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beplay888体育 >> 学科资源>> 语文>> 高三>>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高三语文总复习知识超市之现代文阅读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28日

  文学作品阅读

 【考点讲析】

 

【典型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2000年全国高考题)

长城

                              鲍 昌

  因为深秋的季节已至,下山的时候已晚,我看见落日熔金,照得你如火嫣红。在猎猎西风扑刺下,砖缝间的野草开始黄枯,基石下的酸枣变了颜色。这时,听不见秋虫之低吟,却在仰天一瞥时,看到了黄云间的归鸿。

那是沿循昭君出塞的老路吗?那是飞向苏武牧羊的北海吗?在伫立的凝思中,我想象那飞鸿乃是悠悠岁月的见证。曾几何,黑云掩没了月色,雨雪纷纷地袭来,胡马长嘶,(上咸下角)篥(音bili,汉代从西域传入的一种管乐器)哀鸣,狼烟在山头升起,矢刃在石间摧折;当将军战死、燕姬自刎、旌旗横倒、死尸相撑,战场上的一切声音沉寂之后,只有红了眼睛的野犬在吞噬谁家的“春闺梦里人”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

于是,在人们的一种执拗的幻想里,你被建造出来。那是自我保护、自我心理平衡的幻想。墙高六七米,墙厚四五米,随山就坡,险峻万状,自渤海之滨, 绝荒漠,蜿蜒竟达六千七百公里。戌楼高耸,斥堠(注:斥堠(hòu):瞭望敌情的土堡)连绵。你用一座座雄关,卡住咽喉古道,构成北门锁钥。这使得互市的商旅,为之蹙眉;却又使历代的皇帝心中安泰,他们自以为统治下的"中央之国"固若金汤,无求于人,万寿无疆。

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

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长城)不再是嵌奇。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

正因为如此吧,现在你敞开胸襟了。你毫不羞怯地迎来了四面八方的亿万游人。他们之中有总统,有商人,有教师,有学生,有开心的演员与体育明星。照相机咔嚓咔嚓响着,但响声又被哗哗地笑声淹没。我不知道他们各自的目的,但是他们来了,来了。他们的来,使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我看到一位风姿潇洒的外宾,踏上烽火台的顶端,向什么人频频飞吻,接着高举双臂,做成一V字,仿佛向着美好的未来,发出爽朗的笑声。

哦,长城!我不知你对此作何感想。你那虽然古老但仍坚固的躯体,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

你不语。你扎根的纠墨(注:绳索。这里形容俯瞰群山像粗大的绳索)。群山不语,并晴洁气爽的长天也不语。

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 

21.这篇散文中,(1)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2)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

[答案]1)①凄婉的历史②民族封闭的象征③文化愚钝的标志,(2)①开放②自信

[分析] 第2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层级为C级。

长城是伟大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力量与血汗的结晶,它被誉为人类文明的纪念碑,被称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写长城的散文可谓多矣,然而各篇散文构思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却可以各不相同。作者写这篇散文时,改革开放才不过10年,虽然经过拨乱反正,但人们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还不能说是已完全清晰,不少人对改革开放的前途和中国的未来也是既有信心又有担心;作者选取长城作为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赋予长城以象征意义,来反思历史,评说现实,展望未来。文章采用了先抑后扬的笔法,前半部分对历史的反思和评价,观点非常明确,感情十分凝重;中间对现实的评说,观点也还算明朗;结尾对未来的召唤,则比较含蓄。因此,这篇散文总的调子,让人感到稍嫌低沉一些。这是特定的时代打下的烙印。

本题第一问作者是如何评价长城的历史的,回答起来比较容易,因为作者在反思和评价长城的历史时,尽管大量用典,采用了形象化的描写手段,洋洋洒洒,有点儿令人眼花缭乱,所以归纳起来并不难,那就是作者认为长城是一卷凄婉的历史,是民族封闭的象征,是文化愚钝的标志。现在看来,作者的这种观点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但这种局限性不会影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测试。

本题第二问作者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回答起来比第一问难一些,因为作者对长城现实的看法,与对四面八方亿万游人的描写结合在一起,没有独立成段。但是,只要认真阅读就不难发现“现在你敞开胸襟了”“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这样一些句子,然后从中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22.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答案]1)①便于与长城对话②便于抒发感情;(2)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直接向长城抒怀。

[分析] 第22题第一问考查学生对文章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能力层级属于E级;第二问考查学生对文章表现形式的分析,能力层级属于C级。

这篇散文主要用第二人称来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在于将长城拟人化,便于作者与长城对话,便于作者抒发感情。例如作者与长城的对话,向长城的发问“你那虽然古老但仍坚固的躯体,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和作者的抒情“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等等都显得十分自然亲切。至于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是因为在“它”之前说的是“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不再是嵌奇”,这里变换了视角,是通过人们的眼光来看长城,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所以这种人称的变换是自然而然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23.最后一段写道:“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1)这段文字与倒数第三段的关系是什么?(2)联系全文看,这段文字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1)是对倒数第三段所提问题的回答。(2)①显示出中华民族的伟大、自豪和自信②能承受改革开放的冲荡

[分析]23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和内容要点的分析归纳。能力层级为C级。

这篇散文的最后一段,文字虽然不多,但极具分量,在文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这段文字,是对倒数第三段所提出的两个问题的回答,这回答是比较含蓄的,却又是坚定有力的。这几段文字的内在联系相当巧妙。倒数第三段表面是对长城提出两个问题,实际是问“我们中华民族愿意开放吗?”“我们中华民族能承受住改革开放的冲荡吗?”而接下来的倒数第二段并不急于回答,长城不语,群山不语,长天也不语,三个“不语”形成一个鲜明的顿挫。那末究竟会有怎样的回答呢?直到最后一段才作出回答,揭开谜底,引人入胜。

其次,从这段文字的内容来看,虽然比较含蓄,所表达的意思还是清楚的。长城是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祖先创造出来的伟大奇迹,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奇迹的,这充分显示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足以让我们中华民族感到无比自豪。再联系全文看,表达的意思就更清楚了。我们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经受了那么多的磨难而不垮,  曾想通过闭关自守来寻求安全而不能,如今却主动敞开胸襟,这不充分显示出我们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吗?我们一定能够承受改革开放的冲荡,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结论是通过反思和观察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长城的历史和现实而得出的。正是因为有了最后这一段文字,才使本文有了一个圆满的收束。

2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从“黄云间的归鸿”联想到“昭君出塞的老路”和“苏武牧羊的北海”,借飞鸿作为悠悠岁月的见证,从描写眼前的实景转向对历史的回顾。

B.作者借“谁家的'春闺梦里人”代指阵亡的将士,更加重了回顾历史时的凄婉的色彩。

C.“却又使历代的皇帝心中安泰……万寿无疆”,这里作者用的是反语,是对闭关锁国政策辛辣讽刺。

D.“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归来了”,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历代封建王朝和亲政策每每遭受失败的痛惜和反思。

E.文中描写一位风姿潇洒的外宾登上烽火台后喜不自禁的细节,主要是为了表达作者自己内心的喜悦。

[答案]A、B

[分析]24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能力层级属于E级。

这道多选题A、B两个选项是正确的。A项说作者从“黄云间的归鸿”引出“昭君出塞的老路”和“苏武牧羊的北海”,借飞鸿作为悠悠岁月的见证,从描写眼前的实景转向对历史的回顾。这一小段赏析是不错的。作者的确是借飞鸿的视角,自然完成了从第一段的对眼前实景的描写向第二段的对历史回顾的转换,应该说这种视角的转换以及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还是比较巧妙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在这里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深秋的大雁应向南飞而不应向北飞,所以无法“沿循昭君出塞的老路”,也无法“飞向苏武牧单的北海”,方向正好反了。正因为如此,A项的赏析才近乎客观分析,而未给作者的笔法以更高的评价。B项说作者借“谁家的‘春闺梦里人’”代指阵亡的将士,更加重了回顾历史时的凄婉的色彩。这一小段赏析也是正确的。谁家的“春闺梦里人”指的就是阵亡的将士,不说野犬在吞噬谁家的“春闺梦里人”,是因为后者更容易让人联想到战死不仅是战死者的悲剧,也是战死者家庭的悲剧,特别是战死者的妻子梦里都在期盼丈夫的平安归来,现在却连尸首都被野犬吞噬掉,悲剧的色彩岂不更浓?所以说更加重了回顾历史时的凄婉的色彩。

C、D、E三个选项都是错误的。C项的错误在于这里作者用的并不是反语,虽有一点儿讽刺的味道,但还远不够是“辛辣”的讽刺。D项的错误在于“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归来了”,这句话是形象地写出了历代封建王朝和亲政策每每遭受的失败,也能体味到作者痛惜的感情,但这句话不是形象地写出作者的痛惜,更谈不上形象地写出作者的反思。E项的错误在于把作者关于一位外宾登上烽火台后喜不自禁的细节描写说成是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显然根据不足,因为前面说到作者并“不知道他们各自的目  的”,怎么能断定这个细节描写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呢?特别加上“主要”二字,更是不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2001年全国高考)

                                 

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

没有人知道,当他打开一扇门时,有什么在等待着他,即使那是最熟悉的屋子。时钟滴答响着,天已傍晚,炉火正旺,也可能隐藏着令人惊讶的事情。也许是修管子的工人就在你外出之时已经来过,把漏水的龙头修好了。也许是女厨的忧郁症突然发作,向你要求得到保障。聪明的人总是怀着谦逊和容忍的精神来打开他的前门。 

门有各种各样。有旅馆、商店和公共建筑的转门,它们是喧闹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象征。还有古怪的吱吱作响的小门,它们依然在变相的酒吧间外面晃动,只有从肩膀到膝盖那样高低。更有活板门、滑门、双层门、后台门、监狱门、玻璃门……然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而是一扇窗户。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

开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当侍者用托盘端给你晚餐时,他欢快地用肘推开厨房的门。当你面对上门推销的书商或者小贩时,你把门打开了,但又带着猜疑和犹豫退回了门内。彬彬有礼、小心翼翼的仆役向后退着,敞开了属于大人物的壁垒般的橡木门。牙医的那位富于同情心然而深深沉默的女助手,打开通往手术室的门,不说一句话,只是暗示你医生已为你作好了准备。一大清早,一扇门猛然打开,护士走了进来?是个男孩!

