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beplay888体育 >> 学科资源>> 语文>> 高二>>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伶官传序》/祭十二郎文/项脊轩志/苦斋记备课资料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14日

伶官传序》备课资料  

   

一、译文
!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枝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者,是我的遗恨;给你三枝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枝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 梁 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匆忙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普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二、作者作品
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文忠。吉水(现在江西吉水)人。四岁丧父,母郑氏教他识字、读书。十岁能作诗赋。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任将士郎、试秘书省校书郎等职。其后任监察御史、馆阁校勘官等职。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因为同情范仲淹遭贬斥,写信切责谏官高若讷被贬夷陵(现在湖北宜昌)令。几年后回朝,任太子中允、龙图阁直学士等职。以后又被贬官为知滁州、转知扬州等。回朝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的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在散文、诗歌创作和史传编写、诗歌评论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而以散文的造诣最高,是唐宋八大家中的重要作家。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叙事既得委婉之妙而又简括有法,议论既纡徐有致而又富有内在的逻辑力量,章法结构既能曲折变化而又十分严密。他写的《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泷冈阡表》等,都是历代传诵的佳作。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著《集古录跋尾》十卷,开创记录古物(金石学)的风气。有《欧阳文忠公集》。
《新五代史》是我国的二十五史之一,原名《五代史记》,记载五代(907—960),即唐宋之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五个朝代的历史。后人为了把这部书与北宋初年宰相薛居正奉诏监修的《五代史》区别开来,就称为《新五代史》。《伶官传》是一篇合传,除了写敬新磨善于讽谏外,着重记述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三人祸国乱政的史实。传中说: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于此用事,遂至于亡。正是由于庄宗的宠幸,这些伶人做了高官,出入宫廷,作威作福,致使朝政日坏。公元926年,李嗣源叛变,自立为帝,从马直(皇帝的近卫军)指挥使郭从谦(原是伶人,艺名郭门高)乘机率所部士兵作乱,结果庄宗被射死。按照《新五代史》的体例,多数传文的前面有一段序文,用来评论史事。《伶官传序》就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文,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而乱政的史实,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当时的北宋统治者。
三、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这句话怎样理解?
这句话是选择关系的复句,两个问句各是一个选择项,得之难而失之易是被否定、被舍弃的一项,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是被肯定、被选择的一项。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是反问句(“……”是典型的反问句式),凡反问句都是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思,所以这句话与后一个问句连起来看,意思是否定得之难而失之易的,语意重点在于强调后一个问句中的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是说得失难易在于人事。
四、关于本文中的对称句、反问句和感叹句
多用对称句、反问句和感叹句,是本文句式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1
.对称句
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与其所以失之者
方其……可谓壮哉
   
……何其衰也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满招损
   
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
故方其盛也……莫能与之争
   
及其衰也……为天下笑
2
.反问句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句末用的是叹号,但仍是反问句。)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3
.感叹句
呜呼!
   
方其……可谓壮哉!……何其衰也!
对称句,节奏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特别是本文的对称句在内容上都是正反对照的,不仅有音乐美,而且给人以鲜明的对比感,使人在细细咀嚼中,深刻领会作者褒贬扬抑的立场。反问句,是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思,是无疑而问,但语意表达比陈述句更确定、更有力、更发人深省,有更强的感情色彩。感叹句,直接表达强烈的感情。对称句、反问句和感叹句的综合运用,使文章句式整齐而又多变,气势十分充沛,感情色彩浓郁,加强了论证的力量。
这些对称句、反问句、感叹句都有其特定的表达效果。例如,文章开头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再例如,方其……可谓壮哉!……何其衰也!”,前一句表示对庄宗胜利的赞赏之情,结尾用语气词表示感叹;后一句表示对庄宗失败的悲叹之情,结尾用语气词表示感叹。这两个长句从整体看是议论而不是叙事,因为所述事实置于方其…………这样两个抒情味很浓的议论句中。但因为是感叹句,其中有叙事的内容,所以这两个句子又是议论、抒情、叙事兼而有之的。因此,就这两个感叹句的具体情况而言,其表达效果是  

多方面的。
五、有关史料
1
.唐庄宗其人(朱则莹摘编)
欧阳修为五代史伶官传作序,客观地分析唐庄宗的成败得失。唐庄宗姓朱邪,名存勖,本是沙陀族人,他的祖上做唐朝的臣子,被赐姓李。他父亲李克用被唐王朝招来镇压黄巢农民军,沙陀兵进入长安,焚宫殿,烧府库,大肆掠夺,无恶不作。

