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学术与研究 |
李叔同与“印藏” |
申俭 |
中国书法 |
2022.02 |
99 |
沈鹏先生多面观 |
陈振廉 |
中国书法 |
2022.02 |
131 |
沈鹏先生的学术思想和人文精神 |
程大利 |
中国书法 |
2022.02 |
136 |
深情辞赋建安骨——沈鹏先生诗词析解 |
林峰 |
中国书法 |
2022.02 |
142 |
编创双梅 诗书论道——记书法艺术家沈鹏先生 |
林阳 |
中国书法 |
2022.02 |
148 |
行而不辍 必有回响——《沈鹏全集》出版札记 |
樊碧博 |
中国书法 |
2022.02 |
156 |
书法在法,但妙处在人 |
丁申阳 |
中国书法 |
2022.02 |
160 |
淡雅简约的点线世界--丁申阳的草书艺术 |
刘宗超 |
中国书法 |
2022.02 |
164 |
寻找审美的眼睛 |
颜奕端 |
中国书法 |
2022.02 |
200 |
虞世南书史地位的确立问题 |
李永忠 |
中国书法 |
2022.02 |
5 |
虞世南及其书学思想 |
丁筱 |
中国书法 |
2022.02 |
36 |
诸遂良的书法艺术及其影响 |
朱关田 |
中国书法 |
2022.02 |
45 |
褚遂良书作考释 |
赵雁君 |
中国书法 |
2022.02 |
62 |
褚遂良与《王羲之书目》 |
梁少膺 |
中国书法 |
2022.02 |
72 |
诸远良书法在宋代的塑造 |
石燕婷 |
中国书法 |
2022.02 |
85 |
清代碑学视城下的诸遂良书法 |
刘光喜 |
中国书法 |
2022.02 |
91 |
梁启超眼中的诸逐良 |
张雷 |
中国书法 |
2022.02 |
95 |
魏晋尺赎法帖杂考——以《昨书帖》《建安帖》行款为例 |
祁小春 |
中国书法 |
2022.02 |
168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宋拓《淳化阁帖》第五卷银锭纹和木裂现象研究 |
徐舒桐 |
中国书法 |
2022.02 |
174 |
元陈基曾用名字考 |
于升方 |
中国书法 |
2022.02 |
179 |
晚明张泰阶《宝绘录》考述 |
王少凡 |
中国书法 |
2022.02 |
182 |
僧安“古意美学”多向实践及“墓志体”新概念——新发现的《李祖勋墓志》及相关问题探讨 |
张强 |
中国书法 |
2022.02 |
185 |
骘评臧否 慕晋崇王--朱和羹《临池心解》之帖学思想立场 |
程立斌 |
中国书法 |
2022.02 |
180 |
侯马盟书书史价值鑫测 |
薛珠峰 张洁瑶 |
中国书法 |
2022.02 |
192 |
《文心雕龙》对当代书法创作及批评的价值 |
刘尚才 刘炜评 |
中国书法 |
2022.02 |
194 |
《述书赋》和《历代名画记》鉴藏印著录研究 |
李乘 |
中国书法 |
2022.02 |
196 |
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自省与自觉——从方增先的《祭天》谈起 |
林木 |
国画家 |
2022.01 |
2 |
重拾画院的写意精神 |
周矩敏 |
国画家 |
2022.01 |
24 |
五色为功——孙博文的艺术探索与价值 |
杨惠东 |
国画家 |
2022.01 |
35 |
浩然听笔走龙蛇,气格疏朗体态健——浅论“海上四大家”蒲华的书法 |
孙海峰 |
国画家 |
2022.01 |
58 |
禅画文人画中的简约与萧散 |
马新阳 |
国画家 |
2022.01 |
61 |
浅论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情趣 |
白光 |
国画家 |
2022.01 |
63 |
明代《销闲清课图卷》中的山居生活意象探究 |
刘思娴 秦博闻 |
国画家 |
2022.01 |
65 |
由“象”达“意”——唐代人物画设色方式探究 |
李戈晔 |
国画家 |
2022.01 |
67 |
论赵无极作品中的传统美学精神 |
张湫逸 |
国画家 |
2022.01 |
69 |
浅析“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的山水美学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人园林的关系 |
陈殿霞 张婉秋 陈晓春 |
国画家 |
2022.01 |
72 |
中国山水摄影对传统艺术范式的归附和偏离 |
王晓禾 |
国画家 |
2022.01 |
74 |
敦煌壁画中的“树上生衣”图探究 |
刘文 史忠平 |
国画家 |
2022.01 |
77 |
王澍建筑作品中的传统水墨“画意”表达 |
白丹 |
国画家 |
2022.01 |
79 |
宗炳与郭熙“卧游”思想的对比 |
邱麟淋 |
国画家 |
2022.01 |
81 |
读潘天寿《雨后千山铁铸成》有感 |
余博 |
国画家 |
2022.01 |
83 |
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教学与研究 |
伊古姆诺夫钢琴学派的演奏与教学原则(上) |
孟令帅 |
钢琴艺术 |
2022.02 |
26 |
18世纪键盘音乐的演奏指法选择(上) |
柴聪聪 |
钢琴艺术 |
2022.02 |
30 |
从历史风格到实证分析--钢琴音乐力度特征研究的新动态 |
李雪梅 |
钢琴艺术 |
2022.02 |
34 |
在基本功展示交流中提升素养--一位高校音乐教师的感悟与思考 |
张梦凝 |
钢琴艺术 |
2022.02 |
38 |
浅谈弦乐队版本对作品《秋叶》演绎的启发 |
陈学元 |
钢琴艺术 |
2022.02 |
42 |
克拉拉·舒曼钢琴教学理念与实践研究 |
黄莘迪 李 晶 |
音乐生活 |
2022.02 |
9 |
何谓“交互”:网络游戏音乐创作的情感回归与理念重估 |
臧娜 霍嘉琦 |
音乐生活 |
2022.02 |
14 |
音乐修养的君子品性构成研究 |
史文露 宁 汐 |
音乐生活 |
2022.02 |
19 |
红色聚焦 民族为上-观第四届中国歌剧节部分剧目 |
景作人 |
音乐生活 |
2022.02 |
