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开卷 |
学术赋能,让“精品课”效益更大化 |
本刊编辑部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207 |
1 |
|
向孙犁先生学习写文章 |
祝晓风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207 |
1 |
名师在线 |
探寻教育真谛的先行者——语文名师程红兵 |
邵红能 |
语文月刊 |
202207 |
14 |
|
课改之路在育人实践中生成——语文专题教学基本问题综论 |
李煜晖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207 |
4 |
|
让文本教学中的对话真实发生 |
李晓奎,段厚永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207 |
4 |
|
谦卑而强劲的生命力量 |
王军 |
|
202207 |
54 |
|
送别诗的经典性:不可重复——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解读 |
孙绍振 |
语文建设 |
202207 |
46 |
|
吕叔湘对语文教育的贡献及启示(上) |
顾之川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07 |
3 |
|
叶圣陶语文教材观研究述略 |
傅莹,卢玉 |
|
202207 |
7 |
理论研究 |
从例证入手,读懂学术著作——以《乡土中国》为例 |
刘方波 |
语文月刊 |
202207 |
2 |
|
满足课程需要,对接高考改革——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用书编写意图及主要特点 |
王本华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207 |
11 |
|
教学解读的内涵、特征与价值 |
张硕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207 |
12 |
|
文体·学情·语用——高中语文情境任务创设的三个维度 |
左高超 |
|
202207 |
17 |
|
基于学科德育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探索 |
许姗姗 |
|
202207 |
21 |
|
立德树人视域下媒体时评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 |
王翠英,周润华 |
|
202207 |
25 |
|
靶向、助力、探趣:作业设计的三维路径 |
蔡忠平 |
|
202207 |
29 |
|
《红领巾》教学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当代启示 |
何羚杰 |
|
202207 |
34 |
|
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进展、误区及深化策略 |
任明满,申小艳 |
|
202207 |
42 |
|
情思殊归:文人士大夫的蜕变 |
谢昌霖 |
|
202207 |
46 |
|
小学语文新旧教材写作编排对比分析 |
许家瑞,刘梓煜 |
|
202207 |
49 |
|
陌生化视域下《我与地坛》的语言建构 |
白记营 |
|
202207 |
118 |
|
试谈《古文观止》中“越”“”的读音问题 |
廖春香 |
|
202207 |
124 |
|
中小学语文教材苏轼诗文地理书写及教学价值 |
黄敏华 |
|
202207 |
128 |
|
赣剧《促织》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
薛珊珊 |
|
202207 |
133 |
|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转向的内在逻辑 |
盖平运 |
|
202207 |
138 |
|
叙事学视角下,杂文式抒情的生成与催化 |
张宝东 |
|
202207 |
148 |
|
基于创新思维下小学语文课堂对学生想象力的培育 |
李妃英 |
|
202207 |
153 |
|
共情诱发,让古诗词抵达学生内心深处 |
张海明 |
|
202207 |
156 |
|
基于“儿童在场”的小学语文“悦”读教学初探 |
陆晓阳 |
|
202207 |
158 |
|
语文学习任务究竟是什么? |
文艺,崔允漷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207 |
3 |
|
语文学科教学统整实践:动因、问题及对策 |
刘飞,黄伟 |
|
202207 |
32 |
|
国际文化交流背景下的叙述性文本教学途径 |
邹春盛 |
|
202207 |
38 |
|
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设计要关注“五大维度” |
郭吉成 |
|
202207 |
41 |
|
提取、整合、转换:写作学习元素确定的有效路径 |
王从华,邱旭云 |
|
202207 |
45 |
|
自我与自然的互动——散文微专题学习 |
劳晓波 |
|
202207 |
51 |
|
如何开展“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教学 |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207 |
4 |
|
字意与诗情 |
孟琢 |
|
202207 |
4 |
|
