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开卷 | 愤悱之境 | 高凤香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09 |
| 借我一双思想者的慧眼 | 谢慧英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009 |
|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 宗白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09 |
理论研究 | 平庸盛世下的文化开放——唐代质疑心理与语文表达(上) | 陈军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09 |
| 关注2017年版课标修订,把握语文课程育人价值 | 关惠文,吴欣歆 |
| 202009 |
| “任务群”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学习“泛在空间”的建构与运用 | 王经军 |
| 202009 |
| 生成课堂:渗透和达成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 胡晓静 |
| 202009 |
| 论语文的教学解读 | 王林 |
| 202009 |
| 在宽广的背景中读出文本个性——文学类文本解读教学化思路和方法之一 | 王良 |
| 202009 |
| 文学类文本巧读摭拾 | 于立娜,鄂冠中 |
| 202009 |
| 用专项督导形式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转型升级 | 陈伟达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009 |
| 课时课程教学的内涵、学理、理论及实践 | 官炳才 |
| 202009 |
| 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有效融合的探究 | 王联文 |
| 202009 |
| 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思考 | 蒋彤 |
| 202009 |
| 事实性知识、概括性知识与“大概念”——以语文学科为背景 | 王荣生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009 |
| 基于语文学科大概念的教学转化 | 徐鹏 |
| 202009 |
| 统编教材来了,你准备好了吗?——兼论理性面对高中语文课标与教材 | 程继伍 |
| 202009 |
|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单元学习任务的实现路径 | 刘生权 |
| 202009 |
| 基于语篇分析的微探究教学实践 | 戎仁堂 |
| 202009 |
| 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解读及教学建议 | 朱德勇 |
| 202009 |
| 近五年《聚焦语文真问题》专栏研究热点及特征探析 | 董欣等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009 |
| 牵手、松手、放手:“非指示性”教学实施三部曲 | 郑逸农 |
| 202009 |
| 唤起学生生命的在场——以《社戏》教学为例 | 王晓青,李震 |
| 202009 |
| 由“点”及“体”:整本书教学的有效策略——以《艾青诗选》为例 | 罗爱平,印江苏 |
| 202009 |
| 体验革命——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解读与设计 | 汤莉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09 |
| 语文课独特的立德树人价值 | 蔡可 |
| 202009 |
| 亲历角色的诞生——统编版必修(下册)“戏剧”单元整合教学 | 包旭东 |
| 202009 |
| 当混合式学习遇上学习任务群——以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例 | 陈茜茜 |
| 202009 |
| 大单元视域下的单篇选文教学探究——以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 | 丁维佳 |
| 202009 |
| 古代诗歌教学的守正与创新(下) | 孙国萍,黄厚江 |
| 202009 |
| 例谈课文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 史建筑 |
| 202009 |
| 如何让文言文鲜活起来 | 张华中 |
| 202009 |
| 语境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 曹明海 |
| 202009 |
| 课文教学设计的四个要点(上) | 王荣生 | 语文建设 | 202009 |
| 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 | 陆志平 |
