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beplay888体育 >> 学科资源>> 历史>> 高一>>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12日

 

历史说课稿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  

八国联军侵华  

  

(兼谈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抛锚式教学应用  

  

  

  

  

泉州七中   历史教师   许春丽  

2008年12月2日  

  

  

  

  

  

  

  

  

  

历史说课稿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兼谈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抛锚式教学应用  

泉州七中   历史教师   许春丽  

  

尊敬的各位老师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选自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第单元第14课。下面我将从学情、教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学情分析  

我校是省级示范性高中,学生整体素质较高,基础知识较扎实;本节知识在初中的历史曾接触过;而且平时的生活中也时有所闻。可以说,这块知识是学生自认为比较熟悉的内容。但可能会受已有知识体系的影响,不愿主动地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因而适当增加课堂容量,拓宽历史视野,活化历史思维以及培养学生学史、用史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学生在初中已学习过学情和目前上网查找信息能力 查,我在立足于让学生进行知识整理之外,立足于更广加深学生认识和感受。  

二.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课标   

    从《课标》要求来看,1、国情教育:要求识记从1840年到1900年强侵华的史实,这就要立足于对战争原因和影响的分析,这也是了解中国近代屈辱史和抗争史的基本线索。2、情感教育:激学生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  

1.教材的地位  

本课在本  元中承上启下,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的内容与12课《鸦片战争》构成屈辱史专题,义和团运动的内容与13课《太平天国运动》、15课《辛亥革命》、16课《五四爱国运动》构成抗争史专题,从内容上说,可以进行有效整合,让学生举一  三进行历史学习。  

甲午中日战争一些知识,涉及到时政热点;既属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其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绝好素材,又属于近几年高考历史及综合能力测试的热点。因此,本节教材在整个历史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2.教材的教学目标  

目的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甲午中日战争和  

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及社会影响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影响(对日本、对其他帝国主义列强及对中国各阶级阶层等),引导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理解认识重大历史事件。  

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找出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通过本节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正确分析和归纳历史知识,总结相关历史史实之间内在联系和综合评价历史的能力。  

通过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民族的灾难和屈辱,加强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教育;增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教材重点: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及社会影响  

①依据从《课标》要求来看,要求识记从1840年到1900年强侵华的史实,这就要立足于对战争原因和影响的分析,这也是了解中国近代屈辱史和抗争史的基本线索。  

②突破方法:设计表格进行有效整合,让学生填写,学生在比较中举一  三进行历史学习。  

(2)教材难点:理解战争的影响  

①依据:教材中叙述具概括性  

②突破方法:采用查找资料、史料阅读法等来引导而是领悟历史,感受现实。  

4.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三.教学设计  

1.教法和学法  

①教法:基于教材特  ,学情、学校硬件条件允许,本课我选择在网络教室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抛锚式教学。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抛锚式教学:即根据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相关的实际情境中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抛锚”),然后围绕该问题展开进一步的学习,也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建构主义的抛锚式教学模式:第一,为学生创设情景,在实际情景下进行学习;第二,确定问题,选出“锚”,进行“抛锚”,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第三,自主学习,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并要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四,协作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讨论、;第五,效果评价,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  

②学法: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学习的快乐。  

2.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紧扣当今时政热点,使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本课内容涉及学生熟悉并亲身见证的当代重大历史事件及热点问题,因此可以充分地整合丰富的课程资源,以中国近代屈辱史和抗争史为主线,使各种教学资源能在此主题下有机结合,发挥最优化效果。  

    本课设计突重点,化难点。设计层层递进,有梯度并且能够联系现实,学生感兴趣能够解答的问题。在网络环境下,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求知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爱国主义的情感熏陶。  

3.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问题设计、教学资源收集等。   

学生:相关材料收集、熟悉材料选择、利用等。  

4.教学过程(课件展示)  

第一,创设情景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材料一:“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  

                               ——央视主持人水均益  

材料二:“日本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凶恶、最野蛮的敌人。”  

                                    ——江泽民  

    材料三:日本国际救助队是第一批到达灾区的国际救助队,也不仅因为他们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参与中国救灾的第一支国际救助队,而且还因为这80人都是从全国各救助队中选拨出来的最优秀的队员,许多队员参加过神户大地震和新潟大地震的救灾工作,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他们带来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生命探测仪和各种机械设备。  

——网友2008年5月17日  

   

材料:“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  

                                    ——《读者》  

第二,确定问题设计意图:采用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设计问题     ,将框架问题  为内容问题、 元问题、基本问题,这些问题  设计直接涉及  本课计划  完成水准,进行有层次设问,可以明确学习目标,落实教材,同时,拓宽历史视野,活化历史思维  

    (1)内容问题:日本是是友?如果日本是一面镜子,那么我们在这面镜子  中  照  了什么?让我们在爱与恨之前先去了解。  

    (2) 元问题: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3)基本问题:设计意图提高学生比较历史学习方法,以及分析条约条款的方法掌握提纲挈领式的学习方法,运用因果关系学习历史事件内在联系。  

1、通过学习鸦片战争知识结构    ,学习  析甲午中日战争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  

2、通过学习鸦片战争知识结构    ,学习  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  

3、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学习  析义和团运动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  

4、完成表格设计意图:落实课标)  

1840年至1900年西方列强的侵华  

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经过(简  叙述)  

结果(失败原因?)  

影响(注意  析不平  条约)  

鸦片战争  

  

  

  

  

  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1840年至1900年农民阶级抗争  

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经过(简  叙述)  

结果(失败原因?)  

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5、几十年前  季陶在《日本论》中写  ,“日本把中国  在手术台上、显微镜下观察了几千次,那么中国呢?”请谈《我看日本》(观  表在泉州七中高一年历史帖吧上或在博客上  布“学习日志”)  

   必要时,可  学生如何在帖吧  帖、在在博客上  布“学习日志”进行指  。  

  

第三,自主学习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教学资源建议  

1.书籍:   

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三联书店1997年版  

双传学《甲午悲歌:中日战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白岩松《岩松看日本》,华艺出版社2007年版  

2.历史专业杂志:《历史学习》、《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教学》  

3.网络资源:历史课程网、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历史风云网等  

4.影视资料:《甲午风云》、《大刀王武》和《百年中国之义和团运动》等  

5.历史文化遗址:威海刘公  上甲午魂、北京东郊民巷、天津西什库教堂等  

  

第四,协作学习设计意图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第五,效果评价设计意图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四.设计反思  

我在设计本课时,希望通过情境的创设充分再现历史,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破重点、化难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突破狭小的教室空间,让学生真正做到感知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        

自主,交流、合作、探究是课程改革中着力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的探究学习存在着很多困难,首先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如何体现面向全体,给每个学生以机会?再次,历史问题的讨论只能依托于史料才能使讨论不沦为空谈,课堂上通过网络提供大量的史料(文字、图片或其他),势必不能有充分时间让学生阅读分析。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措施一:要形成较固定的历史学习合作小组。选定一位同学担任组长,负责协调  

措施二:要设置有利于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   

措施三: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在课前就印发相关的材料,或引导学生去查阅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有个充分的阅读、思考、交流的时间,是保证课堂上小组交流能成功实现的一个前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