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开卷 |
读《学记》 |
顾明远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103 |
1 |
名家在线 |
引导孩子领受熟悉与陌生的敲门声 |
黄荣华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103 |
1 |
|
千年吟诵今仍在,不复更忧古道穷——吟诵之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与落实 |
李哲峰 |
|
202103 |
4 |
|
课堂与生活:两个语文学习生态环境的融通 |
赵福楼 |
|
202103 |
15 |
|
我给于漪老师当责编 |
李节 |
|
202103 |
26 |
|
我思故我在——再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思考 |
贾铖虎 |
|
202103 |
40 |
|
辩证对待核心背景下的母语学习 |
刘笑天,杨平 |
语文教学与研讨 |
202103 |
4 |
|
《智取生辰纲》备教手记 |
谢道炳 |
|
202103 |
92 |
|
“赤壁三绝”课堂实录 |
郑可菜 |
语文建设 |
202103 |
33 |
|
抓住群文内在的关联性 |
褚树荣 |
|
202103 |
37 |
|
评《老子》选三章 |
孙绍振 |
|
202103 |
54 |
理论研究 |
毛泽东诗词的革命价值及任务群学习 |
潘红义 |
语文月刊 |
202103 |
2 |
|
语言学习:不能在鉴赏的漩涡里打转 |
张学新 |
|
202103 |
5 |
|
推陈出新: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 |
周扬 |
|
202103 |
9 |
|
高中文言文教学:拓展文化空间 |
蔡莉玲 |
|
202103 |
13 |
|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大单元教学的原则与策略 |
庄照岗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103 |
18 |
|
以大单元教学落实学习任务群的实践探索 |
朱静 |
|
202103 |
21 |
|
“单元”视域下的群文教学与单篇教学 |
朱诵玉 |
|
202103 |
23 |
|
挣出“彀中”的深沉思索——宋代质疑心理与语文表达(下) |
陈军 |
|
202103 |
28 |
|
语文课堂审美体验的育人价值及路径选择 |
李冰雪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103 |
28 |
|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
左文秋 |
|
202103 |
33 |
|
探索语文个性化教学,培养多样化人才 |
陈桂贤 |
|
202103 |
37 |
|
新时代教育对语文教师必备素养的思考 |
耿良富 |
|
202103 |
40 |
|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确定高中戏剧教学内容的策略 |
居书萍 |
|
202103 |
47 |
|
语文微课教学内容确定的三个关键点 |
汪茜雅,方正 |
|
202103 |
54 |
|
生动课堂,让学生在角色变革内化三种能力 |
刘珉洁 |
|
202103 |
57 |
|
项目主导 以评促学 |
吴梓萍 |
|
202103 |
65 |
|
让初中生嘴“动”起来的几点建议 |
刘咏梅 |
|
202103 |
72 |
|
执笔一幅情画 |
丁曌 |
|
202103 |
76 |
|
思辨的力量 |
万荣 |
|
202103 |
113 |
|
创设教学新模式,激活课堂思维活动 |
曾婵 |
|
202103 |
116 |
|
互联网+时代的语文教学反思 |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103 |
4 |
|
深化语文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多维思考 |
叶丽新,张春雷 |
202103 |
4 |
|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的实践审视 |
王彤彦 |
|
202103 |
8 |
|
信息化背景下语文学习方式转型的实践 |
朱茂林 |
|
202103 |
12 |
|
20世纪美国文学教学理论变迁与启示 |
樊亚琪,李玲 |
|
202103 |
15 |
|
后疫情时代语文课堂变革的“三重”转向 |
董小玉,李林原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103 |
3 |
|
“研习”下的高中语文教学——选择性必修上册编写意图与教学建议 |
张克中 |
|
202103 |
28 |
|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学习资源的呈现与使用 |
丁雄,管然荣 |
|
202103 |
32 |
|
学习任务群研究综述(上) |
李博雅,,靳彤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103 |
3 |
|
“小微专题”开发策略 |
郑可菜 |
|
202103 |
13 |
|
叙事学视角下高中小说的教与考(上) |
夏智 |
|
202103 |
17 |
|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专题学习设计 |
李方顺 |
|
202103 |
20 |
|
诗歌语境的情境转化探析 |
梁永霞,王江峰 |