| 202009 |
| 语文教学预设的“是”与“非” | 张朝昌 |
| 202009 |
| “红杏枝头春意闹”:千年解读中的理论和方法问题 | 孙绍振 |
| 202009 |
课堂教学 | 《离骚》教学实录 | 孙立权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09 |
| “死去活来”讲《离骚》——孙立权老师观摩课《离骚》听课记 | 杨威 |
| 202009 |
| 了却生平功名事,但悲唯受促织“恩”——评熊芳芳老师《促织》一课 | 张彬彬 |
| 202009 |
| 古诗文教学与思维品质培养——基于三篇古诗文教学的切片分析 | 柴施莹 |
| 202009 |
| 谁解其中味——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红楼梦》专题学习设计 | 李建波等 |
| 202009 |
| 春风拂过雨拂过——写给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新篇目的课本诗(一) | 王玉强 |
| 202009 |
| 基于新课标的毛泽东诗词专题阅读教学尝试 | 孔小波 |
| 202009 |
| 当“老课文”遇上“新课标”——以孙犁《荷花淀》为例 | 许博识 |
| 202009 |
| 转变教师教学方式 提升学生关键能力 | 陈安然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009 |
| 平视经典:思辨性阅读的一个新视角 | 童志国 |
| 202009 |
| 初中语文“插入式”课堂结构模式探究 | 孙宏 |
| 202009 |
| 基于“脚色扮演”交互下的《窦娥冤》课堂教学 | 周昊 |
| 202009 |
|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途径 | 吴巧阳 |
| 202009 |
|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专业文学课改策略探析 | 李岚 |
| 202009 |
| “留白”艺术,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 张世华 |
| 202009 |
| 基于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语文微课资源研究探索 | 陈康英 |
| 202009 |
| 谁言丁香“结”难解 | 徐静 |
| 202009 |
| 初中诗词读写结合教学实践初探 | 欧阳怡 |
| 202009 |
| 上好语文试卷讲评课的四个关键词 | 杜秀珍 |
| 202009 |
| 项目化学习视野下的名著阅读课实践探索 | 李建军 |
| 202009 |
| 《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人称转换及其美学意义 | 邹建军 |
| 202009 |
| 探寻大作之小巧 | 陈礼林 |
| 202009 |
| 《离骚》的情感张力及表现形式 | 章桂周 |
| 202009 |
| 同是天涯沦落人 | 冯海恩 |
| 202009 |
| 无法言说的孤独 | 王建虎 |
| 202009 |
| 《天净沙·秋思》意象析论 | 刘艳芳 |
| 202009 |
| 《带上她的眼睛》备课手记 | 张晓华 |
| 202009 |
| 激发主体参与的能动性——“东坡文化纪念馆设计”语文项目学习 | 张林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009 |
| “杂感”文体、网状结构与叙述张力——揭示《记念刘和珍君》教学的遮蔽点 | 刘自歆 |
| 202009 |
| 在岁月的长河中寻觅最美的风景——《项脊轩志》的叙事时空解读 | 夏永明 |
| 202009 |
| 观点摘编 相关题录 |
|
| 202009 |
| 聚焦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设计和教学实施 | 王元华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009 |
| 《昆明的雨》教学实录 | 杨静 |
| 202009 |
| 《<拿来主义>“逻辑”诊断》的逻辑诊断 | 张心科 |
| 202009 |
| 《河中石兽》主题正解 | 姜恒权 |
| 202009 |
| 读出“这一篇”的灵气——法布尔《蝉》解读 | 王婉琳 |
| 202009 |
| 《饮酒》(其五)教学设计 | 汲安庆 |
| 202009 |
| 语文是每个人的语文 | 蔡明 |
| 202009 |
| 虚构中的隐喻——《<变形记><骑桶者>等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 时剑波 |
| 202009 |
| “颓废”“情趣”中见“深情”——《故都的秋》教学新探索 | 沈周霄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09 |
| 以点带面 长文短教——我教《廉颇蔺相如列传》 | 袁红玉 |
| 202009 |
| 把“审美鉴赏与创造”落实在课堂——《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叙事与反思 | 刘毅然 |
