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beplay888体育 >> 学科资源>> 政治>> 高一>> 实践反思

实践反思

隆重推荐——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下)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6年12月02日

隆重推荐——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下)
作者:任长松

       接(下)

建议13 新课程、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而唤鼋鍪巧偈庾由饩鸵蠼淌卣崭霰鸩钜欤妹扛鲅竦贸晒Φ耐保圆槐サ难硗馓峁┎钩湫蕴粽健?SPAN lang=EN-US>

如果说我们原来的课程教材是班级里中上游的学生能够获得成功,中下游的学生感觉吃力的话,新的课程教材则强调让大多数学生都成功。由此,有的老师人提出这样一种担心:比方说我的班级中原来是30%的学生吃不了,10%的学生吃不饱,多数学生(60%)刚刚好;现在吃不了的学生大为减少,比如说只有不到5%,其余大多数学生(超过95%)都能获得成功,但这时班中吃不饱的学生就可能达到20%甚至更多。也就是说,出现了数量不小的学生感觉太容易,吃不饱。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首先,新课程、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减轻负担,删减那些超出多数学生接受能力的过于深难的内容,并从总体上控制必修课知识学习总量,这样做同时也是为了给探究和创造等实践活动创造机会。但这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容易简单或无原则地删减。因为,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学习必须具有适度的难度和挑战性,以防止"全面的肤浅性"或普遍的"学术平庸化"。从各科课程标准来看,虽然有些学科是否删减或降低得太多仍存在争议,但多数学科的标准应该说还是比较适当的,从内容上看,有减也有增,有新也有旧,更新力度适当,并没有走极端。

其次,由于新课程强调让大多数学生获得成功,在学习总量和难度上毕竟比原来降低不少,因此产生比例更多的学生吃不饱的问题也是自然的。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如,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如对语文特长生要求他们背诵更多的唐诗。

布置作业时,提供一些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作的思考题、探究题或小型研究项目。

再如班级中某科比如说前5名或前10名学生可以申请免修某科课程,获得测查通过后,可自由确定一学期中部分课时的安排(在自由课时中,学生可以去图书馆,探究教室,或参加体育活动等)。

有些学校开展了分层教学实验,如把英语分为五级,按级分班上课,无论学生是哪一年级的,根据分层考试成绩分级上课。比如,你虽然是四年级学生,如果你有英语特长却可能在上五级班,或者英语成绩不好仍在三级班上课。

另外,各科新教材除遵照课程标准精心编写必学内容外,还编写了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学的内容,以利于困材施教。化学新教材就编入了拓展性课题,如最轻的气体、物质的分类等,供部分学生选学,以发展个性特长。

 

建议14 新课程强调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改革的进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改进自己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新的评价模式。

新课程要求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纸笔测验中能够体现和反映的那些素质。由于评价对教育教学在现实实践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即所谓"指挥棒"),因此要想使新课程改革顺利开展,就必须对评价加以改革,不以纸笔测验中的学生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而以新的课程理念为准绳,强调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与个性发展,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跨学科问题的能力。同时,对纸笔测验进行改革,尤其是高考要为课程改革保驾护航。

2001年厦门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中,语文试题中有一道阅读理解题目首次尝试采用学生自主命题并作答的设计。这一试题设计思路与目前新语文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探究式学习,强调培养学生对文本进行自主解读和鉴赏的能力这一改革精神非常符合。在这份试卷中,出题者设计了一道题目,要求是"阅读下文,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自主命题并作答。"所附文本是一篇有6个自然段的短文"人间长虹--赵州桥"。学生阅读短文后,可以根据自己对这一文本的独特理解,自主选择和设计自己认为最值得探讨的4个问题进行提问并回答。阅卷人在评分时,根据学生提问的水平及回答的质量赋分。这样的试题设计,对学生自主探究和发挥自己的独特个性和理解,给出了足够的探索空间和余地,有利于引导和鼓励师生平时教学中对课文开展探究式的学习和研读。