输入与输出并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的行动策略 |
张广录 |
|
202207 |
8 |
|
《山居秋暝》跨学科学习路径探究 |
杨华,冉建权 |
|
202207 |
12 |
|
质疑释疑策略与批判性思维提升 |
乔桂英,王焕 |
|
202207 |
17 |
|
语文有效性作业设计的实施路径——以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 |
董晓强,周正梅 |
|
202207 |
22 |
|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学业质量解析 |
赵宁宁等 |
语文建设 |
202207 |
4 |
|
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过程性评价的教学落实——以第四学段“文化自信”的学业质量为例 |
徐彩凤,张秋玲 |
|
202207 |
10 |
|
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中考语文命题研究 |
郭跃辉 |
|
202207 |
18 |
|
论语文学习中的文学理解及实现 |
杨晶 |
|
202207 |
24 |
|
新编初中语文教材活动系统评析及应用——以七年级上册为例 |
张家波 |
|
202207 |
51 |
|
培育现代精神 参与文化创造——苏教版《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教学建议 |
汪政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07 |
11 |
|
高中生的学术启蒙——苏教版《学术论著专题研讨》简介 |
曹勇军 |
|
202207 |
14 |
|
反思:语文思想实验室——语文发生学与结构教学之六 |
姜恒权 |
|
202207 |
17 |
课堂教学 |
盘活乡土资源,开展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教学 |
陈雅剑 |
语文月刊 |
202207 |
19 |
|
深度学习视角下教材的二次开发——以《论语》十二章(高中)为例 |
王圣博 |
|
202207 |
28 |
|
从厚到薄,从薄到厚——《骆驼祥子》导读课教学设计与实践 |
郑瑞环,郑志群 |
|
202207 |
32 |
|
例谈新诗教学的三个维度——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为例 |
左高超 |
|
202207 |
36 |
|
立足关键要素,深挖细枝末节——《百合花》文本解读及教学设想 |
杨朝中 |
|
202207 |
39 |
|
走出语文课堂“失语”和“无我”的困境 |
李秋华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207 |
71 |
|
基于“4+”互动课堂的精准“导学” |
周旬月 |
|
202207 |
77 |
|
探析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
刘敏 |
|
202207 |
82 |
|
生活场域中的语文知识教学 |
王元,李震 |
|
202207 |
87 |
|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语文教学 |
肖鑫星 |
|
202207 |
91 |
|
课堂教学中学科素养的有效训练路径 |
唐庆华,唐余富 |
|
202207 |
95 |
|
以童话为载体,实施作文起步教学的尝试 |
王天山 |
|
202207 |
97 |
|
以“快乐读书吧”为载体深化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 |
欧阳晓燕,文小武 |
|
202207 |
101 |
|
《春望》课堂实录 |
邹燕妮 |
|
202207 |
112 |
|
向思维更深处漫溯:质疑辩论之评价标准的建构 |
王漫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207 |
26 |
|
《<木兰诗>中论英雄》教学实录(节选) |
周启勋 |
|
202207 |
26 |
|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
赵静仪 |
|
202207 |
63 |
|
下好“本手”成“妙手” |
李玉山 |
|
202207 |
66 |
|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
李柳枫 |
|
202207 |
67 |
|
散文教学基本理路的实践思考 |
向浩 |
|
202207 |
70 |
|
理性的声音与理性的倾听——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八单元教学刍议 |
余党绪 |
语文建设 |
202207 |
28 |
|
游记究竟应该教什么?——阅读课程内容的专业审查与开发之二 |
莫先武 |
|
202207 |
34 |
|
“建构一致性”视角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与评价——以《儒林外史》为例 |
李平 |
|
202207 |
40 |
|
统编教材助读系统的解读路径与教学策略——以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为例 |
杨凯冰 |
|
202207 |
56 |
|
初中语文大单元教材方案设计及审视——以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 |
王孝礼 |
