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课程交替下的高考(历史)命题变化分析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26日
新旧课程交替下的高考(历史)命题变化分析
--以2007高考全国文综卷历史题为例
泉州七中 肖卿贤
2007 高考全国文综卷在06卷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 其“创新”一是从试卷的结构发生较大的改变,二是命题涉及的内容范围发生重大变化,脱离了原来以学科主干知识为主的模式,知识考查越来越“偏”,题意越来越 “怪”,体现了命题者“超脱”中学教学实际的姿态。以下笔者站在高三历史教学第一线的角度,对2007 高考全国文综卷(历史部分)的创新与失误进行初步分析,并对新一届高三历史复习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一、2007 高考全国文综卷(历史部分)试题变化分析
1.总体命题结构逐步打破原有的模式
第一卷选择题题量仍为35题,但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以题组方式出题明显减少:地理科变化较少;但历史、政治以题组出现的仅各一个题组,其它都是单题命题。这样一来,考查面似乎较广些,不过试题变得过于“零散”,甚至 “求偏求怪”,并且体现的历史借鉴功能不大,削弱了考查主题,较难体现考查的“价值取向”。
第二卷由传统的4道题变为5道题,地理由原来的一题,拆为两题,其它不变。第38题历史题的材料似乎偏多,加大考生阅读量。在不增加考试时间的前提下,加大阅读量,无形中就增加考试难度。
试卷使用的插图、地图比前几年明显偏少,而是文字材料增多,从命题材料创新的角度看,比前几年似乎倒退了一些。
2.第一卷加大学科能力考查力度,但缺乏主题,造成过偏
第一卷选择题,可以说是纯粹围绕学科能力考查,基本上没体现什么具有现实借鉴意义的主题。命题者在第一卷明显是“为历史而历史”,而且尽量回避大家普遍认同的“重点”“主干”知识,往大家可能忽略的“非重点”地方去命题,甚至考一些教材和考纲都不涉及的“常识”“常理”。同时,更侧重于 “抽象思维能力”的考查,不少选择题的主观性特别强。选择题的得分应不容乐观。
第12题,帝王“谥号”是历史常识;题干提示“依据其生前行为而议定”。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B项“汉武帝”。这是一道不错的历史能力题。
第13题,题干“社会之革命”,要突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方面。选项C.扶植庶族,抑制士族,是对课本知识的概括,也最符合题意。
第14题,“八旗制度”直接考查课本知识,属本卷中较容易的题目。
第15题,“湘军”材料中“受其私惠”,即可推断选项C.兵归将有。
第16题,“新军”直接考课本“小字”。
第17题,“国民革命军”直接考课本知识,也算是国共关系这一热点。
第18题,题干中1884年属中法战争时期,有些超纲嫌疑。不过四个选项中明显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难度不大,不影响选择结果。
第19题,题干“赫德路” 表面看有超纲嫌疑,但从选项中可以直接推论,只有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直接统治北京城期间才比较有可能用外国人名字命名,至于用“赫德”还是“瓦德西”,其实没什么本质区别,也就不存在“超纲”。
第20题,“蒋介石夺取党政军最高权力”直接考课本知识,也算是国共关系这一热点。不过,在当今台湾民进党当局大肆批蒋的背景下,我们再踩上一脚,似乎不符主导思想?
