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高中 | 活动理论视角下高中物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以“牛顿第一定律”新授概念课为例 | 李铭 | 物理通报 | 202501 | 6 |
高中 | 浅析高三物理习题教学中科学思维的培养—以2023年高三海淀区期中考试物理第17题为例 | 杨慧芳 | 物理通报 | 202501 | 25 |
高中 | “课堂+互联网”双空间融入思政元素的光学教学实践 | 杜秋姣等 | 物理通报 | 202501 | 53 |
初中 | 基于“大单元教学”责令的中学物理专题教学设计与反思—以人教版“功”为例 | 董友军 | 物理通报 | 202501 | 84 |
高中 | “大学物理实验”军事特色实验项目设计—以弹头转动惯量测量实验为例 | 欧阳建明等 | 物理通报 | 202501 | 99 |
高中 | 从2012年高考全国理综卷压轴题说起—例谈高考试题潜在价值研究 | 姜付锦等 | 物理通报 | 202501 | 136 |
初中 | 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的教研路径探索—以中学物理学科为例 | 谢桂英 余耿华等 | 中学物理 | 202501 | 2 |
初中 | 基于ISM法的初中物理新教材知识结构及内容分析—以“光现象”为例 | 陈思宇 王永成 | 中学物理 | 202501 | 15 |
初中 | 苏科版初中物理新教材跨学科实践活动创新设计—以“物态变化的跨学科实践”为例 | 彭春雷 顾 宇 | 中学物理 | 202501 | 28 |
初中 | 基于课堂观察的初中物理区域教研 | 马先艳 | 中学物理 | 202501 | 43 |
初中 | 育人视角下物理仪器教学的设计—以初中物理“温度计”教学为例 | 任巧英 曹燕 | 中学物理 | 202501 | 52 |
初中 | 探究“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实验创新改进 | 吕少峰 | 中学物理 | 202501 | 63 |
高中 | 指向科学素养的四维整合学习模式——以“胡克定律”为例 | 杨洋 张宗芳等 | 中学物理 | 202501 | 15 |
高中 | 指向科学推理与科学论证协同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以“牛顿第三定律”为例 | 任鑫 曾拥军等 | 中学物理 | 202501 | 30 |
高中 | 中俄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科学思维培养对比分析——以“电场 电场强度”为例 | 马贤荣 李霞等 | 中学物理 | 202501 | 39 |
高中 | 基于光变材料的创新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 吴晓天 | 中学物理 | 202501 | 51 |
高中 | 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跨学科实验定量设计与反思——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为例 | 吴亚楠 | 中学物理 | 202501 | 57 |
高中 | 基于认知诊断的教学设计——流体模型中用动量定理求解作用力问题 | 刘堂锦 | 中学物理 | 202501 | 63 |
综合 | 推理论证导向下的科学探究活动设计与实施 | 余珊珊 肖世宝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202501 | 4 |
高中 | 优化概念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以“电容”概念的建构为例 | 周权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202501 | 16 |
高中 | 基于层进式问题的“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 | 王友燕 王奎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202501 | 28 |
高中 | 读教材.循常理.判正误——对“高考试题命制”和“教材文本表述”的建议 | 朱建廉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202501 | 35 |
高中 | 几例利用平面镜自制教具的小实验 | 李啸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202501 | 45 |
高中 | 多角度选择变量 培养思维灵活性——以一道浙江高考模拟题为例 | 汪向阳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202501 | 60 |
初中 | 基于“做中学”理念的初中科学教学设计——以“制作电磁铁”教学为例 | 汪小三 | 物理教师 | 202501 | 34 |
综合 | 人教版与沪科版教材中多普勒效应内容的两处对比探讨 | 戴伟纲 | 物理教师 | 202501 | 15 |
综合 | 对饮水鸟相变热机模型的实验探究 | 万佳等 | 物理教师 | 202501 | 48 |
高中 | 有关感生电动势的再讨论——从实验的角度来论证 | 苏哲 郑海霞 | 物理教师 | 202501 | 59 |
高中 | 碰撞揭示原子能级 实验探秘微观世界——纪念弗兰克、赫兹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00周年 | 杨丁晨等 | 物理教师 | 202501 | 75 |
高中 | 基于“诊断.剖析.探究.整合.评价”的选考物理“对题复习”模式研究 | 李展华 | 物理教师 | 202501 | 88 |
高中 | 广义语境中的物理观念 | 蔡铁权 薜真 | 物理数学 | 202501 | 5 |
高中 | “大中衔接”视角下的高中物理科普课程设计—以“激光应用”教学为例 | 尹亚玲 谭毅 陈佳妮 张雨菲 陆丁龙 秦真科 | 物理数学 | 202501 | 32 |
高中 | 基于科学本质视角的浮力教学案例剖析及启示 | 罗国忠 | 物理数学 | 202501 | 47 |
高中 | 动摩擦因数、初速度及质量比对临界角度的影响 | 陈胜 杨烁涓 杨庆 | 物理数学 | 202501 | 62 |
高中 | 寄出科学思维能力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2024年全国高考重庆卷物理第15题的比较研究及教学拓展 | 王胜华 周智良 | 物理数学 | 202501 | 69 |
高中 | “温度和温标”教学困难分析与教学建议 | 王治国 | 物理数学 | 202501 | 77 |
高中 | 基于改进版HPS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以高中人教版“牛顿第一定律”为例 | 韩诗淇等 | 物理教学探讨 | 202501 | 16 |
初中 | 新教材课前情境创设对初中学生物理观念培养的优势分析——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为例 | 邹愉 邱爽 | 物理教学探讨 | 202501 | 25 |
高中 | 基于中学物理课堂的数理融合教学环节设计——以“洛伦兹力”为例 | 郑行军 | 物理教学探讨 | 202501 | 39 |
高中 | 基于科学解释能力进价的实验串设计——以“电磁感应及其应用”主题复习为例 | 范俐 王强 | 物理教学探讨 | 202501 | 61 |
初中 | 中国传统音律情境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探究 | 方佳亮等 | 物理教学探讨 | 202501 | 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