| 202009 |
| 奏响古代诗歌教学的三部曲 | 徐国新 |
| 202009 |
| 《狼》:一篇非典型《聊斋》作品的经典化 | 陈恒舒 | 语文建设 | 202009 |
阅读写作 | 开发写作教学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知道学生写作学术性小论文的实践探索 | 徐桦君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09 |
| 在文学阅读与写作中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谈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编写思路 | 韩涵 |
| 202009 |
| 人情·货币·欲望——《乡土中国》作品讨论会观察 | 陈心想 |
| 202009 |
| 唤醒既有阅读体验,深入探究社科著作——由《故乡》《孔乙己》阅读《乡土中国》第四章(课堂实录片段) | 黄珊 |
| 202009 |
| 梳理·探究·分享:《乡土中国》阅读进阶的价值选择 | 朱再枝 |
| 202009 |
| 骑墙主义与辩证思维——论述写作中的虚假辩证现象分析 | 李汝 |
| 202009 |
| 直接拿用材料句子来开头 | 莫家泉 |
| 202009 |
| 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热的“冷思考” | 彭玉龙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009 |
| “眼界始大”下的意象营造 | 张应麟 |
| 202009 |
| 错位理论下《边城》的“错位”艺术 | 李元芳 |
| 202009 |
| 症候阅读:抒情文体的意象呈现 | 韩一嘉,贺沁 |
| 202009 |
| 情感逻辑:打通文本深度阅读通道 | 张从慧 |
| 202009 |
| 创设支架:基于学情的初中写作教学改进策略 | 方仁艳 |
| 202009 |
| 情境化作文写作应具备五中意识 | 谢涛,刘祖义 |
| 202009 |
| 假想敌:让议论文的行进激情洋溢 | 唐惠忠 |
| 202009 |
| 有无之境: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多重涵蕴与角色切换 | 杨继利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009 |
|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内涵、课程价值与实施策略 | 朱于国 |
| 202009 |
| 写作评价支架的生成与使用策略 | 王从华,钟寒 |
| 202009 |
| 贯通与联结:学术类整本书阅读的关键——以《<西游记>漫话》为例 | 茹敏杰 |
| 202009 |
| 形象构成与叙述视角的“守本”解读——例析小说教学的本体性问题 | 曹明海 |
| 202009 |
| 基于思维提升的鉴赏评论写作教学策略 | 荣维东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009 |
| 《<雅舍>鉴赏评论写作指导》教学实录 | 付新民 |
| 202009 |
| 提供写作支架 助力过程指导——以《“突出中心”写作思维训练》为例 | 金方舟 |
| 202009 |
| 知不足,才会有学修改的需求 | 王栋生 |
| 202009 |
| 群文阅读教学的“结构”与“建构” | 彭玉华 |
| 202009 |
| 如何建构自己的阅读经验——“读一本书”与“读一类书”的关系及反思(下) | 余党绪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09 |
| 高考写作:宏大价值的微观言说 | 成旭梅 |
| 202009 |
| 从“这一篇”到“这一本”——以《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形象分析为例 | 闻小琴 |
| 202009 |
| 论证说理 质疑思辨——大语文视域下的《孔孟》教学思考 | 陈莉 |
| 202009 |
| 语文学习,需要有“读” | 朱高雄 |
| 202009 |
| 写作教学呼唤回归“平民化” | 许芳红等 |
| 202009 |
| 指向“多样性”“有效性”的作文评价 | 路晶 |
| 202009 |
| 走进社会“大课堂”的应有方式——兼谈“抗疫”时期青少年的阅读与书写 | 李金云,李胜利 |
| 202009 |
| 写作任务要素矩阵:一种新型写作教学法 | 荣维东 | 语文建设 | 202009 |
| 基于情境任务的台阶式写作教学设计 | 李平,倪岗 |
| 202009 |
| 初中微写作序列化教学策略研究 | 璩艳霞 |
| 202009 |
| 《诗经·郑风》爱情诗群文阅读 | 董一菲 |
| 202009 |
| 听,那诗意的传唱——董一菲《诗经·郑风》爱情诗群文阅读课点评 | 任玲 |
| 202009 |
| 以单元整合推动课内大量阅读 | 李宏绯,魏梅霞 |
| 202009 |
| 经典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承创新 | 王鑫 |
| 202009 |
