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德育工作>> 德育资讯

德育资讯

陈慧颖劳动单元教学设计

录入者:zhengjiaochu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8日

《芣苢》《插秧歌》教案

一《芣苢》教案

 

学习目标:

1.落实诗歌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背诵课文

2.领会及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3.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4.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歌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能够辨别赏析比兴的艺术手法。

学习过程:

一、自学引导:

1.关于《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内容上包括:

①社会政治诗,对生活愤懑忧伤,抒发感慨,对政治或赞美或讥讽、抨击;②爱情诗,歌颂美好的爱情;③史诗,记载民族的历史,歌颂祖先的功勋;④反映兵役、劳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不幸。《诗经》中的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在艺术手法上主要采用赋比兴的方法:

赋:直接铺陈叙述,直截了当地表达所要陈述的思想感情,是《诗经》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朱熹:“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如《邶风• 击鼓》所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很直接、很热烈地将自己的爱情誓言表达出来。

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魏风• 硕鼠》通篇用比。

兴:即起兴,用其他事物引出要说的内容。朱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如《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

2.简介背景 

《芣苢》是周代人们采集野生植物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

3.芣苢:

车前草,春夏生长,遍布于荒野路边,其嫩叶可食,全草可入药,可以说是一种易得又多用的食物。《芣苢》是《诗经•国风•周南》中的一首诗。

4.给下列划线字注音,并且解释。

(fú)(yǐ ):野生植物名,可食;一说即车前子。

(duō):拾取,伸长了手去采。

(luō):顺着茎滑动成把地采取。

(jié):一手提着衣襟兜着。

二、理解诗歌特点

1. 《诗经》在句式上有何特点?

明确:作为配乐吟唱的诗歌,《诗经》在句式上斑斓丰富,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夹杂二言八言不等。《芣苢》中尤为明显,通篇短促的四字句显得节奏感鲜明,易于传诵吟唱,是构成全文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

2.朗读《芣苢》一诗,寻找声韵及用词上的特点。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撷之。

明确:1)声韵上的特点。

灵活运用了双声叠韵之手法,全诗总共变换了六个字,在声韵上都存在着显著的特点。第一句中的“采”(cai)和第二句中的“有”(you)由于古代语音演变,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具有双声和叠韵的特点,但第三句中的“掇”(duo),第四句中的“捋”(luo),第五句中的“袺”(jie),第六句中的“襭”(xie),至今仍然具有双声和叠韵的特点,这使得其节奏舒卷徐缓,也在内容中形成了动作的进程和情感的变化循序渐进之效,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以及情感体验上都耐人寻味。

2)用词上的特点。

灵活多样的用词,把采摘芣苢的动作描绘得具体准确而生动,几个环节分置于三章之中,三章互为补充,在意义上形成了一个整体,一长三用,曼妙非常,无不体现出诗人敏锐细致的洞察力以及纯熟的语言驾驭能力。

3.《芣苢》一诗句式上的鲜明特点是什么?

明确:1)赋的手法的运用,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赋比兴”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本诗主要运用了“赋”的手法,“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这个句式贯穿始终,反复铺陈,把采芣苢的热闹欢乐场面充分展现出来。 

2)重章叠唱的手法。全诗一共三章,每一章的句式相同,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令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

三、交流合作

1.细读文本梳理细品鉴

《芣苢》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车前草的劳作过程,这个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明确:1)综观《芣苢》一诗,“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极具特点,将劳动的细节和劳动的过程真实地表现了出来。

2)《芣苢》中叠字用得颇多,“采采芣苢”中的“采采”二字,在重章复沓中将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将女子劳作的过程和劳作的心情自然地表达了出来。

2. 前人读《芣苢》说:反复吟咏,“自然生其气象”。本诗有什么写作特点?产生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重章叠句。不断重复产生了简单明快、回环往复的音乐感,更好地表达了情绪与情感。同时,六个动词的变化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四、巩固检测

1)一词多义

言采之(  助词,无实义  

不宜妄自菲(《出师表》)(   动词,看不起     

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动词,迫近

:薄采之(  助词,无实义     

此人一一为具所闻(《桃花源记》)(  动词,说  

:照管鹅儿雏鸭(  连词,和      

呼尔而之,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动词,给  

所识穷乏者得我(《鱼我所欲也》)(    “欤”,语气词     )

