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beplay888体育 >> 学科资源>> 语文>> 高三>> 练习测试

练习测试

高三年古代诗歌阅读练习五

录入者:翁凡凡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13日

九、古代诗歌阅读(江西省赣州市四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联考)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4-15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14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白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

B李诗的尾联写第二天又眼睁睁地看着表弟启程远去,在深秋的重山间的巴陵道上奔波。

C两诗主题虽同为伤离别,但语言特色不同,白诗语言朴素清淡,李诗语言浑厚豪迈。

D《南浦别》中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E李诗的颈联择取了叙旧时间很长这个侧面,表现出二人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

15两首诗都抒发了离别之情,请结合原诗分析两首诗主要表现手法的异同。(6

【选题理由】鉴赏诗歌内容、思想感情、表现手法、主要引导学生对诗歌手法的把握。

【预期效果】难度适中,能考查学生对诗歌手法的理解运用能力。

【适用范围】各类学校

【参考答案】

14. B  C

15.相同点:都运用了细节描写(或白描)来表达情感(2分)。白诗通过送别时“看”的细节表现了分别时的悲楚。(1分)李诗则通过写自己和表弟由“惊初见”到“语罢暮天钟”的细节描写,表现了至亲重逢的深挚情谊(1分)。

不同点:白诗以景衬情,先用萧瑟的秋景渲染浓厚的离情别绪(1分)。李诗通过想象表弟登程远去的画面,表达伤别情怀和为弟担忧之情(1分)。

【答案解析】

14.B在深秋的重山间的巴陵道上奔波是想象之景,为虚写;C李诗的语言也很质朴

15.为对比阅读,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解题应对比两首诗歌在手法方面的异同,并理解对感情抒发的作用。

 

十、古代诗歌阅读(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2018届一中高三期中联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军中乐  刘克庄

行营面面设刁斗,帐门深深万人守。

将军贵重不据鞍,夜夜发兵防隘口。

自言虏畏不敢犯,射麋捕鹿来行酒。

更阑酒醒山月落,彩缣百段支女乐。

谁知营中血战人,无钱得合金疮药。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开头两句描写军营戒备森严的场景,“面面”和“深深”形成照应,渲染了战场紧张、肃杀的氛围。

B. 诗人笔下的将军虽然身份高贵,但能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他不披铠甲,放弃骑马,亲自带兵守卫在隘口。

C. 诗中的将军不仅藐视敌人,认为“虏畏不敢犯”,还用“射麋捕鹿”这种畋猎方式来激发将士们的杀敌豪情。

D. “更阑月落”,写将军佚乐之久;“彩缣百缎”,写将军赏赐之豪,让读者去想象歌舞场面的豪华奢靡。

E. 全诗从帐门外写到帐门内,由将军写到士兵,由全景描绘而过渡到特写镜头,构思精巧严谨,脉络分明。

15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选题理由】鉴赏诗歌内容、思想感情、表现手法、主要引导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赏析。

【预期效果】难度适中,能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赏析能力。

【适用范围】各类学校

【参考答案】

14. B  C

15. 诗人表达了对“将军”不顾边境安危和士兵死活、一心贪图享乐的丑恶行径的强烈愤慨,(2分)同时对戍边士卒的悲惨境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1分)

示例对比(1分)一面是士兵驻守隘口、枕戈待旦,一面是将军玩忽职守、在意轻敌;一面是伴舞助兴的歌女可以随便得到“彩缣百段”的赏赐,另一面是“血战人”无钱买药疗伤。作者通过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自身强烈的思想感情。(展开分析2分)

示例刻画人物,揭示矛盾(1分)对将军,写其言,述其行,绘声绘色,刻画出一个不恤国事、寻欢作乐的丑陋形象。写“血战人”,则抓住“无钱得合金疮药”,不仅写尽了戍边兵士之苦,而且深刻地揭示了将军的“乐”是建筑在兵士的“苦”之上的本质,暗示当时官兵之间矛盾的尖锐。(展开分析2分)

【答案解析】

14. B项,“与战士同甘共苦”“亲自带兵守卫在隘口”错。C项,“自言虏畏不敢犯”是自以为是,盲目轻敌;“激发将士们的杀敌豪情”不妥。

15.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及手法的理解赏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