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教育理论 |
筑牢教育强国建设基点 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
本刊编辑部 |
人民教育 |
2024.09 |
11 |
教育理论 |
筑牢教育强基点的中国路径 |
薛二勇 |
人民教育 |
2024.09 |
12 |
教育理论 |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李晓东 |
人民教育 |
2024.09 |
16 |
教育理论 |
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
王烽 姜雨婷 |
人民教育 |
2024.09 |
20 |
教育理论 |
从“大国良师”迈向“强国优师” |
李廷洲 |
人民教育 |
2024.09 |
24 |
教育理论 |
让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 |
成尚荣 |
人民教育 |
2024.09 |
1 |
教育理论 |
以教育优先发展助推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进路 |
杨增岽 吴茵墨 |
人民教育 |
2024.09 |
6 |
教育理论 |
弘扬教育家精神 长出精神和本领来 |
李庚南 |
人民教育 |
2024.09 |
32 |
教育理论 |
站在未来 做当下的教育 |
杨一青 |
人民教育 |
2024.09 |
36 |
教育理论 |
教育强国离不开乡村教师 |
贾利民 |
人民教育 |
2024.09 |
40 |
教育理论 |
让山村里的特殊儿童也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
吴拥军 |
人民教育 |
2024.09 |
44 |
教育理论 |
湖南汨罗: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
谭希 陶玉祥 冉楠 谭思远 |
人民教育 |
2024.09 |
47 |
教育理论 |
“定锚”:建设家门口的好学校 |
|
人民教育 |
2024.09 |
48 |
教育理论 |
“杨帆”:五育融合办“养成式教育” |
|
人民教育 |
2024.09 |
51 |
教育理论 |
“奋辑”:在高品质课堂中遨游 |
|
人民教育 |
2024.09 |
53 |
教育理论 |
“稳舵”:刚柔并济推进素质教育 |
|
人民教育 |
2024.09 |
56 |
教育理论 |
扩优提质夯实基点 奋力谱写贵州实践的新篇章 |
邹联克 |
人民教育 |
2024.09 |
59 |
教育理论 |
力推由“大”到“强”加快建设基础教育强省 |
毛杰 |
人民教育 |
2024.09 |
61 |
教育理论 |
中国学生运动能力等级标准的研制背景、内容与实践路向 |
于素梅 |
人民教育 |
2024.09 |
63 |
教育理论 |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刻把握教育强国科学内涵 |
本刊编辑部 |
人民教育 |
2024.09 |
6 |
教育理论 |
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 |
周洪宇 余江涛 |
人民教育 |
2024.09 |
7 |
教育理论 |
科学认识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 |
秦宣 石玥 |
人民教育 |
2024.09 |
14 |
教育理论 |
深刻领悟并全面贯彻教育强国的六大“六大特质” |
任友群 |
人民教育 |
2024.09 |
18 |
教育理论 |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 |
本刊评论员 |
人民教育 |
2024.09 |
1 |
教育理论 |
聚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打牢教育强区基点 |
杨劼 |
人民教育 |
2024.09 |
27 |
教育理论 |
坚持扩优提质重在质量 权利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
孙长波 |
人民教育 |
2024.09 |
29 |
教育理论 |
教育强国进程中基础教育规范治理的多重逻辑 |
郅庭瑾 |
人民教育 |
2024.09 |
31 |
教育理论 |
“三个聚焦”:基础教育对新质生产力的积极回应 |
成尚荣 |
福建教育 |
2024.09 |
26 |
教育理论 |
校园足球研究的社会学考察:三种取向与议题构想 |
董辉 李雨桐 |
全球教育展望 |
2024.09 |
3 |
教育理论 |
多样化教学与灵活空间需求:来自建筑人类学的启示 |
陈卓君 杨滢 |
全球教育展望 |
2024.09 |
19 |
教育理论 |
积极学习:季清华的ICAP学习框架 |
张馨元 张民选 |
全球教育展望 |
2024.09 |
30 |
教育理论 |
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质量评估研究——以“柔性”“绿色”“软性”质量为核心指标 |
刘鑫鑫 姜勇 |
全球教育展望 |
2024.09 |
51 |
教育理论 |
以教育家精神铸就强国之师 |
宋萑 |
中小学管理 |
2024.09 |
1 |
教育理论 |
引领幸福教育航程:让更多师生拥有幸福人生 |