无论是试题设计的改革、评分标准的改革、评价指标的改革,还是评价模式的整体改革,最终都要依赖评价者素质的提高与观念的转变。如新的课程强调学生的独特见解与个性体验,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如果学生就某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后,如果其观点、视角或思路与评价者不一致,会出现什么情况。如北京去年某语文统考中的作文是以"我真为她着急……"为题写一篇短文。大多数学生写的都是我真为某同学着急,她如何迷上打游戏而影响了学习;或者我真为妈妈着急,她下岗了,我们怎么鼓励她,她仍旧很消沉;等等。总之,写的这个""都是某个人。有一位同学,一上来就写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世贸,中国足球队冲出亚洲等等,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真是喜报频传,令人激动。然后又写一件件喜事渐渐冷却之后,作者却发现北京的沙尘暴一次比一次厉害,北京交通的拥堵一天比一天严重,今年冬季的一场大雪使多少上班族半夜才回到家中。另外,市民乱穿马路的情形一点也没有好转的迹象,北京的许多街道还是很脏。尽管报纸和媒体都对此进行了讨论,但似乎仍没有引起每一个市民,包括我们班级中的每一个小市民的关注。作者心中很是焦急,这样下去,北京如何办出奥运历史上最好的一次奥运会,首都如何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形象,北京又如何迎接世界各国人民的到来呢?作者最后说,"唉,我真为她着急!"这位作者把作文题目中的""投射到祖国首都北京身上,思路独特,立意也很高,加之文笔清晰流畅,按照新的理念,本可以得一个高分。可是,阅卷人只给了这位同学很低的分数,还有旁批写着"跑题"。我们甚至担心这位阅卷人是否看完了这位同学的全文,是否看到文末点题的那句点睛之笔。

现在许多老师告诫学生:考试写作文时还是要根据一定的套路规规矩矩地写,字迹工整、思路清晰、句子通顺是最重要的。你想玩独特,写个性,出风格,倒是挺酷的,可是这是在冒险,也许能得个最高分,但弄不好同样一篇文章也会变成最低分。还是保险些好。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与主观题(尤其是强调学生个性时)对评卷人的个性依赖太强很有关系。这也是新课程理念与评价之间的固有矛盾给改革带来的难题。现在看来,问题的解决还有待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实践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建议15 课程改革中,学校和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多与社区联系,争取家长和社会各方面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共同携手,让课程改革一路走好。

这次课程改革的许多理念提得比较高,实施者要顶住方方面面的压力,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再没有家长与社会的广泛而持久的支持,许多方面的改革是不可能最终实现的。

比如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我们强调要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到户外野外去探究真实情境中的科学问题。比如,我们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有一个声音探究活动。把学生带到公园里、树木中、湖水边或山岭上,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倾听。听到一种声音就举一个手指头,又听到一种声音,就再多举一个手指头。看谁听到的声音种类最多,说一说你都听到了什么声音。有的小朋友说听到了水流动的声,有的说听到了风吹动树叶的声音,有的说听到了小鸟的歌唱,有的说听到草丛中有小虫子在爬,有的说听到耳边有小飞虫在嗡嗡飞,……

像这样的活动,对于培养孩子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如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对大自然的情感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目前办学条件尤其是师资条件的欠缺,学校没有足够的经费或人力来支撑起一次安全的校外活动。有时,这就需要家长和社区的支持,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关系的找关系,一起为学校教育实践服好务。另外,也要向家长宣传课程新理念,希望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与学校课程改革配合好。而且,如果家长了解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思路,像上面这样的活动,家长在与孩子一起出游时,完全可以与孩子一起开展,甚至还可以根据新的课程思想自行设计其他的游戏,与孩子一起在玩乐中探究,在游戏中学习,而不是仅仅陪孩子一起出去玩一趟完事。

再如,这次课程改革强调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支撑起学生的学习活动。像社区图书馆、文化科技场馆、各种展览馆等社区资源(包括其设施及专业工作人员),都应与学校资源一起,发挥取长补短的互补作用,使学生的学习资源得到大大拓展。