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没有门的屋子不是屋子,而是走廊;无论一个人在哪儿,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开门是一个神秘的动作:它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烦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它包含着人间至乐的最高闪现:重聚,和解,久别的恋人们的极大喜悦。即使在悲伤之际,一扇门的开启也许会带来安慰;它改变并重新分配人类的力量。然而,门的关闭要可怕得多,它是最终判决的表白。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者一个结束。在门的关闭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悲伤。一扇门猛然关上是一种软弱的自白。一扇门轻轻关上常常是生活中最具悲剧性的动作。每一个人都知道把门关上之后接踵而来的揪心之痛,尤其是当所爱的人音容犹在,而人已远去之时。 

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生命不会静止不动井听任我们孤寂无为。我们总是不断地怀着希望开门,又绝望地把门关上。

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至于另一扇门是不存在的。门一关上,就永远关上了,通往消逝了的时间脉搏的另一个入口是不存在的。

21.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

[答案] “开门”的含意是: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发现。“关门”的含意是:意味着一个结束。

[分析]2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层级为C级。这篇散文题为《门》,作者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赋予门以象征意义,写出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这是一个起始句,有引起下文和统领全篇的作用。搞清作行为什么要这么说,搞清“开门”和“关门”的含意,对于理解全文是至关重要的。这句话可以说是—个题眼,任何一位有经验的命题教师都不会轻易放过这句话,而会抓住这句话来命题,以考查学生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的能力。要回答“开门”和“关门”的含意是什么,并没有现成的答案,须通观全文,先找出相关的句子,然后再加以分析概括。文中与“开门”和“关门”相关的句子不少,但直接阐述“开门”和“关门”的含意的段落是文章的六、七、八段,特别是文章的第六段。问题出自文章的第一段,答案却主要出自文章的第六段,这就增加了解答21题的难度,要求  学生通过快速阅读,迅速理清文章的脉络,迅速找出相关信息。这篇散文的脉络还是比较清晰的:第一段是起始段,提出作者的观点;第二段承接第一段,说明即使是人们最熟悉的家,也不知门后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第三段介绍各种各样的门,初步提出门的象征意义;第四段介绍各种各样的开门方式;第五段集中阐释门的象征意义;第六段集中阐释开门和关门的含意;第七段进一步阐释人生就是由不断地开门和关门组成的;第八段是全文的收束,进一步阐释关门所蕴涵的人生哲理。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找到第六段,就不难从中归纳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相比较而言,“关门”的含意好归纳一些,因为文中说道“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可以直接概括出“关门的含意是意味着一个结束”。而关于“开门”的含意,相关的句子很多,诸如“它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繁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它包含着人间至乐的最高闪现……即使在悲伤之际,一扇门的开启也许会带来安慰……”,但归纳起来,“开门”的含意最主要的是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个新的发现。在归纳“开门”的含意时,若能参照“关门”的含意,平行比较,也会使归纳容易一些。

22.第三段中,作者说:“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请联系“门”在文中的主要含意,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答案] 因为玻璃门是透明的,毫无隐秘可言,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或:因为门的意义就是能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而玻璃门是透明的做不到这些。)

[分析] 第22题考查学生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层级为C级。    能否搞清“门”在文中的含意,是考查学生是否读懂这篇散文的一个重要标志。只不过命题时变换了一个角度,让学生回答作者为什么说“玻璃门根本不是门”。其实,回答这一问题,还须从门的含意入手,先说明门的含意是什么,再说明玻璃门不具备这些性质,最后得出结论是“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这道题难度不大,因为在这句话的前后,作者都谈到了“门”的意义。无论从前边的句子“然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还是从后边的句子“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都能概括出“门”在文中的主要含意,然后进一步分析出作者说“玻璃门根本不是门”的原因。

23.请分别说明以下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1)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2)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

3)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

[答案] (1)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或:人是有隐秘需求的。)(2)人生包含着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3)当一个过程终结之后,再想让它重现是不可能的。

[分析] 第23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能力层级为B级。    命题所选的三个句子,分别是文章第五段的结尾句及第七段、第八段的起始句,都是文中重要的句子,通过考查学生对这三个句子的理解和解释,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三段文意的理解程度。要想正确地解释这三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必须联系相关段落的内容。

“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这句话所在的段落,谈了“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人在关闭的门后“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这一切无非是说明人与动物是有区别的,人有思想感情,有隐秘需求,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而成群牧放的马既无隐秘可言,也无独立的天地,所以“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联系上下文看,前面是孤立地谈“开门”和“关门”的含意,这段却是阐释人生正是由一次次开门和关门构成的,也就是说人的生命是由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构成的。

“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对这句话的理解,也要联系上下文。前边谈到人生是由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构成的,但就每一个重要阶段的结束——一扇门的关闭而言,要想让它在时间的长河中重现是不可能的,联系本段最后一句话“门一关上,就永远关上了,通往消逝了的时间脉搏的另一个入口是不存在的”,也能帮助我们对这段开头句子的理解。

 2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通过对各种各样的门的描写,赋予“门”以象征意义,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既表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也表现出某些消极的不可知的神秘色彩。

    B.作者笔下的门,有的实实在在,有的则赋予象征意义:实在的“门”,是读者最熟悉的,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象征意义的“门”,蕴涵深刻的哲理,给读者以极大的启迪。

    C.作者笔法自然,轻巧而又严密,看似信笔所至,实则前后多有内在联系。如第二段说“聪明的人总是怀着谦逊和容忍的精神来打开他的前门”,就与上文工人修水龙头和女厨突发忧郁症有一定内在联系。

    D.第四段对开门方式的描写,作者精选了五个各具特色的生活场景,生动细致地表现出不同社会层面的人的不同心态,紧扣文章主题,具有典型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E.第六段中“一扇门猛然关上是一种软弱的自白”,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最终判决”的畏惧和对“一个结束”的悲伤,是作者深刻人生体验的形象化表达。                

[答案] B C 

[分析]24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以及对文章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这道多选题B、C两个选项是正确的。B项说:“作者笔下的门,有的实实在在,有的则赋予象征意义:实在的‘门’,是读者最熟悉的,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象征意义的‘门’,蕴涵深刻的哲理,给读者以极大的启迪。”这一小段赏析是不错的。作者笔下的门,确实有的实实在在,如公共建筑的转门、酒吧的小门、厨房的门、玻璃门等等,这些都是读者十分熟悉的,从这些实在的门写起,自然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给人一种亲切感;作者笔下的门,确实有的赋予了象征意义,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能给读者以极大的启迪。作者的这种写法,便于读者理解和认识的深化。C项说:“作者笔法自然,轻巧而又严密,看似信笔所至,实则前后多有内在联系,如第二段说‘聪明的人总是怀着谦逊和容忍的精神来打开他的前门’,就与上文工人修水龙头和女厨突发忧郁症有一定内在联系。”这一小段赏析也是正确的。在这段中,作者说“没有人知道,当他打开一扇门时,有什么在等待着他,即使那是最熟悉的屋子。”自己的家当然是最熟悉的,连自己最熟悉的家都可能会发生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工人修理好水龙头和女厨突发忧郁症的事情,那么对于其他许许多多可能发生的未知,聪明的人自然要怀着谦逊和容忍的精神来对待了,这就是文章前后的内在联系。

A、D、E三个选项都是错误的。A项的错误在于“也表现出某些消极的不可知的神秘色彩”,确实,作者在谈“开门”时,多谈的是积极的一面,在谈“关门”时,谈了令人伤感的一面,有消极因素,但这里并没有什么不可知的神秘色彩,“门”是隐秘的象征与文章的神秘色彩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D项的错误在于“具有典型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因为“典型意义”还说得过去,而“现实意义”则根本谈不上,说有“强烈的”就更错了。E项的错误在于“一扇门猛然关上是一种软弱的自白”与前文“最终判决”和“一个结束”没有什么关系,相反,它倒是与后文的“一扇门轻轻关上”对举着说的,尽管这句话的确是“作者深刻人生体验的形象化表达”,但把它联系到前文说它反映了作者的“畏惧”和“悲伤”则是错误的。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2002年全国高考题)
                         话 说 知 音 

林非

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的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当他将仰慕着高山的情思注入音符时,钟子期立即慷慨激昂地吟咏着:“巍巍乎若泰山!”当他挥舞手指弹出浩荡迸涌的水声时,钟子期又像是站在滚滚的江河之滨,禁不住心旷神怡地叫喊起来:“汤汤乎若江河!”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兴奋感激?困此当钟子期死去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心思触摸琴弦了。知音难觅,怪不得唐代的诗人孟浩然,要反复地感叹“恨无知音赏”和“知音世所稀”了。

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着《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思忖着知音这两个字的分量,想得心驰神往时,眼前似乎笼罩着一阵阵飘荡的云雾,在惝恍和朦胧中超越了时间的阻隔,觉得伯牙老人隐隐约约地从这两本典籍的字缝里走出来,矍铄地站在我身旁。当我向他衷心地致敬时,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依旧要不断地奏出震撼人们灵魂的声音,其中自然应该有悼念那位知音的悲歌,让人们更透彻地理解,智慧的灵魂和丰盈的情感是多么值得怀念和尊重,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就不会熏陶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知音?而如果不再去弹奏这迷人的弦索,哪里还能引出心心相印的知音呢?知音总是越多越好啊!

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辛了,我曾在《乐府解题》里看到过这样的记载。据说他整整三年都困苦地弹奏着,琢磨着,冥想着,手指都开裂了,鲜血直往外冒,浑身消瘦,憔悴得像奄奄一息的病人。但是,琴弦上总是蹦出一丝丝浑浊和粗糙的声响。于是苦心孤诣的恩师带领他奔向波涛汹涌的东海,整日整夜在沙滩上踯躅。狂风吹肿了眼睛,暴雨淋湿了衣衫,烈日晒黑了皮肤,黯淡和凄凉的月光又使他迷失了道路,险些儿溺死在奔腾和呼啸的海浪中。那铺天盖地怒吼着的波涛,茫茫无际蔓延着天涯,扶摇直上哀号和翱翔着的鸥鸟,霍地使他开启了紧闭的心窍,琴声突然变得悠扬而又壮烈,清洌而又浩瀚,刚劲而又缠绵,悲切而又欢乐,我似乎瞧见他无法遏止自己的泪水顺着脸颊滚滚流淌。像这样花费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轻易放弃了是多么严重的损失,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不能动摇和沉沦。

大凡能用声音、图画或文字去打动人们的艺术家,往往会历尽沧桑,甚至要闯过多少生死的关隘,还得在日后反复地揣摩,昼夜都不能停歇。既然已经耗尽了毕生的心血,投入了如此巨大的工夫,确实就应该永不停顿地奋斗下去,将自己美好和高尚的憧憬始终存留在人们心中,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

19.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的兴奋和感激”?