2)古今异义

朝餐歇半霎

古义:( 他 )

今义:( 人工开凿的水道 )

二、《插秧歌》教案

 

学习目标:

1.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

2. 领会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品质,感受劳动精神的内涵。

3. 学习杨万里及“诚斋体”相关知识,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劳动之美。

学习重、难点:

梳理诗歌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表达技巧,体会作者情感。

学习过程:        

一、自学引导:

1.关于作者: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有《诚斋集》传世。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未成荫。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2.关于“诚斋体”

诗歌多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材,以师法自然的白描手法写诗,具有想象新奇,语言通俗浅近、活泼自然、风趣诙谐,层次曲折,变化无穷,风格流转圆美,一改宋诗瘦硬生涩的旧格,成为南宋诗风转变的一个关键。杨所创作的这种诗歌,称为“诚斋体”。

3.简介背景 

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

4.给下列划线字注音,并且解释。

鍪(móu)       蓑(suō)        胛(jiǎ)      朝(zhāo)

霎(shà)       莳(shì)        匝(zā)

二、细读文本梳理细品鉴

1. 结合种水稻的基本步骤,看看杨万里的《插秧歌》具体描写了哪些场景?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明确:抛秧接秧图;拔秧插秧图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明确:雨中插秧图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明确:呼唤早餐图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明确:农夫应答图

2. 作者在首联连用四个动词“抛”“接”“拔”“插”,用的非常精彩,作者为什么要连用这四个动词,请尝试赏析。

明确:“抛”“接”“拔”“插”等字均为插秧时的一系列动作。

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

“抛”、“接”、“拔”、“插”准确地刻画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表现劳动人民忙碌而充实的生活。

3. 下面我们来看一道高考真题,题目如下:

最爱东山雪后晴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请同学们按照上面说的步骤来赏析一下“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明确:“软”为“柔和”“柔软”之意,“涌”为“涌出”“涌现”之意。(解释含义)

“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描述景象\点明效果)

三、交流合作

1.“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巧妙的叠用两个比喻,把他们头上戴的斗笠比作头盔,把身上披的蓑衣比作铁甲。

头盔和铁甲都是战士打仗必备的装束,如此比喻,也就将插秧的情景比作了战斗场景,突出了劳动的紧张气氛。诗人以一种貌似轻松的笔调言之,实际上饱含苦涩意味,表现了农民的艰辛。

2.“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如何理解“只不答”,从这四句能看出劳动人民怎样的品质?

明确:老妪(老翁)招呼农夫一家老小休息一会儿,并且说趁着这个时间,赶快吃早饭。“低头折腰只不答”是大儿(一家人)的反应:他(们)依然低头弯腰的忙活着,连抬头说句话的功夫也没有。这里“只不答”并非一声不吭,而是没有直接回答农妇“歇”或者不“歇”。

事实上,他们一边干活,一边回答了他们不能“歇半霎”的原因:秧苗刚栽下去,根还不牢固,再说还没有栽完,怎么能“歇半霎”呢?他们手里的活不能停下,而且还叮嘱老妪(老翁) :你先去回家照看一下家鹅和雏鸡。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顺手拈来,实则精当自然,妙不可言。它使全诗意境得以拓展,主题得到深化。由插秧到家务事,真是忙上加忙,从而劳动者的艰辛和劳苦全都表现了出来。

四、巩固练习

1. 本诗鲜明的反映了“诚斋体”的特点,再读本诗,尝试归纳“诚斋体”的主要特点。可以从诗的内容、形式、语言特点等角度入手。

明确:从内容上来看,直接从现实生活中撷取生活场景,因而既形象自然,又新鲜风趣,富有生活趣味。

   从语言形式来说,想象奇特,但是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近于口语,生动活泼。

   从感情来看,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

2.思考:同样是描写劳动的场景,《芣苢》和《插秧歌》有什么不同?

明确:《芣苢》句式整齐,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采”“有”“掇”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这首诗读来好似“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插秧歌》运用民歌手法,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而秩序井然。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洋溢着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

    两首诗各具不同的艺术魅力。《芣苢》重章叠唱,回环往复,令人神往;《插秧歌》善用口语,浅白流畅。富有自然、新鲜的意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