公元908年,晋王李克用死,李存勖继承父业。他初有大志,着手整顿纪律败坏的沙陀兵,组成精锐部队。913年破幽州,取河北,击败对手梁国军队。923年在魏州称帝,国号称后唐。
唐庄宗骁勇善战,常冒死搏斗。最激烈的、也是决定性的一仗是称帝后夺取郓州之战。梁军破德胜南城,庄宗弃北城,坚守杨刘城,与号称十万之众的梁军日夜苦战,庄宗再占德胜城,梁军决黄河口用洪水阻唐军。庄宗听取谋臣郭崇韬的计策,留兵守杨刘,自率轻骑从郓州直取汴州,一举消灭梁国。赫赫战绩,使欧阳修禁不住赞叹: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唐庄宗小名亚子,喜演剧,能度曲。伶人能接近他,并渐渐参与政事。庄宗宠幸的伶人周匝为梁所得。庄宗灭梁进入汴州那天,周匝至马前拜见,庄宗非常高兴,并赐以金帛慰劳。周匝说:我在梁国没遭杀身之祸,多亏教坊使王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的帮助,请天子好好答谢他二人。庄宗当场答应封官。郭崇韬竭力劝阻说:帮陛下取天下的功臣还未封赏,却先封伶人,是要失去人心的。庄宗到底不听,封陈为景州刺史,封储为宪州刺史。

唐庄宗宠信伶人,让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优伶掌握实权。景进等专替他探听宫外消息,回报的情况往往颠倒是非。许多朝官和四方藩镇都争着向伶官行贿,以求在庄宗面前说些好话。最阴险的是那个演杂剧出身的郭从谦,因有些军功,被封为掌握亲兵的从马直指挥使。因姓郭,又去亲近权臣郭崇韬,并拜其为叔父。崇韬无辜被杀,郭从谦借此机会在营中蛊惑军心。当时军士王温趁夜作乱,事发后被斩。有一次庄宗戏语郭从谦,说:你的党朋,忘恩负义,又教王温造反。你们还想干什么呢?”从谦大为震惊,回来后便进一步煽动兵将道:快把你们的积蓄拿出来买酒肉吃,不必考虑后事。大家问为什么,他说:陛下为王温的事,等到攻占邺地,要把你们统统活埋。从此,这支亲兵部队便萌发了叛乱的念头。
不久,李嗣源发动兵变,郭从谦首先响应,率从马直亲兵攻皇城,纵火焚烧兴教门,闯入内宫,乱兵在宫楼上用箭射死仓皇东出的唐庄宗。《伶官传序》把这个过程概括评述为: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当初梁国大将王彦章就说过:李亚子是个斗鸡小儿,不足畏。诚然,庄宗把打仗治国视为斗鸡寻乐,此外一无所知。正如欧阳修所说: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因此,唐庄宗斗败梁国,自己也接着灭亡。
(
《语文战线》1983年第8期,有改动)
2
.此三者,吾遗恨也。

庄宗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与后梁朱温、燕刘仁恭父子、契丹阿保机三者的关系,有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李克用的父亲原名朱邪赤心,世统领沙陀部落。唐懿宗时,庞勋起义,朱邪赤心统领骑兵帮助唐王朝镇压了起义军,因而受封代北行营节度使并赐名李国昌。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后,李克用又率其部属追击屠杀起义军,受封河东节度使,后进爵晋王。
公元885年,李克用同起义军叛将朱温等相约合击黄巢。回兵时,李克用途经汴,朱温假意置酒宴请,夜里却纵火烧上源驿,企图杀害李克用。适逢倾盆大雨,将大火熄灭,李克用由侍人郭景铢相救,得以缒城逃出,双方从此结怨。朱温窃取农民起义果实,于公元907年废唐称帝,各地势大力强的藩镇也纷纷称王称帝,开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纷扰割据的时期──五代十国。在你争我夺的血战中,双方结怨越来越深。
刘仁恭原是幽州李可举的部属。李死后,其子匡威、匡俦相互残杀,刘仁恭趁机拥兵攻打幽州。兵败之后,刘仁恭投奔晋王李克用,常道燕之虚实,陈可取之谋,受到宠信。后来李克用攻打罗弘信,求兵于刘仁恭,刘不但不给,反而杀了晋王的亲信燕留得,反目成仇。刘仁恭的儿子刘守光于公元911年称帝,自号大燕皇帝。
李克用一度与契丹阿保机关系密切。公元905年,阿保机极盛时期,统领30万军,应李克用邀请来到云州。双方握手甚欢,结为兄弟。后来,阿保机却背约归梁。
因此,《五代史阙文》有这样的记载,武皇临薨,以三矢付庄宗曰:一矢讨刘仁恭,汝不先下幽州,河南未可图也;一矢击契丹。且曰:阿保机与吾把臂而盟,结为兄弟,誓复唐家社稷,今背约附贼,汝必讨之;一矢灭朱温,汝能成我志,死无憾矣。
3
.系燕父子以组,函 梁 君臣之首。

