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古典钢琴博览 |
重识舒伯特钢琴奏鸣曲之十五 |
朱贤杰 |
钢琴艺术 |
2024.08 |
13 |
在“奇幻的梦境”中找寻快乐——解析舒曼《幻想曲集》(三) |
常桦 |
钢琴艺术 |
2024.08 |
23 |
教学研究 |
隐秘而伟大的钢琴绅士——柯曾的演奏风格探究(一) |
付家瑜 |
钢琴艺术 |
2024.08 |
26 |
探究克劳迪奥•阿劳的钢琴演奏艺术(一) |
王宗岳 |
钢琴艺术 |
2024.08 |
29 |
给时间时间,让开始开始——聆听讲座“艺术通感课程的设计与探索”有感 |
陆晨曦 |
钢琴艺术 |
2024.08 |
35 |
彩云之南,琴乐芬芳——评《黄田钢琴曲集》 |
罗肱昆 |
钢琴艺术 |
2024.08 |
39 |
听艾利索•维莎拉兹钢琴独奏会有感 |
聂羽含 |
钢琴艺术 |
2024.08 |
45 |
大家谈 |
钢琴教学法之我见(七) |
李民 |
钢琴艺术 |
2024.08 |
53 |
我的钢琴课报告(八) |
伊桑 |
钢琴艺术 |
2024.08 |
57 |
钢琴二重奏何以中国化——叠艺“作乐”观 |
张孜乐 |
钢琴艺术 |
2024.08 |
61 |
学术探赜 |
北宋教坊乐部研究 |
王茜园 李林璘 |
音乐生活 |
2024.08 |
9 |
晋剧润腔初探 |
荆晶 |
音乐生活 |
2024.08 |
12 |
宋诗“筝笛耳”叙事及其音乐思想考察 |
张晓梦 |
音乐生活 |
2024.08 |
16 |
音乐评论 |
“文戏”现代演绎的亮眼之作一观原创音乐剧《南孔》有感 |
景作人 |
音乐生活 |
2024.08 |
20 |
眼有星辰心向大海——评中央音乐学院2022级研究生创作实践音乐会 |
钟向阳 |
音乐生活 |
2024.08 |
24 |
音乐分析 |
边疆音乐作品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第一新疆舞曲》为例 |
钱子轩 薛俊伟 |
音乐生活 |
2024.08 |
48 |
钢琴改编曲《彩云追月》对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创新 |
王倩 刘谦 |
音乐生活 |
2024.08 |
52 |
探析古典诗词歌曲的重要艺术价值 |
李芳屹 李雨真 |
音乐生活 |
2024.08 |
55 |
音乐创作 |
十八世纪交响乐的大小调特征探析——以海顿《第104交响曲》和莫扎特《第40交响曲》为例 |
赵博文 |
音乐生活 |
2024.08 |
59 |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钢琴作品戏曲元素研究 |
林林 |
音乐生活 |
2024.08 |
62 |
迪士尼动画《魔发奇缘》歌曲唱段演唱研究——以I see the light为例 |
张博宇 刘双 |
音乐生活 |
2024.08 |
66 |
中国红色经典音乐的艺术流变与当代价值 |
刘晓慧 |
音乐生活 |
2024.08 |
70 |
音乐视野 |
表演关怀与职业生涯——2023表演科学国际研讨会综述 |
薛碧芸 杨健 |
音乐生活 |
2024.08 |
35 |
融合与发展中的现代京剧音乐——关于胡净波的“三多、三少”观点 |
白晓炜 |
音乐生活 |
2024.08 |
40 |
谈音乐学术期刊“地域色彩”型特色栏目的构建 |
李旭麒 |
音乐生活 |
2024.08 |
44 |
艺术漫谈 |
从形象塑造到意义探寻——读《19世纪歌剧“女性救赎”主题研究》 |
潘孟先 |
音乐生活 |
2024.08 |
82 |
20世纪30、40年代聂耳音乐评价——以纪念聂耳悼文为例 |
王轶铭 李瑞雪 |
音乐生活 |
2024.08 |
86 |
三桥贵风尺八思想及发展路径研究 |
乐建源 高宁 |
音乐生活 |
2024.08 |
90 |
苏州评弹新媒体传播现状与策略研究 |
沈柯言 华维慧 |
音乐生活 |
2024.08 |
93 |
音教探索 |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民族音乐教育的理念认同与实践路径 |
薄晓楠 |
音乐生活 |
2024.08 |
73 |
跨校修读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音乐学(五年制)专业相关课程建课方为例 |
贾妍竹 |
音乐生活 |
2024.08 |
78 |
专题论坛 |
建设新时代中国气派音乐教材——“人音版”义务教育音乐新教材思想性和科学性阐释 |
舒飞群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4.08 |
5 |
教学实践 |
基于形象与抽象融合的小学音乐哲学思维能力培养 |
苗飞、戴轩辕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4.08 |
15 |
“我”-“我们”-“我”——构建德育视域下小学教育戏剧“互利”模型 |
付菲菲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4.08 |
22 |
关注内心听觉 启动音乐思维——“听想”理论在小学歌唱教学中的实践 |
胡萍、叶馨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4.08 |
29 |
课程改革 |
理念的交融与方式的 创新——传统作曲与流行音乐作曲教学理念的结合与创新 |
莫日根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4.08 |
35 |
数字化教育视野下音乐表演研究在传统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