 

建议16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众多创新之处,各地各校教师要实事求是,因地因校制宜,最终迈出积极而稳妥的"第一步"

第一,永远都不要忘记我们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依然相对落后。第二,中国之大,地区差异与发展极不平衡是我们的基本国情。第三,任何一项改革(包括课程教材改革)都是在目前我国现行体制大背景下开展的,不可能不受到相关方方面面因素的制约、限制和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新世纪的课程改革到底能走多远?要真正实现改革目标需要走多久?在目前五到十年的时间内,我们到底能够在其中哪些方面真正有所进展和突破?这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众多创新之处,有些教师会感觉新鲜兴奋,跃跃欲试,还有些教师则感觉盼望已久,自己也早已在有些方面开始尝试和实践,也有些教师可能会感觉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也会有教师感觉挑战太大,压力沉重。

面对这次全国性的课程改革,各地各校教师一方面要积极转变观念,不断进取,努力争取条件,跟上改革潮流。另一方面,也要根据自己学校及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稳妥的措施和步骤。如果条件不允许,难以一步到位,可以采取分步走的发展策略。总之,根据实际情况,能紧跟的就紧跟,不能紧跟的,一时跟不上的,确有困难的,可以分别制订远期和近期发展规划,分步实施。

例如,这次新教材物理、化学、生物等科都增加了不少探究活动,应该说探究活动还是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支持的。比如,充足的时间和材料、小班额教学、实验室配备等。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存在班级规模太大,实验材料不够,专用实验室不到位等问题。如仅从班额角度看,据《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0)》,我国小学班级人数在40人以上的占35%,初中45人以上的班级占79%,初中55人以上的班级占43%。从实际的调查情况来看,班额在80100人以上的班级比预期的要多。

但是,即使由于种种条件限制,教师无法实现人人动手探究,也不要轻易放弃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尝试和努力。可以考虑由一组学生上讲台探究,其余同学观察、评论、"场外指导"或出主意,下次上课再换另一组同学上台。如果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有20次,有的学校专用实验室数量少,各班学生轮用次数有限,教材中的相关探究难以全部开展,那么,能开展几次就尽可能开展几次。万事开头难,教师要尽可能地向前走,先迈出这积极而又稳妥的"第一步"

对于各种探究活动,新教材中大多尽可能设计得便于开展,各校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制教具,或有选择地使用一些替代性的简易材料。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详见《走向新课程》一书中《语文教学改革:探究式学习》一文),常常也会受班额太大的限制。建议语文教师引导学生们开展探究式预习,即在预习中自由组成小组,自主选择一些开放性的探究题目,先自行展开研讨,如:(1)读完这篇课文后,你最强烈的第一印象或感受是什么?(2)这篇课文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为什么?(就作品中你认为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有没有你不喜欢的地方?说说理由。(3)有什么疑问?说说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4)你理解或你觉得作者想传达的主要是什么思想或感情?为什么?(5)从文中你体验到了什么?你从中获得了(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哪些有益启示?(当然,这启示不一定是作者想激发的,而且每个人的启示可能不同。)(6)你如何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尽可能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7)你认为这部作品的文字有什么特点?作品中哪些语言富有表现力?为什么?(推敲、体味重要词句)(8)你觉得这部作品在写作思路上有什么特点?(9)这部作品表达上的这些特点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你认为它可借鉴的表达技巧是什么?(10)对这部作品你是否有修改建议,文中哪些语句你想替换成新的语句?(11)你生活中是否接触过类似主题,如果让你来写这个主题,你会怎么写(有什么不同写法)(12)分享了同学的观点和材料后,再读一遍课文,你有什么新的感受、体验和想法想与同学们交流?

