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beplay888体育 >>学科资源>>英语>>高一>>实践反思

实践反思

我与新课程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次 发布时间:2006年11月20日

高一英语组邓佳蓉

我与新课程

刚听到“新课程”三字时还茫然不知其意,经过学校的课改通识培训及北师大版教材的编者们的讲解,我对此次的课改充满期待。由于我刚踏出校园,依然喜欢大学那种自学、享受英语的时光,要我重新回到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是所我害怕的。可现在能够采用新的教学方式,能有机会将自己的想法投入到岗位中真是莫大的幸福。作为一名新老师,面对新课程既是机遇又有挑战。机遇在 于新 老师没教过书,即使存在一些传统想法也不会太根深蒂固。新老师有活力,有新主张新见解,敢于创新,更易于将新课程理念投入教学中。然而,新老师也面临许多挑战。首先,虽然没教过多少书,可我们毕竟从小接受传统教学,受影响是必然的。有些新教师比老教师还传统。第二,新课程的具体实施很有难度。比如说:老师自身素质必须提高。拿英语为例,如果老师自身英语基础薄弱,如何即使纠正学生的错误;如果口语不好,如何要求学生多开口说英语;如果调控课堂能力不强,如何调动全班学生学习英语享受英语。另外,学生已深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加之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要求所有学生都适应新式教学还需长期努力。还有,多媒体条件还不够完善。我在七中还算幸运,因为这儿每间教室都有多媒体设施。可电脑也有不听话的时候,每位老师都担心精心准备的确一堂课会受到影响。其它地方就更不用说了。没有多媒体就无法给学生提供听、视频及读写的平台。

通过一个多月的教学与反思,我遇到了很多教学上操作的困难,但也获得了不少启发。打从第一节课起我的期待就被学生泼了冷水。当我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和对英语的看法时,学生茫然的表情不说,还有学生直接说他们初中英语老师都说中文,他们听不懂,能不能让我用中文。后来我又发现有些学得还好的学生听力十分薄弱。平日司空见惯的词就是听不出来,更不用说那些变换了形式的词,如felt,学生常常写成原型的fell,我这才发现学生的听力与英语学习严重脱节。我遇到的第二个难题是由于北师大版的教材并非直接与与初中教材相连,所以语法从最基础的时态开始。许多同学抱怨没教语法。这点心情我能理解,因为我门在初中 时如果 老师少讲了语法和语言点,我们就回感觉一无所获就会抱怨该老师的教学。毕竟,语法观念已深入人心。我再三给学生强调,语法仅是基础,不是全部。那绝不是学习语言的本质。有一回一位学生竟对我说“老师,学英语不就是学语法吗?还有其他可以学吗?”我很震惊,也很失望,因此我告诉自己首先要做的是改变学生的观念,观念不变就不可能自觉练习听说读写各项技能,提高语感。又由于不可能每节课上语法,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安排在有些学生眼里却成了没有中心、内容空洞的课堂。这些对我来说都是不小的打击。但不管怎样我还是不断地对他们说明英语学习的本质及该教材特点还有一些心理上的调适,努力让学生不惧怕英语甚至热爱英语。

这段时间以来我常去听了些有经验老师上的课,认真记录并写下听课感想,再结合自己班上学生特点仔细备课,课后反思,受益非浅。首先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位老师的表演课。这位老师负责我校国际部事宜,常与外教们交流,深受外教教学的影响。他常让学生自己用英语进行表演,就连平日枯燥乏味的语法课在他手上也变得十分有趣。如一次上过去时态的课上,他首先示范表演哑剧,让学生用英语描述出他的一系列动作,这样学生不但时态掌握了就连各种表达也变得流利了。老师还适时进行表扬与奖赏来鼓励学生。这不正是学习英语的目的吗?此时我想到了近年流行的“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十分关注以原有的经验、心理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通过新的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双向的互相作用而实现的。建构主义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这位老师说过,有时不需要可以给学生讲解某个语法点,用了深奥的语法术语,之后就不再重复该语法点,这样学生不但不懂,而且容易忘记。你多给些例子,学生见多了就自然而然懂了,又何必非得知道什么语法术语与规则呢?”的确,不要低估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要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该老师的另一做法是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生自己批改作业、点评作文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而这正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但单一的教学法并不能适应所有学生。另一位老教师说过:“我们要有各种形式来丰富课堂,提高学生兴趣。可如果纯粹的活动没有达到教授学生语言知识的目的,那活动就毫无意义。”活动应该以教学或操练为目的来设计,让学生寓学于乐,确保每节课都能学点东西,每天都进步一点。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高中英语教学的需要。著名外语教育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 王佐良 教授在一次外语教学座谈会上曾生动地指出:Some methods are useful to some people sometimes in some places; no method is useful to all people all times in all places.我最近在网上看到了“折中教学法”,觉得非常有道理。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不同的课在不同的场合就应当用不同的方法,如阅读课,除教学生应用各种阅读策略外,还可以适当讲解常用语法表达,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及语言输入。如语法课,不妨使用表演与讲解结合的方式,根据发现式语法原则,启发学生自己感知语言。

总之,教书与学习一样,永无止境。不断的反思与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给学生一片阳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