后唐庄宗李存勖接受父命,决心报仇。天祐十年(913),李存勖攻幽州,以组系仁恭、守光,号令而入,是日诛守光。遣大将李存霸拘送仁恭于代州,刺其心血,奠告于武皇陵(即李克用陵墓),然后斩之。至此李克用的燕仇已报。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李存勖兵破开封,后梁末帝朱友贞见大势已去,召控鹤都将皇甫麟谓之曰:吾与晋人世仇,不可俟彼刀锯,卿可尽我命,无令落仇人之手!’麟举刀将自刎,帝持之,因相对大恸。于是皇甫麟杀了朱友贞,然后自杀。庄宗闻之,诏河南尹张全义收葬之,其首藏于太庙。李克用的梁王之恨又除。
4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公元926年,枢密使崇韬和他的女婿、庄宗异母弟存相继被杀,加上其他天灾人祸,一时谣传四起,人心浮动。兵士皇甫晖当时奉命戍瓦桥关,戍期已满,却被留下守贝州,心怀不满,便趁机纠众杀部将杨仁,裹胁裨将赵在礼为乱。这次兵变发生于夜间,故云夜呼。庄宗之祸,自皇甫晖一夫夜呼而起。
魏州兵变时,拥有兵权的伶官史彦琼先拒不发兵,后又单骑逃逸,乱兵因得以很快据有邺城。庄宗闻变,派宋州节度使元行钦招抚不成,又遣诸军大集于邺城而攻城不克,于是命蕃汉总管李嗣源统亲军讨伐。李嗣源领军到邺城下,军士大乱,迫嗣源为帝。庄宗只得御驾亲征。谁知未与乱兵相接,诸军先于途中离散奔汴,不得已中道而返。还军途中,庄宗精神沮丧,流泪责备诸将说:卿等事余以来,富贵急难,无不共之。今兹危蹙,赖尔筹谋,而竟默默无言,坐观成败……”元行钦等百余人都援刀截发,置发于地,以示忠诚。是时,君臣相对悲号。
四月,丁丑朔,伶官郭从谦率所部叛乱,进攻宫城,庄宗为流矢所中,崩于绛霄殿之庑下。坊人善友,将廊下乐器聚簇在庄宗的尸体上,发火焚之。
5
.身死国灭。
庄宗亲征李嗣源败回,众叛亲离,郭从谦乘危作乱,射杀庄宗。庄宗死,李嗣源正式继承帝位,是为明宗。李嗣源曾企图改国号,事虽未行,但李克用嫡亲子孙全被诛杀,后唐政权实质上已经覆灭,故曰身死国灭
6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李存勖二十四岁继晋王位,历经十余年鏖战,终于执杀刘仁恭父子,迫使朱梁魏州来归,于公元903年称帝魏州。如果包括李克用在世时所参与的征战,那么庄宗夺天下,历时二十年以上;然而,这个得来颇不容易的天下,不到四年工夫,竟又在庄宗的手里丧失。得之难而失之易,不能不引起历史学家们的慨叹并进而追根寻源了。
北宋薛居正在《旧五代史》里评论道:庄宗以雄图而起河汾,以力战而平汴路,家仇既雪,国祚中兴……然得之孔劳,失之何速?岂不以骄于骤胜,逸于居安,忘栉沐之艰难……外则伶人乱政,内则牝鸡司晨,靳吝货财,激六师之愤怒,征搜兴赋,竭百姓之脂膏……”
庄宗失败的原因很多,如任用租庸使孔谦,峻法以剥下,厚敛以奉上,弄得四方饥饿,军士匮乏,有卖儿贴妇者,道路怨咨;刘皇后专权信谗,擅杀鼎臣,致使人人恐悚,众口吞声。而伶人乱政则是其失天下的重要原因。

庄宗自幼好俳优,常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得宠,为官作宦,军机国政皆与参决,伶人郭从谦竟当上皇帝近卫军从马直的指挥使。
《五代史伶官传》详细记载了伶官乱政的许多史料。
庄宗刚入洛时,居住唐故宫室。宫中一度传说闹,有人说是因为后宫人太少的缘故,庄宗便派遣景进在邺选美女千人以充后宫,景进趁机大肆鱼肉百姓,中饱私囊,致使军士妻女逃亡达数千人。
(2
46三条摘自陈亚仁《〈伶官传序〉有关史料》,《语文战线》1983年第8)
《伶官传序》赏析(金开诚
)
北宋王朝建立以后,一直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官僚大地主的政治经济利益,不立田制不抑兼并,还让他们享有免役、免税等特权。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对劳动人民的榨取便更加残酷。在尖锐的民族矛盾中,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和统一全国而斗争,反而忍受耻辱,长期向辽王朝输款纳币,以求维持苟安的局面。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通过活生生的李存勖兴亡史,来呼吁忧劳兴国,警告逸豫亡身,便不能不说是对症下药的。后来的历史事实证明,北宋王朝亡于女真族,南宋王朝又亡于蒙古族,原因之一都在于宋王朝的统治者只求苟安享乐,毫无进取之心。欧阳修早在北宋前期便能把这一点作为严重的问题提出,也说明他是有一定的眼光的。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历史教训,在今天也可供人们借鉴。