|
202207 |
74 |
|
提升初中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策略探究 |
林添才 |
|
202207 |
77 |
|
基于民族特色的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以西藏山南地区为例 |
杨斌 |
|
202207 |
79 |
|
单元视角下的结构化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教学 |
卢晨曦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07 |
23 |
|
郁达夫的择景审美特征及创作风格 |
黄惋莉 |
|
202207 |
28 |
|
小切口 大视界——小微专题的散文教学 |
郑可菜 |
|
202207 |
31 |
|
言为心声 文如其人——再探《史记》的语言内质特征 |
李良益 |
|
202207 |
32 |
|
以插图评议促审美鉴赏——《故都的秋》教学新思考 |
易相鸥 |
|
202207 |
35 |
|
阅读教学的“达标”与“固本”——走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张会齐 |
|
202207 |
38 |
|
小说“反逻辑”现象类型的解读——以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为例 |
徐美琳 |
|
202207 |
41 |
阅读写作 |
情境作文:一种新的写作范式 |
林忠港 |
语文月刊 |
202207 |
6 |
|
建构“作文教学和核心价值教育的互促模式”浅议 |
吴栋,费明富 |
|
202207 |
10 |
|
思辨性写作的教学路径建构 |
魏江北 |
|
202207 |
23 |
|
思辨阅读——让语文课堂思维发展走向深处 |
温伟东 |
|
202207 |
43 |
|
在学习经典文学中构建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
涂胜新,徐丽雪 |
|
202207 |
46 |
|
创造性地统整单元教学,促进读、思、写一体化 |
潘桂敏 |
|
202207 |
49 |
|
群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
韩亚林 |
|
202207 |
53 |
|
“荆人遗弓”的思索 |
曹保顺 |
|
202207 |
85 |
|
不因于方寸,不困于得失 |
支炫 |
|
202207 |
86 |
|
道法万物,顺其自然 |
安可芸 |
|
202207 |
86 |
|
佛系也要适度 |
付紫瑶 |
|
202207 |
87 |
|
我言秋日胜春朝——部级精品课《沁园春·长沙》品鉴 |
万涛,庄骏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207 |
15 |
|
缘“象”明情,唤起内心深处的“巨人”——部级精品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品赏 |
王大奎 |
|
202207 |
18 |
|
寻找那双朝向峨日朵之雪的眼睛——部级精品课《峨日朵雪峰之侧》品赏 |
宋士广 |
|
202207 |
21 |
|
聚焦意象·探究文本·提炼策略——部级精品课《百合花》品鉴 |
王美霞,庄骏 |
|
202207 |
24 |
|
一节以“哦”字的探读串起的课——部级精品课《哦,香雪》品赏 |
李圣宇 |
|
202207 |
27 |
|
年丰时稔豪气生——部级精品课《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品鉴 |
张艳玲,钱金涛 |
|
202207 |
31 |
|
凡人亦有微光——部级精品课《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品赏 |
牛卉 |
|
202207 |
35 |
|
以评贯之:鉴新闻评论之妙——部级精品课《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品鉴 |
胡文君,王丽芳 |
|
202207 |
38 |
|
质朴:形式与主题契合——部级精品课《插秧歌》品鉴 |
李涓涓,钱金涛 |
|
202207 |
41 |
|
契领咀华,生本以行——部级精品课《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品赏 |
马茜 |
|
202207 |
45 |
|
互文对释演讲词,圆境赏析演说艺——部级精品课《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联读品赏 |
欧阳凯 |
|
202207 |
48 |
|
咂摸语言,探寻深情——部级精品课《与妻书》品赏 |
王霄怡 |
|
202207 |
51 |
|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部级精品课《反对党八股(节选)》品赏 |
昂俞暄 |
|
202207 |
55 |
|
破立之道巧运用——部级精品课《拿来主义》品赏 |
丁雅蕾 |
|
202207 |
58 |
|
在文本深耕中构建理性思维——部级精品课《大战中的插曲》品鉴 |
谢桂萍,丁楚洁 |
|
202207 |
62 |
|
情理相融的壮丽篇章——部级精品课《别了,“不列颠尼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联读品赏 |
王觉人 |
|
202207 |
65 |
|
读写融合,教人育人——部级精品课《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品赏 |