202103 |
30 |
|
经典作品的人物称呼探寻 |
卓静 |
|
202103 |
33 |
|
心向彼处驰去 诗从对面飞来——古诗词“对写法”创意教学设计 |
徐铭莲 |
|
202103 |
35 |
|
纸上荒唐言 人间心酸泪——《红楼梦》整本书导读策略 |
李庆华 |
|
202103 |
47 |
|
语文教学的“文学意义”建构 |
朱伟 |
|
202103 |
50 |
|
试论《乡土中国》研究方法教学策略 |
姚春燕 |
|
202103 |
53 |
|
“活动·探究”单元的价值和实施 |
陆志平等 |
语文建设 |
202103 |
4 |
|
语文实践:“活动·探究”单元教学实施的旨归 |
贾秋萍 |
|
202103 |
9 |
|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研究2020年度报告——基于《复印报刊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论文转载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
李金云等 |
|
202103 |
21 |
|
审辨式思维观照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 |
孔晓玲 |
|
202103 |
39 |
课堂教学 |
系统理论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例谈——以《精神明亮的人》阅读指导为例 |
严爱军 |
语文月刊 |
202103 |
17 |
|
意象·意脉·意境:现代诗歌教学三部曲——以《天上的街市》为例 |
贾小娟 |
|
202103 |
21 |
|
《兵车行》风格还原与教学价值探究 |
杨成靖 |
|
202103 |
24 |
|
笑谈诗词赏析之“炼字”——从一份真实的诗词赏析答卷说起 |
贾骄阳 |
|
202103 |
32 |
|
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提升跨文化理解力——“跨文化专题研讨”任务群教学建议 |
陈文静 |
|
202103 |
35 |
|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思路及建议 |
南银妮,吴泓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103 |
11 |
|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导读课例赏鉴 |
张莉莉,娄连君 |
202103 |
43 |
|
逻辑的力量——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专题学习设计 |
杨锦涛,赵宁宁 |
202103 |
47 |
|
外国文学作品节选课文的教学处理——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教学例谈 |
邢国英 |
|
202103 |
51 |
|
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醉翁亭记》教学策略研究 |
丁高奎,陈喜敏 |
202103 |
89 |
|
一课多篇:缀珠成链 |
王彦明 |
|
202103 |
140 |
|
整合单元 辩证思考 |
朱春晖 |
|
202103 |
147 |
|
《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教学设计 |
常凯 |
|
202103 |
151 |
|
“文道”关系:语文重“文” |
王鹏伟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103 |
28 |
|
《兰亭集序》教学实录 |
李尹 |
|
202103 |
28 |
|
诸葛亮《诫子书》疑难解读 |
毋小利 |
|
202103 |
46 |
|
第三只猫与次要人物——郑振铎《猫》解读 |
钟军 |
|
202103 |
50 |
|
祥林嫂:身份焦虑下的无妄挣扎 |
丁磊 |
|
202103 |
52 |
|
论柳妈和祥林嫂——《祝福》文本品读 |
谷兴云 |
|
202103 |
56 |
|
《大自然的语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曾知英 |
|
202103 |
60 |
|
致在:说明文教学生魅的应然 |
汲安庆 |
|
202103 |
62 |
|
《望海潮》《扬州慢》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
张兰芳 |
|
202103 |
64 |
|
依托教材“课后提示”,有效实施比较阅读 |
夏宇 |
|
202103 |
67 |
|
体悟学习之道,走进说理之门——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学习任务设计 |
蔡轶佳,刘春玲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103 |
35 |
|
契合成长心理,彰显学习经历——“我们的青春书房”语文项目学习 |
朱浩真 |
|
202103 |
39 |
|
谁解其中味——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红楼梦》专题学习设计 |
李建波等 |
|
202103 |
44 |
|
课程取向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实践研究——以《红楼梦》为例 |
陈琳 |
|
202103 |
48 |
|
探寻古诗文词汇学习的有效路径——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八单元教与学实践 |