……
下面再谈谈这篇文章的写作艺术,准备谈三点。
第一,选材与剪裁。本文属于史论性质,而用的主要是归纳论证方法。运用这种论证方法关键在于准确地选择具体事例。本文所用的主要事例是晋王三矢的故事,作者对此是下过一番选材和剪裁工夫的。任何历史家撰写历史都会面临两项要求,即记事既要全面,又要可信,但二者往往发生矛盾。为了全面最好能有闻必录,但所闻未必可信,所以又要遵守无征不信的原则。晋王三矢的故事在当时社会上是有影响的。所以宋初王禹在《五代史阙文》对此作了记录,以弥补薛居正等人所编的《旧五代史》的缺陷。现在欧阳修撰写《新五代史》,如果仍然不用这条材料,恐怕难免被人讥为疏陋;而如果加以引用,却又无法证明它确实可信。因此他采用了一种巧妙的处理方法:在《新五代史》的《庄宗本纪》中不用这条材料,表现了应有的谨严态度;同时却把这条材料写进《伶官传》的中,并且加上世言二字,这就恰当地表明了这个材料的社会影响及其可信程度。这一处理不但解决了求全与求信的矛盾,而且对《伶官传序》来说还是一种积极的选材。因为序中如果再拿一些《庄宗本纪》写过的事来发议论,未免重复无味;而晋王三矢故事既是《庄宗本纪》所未记的,用在这里便显得新鲜,而且很有助于论证本篇的中心论点。这正是一石二鸟恰到好处。同时作者又通过恰当剪裁来突出这个事例。全文想说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写得比较详细的只是这个晋王三矢的故事,加上兴亡两种不同结果,此外并没有写李存勖如何忧劳,又如何逸豫。然而读者对他从忧劳发展到逸豫却已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就叫做存大而略小,举重以明轻,表现了相当高的写作艺术。
第二,叙事议论的波澜。《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篇幅不长,但由于叙事议论配合恰当,行文中又注意了轻重缓急节奏的变化,所以整个文章显得波澜起伏,很有厚度。例如晋王三矢故事叙述相当充分,笔势则比较平缓;等到摆完这个生动事例之后,便立即用繁弦促节把文章推向高潮: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 梁 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这两个长句,一扬一抑,大起大落。前者好像驾机起飞,直指长空;后者又似高山坠石,一落千丈,这就形成了全文中一个很有声势的大波。再则两个长句分别用可谓壮哉”“何其衰也两个分句感叹作结,也是又唱又叹,遥遥相对,使人感到笔墨酣畅,痛快淋漓。大波过去以后,下文还有小波与之呼应配合,这就是故方其盛也为天下笑各句。这样便显得笔有余力,文不单薄。本文的中心论点在于宣扬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因此对李存勖的扬和抑的对比度越大,便越能证明作者所要宣扬的道理。所以文章中出现的波澜正是为表现中心论点服务的。
第三,语言的锤炼。锤炼语言不是为了卖弄词藻,而是为了准确而充分地表现主题。《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为了突出忧劳逸豫的对比,很注意使用对称的词句。例如人事天命等等,这些对称的词,散见于全篇。再从句子上看,本文更有骈散结合的特点。欧阳修是著名的古文家,原则上是反对骈文的;但他没有陷入形而上学,而是很善于运骈入散、以散破骈,使句式多彩而富有表现力。本文在这一点上尤其突出,凡是叙事议论吃紧之处,作者都着意锤炼了四六成文的对偶句,例如虽曰天命,岂非人事系燕父子以组,函 梁 君臣之首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等,这些句子都是经过锤炼的,很有助于造成鲜明的对比感。另外本文还比较多用转折句、疑问句和感叹句。前人说欧阳修的说理文一唱三叹,富有感情色彩,看来这和用语上的三多也不无关系。因为转折句使语气委婉,疑问句给读者留下思索和回答的空隙,这两种句子用得好都可以增加文章的情致;至于感叹句更是直接地表露着感情。当然本文之富于感情色彩,根本上是由于作者对北宋封建统治者满怀忠厚恻怛之情,这是应加识别的。但作为写作经验来看,欧阳修能够把说理文写得颇有情味,这还是值得研究的。
(
选自《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下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   

   

   

                                      

目录   

【概括】   

【原文】   

【译文】   

【作者简介】   

【课文研讨】   

【通假字】   

【鉴赏】   

【有关资料】   

[编辑本段]  

【概括】  

  《祭十二郎文》,唐代韩愈作品,写于贞元十九年(按《文苑英华》说是写于五月二十六日,应是笔误,因是年六月下旬十二郎还写过信),文章的十二郎是指韩愈的侄子韩老成(大哥韩会之子),八仙中著名的韩湘子即是老成之长子。十二郎与韩愈两人自幼相守,由长嫂郑氏抚养成人,共历患难,因此感情特别深厚,但是长大之后,韩愈本人在外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孟郊告知韩老成六月二日已逝,但韩愈又疑问六月二十二日老成还在写信,种种的疑点让韩愈悲从中来。韩愈在文中提到自己的衰老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南宋谢枋得《文章轨范》引用安子顺之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本文收入《古文观止》,其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明代茅坤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编辑本段]  

【原文】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犹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耳。其然乎?其不然乎?  

  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   

[编辑本段]  

【译文】  

  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韩愈在听说你去世后的第七天,才得以含着哀痛向你表达诚意,并让建中在远方备办了应时的鲜美食品作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魂灵:  

  唉,我幼年丧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好靠哥嫂抚养。哥哥在中年时死在南方,我和你都还小,跟随嫂嫂把灵柩送回河阳安葬。随后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零丁,一天也没有分开过。我上面本来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死。继承先父的后代,在孙子辈里只有你,在儿子辈里只有我。子孙两代各剩一人,孤孤单单。嫂嫂曾经抚摸着你指着我说:韩氏两代,就只有你们两个了!”那时你比我更小,当然记不得了;我当时虽然能够记事,但也还不能体会她话中的悲凉啊!  

