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查漏补缺题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02日
一、三角部分
1.已知 且
(I)求 (或 );(II) 求
解(I) ,
.
( )
(II) ,
.
,
. .
解法2: , , .
|
|
2.右图为函数 的一段图象.
(II)求与(I)中函数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的函数图象的解析式,并作出它一
个周期内的简图.
解:(I) 又
由 的图象过
(为其中一个值).
∴ 为所求.
(II)设 为所求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该点关于直线 对称点为 ,则点 必在函数 的图象上.
∴ ,即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的函数图象的解析式是
.
|
|
|
|
|
|
|
|
|
0 |
|
|
|
|
|
0 |
-3 |
0 |
3 |
0 |
二、概率
3.(文科)一辆车要直行通过某十字路口,此时前方交通灯为红灯,且该车前面已有4辆车依次在同一车道上排队等候(该车道只可以直行或左转行驶). 已知每辆车直行的概率是 ,左转行驶的概率是 ,该路口红绿灯转换间隔时间均为1分钟. 假设该车道上一辆直行的车驶出停车线需要10秒钟,一辆左转的车驶出停车线需要20秒钟,求:
(I)前4辆车恰有2辆车左转行驶的概率;
(II)该车在第一次绿灯亮起时的1分钟内通过该路口的概率(汽车驶出停车线就算通过路口)
解:(Ⅰ)前4辆恰有2辆左转行驶的概率
(Ⅱ)该车在第一次绿灯亮起时的1分钟内通过该路口的概率
.
4.(理科) 甲、乙两人参加一次英语口语考试,已知在备选的10道试题中,甲能答对其中的6道题,乙能答对其中的8道题.规定每次考试都从备选题中随机抽出3题进行测试,至少答对2题才算合格.
(Ⅰ)求甲答对试题数ξ的概率分布及数学期望;
(Ⅱ)求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考试合格的概率.
解:(Ⅰ)依题意,甲答对试题数ξ的概率分布如下:
ξ |
0 |
1 |
2 |
3 |
P |
|
|
|
|
甲答对试题数ξ的数学期望Eξ=0× +1× +2× +3× = .
(Ⅱ)设甲、乙两人考试合格的事件分别为A、B,则
P(A)= = = ,P(B)= = = .
因为事件A、B相互独立,
方法一:∴甲、乙两人考试均不合格的概率为
P( )=P( )P( )=(1- )(1- )= .
∴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考试合格的概率为P=1-P( )=1- = .
答: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考试合格的概率为 .
方法二:∴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个考试合格的概率为
P=P(A· )+P( ·B)+P(A·B)=P(A)P( )+P( )P(B)+P(A)P(B)
= × + × + × = .
答: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考试合格的概率为 .
三、立体几何
5.已知矩形ABCD中,AB= ,AD=1. 将△ABD沿BD折起,使点A在平面BCD内的射影落在DC上.
(Ⅰ)求证:平面ADC⊥平面BCD;
(Ⅱ)求点C到平面ABD的距离;
A |
B |
C |
D |
A |
B |
C |
D |
E |
方法1:
(Ⅰ)证明:∵点A在平面BCD上的射影落在DC上,
即平面ACD经过平面BCD的垂线,
∴平面ADC⊥平面BCD.
F |
A |
B |
C |
D |
E |
G |
且平面 平面 =
∴BC⊥平面ACD. ∵DA 平面ACD,
∴BC⊥DA.① 依条件可知DA⊥AB.
②∵AB∩BC=B,∴由①、②得DA⊥平面ABC.
设点C到平面ABD的距离为d,
∵DA⊥平面ABC,∴DA是三棱锥D-ABC的高.
∴由VC-ABD=VD-ABC,得 dS△ABD= DAS△ABC.
解得d= .
即点C到平面ABD的距离为 .
(Ⅲ)解:取 中点 ,连 为 中点
由(Ⅱ)中结论可知DA⊥平面ABC,∴EF⊥平面ABC.
过F作FG⊥AC,垂足为G,连结EG,
则GF为EG在平面ABC的射影,
∴∠EGF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ABC中
FG= BC= , 又EF AD,∴EF=
在 △EFG中容易求出∠EGF=45°.
即二面角B-AC-E的大小是45°.
方法2:(Ⅰ)证明:如图,以CB所在直线为x轴,DC
所在直线为y轴,过点C,平面BDC方向向上的法向量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所以C(0,0,0), B(1,0,0),D(0,- ,0),设
∵点A在平面BCD上的射影落在DC上,
由 且 ,
得 .
