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思考 ——省普教室黄丹青特级教师为化学教研组作专题讲座

录入者:jwc2011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06日

201911月14日下午,化学教研组全体教师有幸聆听了福建省名师培养对象、省普教室黄丹青特级教师题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思考》的讲座。黄老师一方面从中国基础教育使命的变化、基础教育改革三大理念两个角度,阐述了作为一位基础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使命和应该秉承的教育理念,这是一线教师很难看到、站到的高度;另一方面从试题命题者角度和教师教学设计两个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层面,结合优秀教学案例,展示核心素养导向下如何进行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以及作为一个命题者对教、学、考一致性的理解。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能接地气,对于面对着新课标、新高考,正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积极进行着教学摸索的化学老师来说,化解了疑惑,指引了方向。现场听讲的老师顿时醍醐灌顶,收获良多。

首先,黄丹青老师从基础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的高度指出,随着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材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育的物质生产功能已从低中端劳动转向中高端劳动,教育的社会生产功能已从发展物质文化需要转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育的文化生产功能正走向碎片化、草根化和大众化。在新的形势下,基础教育的使命发生变化,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支撑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而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则成为教育的重要功能。当下进行着的持续不断深化的基础教育改革,就是为了更好地承担起新形势下中国基础教育的使命——立德树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材。一线教师平时鲜少思考这些的内容,原来觉得“高大上”的问题离自己很遥远,但通过黄老师数据与实例深入浅出的分析,顿觉豁然开朗,不仅对教育改革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油然生起基础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

接着,黄丹青老师提出了教育改革三大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是根本,成果导向教育是核心,培育质量文化是灵魂。“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认识到不同人的不同发展目标,落实到学科教学就是分不同的层次,搭建不同类型的丰富的教育平台供学生选择; “成果导向教育”就是“以学定教”,教学设计取决于学什么,教学过程取决于怎么学,教学评价取决于学得怎么样;“教育改革的灵魂是培育质量文化”,质量是教育对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的发展需要的满足程度,教育质量归根到底要上升到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即立德树人。

在高屋建瓴的理论引领后,黄丹青老师带着我们从“云端”重新回到“地面”,指导如何将理念落到实处。从执教者视角,对于构建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方法,提出 “成果导向”下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应采用逆向设计:先确定预期结果,如“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什么内容值得理解?什么是期望的持久理解?”;再确定评估依据,即“如何知道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最后设计学习活动,如“基于预期结果,学生需要知道哪些知识与技能?哪些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哪些教学方式更恰当?哪些学习材料和资源最合适?”。从命题者视角,素养立意下的命题取向,是基于真实情境的真实问题的解决,真实情境有学科情境、生活情境和学术情境,由简单假设走向复杂真实;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相应的为学科问题、现实问题和学术问题,由结构良好到结构不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建构学科思想方法,从而发展核心素养。

最后,黄老师分享并详细解析了两个优秀案例——《工业同时脱硫脱硝》和《Fe3+和SO32—反应产物探究》,并结合案例对基于教、学、考一致性的教学设计指出方向——教学设计要保持新鲜感,即常教常新;要超越对具体事实的认识,多进行概念性思维;擅于设计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鼓励学生迎接挑战。

三个小时的讲座,可谓“干货”满满,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一场不可多得的头脑风暴、思维大餐。通过黄丹青老师的讲座,我们深深感受到一名化学教育研究者深厚广博的专业素养、对化学教学持之以恒深度钻研的专业精神,以及对化学教育工作深深的热爱。

在讲座上,黄老师提到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但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与推进,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正在身体力行地一步一步给出答案!而身为千万基础教育者中的一员,我们能做的,就是扎扎实实地将核心素养落实在课堂教学中,使其真正转化成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平凡教育工作者的一份微小力量。    (化学组 陈斐供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