  我十九岁时,初次来到京城。四年以后,才回去看你。又过了四年,我去河阳凭吊祖先的坟墓,碰上你护送嫂嫂的灵柩来安葬。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辅佐董丞相,你来看望我,只住了一年,你请求回去接妻子儿女。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离开汴州,你没能来成。这一年,我在徐州任职,派去接你的人刚动身,我就被免职,你又没来成。我想,你跟我在东边的汴州、徐州,也是客居,不可能久住;从长远考虑,还不如我回到西边去,等在那里安下家再接你来。唉!谁能料到你竟突然离我而死呢?  

  当初,我和你都年轻,总以为虽然暂时分别,终究会长久在一起的。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假如真的知道会这样,即使让我做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  

  去年,孟东野到你那里去时,我写给你的信中说:我年纪还不到四十岁,但视力模糊,头发花白,牙齿松动。想起各位父兄,都在健康强壮的盛年早早去世,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还能长活在世上吗?我不能离开(职守),你又不肯来,恐怕我早晚一死,你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忧伤。谁知道年轻的却先死了,而年老的反而还活着,强壮的早早死去,而衰弱的反而还活在人间呢?  

  唉!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绝后了呢?(那么)纯正聪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呢?难道年轻强壮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却应活在世上吗?实在不敢把它当作真的啊!如果是梦,传来的噩耗不是真的,可是东野的来信,耿兰的报丧,却又为什么在我身边呢?!大概是真的了!我哥哥有美好的品德竟然早早地失去后代,你纯正聪明,本来是应该继承家业的,现在却不能承受你父亲的恩泽了。这正是所谓苍天确实难以揣测,而神意实在难以知道了!也就是所谓天理不可推求,而寿命的长短无法预知啊!  

  即使这样,我从今年以来,花白的头发,全要变白了,松动的牙齿,也像要脱落了,身体越来越衰弱,精神也越来越差了,过不了多久就要随你死去了。如果死后有灵,那么我们又能分离多久呢?如果没有灵,那么我也不能悲痛多少时间了,而(死后)不悲痛的时间却是无穷无尽的。  

  你的儿子才十岁,我的儿子才五岁,年轻强壮的尚不能保全,像这么大的孩子,又怎么能希望他们成人立业呢?啊,悲痛啊,真是悲痛!  

  你去年来信说:近来得了软脚病,时常(发作)疼得厉害。我说:这种病,江南人常常得。没有当作值得忧虑的事。唉,(谁知道)竟然会因此而丧了命呢?还是由于别的病而导致这样的不幸呢?  

  你的信是六月十七日写的。东野说你是六月二日死的,耿兰报丧时没有说日期。大概是东野的使者不知道向你的家人问明日期,而耿兰报丧竟不知道应该告诉日期?还是东野给我写信时,才去问使者,使者胡乱说个日期应付呢?是这样呢?还是不是这样呢?  

  现在我派建中来祭奠你,安慰你的孩子和你的乳母。他们有粮食能够守丧到丧期终了,就等到丧期结束后再把他们接来;如果不能守到丧期终了,我就马上接来。剩下的奴婢,叫他们一起守丧。如果我有能力迁葬,最后一定把你安葬在祖坟旁,这样办了,才算了却我的心愿。  

  唉,你患病我不知道时间,你去世我不知道日子,活着的时候不能住在一起互相照顾,死的时候没有抚尸痛哭,入殓时没在棺前守灵,下棺入葬时又没有亲临你的墓穴。我的行为辜负了神明,才使你这么早死去,我对上不孝,对下不慈,既不能与你相互照顾着生活,又不能和你一块死去。一个在天涯,一个在地角。你活着的时候不能和我形影相依,死后魂灵也不在我的梦中显现,这都是我造成的灾难,又能抱怨谁呢?天哪,(我的悲痛)哪里有尽头呢?  

  从今以后,我已经没有心思奔忙在世上了!还是回到老家去置办几顷地,度过我的余年。教养我的儿子和你的儿子,希望他们成才;抚养我的女儿和你的女儿,等到她们出嫁,(我的心愿)如此而已。  

  唉!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却不能终止,你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悲哀啊!请享用祭品吧!  

  (译文转自人民教育出版社)   

[编辑本段]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又称韩文公。  

  3岁丧父,由兄嫂抚养成人。德宗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任节度推官,其后任监察御史、阳山令等职。宪宗即位,为 国子 博士。后又历官至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817),从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819),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他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洲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吏部侍郎等显职。卒于长安,  