[答案]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神秘莫测,钟子期却能够准确地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

[分析]19题主要考查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层级为C级。这篇散文以“知音”为话题,表达了作者对神往和渴求知音的理解。作者认为,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知音是越多越好的;俞伯牙不能因为失去一个钟子期而放弃自己花费千辛万苦得来的演奏技艺,艺术的追求应当永远坚持下去。为了表达清楚这样的观点,作者就需要在文章前面先讲一讲“知音的传说”,俞伯牙自然是其中的主角,而读者也只有理解了伯牙的思想感情才能读懂作者在下文所要表达的观点。因此,这个题目考查的重点就在于对俞伯牙思想感情的理解

高山流水觅知音,是两千多年来传颂的一段歌颂崇高友谊的佳话。这个故事怎么来的?什么是知音?作者先用文学的笔法做了介绍。俞伯牙专心致志地鼓琴,钟子期能随着他弹奏出来的琴声感受到泰山江河。琴声是变幻无穷、神秘莫测的,但钟子期却完全能够领会,竟如同他自己演奏的一样。如此神奇,怎能不令俞伯牙兴奋;遇到这样理解欣赏自己演奏的知音,又怎能不让伯牙感激呢?从此,伯牙的演奏只给“知音赏”,钟子期一死,他也就不再抚琴了。

回答这道题首先要弄清楚上面的意思,然后要能够进行概括。问题的焦点在伯牙“万分兴奋和感激”的原因,难点在于恰当的概括。其中“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的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两句话是答题思考的主要内容,伯牙的“兴奋和感激”的情绪由此而生。两句中,第一句与第二句基本意思一样,但是两个角度。第一句是从钟子期对琴声的感受说的,第二句是从对俞伯牙弹奏出来的情思的角度说的。因此,概括的时候这两层意思都要有。如果只答“因为知音难觅,所以伯牙万分兴奋和感激”,就过于简略而显得空泛。

20.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

[答案](1)神往和渴求知音,已经成为华夏子孙的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2)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传诵。

[分析]20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提取及对文章内容分析理解,能力层级是C级。所谓文化,一种意义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两千多年来,知音的故事一直在华夏子孙中间传诵,人们以追求像伯牙子期这样的崇高友谊作为一种高尚的情操。从《吕氏春秋》《列子》《乐府解题》到唐代诗歌,诸多的典籍中都作为重要内容给以记载和传诵。可以说,知音的传说已经深入华夏文章,对这样具有文化含量的内容是不可忽视的。由于这些内容散见在这篇文章中,因此本题还具有对信息筛选和加工能力的考查。答案要点是两条,第一条以文章第一段为主要思考内容,需要的是加工概括,比较容易。第二条首先要有敏感,在初读的过程中就要有这种敏感。难点在于将文中几处提到的出处和引用能够进行概括。《吕氏春秋》《列子》《乐府解题》是古代典籍,诗歌也在典籍之列,例如《全唐诗》,因此应该用“古代典籍”概括。

21.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答案](1)知音越多越好,俞伯牙不能因为失去钟子期而不去寻求更多的新知音。(2)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应轻易放弃,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

[分析]21题重点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层级是C级。文中说“当我向他衷心地致敬时,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以此转入这篇散文的主旨。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的独特的美质就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人生或自然的感悟。而作者的主观感悟,又是散文的思想、意味之本。这篇散文就是以作者自己对“知音”的独特感悟为主旨的。作者崇敬伯牙子期的高尚友谊,但对伯牙因子期的不在而不再弹琴的做法不以为然。他认为,伯牙依旧应该继续演奏出那“震撼人们灵魂的”“美丽动人的乐曲”,在钟子期之后,可能会“熏陶”出更多的“知音”。再说,伯牙高超的演奏技艺实在是来之不易,怎么能因为钟子期的不在而轻易放弃呢?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来了,所谓“话说知音”,并不是意在如以往其他文章那样去赞颂“高山流水”的情谊,而是借题发挥,表达自己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读懂这里才能算真正理解了本文的思想。因此,这道题的分量也就加重了。

回答本题要关注第3段、第4段,尤其对第4段内容的理解,关乎本题答案是否完整准确。第4段主要叙述描写伯牙学琴的艰辛经历,目的在于说明伯牙不应终止自己的演奏,本段的最后一句话点明了这层意思。这段内容与上一段是有密切联系的,单从语言标志上看,段首一句“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辛了”中的“更何况”三个字就表明了前后两段内容上的联系,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劝慰”俞伯牙。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这篇散文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早已深入华夏子孙心坎里的知音的传说进行评说,表达了作者对获得知音的独特看法。

B.全文以“神往和渴求知音”为线索,以叙述和描写愈伯牙遇知音和艰苦学琴的经历为主要内容,揭示知音难觅但又可求的主题。

C.“我似乎瞧见他,……滚滚流淌”一句,生动地描写出伯牙学琴成功后激动与喜悦的心情,也融入了作者学艺的切身体会。

D.最后一段以“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收尾,既与第一段神往和渴求知音的意思相呼应,又进一步阐释了第一段的内容。

E.第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形象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答案]AE

[分析]22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意思和主要内容的分析归纳能力和对文章的分析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A是正确选项。B项的问题在于两点:第一,虽然全文有较大的篇幅叙述和描写俞伯牙遇知音和断。就全文来看,“表达作者对获得知音的独特看法”才是主要内容,文中叙述和描写俞伯牙遇知音和艰辛学琴的经历都是为这个“主要内容”服务的。第二,“知音难觅但又可求”并不能准确地表达本文的主题。根据文意,可以看出,作者“话说知音”是要表达这样的意思:俞伯牙不能因为失去了一个钟子期而终止演奏,应该继续用琴声培养更多的知音;再说,伯牙的演奏技艺是多么来之不易啊,不应该因为钟子期不再能欣赏而放弃。作者在文章中并没有涉及知音“可求”还是“不可求”的内容。C项的错误主要在于“也融人了作者学艺的切身体会”,这样的说法在文中找不到依据。D项的分析不符合原文的实际,从原文中看不出最后一段对第一段的内容做了“进一步阐释”,而它阐释的是作者的观点。最后说一说E项,这是一个正确选项。“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这样的表达,带给读者的是一种美的感受,可以使读者从“欣慰地”“咀嚼和回味”这样的语言中去体会获得知音所产生的愉悦;“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行动”,这样的表达,可以使读者从中感受到一种赶快寻觅知音的鞭策。这个选项的判断需要有语言的敏感,也需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所以说“形象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这是因为作者将非常抽象的“美感”通过“欣慰地咀嚼和回味”这样形象的描写传达出来,以此触发读者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头脑中储存的生活表象,进而使之转变为读者的一种感觉。第二句与此是一样的道理。所以说是“形象地……”。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2003年全国高考题)

乡土情结

   柯  灵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飘洋过海,谋生异域。有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还有一种颇似难料而其实易解的矛盾现象:鸦片战争期间被清王朝割弃的香港,经过一百五十年的沧桑世变,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何等的盛事!而一些生于斯、食于斯、惨淡经营于斯的香港人,却宁愿抛弃家业,纷纷作移民计。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倒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输将,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消失。

19.从文中看,身上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

[答案] ①父母亲族的爱②家乡的山水草木③悲欢离合的家史④邻里乡情。

[分析] 19题在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的同时,也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的筛选整合以及对内容要点的归纳,考查的重点偏向后者,能力层级为C级。

本文的主旨是歌颂乡土情结,乡土情结贯穿于全文,乡土情结的形成、发展、表现和升华是本文的主线。而童年是人生的起点站,“童年的烙印”在人们乡土情结的形成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能否搞清“童年的烙印”这一重要词语所包含的内容是能否读懂全文的关键。所谓“童年的烙印”,就是童年时代留给人们的那些最深刻的记忆。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  印”呢?答案就在第二段。但作者对“童年的烙印”的描写是艺术化、形象化的,生动具体、细致入微,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这就需要考生在理解“童年的烙印”这一词语内涵的基础上,对文中的信息筛选整合,然后归纳出“童年的烙印”包括父母亲族的爱、家乡的山水草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情等四方面的内容。 

20.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家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

[答案]①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去创世界。②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为维持最低的生活被打发出家门。

[分析] 20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能力层级为C级。

从文中看,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一些人仗着年少气盛,告别家乡,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另一种是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是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概括起来,前一种人是主动出去闯世界,是浪漫的;后一种人是被动地被打发出门,是现实的。至于文中提到的“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不应该理解为少年离别家乡的第三种情况,而应将其归人第一种浪漫气息的情况。

21.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答案]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升华了乡土情结的内涵。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③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分析] 21题考查学生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对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的分析归纳以及对文章写作技巧的分析鉴赏,能力层级主要为C级,也涉及E级。

作者在第4段中,花了不少笔墨来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呢?如果不结合乡土情结,只笼统回答深化主题、丰富内容之类,就没有太大的意思。只有结合乡土情结,才能深入地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联系全文来看,前面所写都是对个人家乡的思念眷恋,到了这一段,才把对乡土的思念眷恋与对祖国的思念眷恋融为一体,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这就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第四段中“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的叙述,则是对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的具体说明,也是对第一段中“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的照应。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乡土情结已升华为民族凝聚力,对乡土情结的歌颂就是对民族凝聚力的歌颂,本文的主题自然得到深化。

22.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以不会褪色的乡土情结开篇,开门见山;以乡土情结的形成和表现为主线,脉络清晰;以不会消失的乡土之恋结篇,首尾照应。

B第二段写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故乡的山水草木、乡邻的音容笑貌……这一切决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形象生动,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C“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的孤苦无助的境遇。

D.“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的比喻,旧典活用,极富新意,为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这一传统找到了形象化的根据。

E最后一段,写乡土之恋不会因科学的进步、东西文化的交融、地球的变小而消失,笔法生动具体、细致入微,读来发人深思,回味悠长。

[答案]AC

[分析] 2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该题5个选项中的4个选项考查的是鉴赏,能力层级为E级,只有A项兼有考查学生把握文章思路和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的作用,能力层级为C级。

A是正确选项,本文确实是“以不会褪色的乡土情结开篇,开门见山;以乡土情结的形成表现为主线,脉络清晰;以不会消失的乡土之恋结篇,首尾呼应”。A的表述和分析是恰当的。B项的错误在于“这一切决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的说法明显与原文“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的表述矛盾。C是正确选项,“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的比喻,确实把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苦无助的境遇生动形象地写了出来。D项的错误比较明显,“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的比喻,几乎是家喻户晓,根本谈不上什么“旧典活用”,更谈不上什么“极富新意”;至于说“为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这一传统找到了形象化的根据”,也极不恰当,正确的表述应为“形象化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安土重迁的传统”。E项的错误不如D项明显。原文说“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而消失。”如果只用“笔法生动”“读来发人深思,回味悠长”一类的话来赏析,虽不够准确,但也无大错。E项的错误在于“具体”和“细致人微”,文章的结尾不是细节描写,就不宜用“具体”和“细致入微”一类的词语来赏析。

【课内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  宗璞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原故,不容虫豸近身。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1)作者为什么吃惊? (2分)

答:因为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8个字)

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3分)

答:因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           _(不超过10个字)

2.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_ (不超过12个字)

3.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8分)

1)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6个字)