邢洁 |
|
202207 |
68 |
|
别样的纪念——部级精品课《为了忘却的记念》品赏 |
张捷 |
|
202207 |
71 |
|
战争中的诗意——部级精品课《荷花淀》品赏 |
韩煜韬 |
|
202207 |
75 |
|
看到人物身上的“色彩”——部级精品课《小二黑结婚(节选)》品赏 |
段锐 |
|
202207 |
78 |
|
有的放矢:演讲稿教学的新切入点——部级精品课《改造我们的学习》品赏 |
徐承志 |
|
202207 |
82 |
|
呈给“母亲”的赞美诗——部级精品课《大堰河——我的保姆》品赏 |
严丽雯 |
|
202207 |
86 |
|
以概念为抓手探寻《乡土中国》的阅读路径 |
朱华华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207 |
60 |
|
假如以李小二之眼看林冲 |
赵翀 |
|
202207 |
64 |
|
浅论李白式中国士大夫的仕隐矛盾 |
谭雅心 |
|
202207 |
67 |
|
作文评价的转向:基于发展性评价的视角 |
刘卫平 |
|
202207 |
104 |
|
教师“下水文”写作的教学价值重构 |
张鹏 |
|
202207 |
108 |
|
回到整本书阅读的基本问题 |
柳方平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207 |
9 |
|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
黄厚江,孙国萍 |
|
202207 |
14 |
|
谈《乡土中国》阅读中的“抓概念”问题——以“乡土本色”“文字下乡”为例 |
詹丹 |
|
202207 |
18 |
|
以矛盾引发探究,用任务引领阅读——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之“解读宝玉”之例 |
方婧 |
|
202207 |
21 |
|
“整体意识”统领下的《史记》整本书阅读 |
程秀全 |
|
202207 |
25 |
|
观点摘编 相关题录 |
|
|
202207 |
28 |
|
关注统编语文教材中的“共同任务群” |
刘大鹏 |
|
202207 |
29 |
|
提取、整合、转换:写作学习元素确定的有效路径 |
王从华,邱旭云 |
|
202207 |
45 |
|
自我与自然的互动——散文微专题学习 |
劳晓波 |
|
202207 |
51 |
|
从事故到故事:巧借生活契机炼制写作学习要素 |
叶黎明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207 |
32 |
|
《原始生活素材的处理》教学实录 |
童洪星 |
|
202207 |
32 |
|
让笔下“景语”成“情语” |
周文忠 |
|
202207 |
40 |
|
何必非得“篇” |
王栋生 |
|
202207 |
44 |
|
无可挽救的颓败 无处安放的青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二) |
余党绪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07 |
20 |
|
《哦,香雪》的三种纯净之美 |
李瑞玲 |
|
202207 |
49 |
|
《我与地坛(节选)》教学中的文体掘进 |
张磊 |
|
202207 |
51 |
|
走进《最后的常春藤叶》 |
董良辉,胡生友 |
|
202207 |
54 |
|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隐喻的多维映射 |
张红刚 |
|
202207 |
57 |
|
“与共”视角下任务驱动型作文指导策略 |
陈易海,麻庭富 |
|
202207 |
59 |
|
例析逻辑思维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 |
黄旦玲 |
|
202207 |
62 |
|
审清材料逻辑 巧妙布局篇章 |
黄滨 |
|
202207 |
64 |
|
宏大主题作文如何避免大而空 |
李正浪,李彬 |
|
202207 |
67 |
试题研究 |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新探索 |
孟凡军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207 |
60 |
|
弘扬母语教育文化 培育言语综合素养——202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解析 |
潘苇杭,潘新和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207 |
72 |
|
从概念隐喻角度看新高考Ⅰ卷作文题 |
陈鲁峰 |
|
202207 |
79 |
|
俗手·本手·妙手——近三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语言文字知识考查评述 |
李欣荣 |
语文建设 |
202207 |
59 |
|
在稳固的题型之外追求卓越与创新——近两年高考语文全国卷阅读题分析与启示 |
冯渊 |
|
202207 |
65 |
|
转言:古诗词的高校备考之路 |
刘卫平 |
|
202207 |
71 |
|
文学修养与高阶学养的融合统一——探究2022年全国甲卷作文之意蕴 |
王玉强,冯希娟 |
|
202207 |
74 |
|
思维有多深 舞台有多大——2022年新高考Ⅰ卷作文浅析 |
崔国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07 |
77 |
资料参考 |
中学语文《诗经》选篇对后世诗歌的范式意义 |
张金明 |
语文月刊 |
202207 |