史凤山 |
中小学管理 |
2024.09 |
5 |
教育理论 |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把握好“四个关系” |
王烽 |
中小学管理 |
2024.09 |
37 |
教育理论 |
走向教育的彼岸 |
褚宏启 |
中小学管理 |
2024.09 |
62 |
教育理论 |
关注教师健康应从“心”开始 |
蔡小雄 |
中小学管理 |
2024.09 |
63 |
教育理论 |
人格塑造和思维开发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 |
刘庆昌 |
教学与管理 |
2024.09 |
1 |
教育理论 |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逻辑探析 |
胡绪 |
教学与管理 |
2024.09 |
7 |
|
|
|
|
2024.09 |
|
学校管理 |
以数智大脑实现学校数字化转型 |
顾小清 |
人民教育 |
2024.09 |
43 |
学校管理 |
上海市黄浦区:数据驱动教育应用创新路径 |
唐军 邢至晖 |
人民教育 |
2024.09 |
48 |
学校管理 |
宁波:“4321”工作体系赋能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
柏雯 |
人民教育 |
2024.09 |
51 |
学校管理 |
为课间“加点料” |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教育和体育局 |
人民教育 |
2024.09 |
55 |
学校管理 |
构建“行政统筹、多元联动”研修模式服务区域教师专业发展 |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教育局 |
人民教育 |
2024.09 |
57 |
学校管理 |
校长文化领导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 |
|
福建教育 |
2024.09 |
4 |
学校管理 |
校长文化领导力:内涵、外显与提升策略 |
林娥 黄洪霖 |
福建教育 |
2024.09 |
5 |
学校管理 |
以文化凝聚力量,以价值引领发展——校长文化领导力的实践策略 |
吕娜 |
福建教育 |
2024.09 |
9 |
学校管理 |
以文化人,化文成人——学校文化育人与校长文化理解力之思 |
蔡辉森 |
福建教育 |
2024.09 |
12 |
学校管理 |
教育集团文化建设的三重逻辑 |
管杰 |
福建教育 |
2024.09 |
16 |
学校管理 |
契合学校办学特色,丰实少先队“五育”培塑路径——以南平第一中学初中部为例 |
陈祥龙 真义勇 翟清玉 |
福建教育 |
2024.09 |
23 |
学校管理 |
校长讲话如何更有魅力? |
刘莉莉 |
中小学管理 |
2024.09 |
39 |
学校管理 |
现代学校空间设计的特性 |
王世伟 陈玉环 |
教学与管理 |
2024.09 |
11 |
学校管理 |
“和合”视野下高中校园亚文化的价值引导 |
吴宝树 张俭华 |
教学与管理 |
2024.09 |
16 |
|
|
|
|
2024.09 |
|
教学教研 |
语言类课程实施价值观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
郑晓薇 |
人民教育 |
2024.09 |
72 |
教学教研 |
统编教材《法律与生活》的民法典教育解析 |
余书芬 |
人民教育 |
2024.09 |
75 |
教学教研 |
新时代小学思政课教材的守正创新 |
陈培永 |
人民教育 |
2024.09 |
35 |
教学教研 |
把握设计新特点 有效落实新教材 |
金利 |
人民教育 |
2024.09 |
37 |
教学教研 |
培根铸魂 以史育人 |
徐蓝 |
人民教育 |
2024.09 |
39 |
教学教研 |
小学科学教育的“求是”探索与实践 |
江萍 |
人民教育 |
2024.09 |
59 |
教学教研 |
整本书阅读当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 |
杨军 |
人民教育 |
2024.09 |
66 |
教学教研 |
资华筠舞蹈美育思想的育人启示 |
段妃 |
人民教育 |
2024.09 |
69 |
教学教研 |
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之路 |
周虹 |
人民教育 |
2024.09 |
71 |
教学教研 |
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 |
张强 |
福建教育 |
2024.09 |
19 |
教学教研 |
基于命题技术视角的高考语文试卷语料选择分析及教学导向 |
陈琳 |
福建教育 |
2024.09 |
29 |
教学教研 |
从问题情境角度探索2024年高考英语全国卷命题 |
邵水平 |
福建教育 |
2024.09 |
33 |
教学教研 |
学科育人视角下的2024年高考历史试题研究及教学建议 |
吴富林 |
福建教育 |
2024.09 |
36 |
教学教研 |
注重教考衔接,推进高效复习——以2024年高考化学试题研究为例 |
陈亨淦 |
福建教育 |
2024.09 |
40 |
教学教研 |
凸显学科本质,聚焦关键能力,联系生产实践——2024年全国高考生物学试题比较分析及教学启示 |
张锋 王永梅 |
福建教育 |
2024.09 |