王丹霞 |
|
202103 |
52 |
|
基于新课标下的古诗教学如何实现“语言运用” |
刘金练 |
|
202103 |
56 |
|
沉于至情至性 研之巡境探幽——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
纪秋香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103 |
6 |
|
立足“研习”设计学习活动 |
吴欣歆 |
|
202103 |
9 |
|
是我不像人,还是我不够像虫——从《变形记(节选)》看单篇任务教学 |
邵然 |
|
202103 |
10 |
|
“真问题”引领下的深度挖掘——《老王》教学新突破 |
邢延,佟静 |
|
202103 |
23 |
|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教学思考——毛泽东诗词专题学习 |
章俊 |
|
202103 |
26 |
|
“篇群”连读的教学探索 |
雷刚,郭连友 |
|
202103 |
28 |
|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
安杨华 |
|
202103 |
38 |
|
引入社科工具 破解写作难题——史建筑《论点的展开》课例品析 |
杜昌一 |
|
202103 |
41 |
|
一变谈厚薄 三问论精工——《赤壁赋》教学新尝试 |
顾向阳 |
|
202103 |
44 |
|
冰炭结愁肠 热血著春秋——从《报任安书》中探寻《史记》的创作心路 |
陈金华 |
|
202103 |
55 |
|
三个时间·三段对话·三种品质——再次深读《品质》 |
唐梦一 |
|
202103 |
58 |
|
世事波上舟 沿洄安得住——两“舟”之意象新发现 |
张书军 |
|
202103 |
61 |
|
走进演讲现场——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设计与实践 |
高红 |
语文建设 |
202103 |
13 |
|
在真实的戏剧活动中探究——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设计与实践 |
朱苏兰 |
|
202103 |
17 |
|
依托教材自然单元发挥学习任务群的综合效应——以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为例 |
吴欣歆,朱来青 |
202103 |
49 |
阅读写作 |
任务驱动型写作教学中提升学生理性思维品质的策略探析 |
张静 |
语文月刊 |
202103 |
27 |
|
高中整本书研读活动组织的“困”与“解” |
曲荣芳 |
|
202103 |
39 |
|
用“乡土”文化燃情古诗教学 |
孙萍 |
|
202103 |
42 |
|
中学古诗词阅读生活化与美育共生的实践性思考 |
黄少杰 |
|
202103 |
45 |
|
德志皆寄予体,无体是无德志也——“体育健康”写作导练 |
孟晓东 |
|
202103 |
86 |
|
身体为根,精神为枝 |
王璞 |
|
202103 |
87 |
|
学习固然重要,体育也不能忽视 |
梁芯念 |
|
202103 |
88 |
|
《逆风飞翔·奋斗少年终会获得掌声》读后感写作导练 |
訾文虎,薛朝玉 |
202103 |
89 |
|
一以贯之的努力,不得懈怠的人生——读高考考生之励志故事有感 |
吴世文 |
|
202103 |
90 |
|
地不载人,而人自立——读《逆风飞翔·奋斗少年终会获得掌声》有感 |
王楷汶 |
|
202103 |
92 |
|
“写”我所“读”:古诗词鉴赏教学范式的重构 |
方佳琦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103 |
33 |
|
读写融合,打通文学鉴赏的“任督二脉” |
邓彤 |
|
202103 |
35 |
|
整本书阅读:《家》典型人物双重人格成因解析 |
张从慧 |
|
202103 |
60 |
|
“真写作”课程的双向三大要素(上)——从教师层面解读三大要素 |
彭俊姣 |
|
202103 |
62 |
|
能“举其词”且能“运用” |
朱香平 |
|
202103 |
66 |
|
读透写景范文,领悟出彩秘诀——如何让学生从范文中学会描写景物 |
周志恩 |
|
202103 |
68 |
|
开拓影响资源,动感创意写作——以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教学设计为例 |
程丽华,徐赟 |
|
202103 |
71 |
|
平淡叙述中的文本张力 |
蒋咚咚,冯铁山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103 |
12 |
|
情感逻辑:开启文本深度阅读的密码 |
张从慧 |
|
202103 |
16 |
|
小文章展示的大世界 |
张黎明 |
|
202103 |
23 |
|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从文本细读开始 |
郑坚纯 |
|
202103 |
26 |
|
群文阅读是走向大阅读和深阅读的高效路径 |
段增勇 |
|
202103 |
43 |
|
学科素养下的学术著作整本书阅读指导 |
黄小娟 |
|
202103 |
60 |
|
归纳式阅读教学的构建路径与操作实践 |
余米曲 |
|
202103 |
69 |
|
运用信息技术建构习作评改教学新生态策略探究 |
范荣波 |
|
202103 |
79 |
|
阅读得其方,下笔如有神 |
陈晓玲 |
|
202103 |
82 |
|
读透文本是教学设计的基础 |
彭玲芳 |
|
202103 |
85 |
|
写作知识的教学实践路径初探 |
罗茜敏 |
|
202103 |
119 |
|
以示范性指导,弥补学生写作经验的缺失 |
戴启江 |
|
202103 |