试题研究 | 素养为本,能力先行——高考语文全国卷语用部分“一拖三”试题评析 | 鲁小冬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09 |
| “稳”中导向育人,“巧”中促进选材——2020年高考作文命题述评 | 胡家曙 |
| 202009 |
| “真写作”作文教学须强化四个意识——2020年高考作文的启示 | 彭俊姣 |
| 202009 |
| 高考作文命题最主要的矛盾是真实和限制的冲突 | 叶黎明 |
| 202009 |
| 情境与去情境:高考作文命题的新形式——2020年高考作文题述评 | 邓彤 |
| 202009 |
| 主题作文:高考作文命题的新形式——2020年新高考Ⅰ卷和2000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对比分析 | 费明富 |
| 202009 |
| 权威分析 |
| 语文月刊 | 202009 |
| 2020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分析 | 张玉金 |
| 202009 |
| 试题评析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评析 |
|
| 202009 |
| 2020年全国Ⅰ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 欧阳国胜 |
| 202009 |
| 2020年全国Ⅱ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 桑进林 |
| 202009 |
| 2020年全国Ⅲ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 王光佑 |
| 202009 |
| 2020年新高考Ⅰ卷作文题评析 | 孔炜 |
| 202009 |
| 2020年新高考Ⅱ卷作文题评析 | 董新明,熊雷 |
| 202009 |
| 2020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 寿延,杨明鲜 |
| 202009 |
| 2020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 任佳怡,高媛 |
| 202009 |
| 2020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 王蕊 |
| 202009 |
| 2020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 沈周霄 |
| 202009 |
| 2020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 鲍周生 |
| 202009 |
| 优秀作文 2020年全国高考优秀作文选评 |
|
| 202009 |
| 全国Ⅰ卷 |
|
| 202009 |
| 知人彰道义,退居显风仪——班级读书会发言稿 | 广东考生(作)邱海林(评) |
| 202009 |
| 以鲍叔为模,修青年品德 | 广东考生(作)唐吉平(评) |
| 202009 |
| 大我先行,小我次之 | 广东考生(作)邓玉环(评) |
| 202009 |
| 不计前嫌,善听忠言,终成霸业 | 广东考生(作)霍东强(评) |
| 202009 |
| 慧眼识珠谋发展 不计私利助伟业 | 广东考生(作)张玉金(评) |
| 202009 |
| 容天下贤士,合众力而匡天下——班级读书会上的发言稿 | 广东考生(作)曹成(评) |
| 202009 |
| 唯才是举真忠士 唯贤是让大丈夫 | 广东考生(作)吴敏(评) |
| 202009 |
| 我敬鲍叔之品格——在班级读书会上的发言 | 广东考生(作)胡家俊(评) |
| 202009 |
| 以鲍叔之智,助国家富强 | 广东考生(作)周小蓬(评) |
| 202009 |
| 知人且无私,居下仍闪耀 | 广东考生(作)佟丰(评) |
| 202009 |
| 成为真正被需要的人 | 湖南考生(作)刘小忠(评) |
| 202009 |
| 鲍叔不朽清流长——班级读书会上的发言稿 | 湖南考生(作)刘小忠(评) |
| 202009 |
| 明君之道,处世之道——班级读书会上的发言稿 | 湖南考生(作)刘小忠(评) |
| 202009 |
| 应慕鲍叔之高义 | 湖南考生(作)刘小忠(评) |
| 202009 |
| 管仲:为人谋而不忠乎? | 湖南考生(作)刘小忠(评) |
| 202009 |
| 承“鲍叔”之志,扬青春之风 | 湖北考生(作)万安(评) |
| 202009 |
| 不惧危难 从善如流 | 湖北考生(作)万安(评) |
| 202009 |
| 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 湖北考生(作)万安(评) |
| 202009 |
| 倘若世上没有了千里马——我的读书会发言稿 | 安徽考生(作)孟晓东(评) |
| 202009 |
| 甘居人下 品德高尚 | 安徽考生(作)邢照允(评) |
| 202009 |
| 砥砺才干 铸就辉煌 | 安徽考生(作)邢照允(评) |
| 202009 |
| 明珠一颗,照破山河 | 江西考生(作)李弗不(评) |
| 202009 |
