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研组熊峰、林志鹏、黄明苍老师开设区级公开课
录入者:jwc2011 人气指数:次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6日
2018年10月30日—11月2日,在我校举行的区级教学公开周活动中,化学教研组熊峰、林志鹏、黄明苍老师分别开设公开课。
熊峰老师在高一(11) 班开设的公开课主题为《钠的性质》。“钠的性质”是高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内容,因其性质典型、实验现象丰富,向来是教师开设公开课时选题的“宠儿”,但也因为过度成熟,反而不易突破,难有亮点。熊峰老师的教学设计则突破常规,没有按部就班,而是围绕“如何鉴别钠、镁、铝三种金属?”这一主题展开探究,让人眼前一亮。该主题开放性大,教材教辅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被充分激活,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实验结论的得出均在课堂上完成,并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金属钠可以与水反应这一重要的化学性质。
林志鹏老师在高二(12)班开设的公开课课题为《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比较》。“粒子浓度大小比较”因为既抽象又定量,历来是“化学反应原理”学习中的一大难点。因此,如何让抽象问题形象化以减缓知识坡度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林志鹏老师在充分了解学生思维及心理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深入浅出,思维严谨又不乏幽默风趣的“讲”结合针对性强的“练”,有效化解难点。
高三备课组黄明苍老师开设的课题为《硫及其化合物》,选取硫代硫酸钠这一未在教材中出现但却在高考中高频出现的“明星物质”为学习对象,充分挖掘该物质的教学价值,从结构、价态、类别等角度对其性质进行预测并设计实验方案加以验证,在分析评价实验方案得出结论后,提出“高考会怎样考?”,呈现近年高考中出现硫代硫酸钠的相关试题并加以解析;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融合技术,实现课堂交流及时高效的互动和反馈。课堂设计流畅,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容量大,符合高三复习教学特点。
三堂课分属三个不同年段,但具有共同的特点:三位老师的教学都能体现素养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化学学科方法和思想,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体会科学家探索物质的过程、思路与方法。三堂公开课均体现了开课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对学生学情准确把握的能力及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展现了我校学生良好的基本素质,得到了校内外听课老师的好评,为组内老师进行学科素养取向下的课堂教学改进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化学组陈斐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