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6个字)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3分)

A.玉簪花的芳香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可以提醒人们秋的到来,让人减少一些惰性。

B.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精神。

C.作者对“领取而今现在”一句的吟哦让人体味到一种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

D.“领取自己那一份”,是劝慰人们要及时把握自己应得的那一份,而不要有非分之想。

E.作者借助比较的手法,巧妙地写出了玉簪花所散发出的与其他几种花不同的芳香。

F.作者把玉簪花的绿叶描写为“绿波”,使人联想到生活的长河,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

[  ] [  ] [  ] 

[答案及评分标准]1998年高考全国卷)

1.(l)没几天便是立秋(2分)

2)收获季节却两手空空(3分)

意思对即可。(2)如只答“时光飞逝”、“秋是收获的季节”、“真真的怎么得了”之类,得1分;只答“两手空空”得2分。每超出3个字扣1分。

2.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意思对即可。“反衬”(或“衬托”、“对比”)2分,“玉簪花生命力强”2分。每超出3个字扣1分。

 

3.(1)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    意思对即可。“紧凑地衔接”2分,“强调时光飞逝”2分。每超出3个字扣1分。

2)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到强化作用。  意思对即可。“铺开扩大”2分,“强化主旨”2分。每超出3个字扣1分

4.  A  C  E答对一个得1分,答对三个得满分。答案超过三个的,按前三个评分。答错不倒扣分。

 

(二)我等过你

鲍尔吉·原野

(1)这几年,我的心境与詹姆斯·拉斯特乐队的曲子很贴切。这成了生活中可以称为幸福的事情之一。我听了他的几十张唱片,聆听时怀着憧憬与犹疑,听过已在心里装下充实,像从森林里归来的孩子兜里揣满松果一样。

(2)人与音乐的契合,委实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难事。作曲家与演奏家从来都是独裁者,按他们自己的方式诠释生活与哲理。听者只能用声音——唯一的传导符号来体味它背后的无限丰富。当然,伟大的音乐家——让自己的作品引起大多数人共鸣的音乐家——也由此诞生。风烛残年的贝多芬,耳朵全聋了,仍执意指挥《第九交响曲》。这是令乐人们为难的事,又得配合。贝多芬眼盯着乐谱,手臂僵舞,他的耳朵里静悄悄的。乐人们小心地瞟他的手势,他们明知贝氏听不见,但生怕拉错一个音符。乐曲结束了,全场掌声潮起。穿着燕尾服的维也纳人起立鼓掌,眼里漾着热泪。他们尤为结尾《欢乐颂》这一为人类祈祷的乐思所感染。贝多芬却依旧木然。女高音卡洛琳·婉格只好以不大礼貌的方式,抓住他的衣袖,指一指观众席。风湿蹒跚的老贝慢慢转过身来,认真地睽视着观众少顷,尔后鞠躬致谢。

(3)还是回到詹姆斯·拉斯特。说到贝多芬,我会总有一种冲动,像说到苏格拉底这样的圣徒一样。我只想说,他们作品的伟大,像辘辘把的绳子一圈挨一圈致密绕在人格的圆木上。詹姆斯·拉斯特没有贝多芬那么伟大,至少现在还没有人这样说。他只是一个乐队的组织者和指挥家。他所做的是把所有好的音乐作品加以改编,从古典乐曲片段到流行电影插曲。在编配与气质上,使之具有独一无二的詹姆斯·拉斯特的风格。

(4)他是通俗乐队,但本质上却很古典,典雅悠然,富于沉思。在詹姆斯·拉斯特那里,无论是对往昔的回顾,对世事的前瞻,都与我的心性契合——那是一种漫不经心的中庸之美,没有令人眼湿的激情。譬如说描写爱情,其感人处如脚下激起的细碎浪花,瞬间变幻而消隐,耳畔更多的是潮音与涛声,却没有兜头的狂澜。

(5)在照片上,詹姆斯·拉斯特,这位德国不来梅的老头,灰白的金发很长,唇髭整齐,下颏的胡须剪得很好看,古铜色的脸膛上永远带着宁静明朗的笑。这个我心中默默信赖的人,他使我这个没有受过很好音乐教育的人,渐渐理解了许多西方古典乐曲,得以同大师进行儿童与巨人式的沟通。我感谢他。

(6)听老詹。在他的曲子里,我悟出典雅、开阔与不避俗亦为文章之道。在这些纷纷如落叶的乐声里,我寂寞地写着自己的文章。许多时候,环顾左右,也只有老詹的乐声相伴。

(7)还能说什么呢?南非诗人乔科写道:“我只能说——我等过你。”

(选自《掌心化雪》,有改动)

1.文章开篇说“这几年,我的心境与詹姆斯·拉斯特乐队的曲子很贴切”,从全文来看,这种“贴切”具体而言是针对什么来说的?(3分)

                                                       

                                                       

2.文章用了为数不少的文字表现贝多芬,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6分)

                                                       

                                                        

                                                       

3.文章的标题为“我等过你”,说说作者等来的东西是什么。(5分)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本文选取了贝多芬、詹姆斯·拉斯特、苏格拉底、乔科等典型材料,表现了伟大音乐作品能够感染人、启迪人、给人以无尽的美这一主题思想。

B聆听詹姆斯·拉斯特,憧憬,源于对音乐梦境的渴望;犹疑,源于对音乐家“独裁”的敬畏,文章将普通爱乐者的微妙心理表现得真实、细腻。

C贝多芬与詹姆斯·拉斯特相比,他们的音乐各具风采:前者在典雅、恢宏方面更胜一筹;后者在通俗、感人方面更具优势。文章运用对比如实地表现了它们的差异。

D伟大的作品源于同样伟大的人格,无论是贝多芬、詹姆斯·拉斯特还是其他有成就的音乐家、艺术家,作者从它们的作品感受到了人格的魅力。

E本文的语言朴素而有诗意,在描写方面也很出色,特别是老贝的演出、老詹的肖像等几处,虽不是眼前实景,但生动、形象,人物如在目前。

[  ] [  ]

[答案及评分标准]

1.这种“贴切”是针对詹姆斯·拉斯特乐队的曲子表现出“一种漫不经心的中庸之美,没有令人眼湿的激情”而言的。(3分)

2.文章有不少的文字写贝多芬,意在说明“人与音乐的契合,委实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难事”(2分),进而用来表现作者与詹姆斯·拉斯特形成的默契、产生的共鸣(2分)是令人欣喜、弥足珍贵的(2分)。

3.作者“等来的东西”即詹姆斯·拉斯特乐队带给他的两点收获(1分):①他使我这个没有受过很好音乐教育的人,渐渐理解了许多西方古典乐曲,得以同大师进行儿童与巨人式的沟通(2分);②在他的曲子里,我悟出典雅、开阔与不避俗亦为文章之道(2分)。[本题如果认为作者“等来的东西”是“与我的心性契合的东西——一种漫不经心的中庸之美,没有令人眼湿的激情”,可酌情给2分。]

4.[A][C](4分,每项2分)

 

(三)野性的林

    在海南岛.我登上了高高的尖峰岭。

    瞧那辽阔、深邃、汪洋似的林海,莽莽苍苍,层层叠叠,涌着无垠的绿涛,横亘在眼前,那情调是多么粗犷。当我们进入林中,瞧着那藤萝缠绕、蕨类丛生、横如帐幔的林墙,邃如深渊的林窟,密如桩柱的林干,又使人堕入了朦胧的神秘之感里。

    这亚热带的原始森林多么富于野性。

    我在这里看到了力的素描和写生。野性不就是力的象征!雪莱的名句说得多好:“万物由于自然规律,都必须融会于一种精神”。我却从森林里瞧出了大自然神笔的气势。它的铁画银钩倔强而刚劲。没有这亘古如一的精神,便不可能有万物的滋生。每一粒种子落入土里便是力的萌芽,然后便有力的茁壮和成长。你瞧那每一棵树木都挺拔而昂扬,没有担毫悠游的逸致,也没有一点儿踌躇犹豫的迹象。它们只是——个劲地拼命向上长,朝着晴空,朝着雨露,朝着阳光。看得出来,在这横七竖八的密林里,它们的生长并不容易,在青春时显然是十分艰苦的,彼此间曾经出现过力的较量和搏斗。看那桢楠合抱着铁榈,高山榕的气根绞勒着另一株大树,它们成长起来了。有的巨大得像擎天的柱石,几乎多人才能合抱;有的高达数十米,仰着头还看不到它的尖顶;它们的根长成板状,一块一块的深深地陷入地里,仿佛是艘万吨巨轮的舵,支撑着这巨蘖固如磐石。于是,我从这些勃勃的生机中好像听到了山林的心跳,看到了最美妙的刻画力的珍品。

    野性的林具有最纯真、最朴素的美。它毫不做作,既没有病态,也没有畸形。它是这样浑厚、丰满而斑斓。因为它包罗、积累并融合了从古至今林中最美好的种属、质地和品性。被称为活化石的几千年前繁茂滋生的树蕨和铁榈依然健在。仅仅二万余亩的林区便有千种以上的乔木和草木,难道这还不够浑厚和丰满!绿楠干细似杖,乌柏蕨茎粗如椽,黄铜高可擎天,铺地蜈蚣低与脚齐,高山蒲葵叶大如伞,五列木青红相间,鸡藤果花纹五色,猕猴桃有方有圆,难道这还不够斑斓奇丽?然而这千姿百态都富于原始的健美,每一棵树都闪烁着生命的光华,茁壮的异彩。春天的光,夏日的雨,秋季的风,隆冬的别言都为它们淡抹浓妆,使守林人觉得春色新,促人振奋;夏色暖,教人舒坦;秋色金,令人欢欣;冬色凝,使人坚定。他们也像森林里的树一样,爱上了这块土地,蒂固根深。

    我们愈往里去,觉得绿的色彩愈重,泥土的气息愈浓,遍地的野趣也愈迷人了。我们可以从清脆的鸟声里听出画眉、白鹤、原鸡这些山野的精灵们对森林的热爱;从错什的蹄印里看出鹿、豹、山猿、黄狼、马猴、野鸡,以至蟒蛇,这些丛林的壮士们依恋故土的深情。待我们到达森林的中心,越过淙淙的流泉,树丛尖端的奇景便展现在我们的头顶。在那万木之巅,各种吊兰如盆景低垂,碎骨补似繁花四散,奇花异草在树尖儿争妍斗丽,组成了一个奇异的空中花园。啊!高山盈盈,林木青青,异卉缤纷,我们竟可以从这儿追思到古森林那千姿百态的风光,使我们的美感向着智慧的高度上升。