| 一谏憾天,一荐动地 | 江西考生(作)李弗不(评) |
| 202009 |
| 全国Ⅱ卷 |
|
| 202009 |
| 时代青年,携手共赢 | 重庆考生(作)孟晓东(评) |
| 202009 |
| 天下兴亡,青年有责 | 重庆考生(作)孟晓东(评) |
| 202009 |
| 把孤岛连成大陆 | 重庆考生(作)孟晓东(评) |
| 202009 |
| 对世界的一声问候 | 甘肃考生(作)桑进林(评) |
| 202009 |
| 美哉青年,壮哉世界 | 甘肃考生(作)桑进林(评) |
| 202009 |
| 青春与时代同行 | 甘肃考生(作)桑进林(评) |
| 202009 |
| 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 吉林考生(作)刘万春(评) |
| 202009 |
| 携手共建世界发展之桥 | 吉林考生(作)刘万春(评) |
| 202009 |
| 千疆荡荡魂梦同 | 吉林考生(作)刘万春(评) |
| 202009 |
| 全国Ⅲ卷 |
|
| 202009 |
| 摹绘心中所感,勾勒可期未来——给高一新生的一封信 | 四川考生(作)王荣(评) |
| 202009 |
| 以外界为鉴,可以知自我 | 四川考生(作)王荣(评) |
| 202009 |
| 定位画像,杨帆起航——给高一新生的一封信 | 四川考生(作)王荣(评) |
| 202009 |
| 新高考Ⅰ卷 |
|
| 202009 |
| 人疏疫情散,心连同云雨 | 山东考生(作)包有香(评) |
| 202009 |
| 在距离中搭建联系的桥梁 | 山东考生(作)包有香(评) |
| 202009 |
| 孤灯千座待破晓,华夏一心动乾坤 | 山东考生(作)包有香(评) |
| 202009 |
| 心心若相印,天涯亦咫尺 | 山东考生(作)包有香(评) |
| 202009 |
| 新高考Ⅱ卷 |
|
| 202009 |
| 带你走近江南水乡 | 海南考生(作)董新明熊雷(评) |
| 202009 |
| 带你走近东坡赤壁 | 海南考生(作)董新明熊雷(评) |
| 202009 |
| 带你走近西湖 | 海南考生(作)董新明熊雷(评) |
| 202009 |
| 带你走近黄鹤楼 | 海南考生(作)董新明熊雷(评) |
| 202009 |
| 带你走近千年古盐田 | 海南考生(作)董新明熊雷(评) |
| 202009 |
| 天津卷 |
|
| 202009 |
| 芝兰玉树满庭芳 | 天津考生(作)孙超(评) |
| 202009 |
| 愿化星火耀九州 | 天津考生(作)孙超(评) |
| 202009 |
| 形塑“中国面孔” | 天津考生(作)孙超(评) |
| 202009 |
| 旧貌新颜,沧桑不变 | 天津考生(作)王昊(评) |
| 202009 |
| 遮不住的中国面孔 | 天津考生(作)王昊(评) |
| 202009 |
| 光轮中的暗影 | 天津考生(作)李玉山(评) |
| 202009 |
| 有一种面孔叫中国 | 天津考生(作)李玉山(评) |
| 202009 |
| 中国,不倒的“硬汉” | 天津考生(作)安杨华(译) |
| 202009 |
| 浙江卷 |
|
| 202009 |
| 持己心,行世间 | 浙江考生(作)王学华(评) |
| 202009 |
| 直面落差,成就自我 | 浙江考生(作)王学华(评) |
| 202009 |
| 虽不能及,心向往之 | 浙江考生(作)王学华(评) |
| 202009 |
| 人生应该属于自己 | 浙江考生(作)王学华(评) |
| 202009 |
| 个人·家庭·社会 | 浙江考生(作)王学华(评) |
| 202009 |
| 最后一记三分 | 浙江考生(作)王学华(评) |
| 202009 |
| 拥抱落差,期望如初 | 浙江考生(作)王学华(评) |
| 202009 |
| 行之肃然,处之泰然 | 浙江考生(作)王学华(评) |
| 202009 |
| 下水作文 |
|
| 202009 |
| 每一颗星都有自己的功用 | 郭林林 |
| 202009 |
| 天生我材必有用 | 易石秋 |
| 202009 |
| 老方在武汉 | 刘鑫宁 |
| 202009 |
| 一条信息 | 陈淑芬 |
| 202009 |
| 一条信息 | 黄带娣 |
| 202009 |
| 一条信息 | 曾奎华 |
| 202009 |
| 一条信息 | 张丽苑 |
| 202009 |
| 上海卷 |
|
| 202009 |
| 天命·人事 | 孔炜 |
| 202009 |
| 人之力,渺小乎?强大乎? | 刘礼娜 |
| 202009 |
| “顺应天命”不可取,“人定胜天”亦有害 | 董立群 |
| 202009 |
| 也无风雨也无晴 | 肖良 |
| 202009 |
| “逆行”创造不平凡 | 刘海云 |
| 202009 |
| 顺势而为,直道而行 | 任士见 |
| 202009 |
| 江苏卷 |
|
| 202009 |
| 荷韵 | 李凤城 |
| 202009 |
| 信息时代更需“智慧眼” | 宋东辉 |
| 202009 |
| “声”“气”之道 | 何伟 |
| 202009 |
| 真正的“朋友圈” | 姜伟婧 |
| 202009 |
| 寻找遥远的相似性 | 朱华华 |
| 202009 |
| 善于甄别网络信息 塑造你该有的样子 | 鲁力 |
| 202009 |
| 语文高考命题改革的形势、走向与应对 | 胡向东,杨怡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009 |