王道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4.08 |
45 |
教师教育 |
“1+10+100+n"模式下的区域教研探索——以音乐名师工作室为例 |
姚清心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4.08 |
52 |
基础研究 |
基于过程哲学的音乐教育评价探析 |
方尧杨、朱玉江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4.08 |
61 |
融媒体时代音乐教育批评话语权的建构与实践 |
张景易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4.08 |
69 |
艺术新课标视域下小学音乐教学数字化应用策略探究 |
曾浩根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4.08 |
76 |
多元智能理论探寻STEAM高中音乐课程教学的内核——基于新时代教育理念的融合 |
周洁、周琴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4.08 |
86 |
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学术与研究 |
熟悉而陌生的大家—吴让之研究综述 |
戴家妙 |
中国书法 |
2024.08 |
45 |
吴让之游幕与金石活动考 |
郑力胜 |
中国书法 |
2024.08 |
54 |
从《小倦游阁法帖>》看包世臣帖学思想对吴让之的影响 |
谢源 |
中国书法 |
2024.08 |
78 |
吴熙载绘画笔墨与其晚年书法的新变 |
崔少雷 |
中国书法 |
2024.08 |
102 |
吴让之寓泰篆刻钩沉 |
陈卿 |
中国书法 |
2024.08 |
116 |
文人,文学与书论著述(上) |
丛文俊 |
中国书法 |
2024.08 |
158 |
晚清金石拓本题跋的书写研究 |
徐发 |
中国书法 |
2024.08 |
181 |
启功与台静农的翰墨缘 |
唐云洲 |
中国书法 |
2024.08 |
184 |
饮河诗社与许伯建的诗书艺术 |
朱俊丽 |
中国书法 |
2024.08 |
132 |
现在文人画学问答(一) |
洪惠镇 邓晃煌 |
国画家 |
2024.03 |
6 |
太湖——空无止境:倪瓒的精神与生命镜像 |
杨声 |
国画家 |
2024.03 |
13 |
李成的山水美学与绘画的范畴展开 |
方汀 |
国画家 |
2024.03 |
17 |
陈之佛之于新中国花鸟画的主体性创作 |
于亮 |
国画家 |
2024.03 |
22 |
时空的转换——蒙太奇手法在中国画中的应用 |
任帅 李采姣 |
国画家 |
2024.03 |
53 |
超越物质的美——论敦煌莫高窟唐代经变画中的意象表现 |
明慧 |
国画家 |
2024.03 |
57 |
略议文人画山水的逸品因素 |
孙玄墨 |
国画家 |
2024.03 |
63 |
王画恽题:王翚与恽寿平的书画交游 |
张兵 马甜 |
国画家 |
2024.03 |
67 |
空间形态视域下汉代鸟虫篆印研究 |
孙列 李雨宸 |
国画家 |
2024.03 |
70 |
董其昌对青绿山水画的审美革新 |
张晓莹 |
国画家 |
2024.03 |
73 |
笔墨当随时代——基于董其昌南北宗论的文人山水画演变探析 |
张亚茹 张传友 |
国画家 |
2024.03 |
75 |
“朱竹”作为民族精神象征在文人画中的建构作用 |
赵继 |
国画家 |
2024.03 |
77 |
意境融通:明代《采莲图卷》中的融合美学范式 |
马道玥 刘宇 姜向阳 |
国画家 |
2024.03 |
83 |
“图像文本十艺术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高校书画鉴赏课程为例 |
王成宝 |
国画家 |
2024.03 |
86 |
浅析中国传统绘画的数字化表达与展示 |
张灿 |
国画家 |
2024.03 |
89 |
浅析宗炳《画山水序》的美学思想 |
魏媛 |
国画家 |
2024.03 |
92 |
造型基础在花鸟画中的重要性一以郎世宁花鸟画为例 |
李懿轩 |
国画家 |
2024.03 |
94 |
空纳万境——浅谈国画中留白技法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
陈彦彤 孙立 |
国画家 |
2024.03 |
97 |
画家介绍 |
文风 画品 人格——罗尔纯先生水墨画散记 |
郭希铨 |
国画家 |
2024.03 |
24 |
红颜枯骨 象罔玄珠——读张友宪老师《歌云梦雨》 |
王子悦 |
国画家 |
2024.03 |
38 |
砚池泮苑图真人——记张伟其人其画 |
石以品 |
国画家 |
2024.03 |
43 |
萍开鱼跃——方惠萍书画 |
董芷林 |
国画家 |
2024.03 |
44 |
画家心语 |
砚边随笔 |
李云涛 |
国画家 |
2024.03 |
48 |
论当代写意山水画的发展于演进 |
郭贵兴 |
国画家 |
2024.03 |
50 |
考证 |
新见姚鼐师友往还信札考释 |
黄汉 |
中国书法 |
2024.08 |
140 |
东安故城出土“盖侯马久”烙印补议——兼论汉代烙印的定名、用途与制作 |
朱棒 |
中国书法 |
2024.08 |
165 |
试析唐代陶制官署印的风格与性质 |
张骁潇 |
中国书法 |
2024.08 |
169 |
沈度楷书风格渊源考 |
唐宇 |
中国书法 |
2024.08 |
173 |
西安青龙寺遗址博物馆藏经幢残石考 |
贾淯雁 赵力光 |
中国书法 |
2024.08 |
176 |
黄庭坚《诸上座帖》札记 |
胡承佼 詹绪左 |
中国书法 |
2024.08 |
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