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七中2020-2021学年度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练习(二)
录入者:sophiawei1989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01日
一、单项选择题。
1.(2020·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一模)《我和我的祖国》是由陈凯歌等七位导演为祖国70周年华诞倾力打造的献礼片,影片以普通人为经,以故事为纬,把小人物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之中;用普通人的史诗,唤醒全球华人深埋心中的共同记忆,引发全行业及全社会关注,激发了国人自豪感和自信心,刷新了国庆档献礼片的票房纪录。这表明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与享用文化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主旋律文化满足了人们不同的文化需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020·天津高三二模)随着全球数字时代的到来,传统出版业已经从纸质形式向数字化媒介转移,数字阅读市场、在线音乐市场等都迅速发展,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许多版权内容都将是网络数字化版本。材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D.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
3.(2020·江西省高三三模)浦东开发开放30年,走的是一条解放思想的改革之路,走得是艰苦创业、求真务实的奋斗历程。眺望黄浦江对岸的浦东地平线,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成就跃入眼前。浦东开发开放30年的实践成就印证了
①思想是一种促进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泉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发展的精神动力 ④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2020·江苏省高三三模)一张全国美食为湖北热干面加油的漫画最近感动了很多人。山东的蔬菜、黑龙江的大米、福建的海鲜、新疆的馕……各地美食陆续“探望”热干面,这是各地“舌尖上的捐赠”的真实写照。“热干面漫画”反映了
①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享用者
②文化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创新
③发展群众喜闻乐见先进文化
④走进群众生活,满足群众需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2020·江苏省高三三模)钢琴剪影的景观小品、屋檐上的钢琴黑白键、能够发声的钢琴楼梯……某小镇的街道上,这样的音乐元素随处可见。当地人以琴为媒,以展现钢琴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弹奏出一首优美的乡村振兴“钢琴曲”,既富了脑袋,也富了口袋。由此可见
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B.文化极大地促进人的素养的提升
C.人们的需求富口袋比富脑袋重要D.人的素养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
6.(2020·江苏省高三三模)无论是短短的一天还是漫长的一生,一个人最好的、最终的归宿都是家庭。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家长则是第一任教师。我们需要重视家风家规,这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可以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 ②人的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后天形成的
③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家风家规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根本途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2020·安徽省高三二模)2020年1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分别致贺信祝贺2020“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在意大利罗马开幕。开展“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活动
①是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②促进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③将会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表明各民族文化--律平等原则已成为各国共识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8.(2020·北京高三一模)一部《芙蓉镇》,让“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声名鹊起,成为旅游者向往的地方;一篇《桃花源记》,让武陵源承载起人们对“世外桃源”的想象,吸引着众多游客慕名前往;“步步有典故,处处有文物”的洛阳,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目的地。那些拥有着丰富人文资源、浸润着历史文化气韵的地方,总是格外吸引人。文旅深度融合
①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②是文化传承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有利于推动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④必然提升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2020·浙江省高三二模)寿山石作品《草莓箭毒蛙》,以大块冷寂的灰黑色衬托惊艳的红色,以苍劲的枯木和两只对望的箭毒蛙来表现生命的张力,在给人带来强烈视觉冲击和心灵的震撼。这表明
①文化是根据人的需要而产生 ②精神产品凝集在物质载体之中
③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④人可以创造文化也可以享受文化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0.(202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三三模)据史料记载,“分餐制”是中国人最久远的聚餐方式。随着生产发展和菜品种类的日益丰富,凸显出滞后的烹饪效率、烹调技艺与“分餐制”的矛盾,“分餐制”逐渐被“合餐制”取代。当下,随着烹饪效率、烹调技艺和国人健康安全意识的提升,“文明分餐”、“分餐不分爱”等呼声又高了起来。从我国聚餐方式的变化中可以看出
①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并反映一定的经济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③实践为文化的推陈出新准备更充足的条件 ④传统文化总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1.(2020·浙江省高三二模)亲身经历举国抗疫的中国人都深切感受到了一种富有时代特征的中国精神,人们深受濡染、备受鼓舞并外化为具体的抗疫行动。这说明了
①文化由人创造也塑造着人 ②文化潜移默化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 ④先进文化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智力支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2.(2020·北京高三二模)婴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味道教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传承;孩提时,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夹菜的筷子,是一种明礼;长大后,你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她爱吃的菜,是一种感恩……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关于家的味道、一种情感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对家人的爱,却是唯一。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筷子的使用在不同阶段传递着不同的情感
②“南北各异的家的味道”寓于“唯一的家人之爱”中
③每个人对家的情感源于其长期的生活体验
④人们对家的感悟取决于他的生活意趣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3.(2020·洪洞县第一中学高三一模)“植入式广告”是指在影视剧情、游戏中刻意插入商家的产品和服务,以达到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成功的植入式广告会暂时让消费者忘记其背后隐藏的功利性,沉醉于对被植入物的欣赏中,从而激活消费者的购物潜意识。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彼此渗透
②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都是被动的、无目的的过程
③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④文化决定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2020·山东省高三三模)某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争做文明学子”主题班会活动。班主任利用多媒体图片、视频,采取提问、竞赛等方式,带领同学们重温了中国梦、学习共和国功勋人物、创建文明城市的相关内容。开展该项活动有利于
①发挥优秀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②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各种物质文化需求
③培养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④提高学生抵御各种外来文化影响的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2020·云南省高三三模)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劳动教育
①是基于劳动观念是人民文化素养的标志和核心
②是彰显劳动价值,筑牢社会发展根基的要求
