要寻求一种平衡关系,因为统治者缺乏“中庸”这一至德很久了,老百姓很久没感受到它了。
(乙)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质彬彬,是孔子对君子形象的描述,也是他对君子人格的要求,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一种表现。
③、就上述论述,请你谈谈你的理解。(3分)
成为君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的是对文和质的关系不偏不倚的把握。儒家讲“过犹不及”,太过于修饰和太质朴都不能算是君子,只有文与质恰当的调和,才能达到君子的境界。因此“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