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示范性高中示范辐射工作方案
录入者:asziyi 人气指数:次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20日
2022年3月泉州七中被福建省教育厅确认为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持续促进学校高中教育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和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我校将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教育部《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重要精神,深入推进“五育”并举,扩展学校在国内外的特色影响、文化引领、优质带动等作用,推动学校高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为了强化学校教学改革、评价导向、校内激励等内生动力,更好地全方位发挥作为我省首批示范性高中的示范辐射作用,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实内涵深厚、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社会公认的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办学要求,强化学校党建和特色发展,创新教育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和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加快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着眼于学校管理创新示范、德育实效创新示范、教学改革创新示范、师资建设创新示范、办学特色创新示范等方面,实现高中教育优质创新发展、多样特色发展,力争继续在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等方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在对外影响力上取得突破和辐射示范。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新时代国家建设培育更多的各方面人才,实现建设成为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现代化学校。
二、示范发展
(一)强化党建品牌引领
面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态势,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泉州七中是泉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一直以来都充分发挥党的建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在这一新的时期,学校将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办学治校全过程。“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挖掘党建特色优势,切实打造“润德树人”党建品牌,创建有特色、有亮点、有实效的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品牌的示范作用,丰富文化内涵,提高教育质量,以党风促校风带学风,不断凝聚学校内涵发展,奋力开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新征程。
通过“品质党建引领工程”, 积极推动党建品牌与学校品牌相融合、党建管理与学校管理相融合、党建理念与教育教学理念相融合。一是科学确立党建品牌总方针。以党建指引航向,保证正确办学方向;以党建凝心聚力,突出师德师风建设;以党建立德树人,打造优质德育品牌;以党建引领文化,提升学校发展内驱力。二是精准实施党建示范策略。打造以党性修养为教师立德之源,以风骨气度为教师立人之本,以敬岗爱业为学校立业之基的“品质党建。通过实施党员队伍双培养工程、党员双优先工程、党建业务双提升工程,实现以“党建+”为引领,做好党建“加减法”。 在充分发扬制度建党的优良传统以制度和机制管根本、管长远、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础上激励全体党员示范引领;将党建工作融入学科教学、主题活动、环境建设之中,激发师生爱党爱国情怀和为新时代建功立业的奋斗意识。让党建和专业共同发展,实现党对教育管理与事业发展的全面领导。
(二)提升德育实效特色
学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取得必须把握两个关键:真正实现“三全育人”和全面实施融合思政。
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坚持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全面推进和实施“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为主渠道,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旋律,以学生社团活动为主阵地,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加强劳动素养为特色教育,以培养学生优秀品德为主目标”的德育工作策略,结合“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六大育人途径。通过实施“德润”文化教育,即德润学生、德润教师、德润家庭、德润校园、德润人生来提升学生养成教育成效。通过实施德育研讨会、德育个案分享会、班主任基本功比赛、组织德育沙龙等活动,切实提升所有德育工作者和管理者专业能力。在全面落实“三全育人”思想的引领下,有的放矢地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逐步在不断的探索中努力创造特色之路,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积极推行班级自主管理新模式的德育特色探索。将全面推行“积极教育模式下的班级自主管理”。充分尊重学生在班级和自我管理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成长,锻炼能力。继续构建“大政思”课堂,在思政教育实践中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树立系统培养观念,实现从“背靠背”到“面对面”,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明晰一体化建设的整体框架,形成融合式教育机制;实现从“逆生长”到“顺生长”,将时代型思政素材有效融入升旗仪式讲话、主题班会、板报宣传展示等。深入挖掘红色基因、工匠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思政元素,强化“螺旋效应”,引导学生实现政治素养提升和情感认知的塑造,养成良好社会责任感。
积极构建学校与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新机制新格局,办好家长论坛、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组织好家长志愿服务队,将学校德育工作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拓展德育的广度与深度,提升德育实效性。