    终于,我从力和美之中看到了希望。它们并不平庸,也毫不温驯;虽貌似粗鲁、莽撞,但却充满活力。野性难道不就是一种敢于拼搏和不屈不挠的性格吗!在这儿,随处都可以找到这可贵品质的特性。瞧,所有的树木都坚信自己有立于众树之林的能力,它们从来也没有片刻放弃对光和热执著的追求。那先锋树种乘风飞来,落地生根。不论岁月多么漫长,它们凭借自己的力量便可以世代更新,绵绵不绝。

    野性的林让我们获得了力的启示,美的意念,希望的鼓舞和鞭策。我们虽然奔走竟日,却只感到清新的欢乐而毫无倦意。

    1.在作者看来,这原始森林“富于野性”,其“野性”的含义有哪些?(4分)

答:                                               

                                                    

    2.作者说“野性的林”是“美”的,根据文意,“美”表现在哪几方面?“美”的根本内涵是什么?(6分)

    (1)“美”表现在                                     

(2)“美”的内涵:(不超过40字)                     

                                                   

                                                    

3.文章的题目是“野性的林”,作者在第六段却不惜用大量笔墨来写鸟兽花草,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4分)

答: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篇,以充满激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原始森林的壮丽画卷,为全文礼赞“林”的野性定下了昂扬的基调。

B.由于作者对山林的厚爱和感悟,使得文章句句有情,句句合理,“情”“理”交融。

C.本文运用了象征手法,“野性的林”是“我”的品格的象征,“林”的形象其实就是“我”的形象,达到了“物我同一”之境。

D.出于对“野性的林”的热爱和艺术表现的需要,作者多次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E.“一切景语皆情语。”从全文看,作者借“野性的林”抒写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因为这里只有清新的欢乐而毫无倦意。

                                     ] [   ] 

[答案及评分标准]

1.野性是力的象征,是最纯真、最朴素的美,是一种敢于拼搏和不屈不挠的性格。(前两个要点各1分,后一个要点2分,计4分,意思接近即可。)

    2.(1)“美”表现在浑厚、丰满、斑斓三方面。(两点1分,三点2分,计2分)

       (2)“美”的内涵:这千姿百态的树都富于原始的健美(或“野性的林具有最纯真、最朴素的美”),每一棵都闪烁着生命的光华、茁壮的异彩。(答出“富于

原始的健美”或“具有最纯真、最朴素的美”,给2分,答出“每一棵树都闪烁着生命的光华、茁壮的异彩”给2分,共4分,意思接近即可)

3.这里采用了侧面烘托的笔法,用鸟对森林的“热爱”,兽对故土的“深情”,奇花异草的“争妍斗丽”,去烘托山林的“野趣”,使其更突出,更迷人。(表达手法1分,内容2分,语言表述1分,计4分,意思接近即可) 

4.C、E(4分)

 

(四)八月的故乡——你好

我怎能不怀念呢?那里有我的亲朋,有我祖先的遗骸,有我童年海浪般的憧憬和云霞般的梦幻……还有我记忆中多彩的八月。一搭上西去的汽车,我的心就像出笼的鸟,扑扑楞楞飞去了,飞到黄河故道的臂弯里,飞到杨柳矗翠的小河畔,飞到小小四合院,衔去一束绻绻的情愫,早早地给母亲了。

汽车奔驰着,我伏在窗口,贪婪地、忘情地阅读着平原的八月——

望不尽的莽莽苍苍,涌涌荡荡;望不尽的千顷秋色,万斛秋光——水稻黄了,微风里,金浪迭涌;棉花炸嘴,雪白银亮,宛如银河的繁星;花生秧儿、红薯蔓儿把地皮都盖严了,碧绿碧绿,如潮似海,如果不是车儿跑得快,说不定还能看到它们根部被饱满的果实顶开的裂隙呢!八月的苍穹,一天碧落,是那样深邃,空阔,高朗,几只大雁横过蓝空,而圆圆的麦秸垛下,三五只母鸡却悠闲地刨着生活的安逸……

素素淡淡的鲁西太平原啊,浓浓艳艳的鲁西大平原啊,你把秋的甘甜,秋的色彩,秋的芬芳,像亮亮的雨丝,洒在我干涸的心上了。

故乡的八月,你那烫金的封面,彩色的插图,你那多彩斑斓、丰厚而充实的文字,曾给我童年带来多少欢欣,多少稚趣,吸附了我多少时光!

故乡啊,你记得么?还记得那个光着脚丫在沙路上奔跑的小毛猴么?还记得从八月的枝头偷摘酸枣而划破衣服、扎破手指的小调皮么?

故乡啊,你还记得么?孩提时,我常乘大人不在意,钻进密密实实的庄稼地里,躺在垄沟里,透过层层叠叠的叶子,望着那瓦蓝瓦蓝的天空。大人们急了,四处寻找,满村响起母亲悠长悠长的喊声。可是,我们就是不答应,不出来,用小鼻子使劲地吸着,吸着庄稼成熟的芬芳,吸着大地的乳香,吸着母亲慈爱的、带着焦急的呼唤……

故乡啊,你还记得么?我和小伙伴爱坐在拉庄稼的大车上,那铁轮大车,拉着一车金黄,一车喜悦,悠悠荡荡,摇摇晃晃,吱吱嗡嗡,唱着欢乐的歌。赶车的大叔鞭花甩得真响,像过年的炮竹,更好玩的是那长长的牛鞭,鞭梢上系着漂亮的红缨,鞭杆晃来晃去,那红缨像火焰般的鸟儿……

……车儿摇荡着,我微微困倦了。我昏昏沌沌地睡去了。我愿梦见母亲爱爱的朗笑;我愿梦见侄儿甜甜地叫喊;我愿梦见挂在老枣树枝上的蝈蝈笼儿;我愿梦见在玉米田咀嚼“甜杆”的童年……

车过黄河大桥,一阵钢铁的轰鸣,把我的疲倦和困意惊飞了。我睁开眼,淡淡的暮霭已罩上了原野。

哦,此时此刻,母亲是站在村头大杨树下张望呢,还是坐在灶前为她的儿子准备晚餐?是晚风吹乱了她满头苍发,还是火光映红了她多皱的脸颊?啊,再过一个时辰,我就可以乖乖娇娇地做儿子了,尽管我已是两个儿子的爸爸了……

我的心切切的。我仿佛听到故乡的呼唤——小河用它欢唱的浪花;白杨用朗朗的秋韵;藏在枝叶里的红枣用它甜甜的羞涩;挂在枝头上的石榴用它迷人的微笑;连场院里那座小草屋也在呼唤,用谷禾的馨香,用慈母的情怀……

1.第三自然段是作者在回家路上看到的秋天的景色,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请分两点概括。4分)

                                                  (不超过12个字)

                                                   (不超过12个字)

2.作者写自己故乡的种种趣事是通过回忆和梦想来写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8分)

①回忆:a                      b                   

c                      d                   

②梦想:a                      b                   

c                      d                   

3.如何理解作者说的“我就可以乖乖娇娇地做儿子了,尽管我已是两个儿子的爸爸了”?2分)

                                                    

                                                   

4.下列各句对全文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对八月秋天的极力描写是热情歌颂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B.作者对在车上看到的秋天景色的描写与对童年在故乡的趣事追忆是虚实相生的手法。

C.作者回忆孩提时代在故乡的种种趣事的时候不用“我”,而是用“你记得么”这一反问句,充分流露出作者对故乡的深刻思念之情。

D.作者从回忆、愿梦写到想象直至最后的幻听,充分表现了作者希望早早回到故乡的急切心情。

E.全文语言优美,句短而整齐,节奏轻快,充分表现了作者愉快舒畅的心情。

F.作者写八月的故乡,但并未对故乡作一笔真实的描写,让读者扑了个空,这是美中不足。

[答案及评分标准]

1.①为下文对故乡的回忆作张本 ②可以填补未实写故乡的不足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①a.在沙路上光着脚奔跑    b.从枝头偷摘酸枣

     c.在庄稼地里睡觉        d.坐在农车上欢歌  (每点1分,计4分)

a.母亲爱爱的朗笑       b.侄儿甜甜地叫喊 

c.枣枝上的蝈蝈笼        d.玉米田里嚼“甜杆” (每点1分,计4分)

3.在母亲的眼里儿子再大也是小孩,在儿子的眼中母亲永远是慈爱的母亲,久别的儿子可以再次像儿时那样充分地享受母爱。(2分)

4AF (答对一个得2分,计4分)

【课外巩固】

(一) 春天的梦   

               苏叔阳

黎明,窗外飘着雪花,静静地,静静地……啊,多像梦的使者。我在梦中焦渴地呼唤着春天。

春天是可爱的吗?特别是在这里,短促的犹如蜉蝣的生命,  只一闪,就是烈日炎炎的夏天。

春天是值得留恋的吗?特别是在这里,常常有漫天的风沙,  吹干你生命的汁液。

但我还是喜爱它,像喜爱我最倾心的恋人;我还是执拗地追寻它,像追寻早已消逝了的我的童年。

因为再短促的春天,也还是春天,可以看得见积雪里萌生的小草,枯枝上吐出的嫩蕾。可以看见绿色,这生命最基本的色素,  可以看见鲜红,这滚烫的血液的火焰。春天赋予世界以色彩。

再寒冷的春天,也还是春天。只要挺得过那风沙,人们总会脱去厚厚的外装,活动一下僵硬的躯体,唤醒沉睡的灵魂里的种种追求。

因为有了对春天的渴慕,对春天的梦想,我忍耐住了许多许多寒冬。

三十多年以前的一个冬天。那时候好像比现在冷得多。科学家们断定,我们的星球将变得温暖起来。我不知道这是好还是坏。我只记得,那时候冬天的早晨,赤手去握铁条,会把手粘掉一层皮,吐到地上的口水,立时就会凝成小小的冰块。那时我比今天年轻,是个孩子。可我觉得一切都没有希望,我曾在作文里发过“人生如梦”的叹息。我那时只有十岁呀。可是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朗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我真的像一棵小草发出了青春的嫩芽,在我的面前伸展开一条铺满鲜花的道路。从那时起,  我知道了春天与希望同在,春天与温暖俱来。哦,我怀念,怀念那给了我们民族和所有我们民族子孙以幸福、以理想的那个春天。

我也还记得过了二十年以后的那个严冬。我在长城以外的一个荒凉的村庄,经受“脱胎换骨”的革命教育。我记得那带着冰碴的红高梁面糊糊。记得那缩肩拱背的农民木然的眼睛,记得那阳坡下避风的土洞。在那儿,有木然的眼光的农民,为我烧起一小堆用枯叶燃起的野火,烧暖我的脚,烧暖我的心,送给我一个烧熟的土豆。在那儿,我曾经蜷缩着睡去,梦见了春天:淙淙的水,摇曳的花。梦见妻子温柔的手臂,小儿子的笑脸——他那时刚刚出生不久。靠了春天的梦,我熬过了对灵魂的践踏。可我总在问自己:他们也有春天的梦吗?那些奉献了自己的一切,而依然贫困的,有着木然的眼的农民?

