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校园资讯>>书香校园

书香校园

2021年书香校园征文一等奖作品

录入者:zhangyp 人气指数:次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6日

在荒芜中呐喊新生

——读《呐喊》有感

高二1班 戴恒宇 指导老师:陈国杨

合上书,直到阳光泼在脸上,我才慢慢从黑暗与窒息中挣脱出来,陷入了沉思。

我也不知从几时起,就已听闻过鲁迅这一名字了,或许在懵懂时台式电视机的纪录片中,再大一些,是在语文书晦涩难懂的课文里的,我只不懂为何要默诵这些令人压抑的文字,到初中时,有幸去先生故居里瞧见了百草园与三味书屋,见到文字转换现实的新奇倒是更甚于对“民族脊梁”的敬重与感慨。直到现在,大半本《鲁迅全集》读完,一种奇异而沉重的情绪才填满了心胸。

我看到了:一位孤独的先行者在动荡的岁月中,在荒凉的社会里,呐喊着,彷徨着,以笔墨做刀刃,剖开血色的真相,捧给我们看。在文字背后沉重的社会背景中,哪怕有一个人站了起来,那也是他所相信的,社会的新生。那这样深远阔大的意境是如何体现的呢?

一方面,从他作品的文学性与艺术性来看。首先,鲁迅不以拷问自己为目的,更不鉴赏人的精神痛苦,他是一遍又一遍的刻画出隐伏在中华民族骨髓中不长进的品性——阿Q,孔乙己相,老栓相,他忧愤深广的情感倾注在文字间,担忧与重视的是还没学会"吃人"的孩子。这是何为他表现力度的深切。其次,他主张使用白描,力求精炼有力。在《狂人日记》中,有一些极短但极有力的句子让我一读就为之心头一寒。

“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应看病这一份功劳,分一些肉吃”——写的是假借名目的人,虚伪的面具下是渴盼嚼碎他人灵魂,吃人血肉的人!

“从来如此,便对吗”——这是鲁迅理性的反思,一句直击心灵的疑问。

“青面獠牙,抿着嘴笑,”“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 ……

另外,《呐喊》中的文章通常只截取社会的一个剪影,背景与故事独立而特定, 但通过几个非常短小的细节和主角背后复杂的配角群像图,一个深刻的人物形象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便凸显出来,一个社会也就在无数的短镜头堆叠中显现。

最后,作为人本身,他的幽默与思考的批判性体现在作品中就成了独具个人风格的辛辣讽刺,这些短评每每让我警醒深思。他喜欢在简单的形象与寓言中讲严肃而阔大的现实,《兔与猫》《鸭的喜剧》甚至所谓狂人也无名无姓。但人们喜欢听故事,这更能激发青年有意无意的思考。

从另一方面来说,鲁迅的悲观哲学也是《呐喊》的特色。他看穿了中国四千年礼教背后的真相,成为“一间万难破毁的铁屋子较为清醒的几个不幸者”,但他相信希望是在将来,认为“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屋子的希望!”将寂寞留给自己,将积极感染众人。

我曾把自己放到那个时代中去,只感到面对死亡般的无力。面对强硬的权威、严酷的礼法、炮火连天的时代、道德破灭的社会,活着都是问题,我能逃到哪里去呢?面对侮辱,我有殉志的勇气吗?我又该信仰何物?而先生独自站在了风口上,他也不知道前方该如何走,中国该向哪走,但他清楚地明白,让人拥有人应有的基本权利——为了敬畏生命而自由地,有尊严地活着,不再被制度奴役,堂堂正正的站起来——这是首要的,最重要的目标。

所以他“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所以他笔下有了科举者,单亲母亲,商人,疯子等一切因可怜而可恨的被逼压的人民。在价值观混乱的特殊时期,他直指悲剧的根源,给那些被蒙蔽的大众一片光明。

我们时常会觉得伟人的思想与我们距离太过于遥远,但剥开他的作品,一个活生生的有烟火气,有柔情的人物就会逐渐丰满起来。我在《呐喊》中,才看见一个真实的鲁迅,有过迷茫与孤独、痛苦,但也从不绝望,对大众的爱弥漫在字里行间,让他的思想之伟大更真切地体现出来。

从个人与时代的定位来说,他的思想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沿,呈现了一个想让祖国强大,参与世界事业,但不自傲,尽力与世界思潮同步的中国人的典范。他在不自觉地尝试西方与中方的文学思想的融合,所谓“拿来主义”不正是面对现代世界文化交融时我们学习的典范吗?

沉思良久,我再次翻开书,用自己的认知去触摸那个先生笔下陌生而冰冷的世界,感受精神的光明。愿更多青年能再去翻开那一段历史,以先生的思想为烛火,摆脱冷气向上走,去向更灿烂的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