124 |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性灵写作教学探究 |
曾江保 |
|
202103 |
128 |
|
树立四种意识,驱动任务写作 |
明戈利 |
|
202103 |
155 |
|
学习支架在整本书阅读微专题教学的运用 |
袁圆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103 |
20 |
|
初中语文科普类整本书导读策略例谈 |
陈书桂 |
|
202103 |
24 |
|
创生思想:写作教学的核心内容 |
彭跃为,邓彤 |
|
202103 |
33 |
|
浅谈小小说写作教学 |
程翔 |
|
202103 |
39 |
|
诗歌怎么能“除外” |
王栋生 |
|
202103 |
44 |
|
用真实阅读推动整本书阅读的课堂教学(下) |
曹勇军 |
|
202103 |
85 |
|
打通读写:《乡土中国》复习策略 |
毛惠康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103 |
64 |
|
群书阅读教学探究——谈“我所理解的‘乡土中国’” |
李文亮 |
|
202103 |
66 |
|
草色遥看近却无——浅谈古诗词中审美距离的创设 |
徐树忠 |
|
202103 |
68 |
|
探索思辨性阅读教学 |
石定全 |
|
202103 |
71 |
|
图像时代语文阅读教学的变革与发展 |
刘晓荷,董小玉 |
语文建设 |
202103 |
27 |
|
支架与空间:整本书阅读的层次性与结构化——以《雷雨》教学实践为例 |
朱雨时等 |
|
202103 |
44 |
|
初中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策略 |
崔丽梅 |
|
202103 |
75 |
|
深度阅读会让语文课堂发生什么 |
刘颖异 |
|
202103 |
78 |
试题研究 |
虚实结合,让座位插上文采与理趣的翅膀 |
邱子然 |
语文月刊 |
202103 |
48 |
|
重视使用条件 发挥论据效用 |
王义刚 |
|
202103 |
52 |
|
议论文中材料论据使用的思考——以热点新闻事件评论为例 |
张韶晨,戴启江 |
202103 |
56 |
|
关注个体独特感受——浅析深圳市近十年中考作文命题共同性 |
王翠芬 |
|
202103 |
60 |
|
走向知识:“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的必由之路——2021年八省市新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述评 |
金庞,张悦群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103 |
74 |
|
情境参与:素养型试题的亮点及其价值 |
张春华 |
|
202103 |
77 |
|
情境在2021年八省市新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中的运用、存在的问题与命题建议 |
袁夫石 |
|
202103 |
79 |
|
无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2021年八省市新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作文题评析 |
杜秀,陈鲁峰 |
|
202103 |
82 |
|
以素养为导向,在应用中创新——2021年八省市新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分析 |
王惠 |
|
202103 |
84 |
|
传承优秀文化,创新时代表达——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作文题深度评析 |
余昆仑 |
|
202103 |
87 |
|
高考语文卷病句题的情境化命题趋势 |
肖璟怡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103 |
131 |
|
高考语文全国Ⅲ卷文言文试题评析与备考建议 |
魏敏 |
|
202103 |
136 |
|
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指向下的新高考命题——以“八省联考”语文试题为例 |
周京昱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103 |
69 |
|
去隔:读懂古诗的语言——以高考全国卷古诗为例 |
汪波 |
|
202103 |
75 |
|
高考写作:宏大价值的微观言说 |
成旭梅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103 |
7 |
|
指向关键能力发展的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题 |
朱武兰 |
|
202103 |
10 |
|
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2017—2020年全国卷文学类文本叙事视角研究 |
邹春盛 |
|
202103 |
14 |
|
基于“后经典叙事学”与“艺术审美”的跨文化小说作品解读——以2020年全国卷Ⅰ文学类文本阅读《越野滑雪》为例 |
李晓菁 |
|
202103 |
18 |
|
以信息性阅读为关键能力的“实用类文本”备考策略 |
蔡森,石瑞文 |
|
202103 |
21 |
|
观点摘编 相关题录 |
|
|
202103 |
27 |
|
关键能力:高考内容的重点指向——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下的语文高考探究之六 |