43 |
教学教研 |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教学“三策” |
李晓东 许燕云 |
福建教育 |
2024.09 |
47 |
教学教研 |
让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更“语文”——以新修订版统编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新增“活动·探究”单元为例 |
廖木花 谢贵荣 |
福建教育 |
2024.09 |
50 |
教学教研 |
修订版语文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变化解读及教学建议 |
陈稻惠 |
福建教育 |
2024.09 |
53 |
教学教研 |
初中地理新课程教材研究与运用的关键点——以人教版地理新教材七年级上册为例 |
李文 陈俊英 彭俊芳 袁书琪 |
福建教育 |
2024.09 |
57 |
教学教研 |
关注审辩式思维提升的高中英语MECR教学模式——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三 Unit 8 Lesson 1 为例 |
王伟艺 蔡晓莎 |
福建教育 |
2024.09 |
61 |
教学教研 |
多元主体间的有效协商是学校治理中公共价值整合的关键等 |
|
福建教育 |
2024.09 |
64 |
教学教研 |
真实问题情境下科学解释能力的表现及其提升策略 |
高光珍 杨向东 |
全球教育展望 |
2024.09 |
96 |
教学教研 |
科学论证教学:内涵、困境与突破——基于71篇国外文献的系统性述评 |
张正严 许西伶 刘世玉 |
全球教育展望 |
2024.09 |
113 |
教学教研 |
素养导向下学与教变革的区域探索 |
周文杨 刘小红 |
中小学管理 |
2024.09 |
50 |
教学教研 |
贯通培养视角下小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
苏海燕 李晓辉 |
中小学管理 |
2024.09 |
54 |
教学教研 |
规划·执行·反思:名师工作室“三段九项”运行机制探索 |
王廷波 孙劼 |
中小学管理 |
2024.09 |
58 |
教学教研 |
学会改变:使用新教材的根本准备 |
成尚荣 |
中小学管理 |
2024.09 |
64 |
教学教研 |
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辨正 |
张志强 |
教学与管理 |
2024.09 |
29 |
教学教研 |
初中英语人物传记类语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的优化 |
郑燕 |
教学与管理 |
2024.09 |
33 |
教学教研 |
学习空间赋能高中历史校本课程体系建构 |
赵华栋 郑流爱 |
教学与管理 |
2024.09 |
37 |
教学教研 |
地理情境问题教学的逻辑范式与教学落地 |
金儒成 薛东前 |
教学与管理 |
2024.09 |
41 |
教学教研 |
高中物理教材一致性偏差的教学困惑及重构策略 |
晏廷飞 |
教学与管理 |
2024.09 |
46 |
教学教研 |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生物学项目化学习的优化 |
李伟 |
教学与管理 |
2024.09 |
50 |
教学教研 |
新时代教材建设的基本要求与标准论析 |
冉亚辉 |
教学与管理 |
2024.09 |
54 |
教学教研 |
中小学教材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的三重逻辑 |
田雪 刘学智 |
教学与管理 |
2024.09 |
60 |
教学教研 |
指向初中数学关键能力的中考特征分析与启示 |
佘诗恬 吴仁芳 夏世娇 |
教学与管理 |
2024.09 |
66 |
教学教研 |
坚持一体化设计 着力内涵式发展——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修订总体介绍 |
路建平 |
课程、教材、教法 |
2024.09 |
4 |
教学教研 |
义务教育语文统编教材修订的整体思路与主要做法 |
温儒敏 |
课程、教材、教法 |
2024.09 |
10 |
教学教研 |
义务教育历史统编教材整体修订说明及教学建议 |
张海鹏 |
课程、教材、教法 |
2024.09 |
15 |
教学教研 |
论学科共同素养框架的建构 |
陈佑清、朱莉萍 |
课程、教材、教法 |
2024.09 |
24 |
教学教研 |
跨学科综合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知识结构边界的消弭与融合 |
杨鑫、郑思雨 |
课程、教材、教法 |
2024.09 |
33 |
教学教研 |
学科实践的实践逻辑与现实路径 |
李叶峰 |
课程、教材、教法 |
2024.09 |
41 |
教学教研 |
中国教材学的概念界说、学科本体及发展理路 |
常甜 |
课程、教材、教法 |
2024.09 |
49 |
教学教研 |
数字教材发展的伦理风险与消除路径 |
石娟 |
课程、教材、教法 |
2024.09 |
58 |
教学教研 |
教材与技术融合:回顾、规律与展望 |
廖婧茜 |
课程、教材、教法 |
2024.09 |
65 |
教学教研 |
教材表演:本体认识及其实践表达 |
王兆璟、马晶晶 |
课程、教材、教法 |
2024.09 |