∴点A的坐标为A(0, , ).
∵n1=(0,0,1)是平面BCD的一个法向量.
而 =(1,0,0)是平面ADC的一个法向量.
∵n1· = (0,0,1)·(1,0,0)=0,
∴平面ACD⊥平面BCD.
(Ⅱ)解:设点C到平面ABD的距离为d,
∵ =(0, ,- ), =(1, , ),
=(0, , ),
容易求出平面ABD的一个法向量为n2=(- ,1,-1) .
∴d=|| |cos< ,n2>|=|1× |= .
即点C到平面ABD的距离为 .
(Ⅲ)解:∵ = (-1,- , ), =(1,0,0),
∴容易求出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为n3= (0,1,1) .
A(0,- , ),E( ,- ,0),
∴ = ( ,0,- ).
∴容易求出平面AEC的一个法向量为n4= (2, , ) .
∵n3·n4=0+ + =2 ,| n3|= ,| n4|=2 ,
∴cos< n3,n4>= = .
∴二面角B-AC-E的大小是45°.
6*.如图,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长和底面边长均为1,M是底面BC边上的中点,N是侧棱CC1上的点,且CN= NC1.
(Ⅰ)求证:AM 面BC ;(或若 为 的中点,求证: .)
(Ⅱ)若二面角B1-AM-N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 ,求 的值;
(Ⅲ)在第(Ⅱ)的前提下,求点B1到平面AMN的距离.
解法1:(Ⅰ)因为M是底面BC边上的中点,且AB=AC,所以AM BC,
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 底面 , AM 又 .所以AM 平面 .
(或:连结 , 又 , .)
(II)因为AM 平面
且 M 平面 ,NM 平面
∴AM M, AM NM,
∴ MN为二面角 —AM—N的平面角.
∴ ,设C1N= ,则CN=1-
又 M= ,MN= ,
连 N,得 N= ,
在 MN中,由余弦定理得
,
得 = .故 =2.
(III)过 在面 内作直线 , 为垂足.又 平面 ,所以AM H.于是 H 平面AMN,故 H的长即为 到平面AMN的距离.在 中,
H= M .故点 到平面AMN的距离为1.
解法2:(Ⅰ)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0,0,1),M(0, ,0),
C(0,1,0), A ( ),设N (0,1,a) ,所以,
, ,
因为 所以 ,同法可得 .
又 故AM 面BC .
(II)由(Ⅰ)知﹤ ﹥为二面角 —AM—N的平面角,以下同法一.
(Ⅲ)设n=(x,y,z)为平面AMN的一个法向量,则由 得,由(II)知
.
故可取
到平面AMN的距离为
四、解不等式
7.已知集合A= ,B= .
(I)当a=2时,求A B;
(II)求使B A的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I)当a=2时,A=(2,7),B=(4,5)
∴ A B=(4,5)
(II)解集合B= ,
当 ,则 B= ;当 ,则 B=(2a,a2+1),
解集合A=
当a< 时,A=(3a+1,2);当a= 时,A= ;
当a> 时,A=(2,3a+1);
要使B A,
当 ,则 B= , B A成立;
当 ,则 B=(2a,a2+1),
当a< 时,A=(3a+1,2)要使B A,必须 , 此时a=-1;
当a= 时,A= ,而B ,故使B A的a不存在;
当a> 且 时,A=(2,3a+1),要使B A,必须 , 此时1<a≤3.
综上可知,使B A的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8.*(理)已知不等式: ----------①
--------------------------------------------②
------------------------------------------③
(I)分别求不等式①②的解集.
(II)若同时满足①②的x的值也满足不等式③,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III)若满足不等式③的x的值至少满足①②中的一个,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文)已知不等式: ----------------------------------------------------①
--------------------------------------------②
------------------------------------------③
(I)分别求不等式①②的解集.
(II)若同时满足①②的x的值也满足不等式③,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III)若满足不等式③的x的值至少满足①②中的一个,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I) ①的解集为A={x|-1<x<3}(理,且x≠0)
I ②的解集为B={ }
(II)由(1): 或 知
要满足题意的要求,则方程2x2+mx-1=0的一根小于等于0(文:小于0),另一根大于等于3.
设f(x)= 2x2+mx-1,则 (文 )
(III)要满足题意的要求,则方程2x2+mx-1=0的两根应在区间(-1,4]上.
设f(x)= 2x2+mx-1, 抛物线开口向上且f(0)=-1<0, 故
则 .