  韩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的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潮洲韩文公庙碑》)。韩愈的议论文内容广博,体裁不拘一格,如《原道》、《论佛骨表》、《师说》、《进学解》等,立意新颖,观点鲜明,大胆坦率,战斗性强。他的碑志文随事赋形,各肖其人(《韩愈志》),创造性地把《左传》、《史记》的传记手法运用于碑志,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碑志这种历来枯燥无味的文体增辉生色,其中有的作品已成为优秀的传记文学,如《柳子厚墓志铭》等。《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序》等赠序,手法多样,使赠序发展成为一种富有文学性的实用性的文体。《答崔立之书》等书启,因人陈词,情真意切。韩文雄奇奔放,汪洋恣肆,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苏洵《上欧阳内翰书》)。深于立意,巧于构思,语言精练,富有创造性。其诗亦别开生面,勇于创新,工于长篇古风,采用散文辞赋的章法笔调,气势雄浑,才力充沛,想象奇特,形成奇崛宏伟的独特风格,开创了李、杜之后的一个重要流派,纠正了大历以来的平庸诗风。代表作有《山石》、《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等。七律《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七绝《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助教》,也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但他过于追求新奇,不免流于险怪,强调以文为诗,又不免使诗变成押韵之文。有门人李汉所编《 昌黎 先生集》传世。宋魏仲举所辑《五百家注音辨 昌黎 先生文集》40卷、《外集》10卷较完善。诗注以方世举《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今人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较好。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编辑本段]  

【课文研讨】  

   整体感知  

  韩愈幼年丧父,靠兄嫂抚养成人。韩愈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但成年以后,韩愈四处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与十二郎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他的噩耗。韩愈悲痛欲绝,写下这篇祭文。  

  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饱含着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全文以向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己身之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数,乃至疑后嗣之成立,极写内心的辛酸悲痛。第二段写初闻噩耗时将信将疑,不愿相信又不得不信的心理,尤其显得哀婉动人。文章语意反复而一气贯注,最能体现在特定情景下散文的优长,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因而在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祭文中千年绝调”(明代茅坤语)。《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苏轼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当然,这些说法未免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本文饱含作者对十二郎的满腔真情,却是确定无疑的。  

  全文开头几句是祭文开头的固定形式。正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呜呼!吾少孤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去年,孟东野往其然乎?其不然乎”),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今吾使建中祭汝至篇末),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鉴赏要点  

  1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祭文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而展开的。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正如林纾在《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中所说:祭文体,本以用韵为正格……至《祭十二郎文》,至痛彻心,不能为辞,则变调为散体。使全文有吞声呜咽之态,无夸饰艳丽之辞,为后世欧阳修《泷冈阡表》、归有光《项脊轩志》、袁枚《祭妹文》等开辟新径。清代古文家刘大说:文贵变……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  

  2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作者和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今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兴无望。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老成比作者年少而体强,却强者夭而病者全;老成得的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软脚病,作者本来不以为意,毫无精神准备,因而对老成的遽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击使他极为悲痛。三是表达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作者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便不以暂别为念,求食求禄,奔走仕途,因而别多聚少,而今铸成终身遗憾。作者求索老成的死因和死期,却堕入乍信乍疑、如梦如幻的迷境,深觉生命飘忽,倍增哀痛。  

  3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如写闻讣的情景,从其信然邪未可以为信也,再到其信然矣,语句重叠,表现其惊疑无定的心理状态。末尾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多用排句,情绪激宕,一气呵成。这一切又都从肺腑中流出,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解题指导  

  一 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总体把握作者抒发的感情。学生只要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即可。至于段落划分,不必强求一致。答案见整体感知  

  二 这段文字共用了三个字,三个(“信也”“梦也”“何为而在吾侧也”),表示不愿相信十二郎的死是真的。三个字,表示虽不愿相信而事实俱在的矛盾心情。五个字,则表示不得不信这一噩耗的无奈。  

  三 答案见有关资料  

  四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意在让学生借鉴课文的写法,写一篇短文,不作统一要求。  

  教学建议  

  一 这篇课文感情真挚,抒情语句较多,有的甚至是泣血带泪。其中有两处最为突出。一是作者得到十二郎猝然病死的消息一段,连用三个字,三个字,三个字,五个字,文辞抑扬顿挫,感情跌宕起伏。二是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好像与十二郎当面交谈,自然亲切,入情入理。诵读时要注意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读出应有的感情波澜。  

  二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闻汝丧(sàng)之七日及长(zhǎng)不省(xǐng)所怙(hù)兄殁(mò)南方省(xǐng)坟墓归取其孥(nú)丞相薨(hōng)佐戎(róng)徐州孰谓汝遽(jù)去吾万乘(shèng)之公相殒(yǔn)其生窆(biǎn)不临其穴尚飨(xiǎng)  

  三 本文是我国文学史上的抒情名篇,教学中宜主要采用诵读法。除介绍一点背景知识外,先由教师范读,然后引导学生饱含感情地分段朗读。在读的过程中,逐段理清文章的思路,揣摩文意。重点段落可让学生反复朗读,教师加以适当的评点和板书,使学生真正进入到作品的审美意境中。   

[编辑本段]  

【通假字】  

  1、羞=  

  2、世=  

  3、零丁=伶仃  

  4、敛=  

  5、曷=   

[编辑本段]  

【鉴赏】  

  祭文中的千年绝唱——韩愈《祭十二郎文》  

  南宋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写道: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祭十二郎文〉〉是一篇千百年来传诵不衰,影响深远的祭文名作,不管我们对文中的思想感情作如何评价,吟诵之下,都不能不随作者之祭而有眼涩之悲。   