张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103 |
72 |
|
精准突破“语句复位”微专题备考 |
徐爽 |
|
202103 |
76 |
|
高考作文试题语境考查载体分析 |
孔凡成 |
语文建设 |
202103 |
59 |
|
文言诗文群文阅读考查现状与发展方向 |
诸定国 |
|
202103 |
63 |
|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高中语文教学思考 |
杜保中 |
|
202103 |
72 |
资料参考 |
元稹《赋得春雪映早梅》范读 |
蒋寅 |
语文月刊 |
202103 |
63 |
|
统编初中语文文言文的语法修辞知识研究 |
韩江雪 |
|
202103 |
66 |
|
《鸿门宴》中樊哙形象的虚化及其意义 |
郭林 |
|
202103 |
70 |
|
《在酒楼上》“迁葬”事件再解读——从“积雪里会有花,雪地下会不冻”说起 |
王志 |
|
202103 |
73 |
|
从郑伯“家事”看春秋时期政治社会秩序的复杂性——《郑伯克段于鄢》备课札记四则 |
郑斯斯 |
|
202103 |
76 |
|
无极之外复无极——《逍遥游》重言解读 |
陈铁军 |
|
202103 |
82 |
|
犬色声马,什么东东? |
汤青武 |
|
202103 |
23 |
|
“正中我下怀”? |
宋桂奇 |
|
202103 |
55 |
|
“豁然消失”? |
罗献中 |
|
202103 |
59 |
|
应是“电光石火” |
胡礼湘 |
|
202103 |
65 |
|
“勋阀”释义商榷 |
贾贤珍 |
|
202103 |
78 |
|
既然“万事俱备”,为何“只欠东风”? |
李雪松 |
|
202103 |
85 |
|
作为悼词教什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价值分析 |
陈赣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103 |
54 |
|
“礼治秩序”视域下的“未庄”世界——《乡土中国》与《阿Q正传》对比阅读 |
刘丹妮 |
|
202103 |
57 |
|
海峡两岸新版高中语文教材诗歌选编比较研究 |
陈巧云 |
|
202103 |
98 |
|
《断章》:经典何以说不尽 |
满佩 |
|
202103 |
103 |
|
理解《秋天的怀念》的三个向度 |
陈傲雪 |
|
202103 |
106 |
|
揭开物件变化背后的谜底 |
蒋雯 |
|
202103 |
110 |
|
循文会心识刘兄 |
蒋泞阳 |
|
202103 |
157 |
|
为什么“凄凄不似向前声” |
赵淑荣 |
|
202103 |
159 |
|
中国文献学的基本内容 |
赵志伟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103 |
82 |
|
“长出来”的诗一样深沉动人——《涉江采芙蓉》注释的诗学趣辨 |
肖如宏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103 |
78 |
|
你好,“原年人” |
刘惠 |
语文建设 |
202103 |
67 |
|
“故垒”“故国”之语用细读再探 |
柳振华 |
|
202103 |
69 |
教研有得 |
一石激起三层浪 |
宗学耀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103 |
38 |
|
慢教语文 静伴花开 |
胡晓丹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103 |
79 |
视窗 |
大学入学考试中语文测试对比分析研究:以美、英、德、日等国为例 |
赵琪凤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103 |
59 |
文学追梦 |
第104尺 |
李佩静,指导老师:陈如平 |
语文月刊 |
202103 |
93 |
|
三角梅的爱恋 |
肖艳林,指导老师:赵本立 |
202103 |
95 |
|
小巷深处有人家 |
陆梓萌,指导老师:何伟 |
202103 |
96 |
|
|
|
|
202103 |
|
|
|
|
|
202103 |
|
|
|
|
|
202103 |
|
资讯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举办2020“线上”语文学习指导研讨活动 |
学会通讯组 |
语文月刊 |
202103 |
封三 |
|
索引 |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103 |
64 |
广告 书评 |
民间文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 |
王子天 |
语文建设 |
202103 |
|
|
美国拉美裔文学研究的开山之作 |
孙晓彤 |
|
202103 |
|
|
文本与视觉交互下的文学教学探究 |
崔成先 |
|
202103 |
|
|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语言翻译问题探究 |
黄英 |
|
202103 |
|
|
文化差异视野下的语文教师文学素养提升 |
黄英明 |
|
202103 |
|
|
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的冲突解读 |
陈泓杉 |
|
202103 |
|
|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修心理论研究 |
戴晓伟 |
|
202103 |
|
|
俗与雅中的真情人间 |
陈林瑶 |
|
2021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