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beplay888体育 >> 学科资源>> 语文>> 高三>> 练习测试

练习测试

高三年古代诗歌阅读练习三

录入者:翁凡凡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13日

五、古代诗歌阅读(2018年高考(154)湖北省八名校2018届高三12月第一次联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

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①  周紫芝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注]光州:今河南潢川,南宋时期是接近金国的边防重镇。使君,汉唐以来,称州郡的长官为使君,此沿袭旧称。青冥:青色的天空。这里代指朝廷。不应:不顾。

14.下列对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上片的前两句叙述了六年阔别中两人天各一方的情形,为了与后文再次离别形成对比,表现了阔别之久离别之伤感。

B.诗人没有料到短暂相聚后又要再次分离, “谁知”、“还与”的搭配,表达了他再次送友人登程时内心的悲伤。

C.下片通过“铁马”“寒日暮”“霜塞晚”等的描绘,表现了友人久守边城的艰辛以及思归的急切之情。

D.此词写惜别之情,却一反常态,以较多的笔墨塑造了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使君形象,表达出对友人的勉励和期许。

E.“横槊看诗成”与《赤壁赋》中的“横槊赋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时的场景虽然不同,但都赞扬了他们的文韬武略。

15.清人有言:“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请结合本词简要赏析。(6分)

【选题理由】鉴赏诗歌内容、思想感情、表现手法、主要引导学生对诗歌手法的把握。

【预期效果】难度适中,能考查学生对诗歌手法的掌握情况。

【适用范围】各类学校

【参考答案】

14.A  C

15.上片回忆往事是虚,杯酒相倾是实(1分),虚实结合,包含了对往昔欢乐团聚的怀念,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2分)。下片虚写,运用想象手法(1分),想象使君到任后的生活和心境,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勉励友人在边塞施展文武才干,为国立功的情意。(2分)

【答案解析】

14.A.“形成对比”错,应理解为为抒写别情作铺垫  C.热爱雄壮的边塞生活,及写诗赞美的豪情。

15.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能力,上片回忆往事是虚杯酒相倾是实下片虚写,运用想象手法15题考查诗歌表现手法,抓题干中的“实”、“虚”二字并结合诗句分析,要答出对情感表达的作用。

 

六、古代诗歌阅读(山东省日照市2018届高三校际教学质量联合检测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点绛唇  李祁

楼下清歌,水流歌断春风暮。梦云烟树。依约江南路。    碧水黄沙,梦到寻梅处。花无数。问花无语。明月随人去。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

A.前两句写一曲清歌在春风吹拂的暮霭中结束了,“清”字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

B.“梦云烟树。依约江南路”描绘了飘忽迷离的梦境,营造出一种素淡朦胧的意境。

C.上片前两句写眼前景色,以景传情;下片全写梦境,寄情于梦。全词抒情委婉,饶有韵致。

D.“明月随人去”与苏轼的“千里共婵娟”都是写对月怀人,传达出一种广漠旷达的境界。

E.作者以行云流水般的笔调,从闻歌入笔,转写梦境,把怀人念远的感情表现得深刻人微。

15.结合下片内容,简要分析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过程。6

【选题理由】鉴赏诗歌内容、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诗歌风格,主要引导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

【预期效果】难度适中,能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的能力情况。

【适用范围】各类学校

【参考答案】

14.C  D

15.“碧水黄沙”到“寻梅处”,水中陆上到处寻觅,写寻找之苦;看见“花无数”,燃起希望,心生喜悦;“问花无语”,得不到回应,心生怅然;“明月随人去”,梦醒后,对月怀人,心生悲凉。

【答案解析】

14.C项“下片全写梦境”有误,下片的“明月随人去”中“明月”是实景;D项“广漠旷达”有误,“明月随人去”表明“月”已“去”人也去了,诗人情感是失落的,“旷达”不妥。

15.考查诗歌思想感情,回答是要注意扣紧诗歌文本,找出情感心理变化的过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