③旨在引导青年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
④要持续创新劳动教育规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6.(2020·四川省高三三模)“燃”爆2019年国庆档的《我和我的祖国》,由众多著名导演选取香港回归、女排夺冠等真实事件,将其与虚构的普通人的故事穿插结合,讲述伟大祖国70年的风雨历程。该电影不仅位列内地票房前十名,而且成功唤醒华人的共同回忆,激起了全民的爱国情怀。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创作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 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③文化是对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集中表现 ④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7.(2020·雅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高三三模)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此举旨在
①突出劳动教育提升科学素养基础作用,提高人的科学修养
②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文化氛围,发挥环境决定作用
③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优秀时代新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8.(2020·江苏省高三三模)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来源于摩天大楼,更来源于公共文化空间。在城市建设中,打造有格调、有人气的文创园,既能激发在其中工作人员的灵感,又能给周围社区以滋养,成为城市文化的会客厅。打造城市文创园,是基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氛围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③文化的影响深远持久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9.(2020·吉林省高三三模)“隐性传播”是相对于“显性传播”而言的,是指在特定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通过间接的、内隐的方式输出信息,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暗示和感染,并逐步接受和认同信息内容的过程。下列古语中与“隐性传播”表达思想相近的有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②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③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20·北京高三二模)民谣代表着诗意、淡泊、流浪和乡愁,一把吉他,低吟浅唱,清新自然。由马頔创作的《南山南》,用民谣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往感情的追忆,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迅速窜红,引起了众多人的共鸣。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回归是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科技在推动文化交流、传播、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③成功的文化作品必须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文化能够给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人们前进的动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二、非选择题。
21.(2020·天津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跑步,人类最基本的运动方式,如今却成了风靡全世界的时尚运动,在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跑步健身也已悄然成风。通过APP录自己的跑步成绩,同时分享给朋友,已经成为不少跑友的习惯。除购置运动服装和运动装备以外,跑友们也愿意自己“掏腰包”到不同的地方参加比赛。随着消费升级,跑步+旅游似乎也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由跑步所衍生的旅游产品也千变万化起来,可以预见,中国的跑步消费热潮必将伴随着中国跑步运动发展而越来越火热。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知识,简要概述“跑步文化”的作用。
22.(2020·天津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迸发爱国主义的精神伟力,标定梦想航向的时代船舵,唱响知行合一的动人赞歌。
2019年《开学第一课》节目以“国旗下的讲述”为内容主线,选取70年来五星红旗飘扬的重要场合和精彩瞬间,挖掘若干组具有时代厚重感、体现青春正能量的人物故事,邀请成果丰硕的科学家、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事迹厚重的英雄模范人物、新时代的创新实践者、青少年杰出代表等进行故事讲述,以点带面、以小见大地展现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变化。把爱国主义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植入到祖国下一代的心中,已成为亿万中小学生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的国家级电视思政公开课堂。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开学第一课》节目为什么能成为生动的思政课堂?
23.(2020·安徽省高三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劳动的价值、弘扬劳动精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内容进行深刻阐述,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党的十九大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持续性劳动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20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重视劳动教育的意义。
(2) 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分析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必要性。
(3) 请就学校如何开展劳动教育提两条建议。
24.(2020·广东省高三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磨难时刻,造就伟大精神;危机关头,凸显精神力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以克时艰。面对疫情,在党和国家统一协调指挥下,全社会广泛参与,一省包一市的制度创新,科学攻关、研制疫苗的科技创新,社区网格化、群防群控的管理创新,凝聚着强大的中国力量。“逆行者”的坚定无畏、志愿者的大爱无私、医护者的奋勇向前,共产党员的冲锋陷阵,普通民众的大力支持,中国人民汇聚成一股同心抗疫的社会合力,是战胜疫情的“法宝”。在这场全国战“疫”过程中,中国精神熠熠生辉,并凝练为伟大抗疫精神,是夺取防控斗争胜利的精神密码。概括的说,伟大抗疫精神的核心要义是: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使命精神,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团结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奋斗精神,尊重规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命运与共、共克时艰的天下精神。这一精神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和抗击非典精神一脉相承,构成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是中国人民永恒的精神丰碑,必将跨越时空、永放光芒。
(1)有人说“中国精神是夺取防控斗争胜利的唯一法宝。”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有利于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请你就学校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提三条活动建议。
25.(2020·广东省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新号令,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取得最后胜利。关于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攻坚克难完成任务;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多措并举巩固成果;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严格考核开展普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而作为扎根基层的干部,更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焦裕禄书记“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奋斗精神,为我们树立了脱贫攻坚须持之以恒的精神榜样;老支书黄大发几十年如一日,以血肉之躯劈山修渠,以实干苦干带领乡亲力拔穷根,为我们诠释了脱贫攻坚须敢闯敢拼的实干精神;“羊书记”姜仕坤生动践行了“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要求,为我们证明脱贫攻坚务必敢想敢做的拼搏精神……960多万平方千米的神州大地上正涌动着决战脱贫攻坚夺取全面胜利的热潮。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弘扬奋斗精神对实现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作用。
(2)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实现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硬任务,是重中之重,急中之急。请你为贫困地区如何更好更快地脱贫提两条方法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