(三)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引领
“金鸡破晓,百花齐放”是我校课程体系的特色凝练和生动诠释。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坚持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实施国家课程、多样化校本课程、特色课程,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提供可能,构建“金鸡百花课程体系”。学校科学安排选修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成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有效机制,并重点推进打造一批有特色的校本化课程,积累一批稳定丰富的课程资源,满足学生五育需求和生涯规划发展需求。此外,学校在科技创新类课程、人文养成类课程、未来规划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面彰显特色与创新、提升进阶课程体系,体现“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理念落地。整个课程体系立足于办学定位和特色方向,构建了多样、丰富、可选择的课程群,具有校本性、递进性、稳定性和示范性等特点。
坚持实施课程对外开放,通过网络平台让省内外兄弟学校通过网络接口对接资源,选修课程内容。由相应的老师进行线上辅导和评价。在现有校本课程200余门、特色示范课程20余门的基础上,开发线上课程持续优化课程资源,加大资源库的体量和品质,扩展网络连线的并发承载力,支持教师的在线课程教学和实时互动。积极扩展学科融合性和趣味性,使学生跨越学科边界,跨越时空的局限性,获得优质的课程体验。
(四)搭建教研改革示范平台
示范高中要结合时代的要求和学校的自身发展来确定教育教学研究的主题,重点解决高中教育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搭建深化教研改革力度提升教研质量的平台就是发挥示范作用的的具体体现。我们通过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形式全面推动。
我校基于校情制定详细的名师、骨干教师培养方案,在具体实施中给任务、定目标,促生成。基于各级十五个市区名师工作室基本构架,吸纳来自省内外的兄弟学校成员和学员参与其中。在名师工作室的框架下开展课题研究、论文撰写、专业研训等活动,解决教师在教学与专业成长中的实际问题,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愿望和动力,形成教师的个人教育风格,走上专业发展与名师之路。
名师工作室积极打造学科教研文化提升,在学习活动、研讨活动、网络互动、成果生成等确立具体内容。实施“导师制”、“互助制”、“分享制”和“课题引领制”,在不同的区域范围内吸收不同学校的教科研先进成果。选派成绩突出的成员外出学习、观摩,并推荐优秀者参加各级各类课堂教学、论文等评比活动,并在活动中给予指导、帮助、支持。以开放式的名师工作室活动带动兄弟学校的老师一起共同参与,同共成长,融合教育理念,用任务驱动来实现示范辐射。
(五)促进名优教师成长
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要求,坚持以培养创新型、专家型的教师为目标,打造一支善于学习和创新、有团队精神、有人格魅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师队伍。通过引导教师密切关注“目标与学情、内容与策略、实施与成效、教学素养、特色创新”等维度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在探索教学改革中促进专业成长。充分发挥本校名优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建立“促评促赛促研”机制,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激励性、自主性与创新性”、“学生学习状态”、“学习结果”等维度进行专业引领。本校名优教师提供“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帮扶,开展与兄弟学校的老师线上线下的联合教研活动,推出学术专题和教育教学成果、课改模式展示等活动,把示范引领带出校园,发挥对外示范作用。
以良好机制带动青年教师的成长。通过每年评选一次“优秀备课组”、“优秀教研组”,遴选参加市区级以上优质比赛,结合信息化提升2.0工程实现4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全员赛课,组织46周岁以上教师全员参与“师徒结对子”活动等形式,指导青年教师等举措促使青年教师在教学亲历中汲取智慧,共融共长。
(六)突出特色展示
科技创新教育一直是本校主要的办学特色项目,同时学科奥赛活动、以南音为主的音乐项目、以篮球为主的体育项目也是我校支撑特色办学和效益提升的核心。
本校取得了“团中央“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全国科技教育创新十佳学校”、“第三批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等“国”字号的称号,使我校的学生兼具“人文底蕴、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内涵发展。自主创设20年积累的科技创新校本课程,用“四动教学法”实现“做中学”的科技教育理念。以学科教学、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来推动科创教育课程包括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机电一体化、三维创新设计、人文社科等系列模块。结合新时代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天文社、中草药社、微生态社等科普类社团活动,推进泉州本土特色的“家门口的哲学——李贽思想文化研究”研学活动。这些都极大促进科技创新教育进一步全方位发挥作用。
本校《泉州南音:传承与创新及其在中学的二十五年教育实践》项目获得了2020年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该项目探索了南音音乐形式在当代的传承特征与创新机制,形成了南音进入校园的基本理念与路径,具有较强的推广和辐射示范意义。南音办学特色项目也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在东南亚和台湾、金门等地区产生重大影响,支持和促进两岸文化交融。
在体育特色方面,学校的篮球、搏击操、击剑等特色主题运动也在省内外队得丰硕的成果,并立于标杆位置。积极探索并创设一到两个体育特色课程项目,带动学校体育全面发展提升。落实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模式;继续开拓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的跑操、太极拳、啦啦操等精品项目;通过改革体育节、春季运动会的项目和形式实现体育办学特色的优质与普及全面发展。
(七)探索多元评价体系形成
坚持育人为本,为学生搭建多样化成长平台。积极开展多元评价,提升综合素质评价管理水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和人生出彩。