65 |
|
滋养与机遇——细读《哦,香雪》中的“乡土本色” |
柴云凡 |
|
202207 |
72 |
|
虚词不虚,由虚入实,切入真实的情感世界——《桂枝香·金陵怀古》的语言细节管窥 |
曹加明 |
|
202207 |
76 |
|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愚公形象的创新解读与时代价值 |
屈瑾瑾 |
|
202207 |
79 |
|
“五十者”新解 |
姚勇文 |
|
202207 |
82 |
|
“蜗居”于家?“窝居”于家! |
罗献中 |
|
202207 |
13 |
|
“令尹”就是“县令、府尹”吗? |
刘大鹏 |
|
202207 |
18 |
|
“振聋发聩”该改为“震耳欲聋” |
汤青武 |
|
202207 |
31 |
|
“著称”岂能指弱点 |
钱苏,吴星 |
|
202207 |
31 |
|
“名副其实”的‘砖’家? |
姜舟斌 |
|
202207 |
35 |
|
“出出进进,不绝如缕”? |
杨昌俊 |
|
202207 |
48 |
|
“翠翠”是第二代? |
杨顺仪 |
|
202207 |
52 |
|
且谈“感谢聆听”“讲话结束”与“发言主题” |
向志国 |
|
202207 |
84 |
|
“莞然而笑”不规范 |
郭新国 |
|
202207 |
88 |
|
鲁迅《故乡》的三种形态 |
王平,周悦三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207 |
46 |
|
反常合道:也谈《江城子·密州出猎》之“狂” |
楚爱华,廖国华 |
|
202207 |
50 |
|
论《百合花》的二元叙事策略 |
吴君 |
|
202207 |
54 |
|
安邦十四字 三步高着棋——《烛之武退秦师》中佚之狐谏言品析 |
徐地仁 |
|
202207 |
58 |
|
说“所见明知”的“见” |
李晓飞,李霞 |
|
202207 |
61 |
|
《赤壁赋》两处异文成因及文意重新解读 |
王智忠 |
语文建设 |
202207 |
71 |
|
无憾,更无怨 |
金相尧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07 |
40 |
|
《劝学》中“声”与“风”关系的跨学科研习 |
王玉杰,李明芮 |
|
202207 |
80 |
教研有得 |
语文的“樯木”而非考证的“樯木”——从阅读法视角看脂砚斋周汝昌对《红楼梦》的一处误读 |
王春雷 |
语文月刊 |
202207 |
56 |
|
教材选文应体现出编者之“编”——有关《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的商榷 |
寇永升 |
|
202207 |
59 |
|
小小称呼语 个中情意深 |
胡胜保,童志国 |
|
202207 |
63 |
|
一个语文教师的跨界阅读——2021年读书札记 |
曹勇军 |
|
202207 |
55 |
|
情境角色与情境、任务及学生主体关系探究 |
李斌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07 |
43 |
|
知识梳理: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抓手 |
闫国建 |
|
202207 |
46 |
资讯 |
索引 |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207 |
64 |
视窗 |
校长视域下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
王文永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207 |
85 |
文学追梦 |
待晴日来且试箸 |
宋新宇,指导老师:徐金凤 |
语文月刊 |
202207 |
89 |
|
桃山煥新笑春风 |
卢泓旭,指导老师:孟凡玲 |
202207 |
92 |
|
他的理想国 |
李朋泽,指导老师:孟凡玲 |
202207 |
94 |
|
相聚 |
李宛秋,指导老师:解瑞杰 |
202207 |
96 |
|
公交小调入心来 |
司庆强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207 |
88 |
成长之路 |
以梦为马 学无止境 |
黄婷婷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207 |
82 |
广告书评 |
“双减”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新思考 |
吴胜萍,陈仪 |
语文建设 |
202207 |
|
|
人文素养提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探析 |
张志龙 |
|
202207 |
|
|
模块化思路在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中的应用 |
马玉忠 |
|
202207 |
|
|
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劳动教育发展 |
羊自力 |
|
202207 |
|
|
将人文素养融入汉语言文学教育 |
杨昌领 |
|
202207 |
|
|
古代文学育人路径与学科内涵 |
张冰洋 |
|
202207 |
|
|
教育改革创新的价值及实践路径 |
吴冬艳 |
|
202207 |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融入 |
魏恒,刘行 |
|
2022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