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教学设计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29日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教学设计
生物组 郭艺佳
设计理念:
该课教学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去设计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教互学,积极互动的过程,由学生自己动手,自发组队,去发现和寻找存在于身边,存在于生活中的生物的价值。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105页第九章第二节《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一课时。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环境污染对生物和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以及如何消除环境污染,增强人类自我保护意识的知识,这无疑对于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进而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于“生物多样性”,应从三个层次(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讲解,并且让学生知道遗传多样性构成了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形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随着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相互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注意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问题的重要,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集中在这个关键环节上,如建立自然保护区。最后得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结论。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要注意结合实例进行讲述。本节安排了“生活中的生物的直接使用价值”的研究性课题,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的直接使用价值以及生物对我们人类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初步学会收集和处理相关资料的方法,并提高语言文字和信息交流的能力。
本节内容与其他章节内容的联系:生物多样性具有科学研究价值,与第七章第一节中有关基因库的知识有关。在讲述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使用价值时,需要第八章第三节中有关生态系统的类型、成分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等知识做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内容。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能力目标
(1)通过本节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认识、提高对生物多样性知识的应用能力。
(2)通过本节的学习,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及收集和整理材料能力。
3、情感目标
(1)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珍惜生命的理念。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
(3)增强爱国主义思想、增强自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
学情与教材分析:
生物的多样性的价值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学生只要用心去寻找,很容易就能发现生物的直接使用价值,难点就是以怎样的形式让学生去探究,组织材料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与同学们分享并引起其他同学的兴趣。而生物多样性的间接和潜在使用价值,由于概念较为抽象,学生较难理解,这是教学中一难点,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用大量的实例说明。
教学准备:
组织学生到菜市场、超市、药店实地拍照和录像;布置学生上网搜集材料并制作成课件;蛤蚧、两面针等药物标本;新疆虎、野马、大熊猫、金丝猴、野骆驼等动物的录像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背景音乐:黄土高坡,展示黄土高坡图片)师:大家应该都曾经从电视上或者多媒体资料上听过或者看过黄土高坡这个地方,这里土地贫瘠,庄稼难以生长,完全不适宜人类居住。可是大家可知道,在两千多年前,这里根本不是这个样子的!那时这里林木茂盛,山清水秀,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它成为今天这个样子,完全是人类造成的,是大自然对人类掠夺式开发自然资源的无情的报复!
(多媒体播放动画片段,内容为2100年的动物园,所有的动物都是机械制造的)
师:看完这段动画,大家在欢笑之余更应该引起思考,你们应该不希望子孙后代将来在动物园里看到的老虎都是机械制造的吧?但是如果以地球上现在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速度,我们居住环境的恶化,这种情况是很有可能发生的。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那么什么是生物的多样性,它包括那些内容,要如何去保护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第一节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设计意图:从大家耳熟能详的黄土高坡音乐导入,首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生物的多样性破坏有初步感知。通过动画引入,生动形象,活跃课堂气氛,初步体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引导学生去探索什么是生物的多样性。]
二、 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由生物圈的概念导出)
提问学生:什么是生物圈?(要求学生答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提问学生:地球上的生物包括哪些?(要求学生答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地球上生存着多种多样的生物,每一个种群都有自己的基因库,不同的种群有不同的基因库,这就是基因的多样性,即遗传的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构成了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展示基因、物种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图片)
教师归纳总结:生物多样性是包括地球上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它们拥有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和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是生物进化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设计意图:从图片入手,易于理解,从三个层次透彻了解生物多样性价值。]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讲述:据报载(1999年12月6日《文汇报》),素有“北大荒”之称的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黑龙江垦区, 1999年全面停止了持续半个世纪的垦荒,“北大荒”不再开荒。这是因为连年的垦荒虽然为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了贡献,却也使三江平原的湿地惭积缩小了60%,丹顶鹤、东方白鹳等频危水禽和多种候鸟被迫迁徙他乡了。那么,粮食重要还是鸟禽重要?为什么要停止垦荒而保护上述水禽和候鸟?这就涉及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问题(板书)。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16~117有关内容,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些方面的价值?