第21题,图表题,主要抓住关键年度,从1958-1960产量连续下降,结合“三年困难”就可推断是粮食问题。
第22题,“三个世界”,主观性较强,关键是全面理解,“反对霸权主义”是主要目的。但很多考生可能对“团结第二、第三世界国家”不能理解,因为教材很明显只强调团结“第三世界”。如果理解为“团结第三世界、中立第二世界、反对霸权主义(第一世界)”未尝不可。这一题在选项设计上应该不是“无懈可击”的。不过从四个选项比较,还是D选项相对符合题意一些。
第23题,材料“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以此相关的只有A选项工业革命。此题主要从“财富”这一关键词入手。
3.第二卷命题主题不回避“热点”,但回避“猜题”
第二卷主题较明确,立意新颖。第38题主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美国对外政策”。其中,1939-1940年美国修改“中立法案”问题又涉及到“美国国会与总统(政府)之间的权力制衡”,与当今中美关系热点敏感问题有一定的联系(美国国会要求在中美贸易中采取强硬态度)。第二部分是1939-1945年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直接考查中美关系热点。文字和表格材料并用,体现提供信息的多元性。不过,文字材料偏多,且是译文材料,句子冗长,有相当的阅读难度。在设问上,前两问基本上是考语文概括能力,且第二问与第一问有一些重复。第三问、第四问的分值分配不够合理(由原来的10分、6分,调整为各8分,应该会更合理一些)。
第40题三科综合题,似乎也不回避“北京奥运”这一热点,同时,模式也比较陈旧—以都城为主题的命题在全国高考中北宋东京、秦咸阳等。但命题具体设问明显回避“猜题”。以“金迁都燕京”小切口切入,从历史、地理、哲学角度进行多方位分析论证,这是所有“猜题专家”都不能猜想到的。不过,只要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能力,懂得利用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要回答好问题并不难。
二、新一届高三历史复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7 高考全国文综卷(历史部分)反映了较大的变化,这一变化也许是为今后向新课程过渡做准备。因为新课程的教材有几种不同的版本,要求的具体基础知识各有侧重;命题者更多的只能从历史能力方面入手,基础知识的重要性相对削弱。教材与考试的脱节,将给中学教学带来新的难题,对命题者来说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高中教学与高考命题必须重新寻找契合点。新一届高三复习应对复习方式加以调整。
1.改变传统的重点、主干知识观念
近两年的高考对基础知识直接考查较少,基本没有体现重点与非重点知识之分,甚至多数考到大家普遍认为“非重点”和课外常识。传统只抓“重点”的复习方式明显不能适应高考变化。对知识的要求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先,考纲要求的知识内容,无论是大字还是“小字”都必须达到比较熟悉的程度,尤其要注意小字、插图、材料和注解等。新旧课程标准、考纲同时都有要求的知识内容要作为重点掌握。
其次,考纲不要求的选修内容,高考不直接考查相关知识的再认、再现,即使出现也有注解说明,相当于引用课外材料,考查的是学生运用历史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一部分只要求学生浏览,有一定的印象即可,不必强求掌握以免增加学生记忆负担。
此外,近两年试题都有一些超出现有教材的一些“常识”“常理”考查,适当让学生知道一些历史的“常识”和“常理”是防止失分的重要手段。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适当联系一些历史“常识”、“常理”,以提高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当然,历史“常识”、“常理”浩如烟海,考纲又没具体要求,不可能面面俱到,主要是与现行教材知识联系紧密的历史“常识”、“常理”;再适当参照“新课程”教材中所涉及的部分即可。
2.由重视结论转变为重视过程法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对学习的内容只作原则上的要求,没有细化到知识点。各种版本教材的编写者依据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编写出的教材在具体内容要求上差异很大。因此,在对历史基础知识考查上很难达到统一,命题对教材“结论式”内容的考查比重将会减少;更多的是通过对历史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来实现。
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不是考教材原有的历史结论,主要是通过原始材料(文字、图片、图表等)或创设历史情景,引导学生从分析过程中掌握历史基本方法,自己得出历史结论。简单的说就是考学生历史学科的学习和研究能力。从题型看,材料题的比重会增加,不仅非选择题使用材料,而且选择题将更多使用材料分析。此外,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般分析和推理方法将是考查的一个重点。从题目涉及内容来看,很多内容可能都超出教材,但它并不是要你再认、再现它的内容,而是运用历史分析和推理方法来判断哪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这样考查也不算内容超考纲)。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不应把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归纳上;而应放在指导学生从原始史料得出历史结论的过程上,即重点放在认知的过程和方法上,而不是仅要求学生记住教材的历史结论。建议课堂多采用“材料分析式教学”,让学生更多通过史料分析,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被动接受教材知识。
作者:肖卿贤 单位:泉州七中
邮编:362000 电话:0595-22553129 133-2899-1129
E-mail:xqxnahq@sina.com.cn qxqzqz@126.com
http://www.k12.com.cn/ 教师个人专辑 肖卿贤
- 上一篇:历史课导入语设计
- 下一篇:历史考试命题的创新与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