这样,当学生先自行自主探究一段时间后,再到课堂上开展集体探究和交流,会使探究更加充分深入,使学生的思维达到一定深度,探究效果会更好。

总之,无论每个人迈出的这第一步是大是小,都要追求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实实在在,让这第一步走得坚实稳妥。而不要假大空,不要追求"政绩"和各种花头而把精力放在做表面文章上。"课程改革,第一步,走好!"

 

建议17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众多创新之处,教师一定不要忘记中小学是"基础教育",无论课程教材怎么改,打牢基础始终是中小学阶段的首要任务。

从人教版新教材中可以明显看出众多重要改革与巨大创新之处,同时也能清晰地辨别出新教材重视吸取以往教材编制的经验与教训、采取稳妥步骤、避免走弯路和走冤枉路的优良传统,这充分展示出人教社对实验区学生的未来负责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如地理新教材根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79年级)(实验稿)》编写,七年级上册主要的教学内容与现行初中地理第一册基本相同,是对现行地理教材的继承;主要创新点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新的教材结构。

再如,语文新教材在加强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同时,不忘语文工具性的一面,辩证处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一定要重视打好语文学习的基本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因此在新教材中,一方面,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但另一方面,也不完全抛弃语文知识的学习,而是在练习中随文学习一些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另外,每课都有"读一读,写一写",以便加强字词方面的基本训练。

另外,新教材在加强选文时代性的同时,不忘选文的经典性,多数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名作,有利于为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

强调打牢基础的呼声是有充分道理的,古老的遗训是深刻的:"地基打不牢,再高的大厦也只能停留在图纸上。"(古文是:"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现在有些地区的初中学校反映,小学毕业生在拼音、字词句方面的基本功有滑坡迹象,错字、别字连篇,语句不通。

最基本的训练和基础是个前提,否则一切"锦上添花"都只能是"空中楼阁"。如果忽视基础,或基础目标都"尚未成功、仍须努力",那么,"更上一层楼"的理想就会化为不切实际的"泡沫改革"。素质教育的理想和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改革创新,绝不能建立在忽视甚至否定基础训练之上,在义务教育这一"基础教育"阶段尤其如此。当前,作为以一定的滞后性为特征的教育实践一定要主动强化自己面向未来的创新意识,但创新必须与继承辩证统一起来,"提高"必须与"基础"辩证统一起来--在比较扎实的基础上提高,以提高来促进基础的进一步扎实。

当然,对于什么是基础,哪些算是最基本的训练,对于教材建设哪些方面应该继承,哪些方面应该改进与创新,看法并不一致,研究仍有待深化。从新教材来看,一方面可以看出其严格依照新的各科课程标准来进行了创新,另一方面,也可看出新教材在继承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方面所作的努力。

教师在这些问题上应该有自己的思考,积极但又稳妥地走向新课程,以防止理念上的偏差所导致的实践中的摇摆。

 

建议18 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变是永恒的不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实践,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

一次课程改革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很多问题也不是靠教育内部自身能够解决的,另有些问题需要我们耐心等到整个社会共同进步到一定阶段后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改革的步伐不会停歇,进步的脚步永不止息。所以有人说,一切都在变,变是唯一的永恒,稳定性都只能是暂时的。甚至有些变化还没有来得及稳固下来就又被新的事物所代替。的确,我们正处于一个川流不息、变化不止、日新月异的社会。希求一劳永逸,一次到位,或者固守城池,惧怕变革,这一切,都无济于事。

教师要在改革的大潮中搏击长空,做时代的弄潮儿,非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不断反思,不断重建。期望每一位教师都成为有个人论文的学术研究者,不符合实际。但每一位成功的教师都必定是一位反思的实践者,一位积极进取、永远向前、敢于尝试、不断总结的行进者,而不是一位原地踏步的、机械重复的教书匠。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专业化实践的水平才可能不断提升,才可能不断超越自我,步入新境界,否则别无他途。

最后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新课程、新教材仍处于实验阶段,因此必定存在需要改进之处,教师在实验中要敢于对新课程、新教材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提出不同意见和建议,为新课程、新教材的不断完善做出自己的贡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