  一、 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韩愈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骨肉求情关系。作者与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今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兴无望。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老成比作者年少而体强,却强者夭而病者全;老成得的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软脚病,作者本来不以为意,毫无精神准备,因而对老成的遽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击使他极为悲痛。三是表达作者自身宦海沉浮之苦和对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作者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便不以暂别为念,求食求禄,奔走仕途,因而别多聚少,而今铸成终身遗憾。作者求索老成的死因和死期,却堕入乍信乍疑,如梦如幻的迷境,深感生命瓢忽,倍增哀痛。   

  二、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祭文原本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而展开的。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模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亲情。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正如林纾在〈〈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中所说:祭文体,本以用韵为正格……至〈〈祭十二郎文〉〉,至痛彻心,不能为辞,则变调为散体。全文有吞声呜咽之态,无夸饰艳丽之辞,为后世欧阳修〈〈陇冈阡表〉〉、归有光〈〈项脊轩志〉〉、袁枚〈〈祭妹文〉〉等开辟新径。这种自由化的写作形式,使作者如同与死者对话,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之情,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语言朴素,行云流水   

  这篇祭文强烈的感情力量,能如此深刻地感染读者,也得力于作者高超的语言文字技巧。它全用散文句调和平易晓畅的家常生活语言,长长短短,错错落落,奇偶骈散,参差骈散,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得不止;疑问、感叹、陈述等各种句式,反复、重叠、排比、呼告等多种修辞手法,任意调遣,全依感情的需要。再加之作者取与死者促膝谈心的形式,呼,似乎死者也能听到的声音,显得异常自然而真切。这样全文就形成了一种行云流水般的语言气势和令人如闻咳謦的感情氛围。文章就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拥抱住了它的读者。   

[编辑本段]  

【有关资料】  

  《祭十二郎文》赏析(敏泽)  

  这是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文。既没有铺排,也没有张扬,作者善于融抒情于叙事之中,在对身世、家常、生活遭际朴实的叙述中,表现出对兄嫂及侄儿深切的怀念和痛惜,一往情深,感人肺腑。  

  祭文全文共分四段,第一段重在叙述韩门两代,只有与侄儿两人,所谓两世一身,形单影只,身世之戚苦,及对嫂嫂的深切感念;第二、三段重在痛惜与侄儿的暂别竟成永别,及侄儿的夭折;第四段是对侄儿病情的推测,沉痛的自责,后事的安排,及无处诉说、没有边际的不可遏制的伤痛。文、情前后紧相呼应,浑然一体。结构精巧,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而又步步深入,随着叙述的展开,作者沉痛的情感波涛,也一浪高似一浪。使人读完全篇,不能不掩卷叹息,为作者因失相依为命的侄儿所遭受到的深切的精神悲痛,潸然泪下,并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祭文开头几句,叙述了听到侄儿去世后,准备祭墓的经过。接着转入身世的叙述和悲叹:从小失去了父亲,依靠着哥哥、嫂嫂的抚养,而哥哥又在中年殁于南方。年纪幼小的与你,在孤苦零丁中没有一天不在一起。韩愈三岁丧父,十一岁前,韩愈随兄韩会在京师。大历十二年(777),韩会被贬为韶州刺史,韩愈随兄到韶州(现在广东韶关)。韩愈回到故乡后,适逢中原战乱,遂到江南宣城避难,这就是祭文中所说的又与汝就食江南  

  自承先人后者亦未知其言之悲也这一小段,是写得很感人的一段。字里行间,流露出形单影只的凄苦之情,及对嫂嫂的无限感念。前面那一段铺叙家世,为颠沛流离中的嫂嫂的话韩氏两世,惟此而已,增加了浓重的感伤之情,及无限的分量,因为在封建社会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通过嫂嫂的两句话,把嫂嫂当时的悲伤、期待、焦虑之情,活画了出来,并使人感受到两句话中凝集着多么深厚的感情力量。  

  从吾年十九至段末,叙述了韩愈在十九岁以后至侄儿殁去之前的经过。  

  祭文第二段开头几句是倒叙,叙述自己为什么愿意离别形影相依的侄儿的原因。自诚知其如此起,笔锋一转,直至段末,是韩愈为此而悲痛、失悔,还有得到侄儿死去的消息后,将信将疑的复杂情绪,以及为此而发出的深挚的慨叹。写得跌宕有致,情思深沉,感人至深。这一大段可分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着意在痛悔自己的去取。接着痛悔,又深入一层,回叙自己父兄的早死,和侄儿本来有可能多在一起呆些日子,共享天伦之乐,却失去了这样的机会。  

  在这一小段中,为了说明自己身体的病弱,一连用了三个字,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不仅加重了语气,读起来铿锵有力,而且反衬并强调了本段末提出的问题,加强了作者的失痛感。  

  接着思绪又深入一步,以将信将疑的口气描绘了自己内心感到的无穷的惶惑:这不可能是真的,世间没有这样的道理!准是传的信不确切。可是东野的来信、耿兰(奴仆名)的报告又怎么放在的身边呢?在这一段对于内心惶惑的叙述中,使我们看到了作者对侄儿之死所引起的情感的剧烈震荡,不仅为结尾的天命无常的慨叹加重了分量,而且为下段的痛悔准备了心理条件,使下段的责备、失悔、哀惜、慨叹,语语仿佛从肺腑中沛然流出,使悲伤的情感逐步达到高潮。  