又是一个冬天。祖国的大地被泪水漂起,人们哭诉一个巨人的长睡,仿佛他带走了所有的人内心里对春天可怜的梦幻。

然而,春天毕竟来了,虽然迟了,虽然挟着风沙,虽然难免还残留着严冬的寒气。可它毕竟是春天。

地球上不能没有春天,人生里不能没有梦幻。我愿春风把梦吹到一切人的心头。把那令人心寒的木然的眼睛,吹活转来,放出活泼泼的光芒。

我们不能苛求春天。因为春天是冬天的产儿。她有母体的印痕,但她不同于母亲。她娇嫩、柔弱,可她有长长的未来,她的每一个细胞都是希望的种子。严冬所诞生的并不是严冬。  因此,  人类才向她呼唤,才把她赞颂。

这里的春天是短促的,而且常常挟裹着风沙。但我生长在这儿,我必得爱这个春天,这个属于我的春天。

晶莹的雪花,正在为春天铺下襁褓,阵阵的鞭炮正在为春天催生。我在梦中焦渴地呼唤着春天, 又将在春天里编织新的梦幻。

春天快来吧!

                         1981.2.3春节前夕   (有删节)

1.作者以“春天的梦”为题,文章开头却写了春天不尽如人意的地方。(4分)

     春天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是:                         

                                                    

     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                            

                                                        

2.试比较两处加点“春天”的意思,并说明这一变换的作用。(4分)

     前一个“春天”指                                 

                                                     

    后一个“春天”指                                

                                                    

     这一变换的作用是:                              

                                                    

                                                     

3.作者三次写到在生活的“寒冬”,联系全文看“寒冬”所指代的内容各是什么?(6分)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三个回忆渐次展开,希望的成分似乎逐步削弱,但这却是作者“欲进先退”的艺术处理。

 B.“我熬过了对灵魂的践踏”是说作者挺过了那寒冷的冬天,终受了极端贫困生活的折磨。

 C.“人们哭诉一个巨人的长睡”中的“长睡”是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不愿接受巨人逝世的残酷现实。

 D.“地球上不能没有春天,人生里不能没有梦”这警句式的概括,点出了梦幻和春天的内在联系,也道出了作者热爱春天的根由。

 E.文章结尾部分,作者没有忘记照应开头的雪花,又一次写到“我在梦中焦渴地呼唤着春天,又将在春天里编织新的梦幻”,首尾呼应,并深化了作品的思想内涵。

                                      [   ] [   ]

[答案及评分标准]

1.①短促  寒冷或风沙大(答对两个特点得1分,答对一个不得分)②这样写既抓住北国春天的特点(1分);又是反衬(1分),以突出春天赋予世界色彩,并能唤醒沉睡在心灵里的种种追求。    (回答作用重在自然和人)(1分)

2.①前一个指自然界的春天;后一个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天,又指理想的社会、生活。(两个春天各1分)②在写作内容上巧妙地将自然和社会编织起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结构各1    分)。

3.解放前夕的迷惘;接受“再教育”的苦闷;周总理或巨人逝世的悲伤(意思对,即可)

4.B  C

 

(二)沙田山居 

余光中 

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是海,是山,海是碧湛湛的一弯,山是青郁郁的连环。山外有山,最远的翠微淡成一袅青烟,忽焉似有,再顾若无,那便是,大陆的莽莽苍苍了。

海天相对,中间是山,即使是秋晴的日子,透明的蓝光里,也还有一层轻轻的海气,疑幻疑真,像开着一面玄奥的迷镜,照镜的不是人,是神。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山色如环,困不住浩淼的南海,毕竟在东北方缺了一口,放樯桅出去,风帆进来。起风的日子,海吹成了千亩蓝田,无数的百合此开彼落。到了夜深,所有的山影黑沉沉都睡去,远远近近,零零落落的灯全睡去,只留下一阵阵的潮声起伏,永恒的鼾息,撼人的节奏撼我的心血来潮。有时十几盏渔火赫然,浮现在阒①黑的海面,排成一弯弧形,把渔网愈收愈小,围成一丛灿灿的金莲。

海围着山,山围着我。沙田山居,峰回路转,我的朝朝暮暮,日起日落,月望月朔,全在此中度过,我成了山人。问余何事棲碧山,笑而不答,山已经代我答了。其实山并未回答,是鸟代山答了,是虫,是松风代山答了。山是禅机深藏的高僧,轻易不开口的。人在楼上倚栏杆,山列坐在四面如十八尊罗汉叠罗汉,相看两不厌。山谷是一个爱音乐的村女,最喜欢学舌拟声,可惜太害羞,技巧不很高明。无论是鸡鸣犬吠,或是火车在谷口扬笛路过,她都要学叫一声,落后半拍,应人的尾声。

从我的楼上望出去,马鞍山奇拔而峭峻,屏于东方,使朝暾姗姗其来迟。鹿山巍然而逼近,魁梧的肩膂遮去了半壁西天,催黄昏早半小时来临,一个分神,夕阳便落进他的僧袖里去了。白天还如佛如僧,蔼然可亲,这时竟收起法相,庞然而踞,黑毛茸蒙如一尊暗中伺人的怪兽,隐然,有一种潜伏的不安。

千山磅礴来势如压,谁敢相撼?但是云烟一起,庄重的山态便改了。雾来的日子,山变成一座座的列屿,在白烟的横波回澜里,载浮载沉,八仙岭果真化作了过海的八仙,时在波上,时在弥漫的云间。有一天早晨,举目一望,八仙、马鞍和远远近近的大小众峰,全不见了,偶尔云开一线,当头的鹿山似从天隙中隐隐相窥,去大埔的车辆出没在半空。我的阳台脱离了一切,下临无地,在汹涌的白涛上自由来去。谷中的鸡犬从云下传来,从夐远的人间。我走去更高处的联合书院上课,满地白云,师生衣袂飘然,都成了神仙。我登上讲坛说道,烟云都穿窗探首来旁听。

起风的日子,一切云云雾雾的朦胧氤氲全被拭净,水光山色,纤毫悉在镜中。原来对岸的八仙岭下,历历可数,有这许多山村野店,水浒人家。半岛的天气一日数变,风骤然而来,从海口长驱直入,脚下的山谷顿成风箱,抽不尽满壑的咆哮翻腾。蹂躏着罗汉松与芦草,掀翻海水,吐着白浪,风是一群透明的野兽,奔踹而来,呼啸而去。

海潮与风声,即使撼天震地,也不过为无边的静加注荒情与野趣罢了。最令人心动而神往的,却是人为的骚音。从清早到午夜,一天四十多班,在山和海之间,敲轨而来,鸣笛而去的,是九广铁路的客车,货车,猪车,曳着黑烟的飘发,蟠蜿着十三节车厢的修长之躯,这些工业时代的元老级交通工具,仍有旧世界迷人的情调,非协和的超音速飞机所能比拟。山下的铁轨向北延伸,延伸着我的心弦。我的中枢神经,一日四十多次,任南下又北上的千只铁轮轮番敲打,用钢铁火花的壮烈节奏,提醒我,藏在谷底的并不是洞里桃源,住在山上,我亦非桓景,即使王粲②,也不能不下楼去:

   栏杆三面压人眉睫是青山

   碧螺黛迤逦的边愁欲连环

   叠嶂之后是重峦,一层淡似一层

   湘云之后是楚烟,山长水远

   五千载与八万万,全在那里面……

   [注]①阒:音(qù),书面语,远。 ②王粲:三国时文学家。曾写《登楼赋》,寄托思念故乡、怀才不遇的感情。

               (选自高中《语文读本》第三册,有删改)

1.从全文看,作者写出了山景的哪些特点?请分点概括。(4答:(1)             (2)              (3)               

2.作者在第三段中说“我成了山人”可最后又说“也不能不下楼去”,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试简述理由。(6分)

答:(1)                                           

   (2)                                           

                                                   

3.下面两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具体说明其表达效果。(4分)

   (1)起风的日子,海吹成了千亩蓝田,无数的百合此开彼落。

   答:                                             

                                                   

   (2) 其实山并未回答,是鸟代山答了,是虫,是松风代山答了。

   答: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散文感情浓郁,浓墨重彩描绘优美山景,笔法多变,景物各呈其妙。全文重点抒发了沉浸在人间仙境的愉悦心情。

B.全文以“站在阳台上看山景”为线索,细腻描绘居室四周海水群山变幻莫测的景色,突出“好景虽美而乡愁难遣”的主题。

C.“白天还如佛如僧,蔼然可亲,……有一种潜伏的不安”一句,用白天和黑夜的山景作对比,表现出作者向往光明和憎恶黑暗的强烈感情。

D.“最令人心动而神往的,却是人为的骚音”一句,似褒实贬,作者感慨于工业社会对大自然原始状态的破坏,对山居清静生活的干扰。

E.作者以一首诗收尾,照应了文章开头,使含蓄在整篇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明朗化,令读者回味全文,与作者产生感情共鸣。

 [   ] [   ] 

[答案及评分标准]2003年3月扬州市高三语文调研测试题)

   1.(1)青绿(青翠、青碧) (2)神秘(深沉) (3)雄伟(巍然、磅礴、)(应从色彩、神态、形态三个方面回答。答对一点1分,答对两点2分,答对三点4分)

   2.(1)表达了作者渴盼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2分)(答“思乡之情”得1分)2)突出主题(或衬托、照应) 理由:“成了主人”,说明自己如在仙境中生活,按常理应希望永远这样生活下去,可作者却有更高远的追求,“下楼去”维护祖国统一。(作用2分,理由2分)

   3.(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暗喻和借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海风吹拂下的大海蔚蓝宽阔,浪花此起彼伏的壮观景象。(2分)  (2)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出大山的静谧和“鸟鸣山更幽”的意境。(3分,修辞1分,静谧1分,意境1分)

   4. B E(4分)

 

(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节选)    朱自清

    1923年8月的一晚,我和平伯同游泰淮河;平伯是初泛,我是重来了,我们雇了一只“匕板子”,在夕阳已去,皎月方来的时候,便下了船。于是桨声汩一汩,我们开始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了。

    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我们坐在舱前,囚了那隆起的顶棚,仿佛总是昂着首向前走着似的;于是飘飘然如御风而行的我们,看着那些自在的湾泊着的船,船里走马灯般的人物,便像是下界一般,迢迢地远了,又像在雾里看花,尽朦朦胧胧的。这时我们已经过了利涉桥,望见东关头了。沿路听见断续的歌声:有从沿河的青楼飘来的,有从河上船里渡来的。我们明知那些歌声,只是些因袭的言词,从生涩的歌喉里机械的发出来;但它们经了夏夜的微风的吹漾和水波的摇拂,袅娜着到我们耳边的时候,已经不单是她们的歌声,而混着微风和河水的密语了。于是我们不得不被牵惹着,震撼着,相与浮沉于这歌声里了。

