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高中 |
论原始物理问题结构特征对解题心智模式的激活效应 |
陈纪安 马希斌 |
中学物理 |
202409 |
2 |
高中 |
教育强国背景下高素质物理老师队伍建设的内涵、价值与路径 |
傅密 |
中学物理 |
202409 |
11 |
高中 |
依托“滴水起电机”大任务“四重奏”优化静电场教学 |
李鑫鹏 朱新梅 |
中学物理 |
202409 |
26 |
高中 |
物理特色学科基地建设的实践研究 |
顾声和 余雪妹 |
中学物理 |
202409 |
39 |
高中 |
基于错误诊断的高三物理复习课教学设计—外力作用下不等距双杆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
刘正伟 金舒莹 |
中学物理 |
202409 |
55 |
高中 |
注重科学思维 强化思维品质—2024年高考新课标理综卷第25题试题评析与教学启示 |
敕世锵 |
中学物理 |
202409 |
63 |
初中 |
掌握基础测量技能 初步构建运动观念—人教版义务教育物理书第一章“机械运动”编写思考 |
邹丽晖 翟磊 |
中学物理 |
202409 |
5 |
综合 |
学科融合背景下的科技教育创新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
张习祥 张守秋 |
中学物理 |
202409 |
16 |
初中 |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校研“1+3”模式构建的研究 |
钟作雄 |
中学物理 |
202409 |
29 |
初中 |
深度学习视域下“积件式”演示实验装置的开发的教学实践 |
郑小平 |
中学物理 |
202409 |
38 |
初中 |
促进思维进阶的跨学科实践活动案例剖析—以“设计和制作一个模拟调光灯”为例 |
刘鑫 |
中学物理 |
202409 |
51 |
初中 |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式教学实践—以践—以鲁科版“浮力”为例 |
孙丰富 张吉成 |
中学物理 |
202409 |
62 |
综合 |
科学建模的功能、能力结构模型及其启示 |
苑冬娜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09 |
3 |
初中 |
基于“CER论证框架”的科学思维教学—以“物体的内能”教学为例 |
颜石珍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09 |
23 |
综合 |
科学经典创新课框架及其应用:以“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为例 |
琚 鑫等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09 |
33 |
初中 |
学本五要:指向关键能力的初中科学探究教学新范式 |
明晴霞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09 |
41 |
高中 |
基于“液体”教具的实验创新与优化 |
李威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09 |
48 |
高中 |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适应性的调查 |
张妙静 白夫伟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09 |
55 |
高中 |
关于高中物理线上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基于北京市朝阳区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调研 |
张春丽 |
物理通报 |
202409 |
34 |
综合 |
研究生专业课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以“凝聚态物理学导论”课程为例 |
滕晓云等 |
物理通报 |
202409 |
63 |
综合 |
基于徽项目学习的物理实验教学探讨—以“探究液体压强影响因素”教学为例 |
宋博 |
物理通报 |
202409 |
76 |
综合 |
直接读取薄透镜焦距的实验改进 |
李晓暄等 |
物理通报 |
202409 |
92 |
综合 |
基于GeoGebra软件对共点力的动态平衡问题的可视化教学 |
张海锋 |
物理通报 |
202409 |
108 |
高中 |
深挖物理模型 提升思维能力—2023年高考浙江省6月物理第22题的深入探讨 |
徐富锋 |
物理通报 |
202409 |
115 |
综合 |
小球沿半圆轨道下滑速率的极值条件深度分析 |
王良翼等 |
物理通报 |
202409 |
133 |
综合 |
强化证据推理 发展科学思维——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为例 |
戴玲娟 |
物理教师 |
202409 |
9 |
初中 |
解决真实问题的初中物理跨学科教学实践——以“制作和认识防洪屋”为例 |
黄政 |
物理教师 |
202409 |
30 |
初中 |
聚焦能量传递的初中物理能量模块作业设计 |
周洋平 刘佳琪 |
物理教师 |
202409 |
34 |
高中 |
充分利用DIS创新教具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以“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教学为例 |
苏俊鹏秦付平 |
物理教师 |
202409 |
44 |
高中 |
创设多样问题情境 探究简谐运动规律 |
党强强 李桂旺 |
物理教师 |
202409 |
57 |
高中 |
电磁感应中求解焦耳热的教学实践探索——以“杆+电阻”模型为例 |
张嘉弘 |
物理教师 |
202409 |
86 |
高中 |
指向核心素养的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以“浮力”实验教学为例 |
王艳芳 李正福 |
物理教学探讨 |
202409 |
1 |
高中 |
创设探究情境 增强学生积极体验——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为例 |
毛永良 |
物理教学探讨 |
202409 |
17 |
高中 |
“激励”方式教插图“三教”设计育素养——以人教版必修教科书部分教学为例 |
沙莉 |
物理教学探讨 |
202409 |
21 |
初中 |
对初中物理简单机械教学中几个常见认识的探讨 |
钟敏 |
物理教学探讨 |
202409 |
66 |
高中 |
高中物理两类力学模型力学模型“多题一解”浅析 |
舒文路 王光毅 |
物理教学探讨 |
202409 |
77 |
高中 |
基于情境与问题导向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以“超重和失重”为例 |
张铁林 |
物理教学探讨 |
202409 |
92 |
高中 |
指向深度学习的跨学科项目化教学实践——以粤教版“生活和生产中的抛体运动”为例 |
唐志根 陶科 方红德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202409 |
1 |
综合 |
发展学生辩证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
黄爱国 蔡钳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202409 |
10 |
高中 |
提高科学探究素养指向性的实验教学——以“安培力的方向”为例 |
刘一波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202409 |
35 |
高中 |
关于逐差法测加速度的讨论与教学启示 |
杨习志 毕猛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202409 |
45 |
高中 |
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试题命制与反思——以一道电学实验题成题过程为例 |
徐书明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202409 |
53 |
高中 |
月球的公转周期问题 |
蔡良术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202409 |
59 |
高中 |
关于双振子弹簧模型问题的再探讨 |
徐翠琼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202409 |
69 |
综合 |
情景与工具对话 素养与能力养成—利用工具培养真实情境物理问题的解决能力 |
吴春晓 谢英胜 喻涛 苏航 黄致新 杨振 |
物理教学 |
202409 |
10 |
初中 |
教学应从被组织到自组织—以“变阻器”教学为例 |
黄彦 |
物理教学 |
202409 |
32 |
高中 |
不等量同种电荷的电势极值球面—2020年全国高考山东卷第10题的拓展分析 |
徐治武 |
物理教学 |
202409 |
50 |
高中 |
对2024年全国高考物理甲卷压轴题的赏析及拓展 |
陈伍仔 高建平 |
物理教学 |
202409 |
60 |
高中 |
2023年全国高考山东物理卷第11题的教学研究 |
叶枫 |
物理教学 |
202409 |
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