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beplay888体育 >>学科资源>>历史>>高三>>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开放型问答题特点及解答方略例说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26日

开放型问答题特点及解答方略例说

2002年高考《考试说明》(文科综合全国版)的问答题题型示例中,有两道开放型问答题(第812题)格外引人注目。这两道问答题呈现了学科内综合题和学科间综合题两大类型的开放型问答题的高考命题新趋向,这一具有突破性尝试的新趋向值得高三段一线师生的适当关注。鉴此,本文拟就开放型问答题的特点及解答方略作简要阐释。
一、开放型问答题的特点
 上述例题的第一道题(学科内综合开放型问答题)是1999年高考历史试卷第三大题第42小题: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是:(一)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二)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注意事项略)(下称洋务运动题)。第二道例题(学科间综合开放型问答题)是2001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18省卷)第38小题:近代以来,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迁。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及第1问略)(2)以下两个问题,任选其一回答(分值相同,多答不加分):材料一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劳动力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试从产业结构和产业内部劳动力构成的角度,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是怎样推动上述变化的?材料二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产业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下称科技作用题)。两道开放型例题大致有如下一些特点:
 1.选择性
 开放型问答题突破了一问一答的传统问答模式,有一定的选择性。如科技作用题要求二问中选一问作答,而洋务运动题的选择空间则更广阔,学生可从题中列出的两种观点中选择其一,最大限度并存着五选一的机会:看法一(积极为主消极为辅);看法二(消极为主积极为辅);看法三(积极与消极参半);看法四(完全积极);看法五(完全消极)。从而呈现出答案的多元化,此题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参考答案的制定都是开放性的,类似模拟的学术争鸣,各类观点只要观点合理即同等赋分,不分优劣,着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这在高考改革进程中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是一大创新。学生在回答开放型问答题时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诸如现有知识能力的构成、兴趣爱好趋向、个人生活阅历等因素自主选择自己较合意的观点,这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激活有很强的诱导作用,尤其是某种观点引起学生强烈共鸣时,灵思就会泉涌,创新的火花就会闪现!在某种程度上讲,选择性往往意味着创新性。
2.综合性
 开放性问答题在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非一般性地提些纯知识性的问题,其侧重点在于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单科和数科相关知识的能力,对所提问题予以解决的能力,这就决定了开放性问答题的综合性。因为开放性问答题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学生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挖掘相关知识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如科技作用题要求学生或选择分析美国劳动力构成变化及成因,或选择阐释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和成因以及调整对策,无论哪种选择都需运用跨学科的综合性知识来回答。又如洋务运动题中对该运动积极方面的评述须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作用、影响等方面概括说明,而对洋务运动消极方面的评价则须挖掘一些隐性知识,从洋务企业的经营管理、技术力量配备等方面加以评论。科技作用题则侧重考查学生理解和综合运用政、史、地等学科相关知识及提取有效信息等能力。
 3.时代性
 从试题的立意和内容看,洋务运动题科技作用题这两道例题的命制都有其现实背景即将当前理论和人们关注的现实的问题与时事热点作为取材背景。洋务运动作为近些年中国近代史学术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备受关注,随着对中国近代史新范式研究的深入,洋务运动被视为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起步,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成为中国近代史主体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技作用题则紧扣时代脉搏,围绕持续数年的热点问题来命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时刻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使人类生活发生深刻变迁;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加强农业是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发展农业生产力事关全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为当年高考的热点,凸显了现实感和时代性。
 二、开放型问答题解题方略
 1.突破思维定势,激活思维
 在平时教学中和高考复习阶段,教师在让学生学习掌握已形成共识的学科知识和现成结论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突破各方面都已习惯了的,只能探寻惟一的正确结论的认知模式,让学生了解历史事物是复杂的。如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的认识,教材注释中列出了三种观点,学生仅知道其内容还不够,还须找出每种观点的依据,使学生在疑中求思,才能真正激活其思维。按此思路可设计这样一道学科内开放型问答题:
 关于太平天国的性质,史学界有三种观点:(一)是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二)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兼具资产阶级革命性质;(三)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农民革命。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观点并阐述理由。
 此题的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如下:
 (一)赞成第一种观点。理由是太平天国农民领袖们受到阶级、思想、观念的局限,不可能做出超阶级的历史选择。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完全跟他的个人经历有关,是移植过来的舶来品,与农民阶级没有任何关系,也不可能被农民理解和接受。至于洪秀全是否愿意在太平天国胜利之后推行这一套方案,更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太平天国建立的仍然是封建性质的政权,他们生于斯,长于斯,最熟悉的是这样的政权模式,必然不由自主地模仿封建地主阶级政权的模式。
 (二)赞同第二种观点。论据是农民们肩负反帝反封建双重任务,而这一任务本身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另外,农民为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比如,他们鼓励工商业的发展,洪仁玕还提出了一整套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而且太平天国运动处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时期。因此太平天国基本上是单纯的农民战争,但又带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
 (三)同意第三种观点。理由是太平天国爆发地是经济比较发达的两广地区,那里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如出现了雇佣劳动者和市民等级,使农民有了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性质,这些人又是太平天国革命的主力军,他们的纲领中提出了平等观念、否定封建神权和专制政权的思想,带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性质。另外,他们的《天朝田亩制度》虽然是空想,但却是彻底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进步纲领。
 评分说明:(1)只答同意某种看法而没有说出理由的,不给分;(2)对理由的表述,不要求与上列示例一样,意思相同即可;如说出其他理由(有理有据),酌情给分。