    那时河里热闹极了;船大半泊着,小半在水上穿梭似的来往。停泊着的都在近市的那一边,我们的船自然也夹在其中。因为这边略略的挤,便觉得那边十分的疏了。在每一只船从那边过去时,我们能画出它的轻轻的影和曲曲的波,在我们的心上这显着是空,且显着是静了。那时处处都是歌声和凄厉的胡琴声,圆润的喉咙,确乎是很少的。但那生涩的,尖脆的调子能使人有少年的,粗率不拘的感觉,也正可快我们的意!况且多少隔开些儿听着,因为想象与渴慕的做美,总觉更有滋味;而竞发的喧嚣,抑扬的不齐,远近的杂沓和乐器的嘈嘈切切,合成另一意味的谐音,也使我们无所适从,如随着大风而走。这实在因为我们的心枯涩久了,变为脆弱;故偶然润泽一下,便疯狂似的不能自主了。但秦淮河确也腻人,即如船里的人面,无论是和我们一堆儿泊着的,无论是从我们眼前过去的,总是模模糊糊的,甚至渺渺茫茫的;任你张圆了眼睛,揩净了眦垢,也是枉然。这真够人想呢。在我们停泊的地方,灯光原是纷然的;不过这些灯光都是黄而有晕的。黄已经不能明了,再加上了晕,便更不成了。灯愈多,晕就愈甚;在繁星般的黄的交错里,秦淮河仿佛笼上一团光雾。光芒与雾气腾腾的晕着,什么都只剩了轮廓了;所以人面的详细的曲线,便消失于我们的眼底了。但灯光究竟夺不了那边的月色;灯光是浑的,月色是清的。在浑沌的灯光里,渗与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灯与月竟能并存着、交融着,使月成了缠绵的月,灯射着渺渺的灵辉,这正是天之所以厚秦淮河,也正是天之所以厚我们了。

    1.①“我们开始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滋味了”句中“蔷薇色的历史”所指的意思是什么? (不超过10个字) (3分)

                                                        

    ②“我们明知那些歌声,只是些因袭的言词”句中“因袭的言词”指的是什么? (不超过20个字) (3分)

                                                         

                                                        

2.联系全文看,为什么“生涩的,尖脆的调子”“也正可快我们的意”?(4分)

                                                    

                                                    

3.本文的篇名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而文中为什么还写月色?(4分)

                                                     

                                                    

                                                    

    2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写邀约俞平伯同游秦淮河,是有意排遣郁闷,藉此抚慰自己枯涩的灵魂,隐约地表现“五四”高潮之后,知识分子的郁闷和惆帐。

    B.全文称丽纤细,笔触雅致委婉,以完美和谐的笔调,描绘秦淮河朦胧的夜景,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表现了经过“五四”运动洗礼后,知识分子积极向上的热情。

    C.文字缠绵,蕴含眷恋悱恻的气息,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有一种独特的美:细腻而隽永,朦胧而真切。   

    D.这是一篇具有深刻内涵的游记散文,“秦淮河”其实就是古老而又美丽的中国的缩影,作者启迪人们去反思、去探索:为了这美丽的祖国,我们每个人应该为它奉献出什么。

    E.作者重彩浓墨描摹十里秦淮的朦胧夜景。他倾心神往明末秦淮的艳迹,为的是追求梦境的慰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浓浓地抹上了作者本人的个性色彩。

 [   ] [   ] 

[答案及评分标准]

1.①六朝金粉的繁华(本题的答案可据“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来归纳)(3分)  ②沿用别人的语言,没有自己感情的歌(本题的答案可据“我们明知那些歌声,只是些因袭的言词,从生涩的歌喉里机械的发出来”来归纳)(3分)

2.“因为我们的心枯涩久了,变为脆弱”(本题的答案可据“这实在因为我们的心枯涩久了,变为脆弱;故偶然润泽一下,便疯狂似的不能自主了”来归纳) 4分)

3.为了映衬或渲染。或:为了写出秦淮河灯光和月色交相辉映的独特景色。(4分)

4B DB项的“表现了经过‘五四’运动洗礼后,知识分子积极向上的热情”,D项的“作者启迪人们去反思、去探索:为了这美丽的祖国,我们每个人应该为它奉献出什么”,在文中均无体现)

 

(四)那一束伴地莲

在我的故乡,每年春天,都遍生一种野草,或许因为多,平常至极,很少有人能叫出它的名字来。尽管一眼就能认出它高高的枝,苍绿的叶。

早春它是不开花的,到了春末夏始,桃花李花都一齐谢了,大地又显单调的时候,它才绽开一粒粒小骨朵,雪白的瓣,乳黄的蕊,不足指甲大的小花儿开在坡上、荒地头、野沟边,如夜空里的繁星,簇簇丛丛灿烂一片,随风散布一种沁人的苦香。

在我的印象中,它的花期很长,要过一整个酷烈的夏季,似乎在仲秋前后,也许会有两三朵小花稀疏散杂在日渐寂寞的景色里,而那枝叶,却也是褪了绿,转入翠黄,尔后再无可逃避地被季节洗蚀了色彩,被干燥的秋风榨尽了水分,被霜露浸得枯脆干焦。其时,它便成了一味药了,这在普通的乡人眼里是不识的,更不知它竟有一个美丽得几近脱俗的名字:伴地莲。

我知道伴地莲,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那时父亲已在遥远的江南工作,家里全靠母亲操劳,我又病了。就在那样一个雪落之后的冬天的傍晚,母亲背我去山后的医疗社看医生。临走,医生递给母亲一截枯草,叫母亲去野地里找,拿回去洗净切碎煮水给我喝,医生说它能治我的病。

归途中升起了一轮月亮。月亮很圆,被雪地衬映得更加明亮,我至今还记得那时看见远处雪原中静卧的村庄。

母亲背着我就在这样一个有积雪的月夜里走。边走,她边踢开路边的雪层,寻找和她手里一样的那种春天遍地都是的叫做伴地莲的野草。因为孩子们的野火早在秋天就已烧遍,母亲收获不大。邻近村庄的时候,她又拐了个弯,绕上一段河堤。河堤离村庄较远,然而仍没有逃脱家乡习惯性的秋季烧荒的野火。这叫母亲失望,同时也加大了母亲搜索的范围。就这样,母亲终于没有防备地滑进了一段被挖开用来排水的坑里。坑很深,幸亏坑底雪厚,母亲除了一场虚惊没有受到任何伤害。我不记得那时我有没有因为惊吓而嚎啕大哭,我只记得母亲正说要往上爬,竟意外发现坑壁被踢开的雪被下掩盖了一丛她急欲寻找的那种枯干的草,我记得那时母亲在明亮的月亮地里止不住惊喜而连声赞叹。

这以后,很长一段日子留在我印象里的就是这药的苦味,苦不堪言。母亲便用作为口粮的山芋反复煮熬,熬成糊状,熬出更浓的糖味,拿来做我喝药后的奖励。在我童稚的记忆里,极苦之后,那一小勺山芋糊竟是此生再难以体验到的甘甜。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我常为自己记忆细节的清晰而诧异,然而母亲却证实了它的真实。那时,我的孩子正趴在她的怀里撒娇,她愣怔片刻,顺着我的提示她终于回想起来,她告诉我那时我患的是一种急症肝炎。她说,第二天秋天,怕我病犯,早在烧荒前她割了一大捆回来,拿绳束了,系在屋梁上,以作备用,只是再没有用着,直到迁来南方,老屋卖给人家也没有取下。

然而我却没有遗忘,那一束伴地莲烟熏火燎黝黑地挂在我老屋的梁上。尽管与母亲的回忆有些许出入,然而那晚雪地里的月光却真实地穿越二十多年的积尘落入我充满疲倦的梦中。

活着是件艰难的事,我时常这样想。生长中的许多不易处,让我越发知道,世间真正美好的东西实在太少。于做人的困顿里偶然回顾尚能发现内心深处还有可以寄托的空间,不致全然没有了信心,这,要感谢母亲。

1.第一、二、三段对伴地莲各是从什么角度进行描写的?突出了伴地莲的什么特点?(每处各限两个格)(4分)

 角度:        、        、        

 特点:       

2.在写母亲背着我找伴地莲的过程中,突出描写了明月和积雪,其作用有两点,试写出。(每点不超过20字)(4分)

                                                  

                                                   

                                                  

                                                    

3.完成下面两题:

①为什么说那一小勺山芋糊“竟是此生再难以体验到的甘甜?”(写出两点,每点不超过10字)(4分)

                                                    

                                                    

②最后一段的意思是(不超过25字)(2分)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两项是(4分)

A.题目“那一束伴地莲”指的不是母亲雪地寻找的那一束、而是挂在梁上的那一束。

B.本文歌颂了母亲的伟大,母爱的纯洁与无私。

C.伴地莲普通、平凡而又美丽有用(能治病),正是母亲的形象。

D.“那晚雪地里的月光却真实地穿越二十多年的积尘落入我充满疲倦的梦中”,说明这二十多年来我经历了很多劫难。

E.本文以伴地莲为线索,结构严密,开头三段介绍伴地莲,中间四段写母亲寻找伴地莲为我治病,最后三段写记忆中的伴地莲。

F.本文语言华丽,色彩绚烂,如第二段对伴地莲花的描写,最能体现这种风格。

[   ] [   ] 

[答案及评分标准]

1.(4分)形态、开花、用途;美丽。(答对1点得1分)

2.(4分)①突出了环境的艰苦,表现了母亲的伟大。(2分);②用明月积雪的明亮皎洁衬托母爱的纯洁无私。(2分)

3.(6分)①是喝了苦药之后吃的;(2分)里面融进了深深的母爱。(2分)②母亲背着我雪地寻药的情景给了我生活的信心和勇气。(2分)(以上三题学生作答不必拘泥于上述文字,意思对即可)

4.(4分)D、F(D项不能说经历了很多劫难。F项不能以偏概全,本文风格应为清新质朴。)(答对1项得2分)

 

(五) 

大二时我很欣赏一位老师说的一句话:“夜雨孤灯乱翻书。”

夜,不是黄昏,不是华灯初上,而是夜深人静,万籁俱寂。这时白天的喧嚣已经退去,而因为安静,因为清冷,人的思绪便格外纵横开阖,情感的神经末梢也格外丰富而敏感。虽说心远地自偏,然而若在人声鼎沸的菜市场读优雅的小品文,对于我们这些定力不够的年轻人来说,恐怕是有些为难的。