23 |
一千人眼中的第一千零一场梦红楼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观后 |
郭懿 |
音乐生活 |
2022.02 |
26 |
谈洗星海《生产大合唱》创作心路 |
李沫 |
音乐生活 |
2022.02 |
30 |
“虚实”美学视域下的李斯特钢琴作品《旅行岁月——瑞士》的思考
|
迮垚鑫 |
音乐生活 |
2022.02 |
35 |
辟斯顿《和声学》学术价值探析 |
张涛 |
音乐生活 |
2022.02 |
38 |
汇风韵百态 谱时代新声——刘洋洋室内乐与合唱作品音乐会评析 |
武 越 吕军辉 |
音乐生活 |
2022.02 |
42 |
“互联网+”时代数字音乐专辑的消费模式探析 |
郝珊 佟雪娜 |
音乐生活 |
2022.02 |
47 |
无远弗届——记“中国传统旋律与曲式系列理论丛书”出版爱乐手记 |
田佳慧 |
音乐生活 |
2022.02 |
52 |
论广西鹿寨平山山歌中的文化表达 |
李肖一 覃鲜 |
音乐生活 |
2022.02 |
56 |
众谈古乐之意理 共探遗乐之延承——全国首届《韶》乐文化专题研讨会综述音教探索 |
孟猛 |
音乐生活 |
2022.02 |
59 |
“任务驱动法”在高校音乐理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王荥 |
音乐生活 |
2022.02 |
62 |
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艺术实践中的应用 |
李芳屹 谷端平 |
音乐生活 |
2022.02 |
65 |
在实践教学中探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 |
高晓辉 |
音乐生活 |
2022.02 |
68 |
高校声乐教学中民族性的思考 |
杨福生 |
音乐生活 |
2022.02 |
73 |
高校声乐教学合理实施途径探寻 |
申欣欣 |
音乐生活 |
2022.02 |
76 |
论中国民族歌剧在高校的实践研究 |
王锋霖 陈曦泽 |
音乐生活 |
2022.02 |
79 |
山西民歌演唱风格和语言特色研究一以河曲民歌为例 |
李毅梅 |
音乐生活 |
2022.02 |
82 |
浅议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应用场景——以老年钢琴教学为例 |
肖玲嘉 |
音乐生活 |
2022.02 |
85 |
浅析声乐演唱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作用艺术漫谈 |
万兵传 |
音乐生活 |
2022.02 |
88 |
高校钢琴集体课分级教学曲目库的建设与应用 |
林沛蕾 魏倩倩 |
音乐生活 |
2022.02 |
91 |
浅析钢琴演奏艺术表现力的提升 |
朱献光 刘芸 |
音乐生活 |
2022.02 |
94 |
高质量音乐教师培养应直指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与个体实绩评价 |
贾志宏、刘沛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2.02 |
5 |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生音乐能力提升方案实践研究 |
陈文娟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2.02 |
10 |
有效提问:深度学习的“催化剂”——以《永远的<“命运”交响曲>》一课教学为例 |
董堂星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2.02 |
16 |
让合唱浸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人人美育视角下的初中班级合唱教学实践探索 |
郑艳华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2.02 |
21 |
共情·共融: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音乐情感教学实践与探索 |
朱卉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2.02 |
28 |
测教一体改良课堂生态 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成长 |
郭春娥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2.02 |
38 |
论一歌/曲多课——基于“顺序性音乐教学”14年研究掀起的课堂变革 |
许洪帅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2.02 |
56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音乐教学散记两则 |
冯存凌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2.02 |
65 |
乡村振兴视域下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教育研究 |
查大林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2.02 |
70 |
教师教育 |
借影视声音探究音乐教育的生态格局 |
张汉超、胡夏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2.02 |
44 |
强化新文科导向下美育建设定位,创新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高校音乐联盟2021年工作会议”引发的思考 |
陈畅 |
中国音乐教育 |
2022.02 |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