| 2020年10道高考作文题:“南腔”与“北调” | 何永生 |
| 202009 |
| 引用技术:高考作文高品质语言的利器 | 刘卫平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009 |
| 增加选择空间 凸现核心素养——2020年中考作文试题综述 | 冯善亮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009 |
| 凸显知识迁移、思维关联和艺术价值——2020年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转型”例谈 | 黄明勇,殷志佳 |
| 202009 |
| 考场作文:“文体特征”是否真的那么重要? | 崔国明 |
| 202009 |
| 2020年“疫情主题”高考作文浅析 | 崔国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09 |
| 心灵叩问 哲学思考——2020年全国Ⅲ卷作文题点评 | 张振海 |
| 202009 |
| 回归能力本位 作答精准到位——由2020年全国Ⅰ卷诗歌题想到的 | 杨顺仪,李霞 |
| 202009 |
| 烟笼寒水月笼沙——2020年江苏作文题材料指瑕 | 赵仲春,匡立庆 |
| 202009 |
| 回归智性 引领教学——2020年全国Ⅰ卷作文题思考 | 王朋宾 |
| 202009 |
| 高考命题作文的四种类型及教学建议 | 唐玖江 | 语文建设 | 202009 |
| “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的新发展——2020年语文高考全国卷述评 | 吉鸾,张悦群 |
| 202009 |
|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的误读及相关问题 | 熊言安 |
| 202009 |
资料参考 | “你呀”中“呀”的功能探讨 | 沈威等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009 |
| 生为轩 死为阁 | 唐福玖 |
| 202009 |
| 扣住语用情境 探究“老妪”价值 | 张盼盼,柳振华 |
| 202009 |
| 究竟应该是童仆还是儿童 | 罗献中 |
| 202009 |
| 谈“吾其还也”之“其”的语气 | 唐功杰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009 |
| 浅谈“避讳” | 赵志伟 |
| 202009 |
| 《赤壁赋》中的“乐”“悲”“喜” | 吴苗苗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09 |
| 苏轼赤壁词赋中的英雄情结 | 马洁涛 |
| 202009 |
| 基于舆情的字母词使用问题思考 | 常文斐 | 语文建设 | 202009 |
| “沈”“沉”古今谈 | 尹相沅 |
| 202009 |
教研有得 | 把成长交给时间 | 陈晓妹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009 |
| 让自己一点点地“沉实”起来 | 黄厚江 |
| 202009 |
| “家乡文化生活”教学设计 | 李安全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09 |
| 《红楼梦》中的“草蛇灰线”手法探析 | 韩甫 |
| 202009 |
| 《乡土中国》激趣式研读探索 | 罗蓓 |
| 202009 |
资讯 | 索引 |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2009 |
文学追梦 | 读书问学圆好梦——读《顾之川语文人生随笔》 | 张玉新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09 |
| 声之章 | 王金钟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009 |
| 你就是一颗星 | 林香 |
| 202009 |
| 清代评点家眼中的《林黛玉进贾府》 | 李颖燕 | 语文建设 | 202009 |
| 建构与闯入:《雷雨》“客厅”功能解析 | 甄洪永 |
| 202009 |
广告 书评 | 批判性思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马锡刚 |
| 202009 |
| 先秦散文文学及其文化渊源探究 | 方璐 |
| 202009 |
| 信息技术背景下语文学科教学技术研究 | 唐超 |
| 202009 |
| 基于文学本体意义的汉语言文学研究 | 曾慧媛 |
| 202009 |
| 影视研究视域下的文学创作实践探索 | 张超 |
| 202009 |
|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 王振文 |
| 202009 |
| 青少年理想信念培育途径分析 | 陈东健,曹旭 |
| 202009 |
| 网络语言理论与应用价值研究 | 朱丽霞 |
| 20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