而又有雨。我一直怀疑许多人的灵性是不是都是雨滋养出来的。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虽然不为高见识的长者所推崇,可是我个人以为,一篇“粗头乱服,不掩国色”的文章当然很好,可是雕琢得有美感,那也不是什么坏事啊。至少我在读着的时候,便觉得有几丝凉沁沁的细雨落到发梢了。

少年听雨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各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因为有了雨声沙沙,外边便好像更加安静了。静得让人可以听见自己心灵的声音。

再是孤灯。可以想见古人的“夜阑犹剪灯花弄”。一灯如豆,照彻千年来无眠的人。

孤灯下,似乎总会伴着想象里红袖添香的故事。美丽的狐女,也是那些违心寒窗苦读的多情才子们想出来的。然而终不能实现,孤灯衬着孤人,益见其孤。

最妙的是乱。

我以为,书的乐趣实在不能说是在“汗牛充栋”或“读书破万卷”里。这样太过于注重数目或太注重效率,会坏了读书的美感。书趣,只在“乱”。

丘迟的《与陈伯之书》中,“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我便尤信爱这“杂”“乱”二字。

美的极致在于随性。书也是,不妨随地扔着几本。想起来了,拿起来翻翻,读了一句,觉得不错,就品一品。说不定竟品出会心一笑来。看得有点闷了,便换一本,或是干脆闲置不看。这和你要坚持的爱情不同,大可放宽心些。

如是,在风疏雨细的夜里,亮一灯,昏黄的光线染得雨丝也微亮。握一卷在手,时而定定地凝神细看,时而望着窗外发发呆,时而低笑,这时的心境,便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了。

1.这篇散文中,作者说年轻人无法“在人声鼎沸的菜市场读优雅的小品文”,又说“书趣,只在‘乱’”,请根据文意,写出“人声鼎沸的菜市场”的喻意与“乱”字的含义。

①“人声鼎沸的菜市场”的喻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乱”字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联系语境,说说本文第三段中“可是雕琢得有美感,那也不是什么坏事啊”这句话针对什么说的,实际上暗含了作者的什么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请用文中的语句概括作者所描述的“夜雨孤灯乱翻书”的情景。(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中摘引宋人蒋捷词句“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似在说听雨,实则还在讲读书,道出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境下的读书情趣。

B.“孤灯衬着孤人,益见其孤”,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多情才子孤灯苦读的悲悯,透露出他并不是执意追求孤灯翻书这种场景,只是喜欢其浪漫的情调。

C.作者巧妙地借用陶渊明《饮酒》中的诗句“心远地自偏”、“明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达出自己矛盾的读书观——静心可读书,读书大可不求甚解。

D.“一灯如豆,照彻千年来无眠的人”一语双关,既表达了对读书人凭借一盏孤灯而彻夜不眠、寒窗苦读的感叹,又赞颂了书籍伴随一盏孤灯将历史上无数探索人类命运的人的思想照亮。

E.从作者余光中《听听那冷雨》时“便觉得有几丝凉沁沁的细雨落到发梢了”,我们推断“夜雨”之雨既指自然之雨,更是指能让周围“静得让人可以听见自己心灵的声音”的润物细无声的心雨。

[   ] [   ] 

[答案及评分标准]

1.(4分)(1)嘈杂的环境      (2)随性或随意

2.(4分)

①针对高见识的长者所推崇的美在自然的观点而说的。(或:针对高见识的长者对“粗头乱服,不扰国色”的文章的推崇而说的)

②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是一篇雕琢得有美感的散文。

3.(6分)在风疏雨细的夜里,亮一灯。握一卷在手,时而定定地凝神细看,时而发发呆,时而低笑,淡淡一笑。看得有点闷了,便换一本,或是干脆闲置不看。(用文中的语句写出“疏风”、“细雨”、“深夜”、“孤灯”、“随性”等要点即可)

4.(4分)A D(对一项得2分)

 

 

(六)贝壳未碎

 小城萨拉曼卡十分紧凑,不管你怎么走,只要找得到中间像一个方形老城堡似的市政广场,怎么也迷不了路。几乎所有的街道都从那里伸展出来,每次走的有点迷糊了,就再回到那里重新开始,几次下来,已熟如故土,不再有迟疑的步履。

但是,对于欧洲小城,千万不能这么套近乎。你以为已经了如指掌,实际上恐怕连边沿都没有摸着。特别是那些只给你提供一二个亮点的小城,更要另眼相看。一二亮点,是醇化过后的简明,背后躲着大量被省略的文章。

 萨拉曼卡在市政结构上的亮点是那个广场,而在精神结构上的亮点却是大学。萨拉曼卡大学没有围墙,因此够不成表面上的中心。转弯抹脚都是大学的某系某科,连城里的一切纪念品商店都在出售与大学有关的物件。

 事情一与大学相连,便立即变的深不可测,更何况萨拉曼卡大学是西班牙最古老的大学。我曾在一本历史书读到过,哥伦布出发远航前为了进一步熟悉与航海密切有关的天文学知识,曾特地来到萨拉曼卡,与几位博学的修士探讨,这些修士,当时好像就是萨拉曼大学的教授,那么小小的萨拉曼卡早在哥伦布时代就已经是学术研究中心,它在欧洲人发现新大陆之前已经对辽阔的未知世界有过推测和遥望,而且懂得从天文学的高度来设计航线。 因此,它小不堪言又大而无边。

 哥伦布到这里来的具体行迹当然是不可能找到参证的了,但我愿意带着冒险家出发前的心境在这些安静的街道间走走,想想安适如何怂恿了冒险,小街如何觊觎着大海。

 正这么走着,我突然停步,在一个街口看到了一幢古老又巨大的建筑,浑身是古朴的土黄,但满墙却雕满了贝壳!对大海的渴望如此不言而喻,又把这种渴望展现得如此气派。我连忙拉住两个学生模样的所轻人打听,他们说,这楼叫贝壳屋,建于十五世纪末,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我在心底暗暗一算,那正是哥伦布准备出发的年代。

 贝壳屋有台阶可上,无人阻拦。进去几步就是一个洞窟般的大厅,四周古柱森然。此时已是黄昏,天色黯然,大厅古柱间更是阴气森森,像是不小心误入了一酋长的巢穴,一个恐怖的王府,但我心里明白,这王府的名称就叫时间。大厅有二楼,是长长的回廊,那里倒是泛出一些光来,使我还能在大厅古柱间辨别物象、轻步踩踏。

左前方有了灯光,越近越亮,也开始有人,终于走进了一间有现代设施的厅室,看那文字标牌,原来是到了萨拉曼卡大学的公共图书馆。伸头一望,有不少学生在书库翻阅,至此我才明白过来,刚才穿越的古柱森然的贝壳屋,就是这个图书馆的门廊。
 那么,这个图书馆也实在太排场了。

 哥伦布当年一定会来到这里。萨拉曼卡大学不大,贝壳屋当时新建,他没有不来的道理。这个航海迷一见满墙的贝壳一定笑逐颜开了吧?

 五百多年来贝壳未碎、古柱未倒本是一个奇迹,更大的奇迹是五百多年后它们仍不以自身的资格让人供奉,只是默默的支撑在一起做了大学图书馆的门廊,就像一代元勋已经发皓然还乐呵呵的为孩子们看家护院。

 我猜想大学当局作这番设计是要让所有的青年学生每天走一走这门廊,但不知有多少学生能够体会,这里有一个巨大的象征。今天图书馆里的任何一本书都比不上墙上贝壳的年岁,而贝壳还只是路标,指引着更为悠久和未知的世界。因此,灯光明亮的现代书库只是白沫一闪,人类求知的道路仍然如古柱下无灯的恐怖,老墙上对水的渴念。等着吧,当今天自以为是的学者们全部退出历史,这满墙的贝壳仍不会破碎。

 欧洲文明的本性,本不在纸页间。

1.作者说,欧洲小城的“一二个亮点,是醇化过后的简明,背后躲着大量被省略的文章”。请简要回答:①“亮点”指的是什么?②“被省略的文章”比喻什么?(4分)

                                                     

                                                     

2.就城市规模而言,萨拉曼卡确实“小不堪言”,为什么又说它“又大而无边”呢?(4分)

                                                         

                                                         

                                                        

3.萨拉曼卡城“贝壳屋”满墙雕饰的贝壳,在当初和在现今都具有象征意义。请依据文意说说这“贝壳”的象征意义。(6分)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小城萨拉曼卡是一部文化内涵丰富的“大书”,读懂这部“大书”,不能只关注小城那“一二个亮点”。

B.萨拉曼卡城的主体设施是西班牙最古老的大学,它是全城精神结构的中心,因此没有必要修筑围墙。

 C.作者惊叹贝壳屋的文化价值,它是萨拉曼卡五百多年来文明演化的见证,至今仍充盈着真实的历史氛围。

 D. 萨拉曼卡大学图书馆是探险家哥伦布研修学习过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的确是“太排场了”。

 E.“贝壳未碎”,点明文章主旨:萨拉曼卡人虽然疏远了现代文明,但保住了萨拉曼卡城的历史风貌。

[   ] [   ] 

[答案及评分标准]

1. ①“亮点”,能反映小城某一方面特点的显见的建筑设施。

 ②比喻从建筑设施中可以体味的文化内涵。(每小题2分,计4分,意思对即可)

2.可以用原文语句作答(萨拉曼卡,早在哥伦布时代就已经是学术研究中心,它在欧洲人发现新大陆之前已经对辽阔的未知世界有过推测和遥望,而且懂得从天文学的高度来设计航线)。如另组织语言,应提及萨拉曼卡文化地位高,并指出哥伦布在这里有过意义重大的科学实践活动。(4分)

3.当初,“满墙雕饰的贝壳”寄寓着西班牙人航海探险的渴望,他们要通过航海探险发现未知的世界并印证自己的科学推断。(3分,意思对即可;仅用原文“对大海的渴望”作答,只能得1分。) 现今,贝壳屋作为现代化的大学图书馆的门廊,“贝壳”召唤今人要继承和发扬先人的探求精神去发现和探索未知的世界。(3分,意思对即可;仅用原文“贝壳还只是路标,指引着更为悠久和未知的世界”作答,只能得2分。)

4.A  C(选对一项,得2分;答案多于两项,本题不得分。A项,运用比喻指出萨拉曼卡小城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耐人品味。C项依据原文“这王府的名称就叫时间“等有关内容评价贝壳屋的文化价值。以上两项理解正确,赏析有据。B项,萨拉曼卡大学不是该城的主体设施;“精神结构的中心” 不能作为“没有必要修筑围墙”的原因。D项,“太排场”是指萨拉曼卡大学图书馆由著名的历史建筑物与现代设施组合而成,意义不凡;况且,说图书馆是“哥伦布研修学习过的地方”,也有些牵强。E项,文章题目“贝壳未碎”,不足以点明文章主旨;说萨拉曼卡人“疏远了现代文明”不符合文意。)           (吴清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