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beplay888体育 >>学科资源>>物理>>高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电磁感应现象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16日

电磁感应现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

2)理解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特征;

2)领悟科学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法拉第勇于探索科学真理的科学精神;

2)通过对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意义的讨论,感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3)联系三峡电站”“神舟五号等内容,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具:条形磁铁、检流计、线圈AB、滑动变阻器、电池组、开关、导线、漆包线、铁钉、小直流电动机、石英钟、录音机、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1)网上图片及新闻

三峡电站大型发电机定子;

神舟五号飞船巨大的太阳能电池帆。

2)学生利用自制的实验器材演示

磁铁移近不闭合的铝环,磁铁移近闭合的铝环;

小磁铁从铝管中竖直下落。

3)网上资料

奥斯特电生磁实验;

法拉第磁生电的设想及其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2.实验探究

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有无电流

实验1:条形磁铁在线圈中

插入______________

拔出______________

观察提问:A、研究对象:由导体AB,电流表构成的闭合回路,

磁场提供:蹄形磁铁。

B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可见电流表指针偏转,

论:回路中有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产生

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现象分析:如图1导体不切割磁力线时,电路中没有电流;而

切割磁力线时闭合电路中有电流。回忆磁通量定义Φ=BS

(师生讨论)对闭合回路而言,所处磁场B未变,仅因为AB的运动使回路在磁场中部分面积变了,使穿过回路的磁通变化,故回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

问:那么在其它情况下是否也因为磁通变化而产生感应电流呢?

实验2:线圈A在线圈B

插入______________

拔出______________

观察提问:A,研究对象:由线圈,电流表构成的闭合回路。

磁场提供:条形磁铁。

B,条形磁铁插入或取出时,可见电流表的指针偏转。

论:有感应电流

C,磁铁与线圈相对静止时,可见电流表指针不偏转。

论:无感应电流

现象分析:如图2

(师生讨论)对线圈回路,当线圈与磁铁有沿轴线的相

对运动时,所处磁场B因磁铁的远离和靠近而变化,而

S未变,故穿过线圈的磁通变化,产生感应电流,而当磁

铁不动时,线圈处B,S不变,故无感应电流。


实验3:线圈A在线圈B中不动,

开关

闭合______________

观察提问:A、研究对象:线圈B和电流表构成的闭合

回路

磁场提供:通电线圈A

B、移动变阻器滑片(或通断开关)可见,

电流表指针偏转。

论:有感应电流,

A中电流稳定时,电流表指针不偏转

论:无感应电流。

现象分析:对线圈B,滑片移动或开关通断,引起A

中电流变,则磁场变,穿过B的磁通变 ,

B中产生感应电流。 当A中电流稳定时,磁场不变,磁通不变则B中无感应电流

综上所述:不同的实验,其共同处在于:产生感应电流的前提均为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只不过引起磁通量变化的原因各不相同。

3,感应电流的方向

重做实验:如图4-1所示

改变导体的运动方向

象: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不同

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力线运动方向的

有关

改变磁场方向

象: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不同

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

结: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的方向和磁感线的方向都有关系。它们三者之间满足————右手定则:

伸开右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把右手放入磁场中,让磁力线垂直穿入手心,大拇指指向导体运动方向,那么其余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

明:(1)右手定则的适用范围

2)在感应电流方向、磁场方向、导体运动方向中

已知任意两个的方向可以判断第三个的方向

课堂练习:《高二物理》P891)~(3)(4)~(5)

作  业:《基础训练》第一节

附板书设计

一.电磁感应现象

二.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对闭合回路

2.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三.感应电流的方向

分析反思

《电磁感应现象》是电磁感应这一章中的第一节课,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主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规律并得出了结论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本节内容使用探究式教学,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合作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活动,达到了锻炼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实验动手的能力。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我通过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汇总三个实验的操作方法、现象和初步分析,并通过一些问题让学生从表格中寻找共性,充分调动了师生的互动、交流与沟通,使学生主动与他人进行合作。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通过介绍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地研究态度的教育和德育教育。

在设计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课堂秩序比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控制,时间安排上存在不确定性。另外对于这堂课如何更好地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这方面还不够理想,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争取更大的突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