 通过训练旨在突破思维定势的习题,学生可尝试举一反三,以达触类旁通之效。
2.加强技巧训练,优化思维
 众所周知,思维能力是可以训练的。在最后复习阶段可通过思维训练如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来优化学生思维。以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大事中国西部大开发为例,即可以发散思维为主要形式展开训练。引导学生从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四次西部开发(即西汉、唐朝、元朝和清朝对西部尤其是现今的新疆、西藏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开发活动)开始,联系其他一些国家的开发历程(如加拿大的西部开发、澳大利亚的边疆开拓、意大利南部大开发、俄罗斯对西伯利亚的开发、美国的西部开发等);又忆及20001月我国国务院西部开发会议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孔雀西北飞春风要度玉门关等新诗句做出时代诠释;还可提及第二欧亚大陆桥和新丝绸之路南疆铁路的开通、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工程的兴建、南水北调工程三线方案的设想及实施;另外在以下诸方面学生的思维也可发散: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建议,认为国家、东中部与西部之间的关系须注意理顺,借鉴美、日、英等发达国家开发落后地区的成功经验,吸取巴西政府投资多收益微不良开发结果的沉痛教训;对中国西部地区资源的分析,引述楼兰热方兴未艾、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对美国的西进运动的评价,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可采用两分法和重点论,着重肯定开发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这样,以中国西部大开发为中心的结构性知识,就将专门的知识纳入了更普遍、更广泛的知识体系之中,使知识在内容上形成从特殊到一般的知识等级,增强了思维的灵活性和跨度。思维的跳跃性越强,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在此基础上编制一道学科间综合开放性问答题习题:
  试从自然和社会角度回答有关西部大开发的问题:
 (1)简述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原因。
 (2)西部地区开发有何资源优势?
 (3)你认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应如何努力?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1)原因:
 ①地处内陆,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差;
 ②相对闭塞,交通不便;
 ③历史上政治经济中心逐渐移向东部;
 ④新中国前的统治者长期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和压迫政策,生产力基础较差;
 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的投资、分配、开放等政策向东部倾斜,西部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匮乏,与东部差距拉大;
 ⑥落后观念束缚发展;
 ⑦市场机制调节资源分配的结果;
 ⑧资源结构、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优势未得到应有的发挥。
 [评分说明:政史地三科知识要求必备,每漏一科都要扣分;言之有理者酌情加分。]
 (2)资源优势:
 ①地域广阔,自然资源(土地、矿产、能源等)丰富;
 ②旅游资源(自然与人文)丰富,名胜古迹众多;
 ③市场广阔,潜力巨大。
 [评分说明:具体列举某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敦煌莫高窟等,可酌情给分。]
 (3)努力:国家要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地区差异,从财政等政策上向西部倾斜,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同时要坚持可持续战略,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进行科学引导,使之走良性发展之路;
 ②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应从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帮助带动西部地区的发展;
 ③西部地区的干部群众应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按市场经济规则,通过自身努力,把自身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积极引进人才,从根本上实现发展,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若能以专题形式经常引导学生拓宽思维空间,就能逐渐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活化评分标准,调适思维
 从鼓励创新和体现综合角度来优化评分标准,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和拓展开放性问答题的能力考查功能,还有利于调适学生思维使之达到较理想的状态。因此,在最后复习阶段,对自编或他编的文综习题,对参考答案和评分说明要细加斟酌。尽量做到操作方便,赋分趋于合理。答案的设计可以多角度、多层面,注重留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允许学生有合理的发挥或创见,以利于学生对于提出问题的解决。现以刚闭幕不久的两会上朱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有关三农问题和科教兴国战略等重要内容为知识背景所命制的一道学科间综合开放性问答题加以说明。题目设计如下: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121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为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之一袁隆平院士颁奖。袁隆平院士突破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现在我国杂交水稻的优良品种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平均增产20%。从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以来,已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二 20世纪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依靠科技进步的只占5%,现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高达70%80%。而我国九五以来的经济增长靠科技仅占35%,而65%是靠资金和人力投入。
 材料三 200235日,朱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中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今年要着重做好八个方面工作:其中的第二方面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第三方面是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第六方面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并联系实际,谈谈对我国今后农业发展的认识。
 参考答案和评分说明有较大的弹性,其要点如下: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事关整个国家发展的全局,必须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战略重点的首位;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是农业合理布局的关键,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实施科教兴农的战略;建立创新机制,鼓励科技创新;推广并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采取符合WTO规则的措施,维护农民利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并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换代;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二高一优农业,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力争实现农业现代化。(每个要点3分;考生若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
 该习题要求学生对我国农业发展现状作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关心时政注重研究现实,综合运用所学的政、史、地三学科的相关知识来解答问题,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也可体现关注祖国未来发展等社会功能的命题立意和导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