一方面是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完善和优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过程性评价办法。特别是在强化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的基础上完善德育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加强劳动教育评价。如: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强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法治思维、行为习惯。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整合校内外劳动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研学旅行教育实践基地、劳动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场所开展活动,将学生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制定劳动教育监测评价标准,定期发布学生劳动素养监测报告。另外一方面是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探索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德评价模式。在学生多元评价信息化管理平台基础上,引入雷达图、问卷星等信息综合手段,增强评价结果的多元性和科学性。
三、辐射引领
(一)积极推动对外开放交流
依托智慧校园平台积极实施“云端开放”,坚持开展各种级别的教学公开周,积极进行教学成果的应用与宣传推广,提供教育教学改革样本经验,促进在省内外教育教学展示和交流。公开周采取联合举办的方式,以两至三所兄弟学校为核心开展学术讲座和公开课教学。每个学校分配主场学科,校际之间互派老师开课与听评课。公开周的主题紧密围绕“五育并举、多学科融合创新、智慧课堂、深度学习、教育评价”等方面进行具体实施。邀请宁藏疆等祖国西部省份、省内西部地市等派出老师参与现场授教和评价活动,构建网络直播平台,让参与的国内各兄弟学校师生一起参与课程教学和教研活动。线上直播方式克服了疫情限制的时空,极大提升了活动的时效性和影响力。
同时本校主持的省市课题也借助各级公开教学周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以课堂实证来推动力课题的主线研究,如“SOLO教与学评价理论”、“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和传感器”、“高阶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等。从辐射示范的角度来讲,也让参与其中的国内兄弟学校老师体验有深度、有理论支撑的 “智慧教学”,体现了本校教师在现代教育教学应用能力和理论实践创新方面的优势。
在对外交流方面:积极选拔优秀教师参加省市级岗位练兵、教学技能比赛、教学教研、试题命制、阅卷评卷、课题研究等活动。努力推进综合特色发展,为各领域拔尖学生发展创造条件,每年选送奥赛学科、科技创新优秀学生参加市级、省级和国家级比赛,推动我校拔尖学生在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方面能够在国内甚至国际方面参与竞技交流,展示我省学子的优秀风采。
(二)积极发挥教研基地作用
充分发挥本校作为省级物理、音乐教科研基地学校、市级信息技术普通高中强基计划学科联盟基地校、市级政治教科研基地学校的作用。基地校、联盟校活动把大量的省内外学校带动起来,面向新形势新要求,构筑更高的平台,更好地加强教科研基地建设,抓好科研成果转化工作。针对课堂改革,针对教师队伍建设,针对学校的发展需要,在课程建设、教科研成果生成与提炼升华等方面得到更系统的指导。同时,也为促时在新课程改革、示范高中辐射范、智慧校园和智慧课堂等方面和其他知名高中基地开展更多的深度交流,碰撞火花,以多种形式促进合作与交流,把本校的学科特色带动起来,并产生更宽广的示范影响。
(三)提升对口帮扶效能
在福建省教育厅的示范性高中建设推动下,我校在2018年与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泉州凌霄中学、三明市明溪一中成为结对帮扶学校。几年来,我校对兄弟学校持续派出大量的师资力量,进行支教、送研送教、公开教学、名师工作室主题教研、党建等活动。同时,与新疆昌平一中、宁夏盐池一中等西部省份学校常态化构筑了实地和远程互访交流机制。
本校将继续与若干省内外兄弟学校搭建多校联合的教学教研共同体。遵循同质促进,异质互补原则,以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为目标,坚持在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教育科研、师资培养、特色办学等领域进行更深度的合作。共享教学资源、课程资源、校本作业资源、名师资源、教科研模式与成果资源等,紧紧围绕学考经验、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彼此互相借鉴、协同研究与发展。推进各自学校内涵发展与优质提升,共同促进多方学校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在这个平台上,根据各个学校的自身特点和学校间教学教研方面的交流可行性,积极互派骨干教师驻点,推动多方参与的教师在线授课、在线课题研究、共享教师提升培训资源。实现探索跨省市的校际间线上教研机制,又融合跨校教研的智慧。
本校还将继续推动“精准帮扶”的具体行动,把学校的特色骨干教师派出去,拟定合作意向的具体精准内容,进行常态化交流和帮扶建设,继续推动成效生成。其中,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已经拟争创一级达标学校,我校与之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的互动也比之前更为频繁,双方的联动效益明显。
四、保障工作
(一)坚持党对工作的全面领导
学校将坚持贯彻执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学校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党建带团建、带队建工作。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带领全校师生树立“两个确立”意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始终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续推进常态化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也为本示范高中的示范辐射工作进行保驾护航。
(二)加强制度保障
学校认真履行本方案,做好每年度示范辐射方案的工作具体细化和落实,并做好阶段总结。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与兄弟学校建立共建机制协议。简化流程,重在实效,在制度上保障方案的实施,并对实施过程中的优秀团队、个人给予必要的表彰奖励。
(三)强化经费保障
学校预算中设定专项经费,保障示范辐射工作正常开展。对名师工作室、结对帮扶、教科研共同体、硬件网络互动环境建设、人员互动等产生的一系列活动经费给予支持,确保工作正常有效开展。通过校友总会、各地校友会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多渠道调动资源助力学校示范辐射作用的发挥。
(四)发挥工作协调机制作用
成立示范性高中示范辐射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示范辐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及时汇总示范辐射工作进展情况,积极落实工作开展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