73 |
教学教研 |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变革:以深度学习驱动课堂形态嬗变 |
吴南中 |
课程、教材、教法 |
2024.09 |
82 |
教学教研 |
从理想到行动:科技逻辑约束下的反思 |
杨春梅、沈书生 |
课程、教材、教法 |
2024.09 |
91 |
教学教研 |
教学的诗性:科技逻辑约束下的反思 |
闫若楠 |
课程、教材、教法 |
2024.09 |
100 |
教学教研 |
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走向——基于各省级单位推荐优秀教学课例的分析 |
王本华 |
课程、教材、教法 |
2024.09 |
109 |
教学教研 |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小学教学教材的实践样态与优化路向 |
孔凡哲、郑心怡 |
课程、教材、教法 |
2024.09 |
117 |
教学教研 |
我国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话体系的演进与审思 |
张恩德 |
课程、教材、教法 |
2024.09 |
127 |
教学教研 |
高中生物学解释能力测评工具的开发与应用 |
孟凡龙、崔鸿 |
课程、教材、教法 |
2024.09 |
134 |
教学教研 |
生物学教科书中的情境及创设策略 |
王颖 |
课程、教材、教法 |
2024.09 |
142 |
教学教研 |
立德树人视角下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新结构 |
谢琦、李秀梅 |
课程、教材、教法 |
2024.09 |
149 |
|
|
|
|
2024.09 |
|
德育工作 |
“阅读+德育”的价值意蕴与多维实践 |
姚江龙 |
人民教育 |
2024.09 |
63 |
|
|
|
|
2024.09 |
|
班主任工作 |
学生学业成就报告单的再定位与新设计 |
张斌 王少非 |
中小学管理 |
2024.09 |
43 |
班主任工作 |
发挥协同育人价值:“宫校共同体”的构建与运行 |
张翼文 |
中小学管理 |
2024.09 |
47 |
班主任工作 |
班主任教育案例写作的实践进阶 |
仝磊 |
教学与管理 |
2024.09 |
25 |
|
|
|
|
2024.09 |
|
教师成长 |
让每位教师都具备融合教育专业素养 |
邓猛 张瑶 |
人民教育 |
2024.09 |
67 |
教师成长 |
要给教师留下自主成长的空间 |
杨怀志 |
人民教育 |
2024.09 |
21 |
教师成长 |
建立协同育人模式,创新科学教师培养机制 |
洪志忠 |
福建教育 |
2024.09 |
1 |
教师成长 |
基于实践理性的教师道德发展理路 |
李方安 刘慧 |
全球教育展望 |
2024.09 |
66 |
教师成长 |
美国国家年度教师的专业活动研究——以6位国家年度教师的访谈为分析对象 |
吕敏霞 |
全球教育展望 |
2024.09 |
79 |
教师成长 |
基于教育家精神的新时代教师专业素养内涵与结构 |
宋萑 袁培丽等 |
中小学管理 |
2024.09 |
9 |
教师成长 |
以教育家型师资培育锻造“大国良师”——基于专业资本的审思与重构 |
王馨薇 李欣窈等 |
中小学管理 |
2024.09 |
15 |
教师成长 |
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日常专业学习的路径与机制 |
李琼 张美琪等 |
中小学管理 |
2024.09 |
20 |
教师成长 |
构建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教师专业素养体系——OECD教师核心素养框架的经验与启示 |
王兴洲 廖伟等 |
中小学管理 |
2024.09 |
24 |
教师成长 |
突破天花板:教育家型名师培养的三个关键 |
赵德成 |
中小学管理 |
2024.09 |
28 |
教师成长 |
为新时代名师画像:基于卓越胜任特征模型的分析 |
周照林 罗宁 |
中小学管理 |
2024.09 |
32 |
教师成长 |
教科研驱动中小学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维度 |
姚丽娟 |
教学与管理 |
2024.09 |
20 |
|
|
|
|
2024.09 |
|
比较教育 |
日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
李冬梅 |
人民教育 |
2024.09 |
74 |
比较教育 |
韩国中小学国家认同教育及其启示 |
叶延武 张小雪 |
全球教育展望 |
2024.09 |
128 |
比较教育 |
争议、平衡与展望:西方价值教育实践模式的回顾与思考 |
洪瑞祥 |
全球教育展望 |
2024.09 |
140 |
比较教育 |
新西兰学校价值观教育的行动逻辑、现实图景与实践进路 |
杨茂庆 刘振芳 |
全球教育展望 |
2024.09 |
149 |
比较教育 |
俄罗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探析 |
赵伟 李建民 |
教学与管理 |
2024.09 |
72 |
比较教育 |
美国中小学跨学科学习的历程、特征及启示 |
孔芙蓉、李子涵 |
课程、教材、教法 |
2024.09 |
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