五、数列
9.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 , , 其中 ,
(I)证明 ;
(II)设 ,试证明 ;
(III)若数列 满足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I)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下:
①当 时,由条件知 ,故命题成立;
②假设当 时,有 成立
那么当 时, 故命题成立
综上所述,命题 对于任意的正整数 都成立.
(II)
(III)
且
数列 是以 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
10. 已知数列 ,其中 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是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 是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 ).
(I)若 ,求 ;
(II)试写出 关于 的关系式,并求 的取值范围;
解:(I) .
(II) ,
,
当 时, .
六、解析几何
11.已知三点P(5,2)、 (-6,0)、 (6,0).
(Ⅰ)求以 、 为焦点且过点P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Ⅱ)设点P、 、 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分别为 、 、 ,求以 、 为焦点且过点 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解:(I)由题意,可设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其半焦距 .
,
∴ ,
,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
(II)点P(5,2)、 (-6,0)、 (6,0)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分别为:
、 (0,-6)、 (0,6)
设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由题意知半焦距 ,
,
∴ ,
,故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12.已知定点 点P在 轴上运动,M在x轴上,N为动点,且
;
(Ⅰ)求点N的轨迹C的方程;
(Ⅱ)过点 的直线l(不与x轴垂直)与曲线C交于A,B两点,设点 , 的夹角为 ,求证:
解:(Ⅰ)
由 ①
0, 0,
即 并代入①,
得 即为所求.
(Ⅱ) 过点 的直线l(不与x轴垂直)与曲线C交于A,B两点
设l的方程为 且
由 消去y,
得
设
则
.
七、函数与导数
13.已知函数 和 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且
(I)求函数 的解析式;
(II)解不等式 ;
解:(I)设点 为函数 的图象上任意一点,则点P关于y轴对称点为 ,因为函数 和 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所以点 一定在函数 图象上,代入得 ,所以 .
(II)
或 或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14.如图,等腰梯形 的三边 分别与函数 , 的图象切于点 .求梯形 面积的最小值.
解: 设梯形 的面积为 ,点P的坐标为 .
由题意得,点 的坐标为 ,直线 的方程为 .
直线 的方程为
即:
令 得,
令 得,
当且仅当 ,即 时,取“=”且 ,
时, 有最小值为 .
梯形 的面积的最小值为 .
八、应用题
15.某机床厂今年年初用98万元购进一台数控机床,并立即投入生产使用,计划第一年维修、保养费用12万元,从第二年开始,每年所需维修、保养费用比上一年增加4万元,该机床使用后,每年的总收入为50万元,设使用x年后数控机床的盈利额为y万元.
(I)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II)从第几年开始,该机床开始盈利(盈利额为正值)
(III)使用若干年后,对机床的处理方案有两种:
(1)当年平均盈利额达到最大值时,以30万元价格处理该机床;
(2)当盈利额达到最大值时,以12万元价格处理该机床.
问用哪种方案处理较为合理?请说明理由.
解:(I)依题得:
(II)解不等式
(III)(1)
当且仅当 时,即x=7时等号成立.
到2015年,年平均盈利额达到最大值,工厂共获利12×7+30=114万元.
(2)
故到2018年,盈利额达到最大值,工厂获利102+12=114万元
因为盈利额达到的最大值相同,而方案Ⅰ所用的时间较短,故方案Ⅰ比较合理.
16*.甲、乙两人用农药治虫,由于计算错误,在 、 两个喷雾器中分别配制成12%和6%的药水各10千克,实际要求两个喷雾器中的农药的浓度是一样的,现在只有两个容量为1千克的药瓶,他们从 、 两个喷雾器中分别取1千克的药水,将 中取得的倒入 中, 中取得的倒入 中,这样操作进行了 次后, 喷雾器中药水的浓度为 %, 喷雾器中药水的浓度为 %.
(Ⅰ)证明 是一个常数;
(Ⅱ)求 与 的关系式;
(Ⅲ)求 的表达式.
解:(Ⅰ)开始时, 中含有10 12%=1.2千克的农药, 中含有10 6%=0.6千克的农药, 次操作后, 中含有10 %=0.1 千克的农药, 中含有10 %=0.1 千克的农药,它们的和应与开始时农药的重量和相等,
从而有 ,所以 =18(常数).
(Ⅱ)第 次操作后, 中10千克药水中农药的重量具有关系式:
,
即 ,再由(1)知 ,
代入化简得 ①
(Ⅲ)令 ,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 =-9,
所以 ,由①,
,
,
20080526
可知数列 是以 为首项,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知: ,
20080526
所以 .
- 上一篇:2008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 下一篇:2008届高三数学文科双基训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