(1)直接使用价值
课前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调查生活中的直接使用价值,分组上来汇报。
(课件展示调查报告格式:1、调查主题;2、小组成员;3、调查方式;4:调查成果。)
① 食用价值:调查方式为菜市场、超市实地拍摄录像,介绍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蔬菜、海鲜及肉类等,体现生物的食用价值与我们实际生活的重大关系。
② 药用价值:调查方式为药店实地拍照并带回部分实物标本,如蛇蜕、蛤蚧等动物标本,两面针、秦皮等植物标本,介绍部分药物的应用及功效。
③ 工业价值:调查方式为互联网搜索资料,了解生物在工业造纸、香料、橡胶等方面的应用,展望未来转基因工程等技术的发展。
④ 科研价值:调查方式为互联网搜集资料,介绍关于飞机发明的起源、防弹衣的由来等同学们感兴趣的知识,从小故事中体会生物的科研价值。
⑤ 美学价值:调查方式为图书馆书籍搜集资料,从同学们熟知的名诗名句引出,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介绍同学熟悉的动画形象,如机器猫、麦兜等原形都来自生物,寓教于乐,引发同学们的兴趣。
[学情预设:由学生代表自己上台汇报,由于个别同学可能不常在众人面前发言,会有语言不够规范流畅,紧张等现象,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引导,进一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例如在科研价值中大家还能举出哪些例子?启发学生思考:蝙蝠和雷达、苍蝇与火箭……通过学生相互间的交流、补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现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设计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这些教学环节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较好的学习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验,认识生物的直接使用价值。同时一些环节的设计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又将生物知识的教学蕴涵其中,较好地整合了生物的三维目标。]
(2)间接使用价值
师:将来有一天,世界人口暴増,地球已经容纳不下其他的生物了.如果让你选择一种生物先从地球上消失,你会选择哪一种?(出示老鹰、蛇、青蛙、蚊子、花草的图片)
列出食物链老鹰→蛇→青蛙→蚊子→花草,表明任何一样生物消失都会导致影响到其他生物的生存,这就是生物的间接使用价值。
间接使用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的,野生生物则是构成生物群落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重要成分。在生态系统中,野生生物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共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果野生生物资源受到破坏,势必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而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举例: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牛羊与狼群的关系。
[设计意图:从一个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导入,结合食物链的知识,加深对间接价值的理解。]
(3)潜在使用价值
课件显示:生物多样性保护所面临的严重局面各种数据表格
学生活动:让学生比较表中的数据,得出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的结论。
教师归纳:潜在使用价值是指目前人们还不清楚的但肯定具有的巨大的使用价值。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它的各种潜在的使用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举例:三叉苦、天花粉等。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三个层次,了解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只看重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而忽视了它的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这种认识上的盲区,促使人们乱砍滥伐、乱捕滥捉,致使丰富的野生生物资源濒临枯竭的境地。
因此,必须对野生生物资源进行科学研究并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设计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尝试活动,使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发现,在尝试中成功。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注意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
“生物的多样性”这节课的目的在于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尤其是生物的直接使用价值,同时培养学生调查能力,资料检索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与关键是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以及价值。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通过动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生物多样性”的课题,引起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危机意识,利用动画创设问题情境。围绕“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组织学生分组活动,让每组学生将自己调查的成果展示出来,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在这个环节当中主要只是一个引导的作用,更多的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利用学生熟悉的生物,通过选择其一生存下来,让学生体验、感悟生物的间接价值,进一步建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
教学反思:
本堂课过程中,学生整体气氛较为活跃,通过各组的沟通交流,同学们在生物学方面上的知识不再是拘泥于课本的形式,而是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可以发挥和学习,因此效果较好。本节深奥难懂的知识并不多,对于学生来说,许多内容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不仅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知识理解得更深、记忆得更牢,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较强的自学能力。教学中积极使用图片、录像片等资料,使教学更形象、生动,也能为这堂课增色不少。
但在活动环节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表达能力不强,资料不够新颖,台下同学配合不积极,这就需要教师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既要让学生自主,又不失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得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 上一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 下一篇: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