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五课误区警示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21日
第五课 文化创新
1、文化创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离开社会实践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文化创新的渊源和源泉是一回事吗?
――不能混为一谈。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是是唯一的来源,也是新文化的本质。
3、 文化创新的积极作用就是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不科学。文化创新的积极作用是一方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但是文化创新还有一个积极作用,即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4、文化创新是文化事业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吸取营养,创造出无愧时代和人民的文学作品,这是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5、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二者之间是否矛盾?
――不矛盾。文化创新不能离开传统而空谈,否则就失去根基。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要求文化创新体现新的时代精神。
6、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与基本途径的区别
――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基本途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借鉴等。
7、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实践的含义、文化创新的含义;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又不断推动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实践,有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8、文化创造的途径与文化创造的主体有什么不同?
――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基本途径包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借鉴;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主体之间有本质的不同。
9、文化交流中“以我为主”与“海纳百川”是否矛盾?
――不矛盾。“以我为主”,有利于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有利于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海纳百川”表明文化竞争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借鉴、交流、融合、共处。
- 上一篇:四川文化开放与交流的历史思考
- 下一篇:第五课《文化创新》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