  自汝去年书云起,至文末,包含几个小段:一是用回叙的手法,推测侄儿得病的原因,及去世的日期;二是对于侄儿后事、家务的安排;三是表示自己无意于人世的沉痛的心迹;最后则是深切的寄哀。  

  在这一小段中,作者通过对侄儿的生、病、死、葬料理不到的沉痛自责,表现了失去侄儿后的痛惜之情,哀思深挚,读之使人回肠荡气,不能不为之悲戚不已。这是这篇祭文在情感力量上所达到的又一高潮。  

  祭文接着述说了在经过这次精神上的打击之后,已无意于留恋人间富贵,只求在伊、颍河(皆在现在的河南境内)旁买上几顷地,把的和你的儿子养大,希望他们成人,把我的和你的女儿养大,嫁出去,也就罢了。通过对自己心灰意冷的描述,又进一步加深了已有的哀痛。既属叙事,又是抒情。以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的问句为结束,更进一步扩展和加深了作者的哀思。明知死后无知,还要如此提问,就使作者更加伤痛不已。尚飨,是祭文中常用的结束语,意谓请你来享受这祭品吧。  

  (选自《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有删节)  

   读韩愈《祭十二郎文》(王思宇)  

  全篇三大段之间,不但自有有机联系,而且一段之中,又分若干小段,小段之中,又有若干层次,层次当中,还有不少转折。以第二大段的前半段为例。一开始,作者先不直接写十二郎,而是先写自己。吾年未四十四句,是衰象,后来被传颂为写未老先衰的名句,这是一层。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是长辈的例子,又是一层。以下四句,一句写一层意思,说明自己将死,要十二郎早来相会。这是第一小段。下面孰谓两句一转,便过到十二郎之死。这种写法,是上文为下文蓄势,也就是用自己之将死而竟不死,反衬出十二郎之不应死而竟死的特别可哀。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这不合情理,太使人悲哀,在这个巨大的打击下,作者神志恍惚,不相信这是事实,所以下面紧接着一转,发出三个疑问,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然后从信说到疑,一层;从疑又说到信,又一层;最后把十二郎之死归咎于天,归咎于神,归咎于理,得出寿者不可知的结论。这是第二小段。从文意讲,十二郎之死,于此已经写完,此段已可结束,但虽然两字一转,又上承开头而发苍苍一段而翻进一层,写自己的衰象更加严重,又回到自己之将死。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是说自己不久也要跟在十二郎的后面死去,讲的本来是一件不幸的事,可是下面突然一转,又变成了幸事──“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作者已经痛不欲生,所以视死为幸了。这是第三小段。文章至此,已将作者和十二郎两个方面讲尽,但作者还不结束,又上承第二小段写二人之子之难保。这是第四小段。以上可以看出,短短一段当中,层次转换,变化无穷,有如万水回环,千峰合抱。而这一切在作者说来,不过是将情将事如实叙写,并未有意去精心结撰,过接转换,显得非常自然,看不出丝毫造作之迹。这种不刻意追求结构而结构自妙,在古今都是不可多得的。  

  除了结构方面有韩文的共同特点之外,此文还有它独具的显著特色。  

  读完这篇祭文,我们最突出的一个感觉,就是全篇自始至终,贯注着一个字。言有穷而情不可终,作者在此文结尾的这句话,表明它是因情而写,所写皆情,整篇祭文都是作者用感情所写成的。  

  韩愈三岁丧父母,由兄嫂(也就是十二郎的父母)抚养成人,他和十二郎,虽为叔侄,实同兄弟,从小生活在一起,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特别深厚。十二郎的死,使他悲痛欲绝,也勾起他的辛酸回忆。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凉,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抚养,从前同十二郎一起生活的种种情景,都一齐涌上心头;自己的衰病,子孙辈的幼小,这是眼前必须正视的现实。所有这一切,汇成一股感情的激流,作者悲感万端,百思萦集,情不能已,因而写成此文。这里有怀念,有感激,有悔恨,有哀愤,有内咎,有期望,全篇每句每字,都可看到作者感情的奔流。  

  此文不但全篇写情,而且写得非常真,非常深,历来被称为至情之文。作者从自己的不幸身世,说到同十二郎的情谊,说到十二郎之死和善后事宜,不加修饰,不作渲染,完全从肺腑中流出,全都是骨肉至情的真实流露。开头的少孤”“兄殁”“吾与汝俱幼,看去似乎很平淡,却饱含着作者的无限辛酸和眼泪,写得很沉痛。嫂嫂的惨不忍闻的话和抚汝指吾的慈爱而又凄楚的神情,对自己离家谋生的深沉悔恨,得知十二郎死讯后的悲痛心情,也无不情真语真,悲酸无限。我们还可看到,作者抒写时非常坦率,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心里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没有丝毫隐避,一任感情自然倾泻。例如写自己离家的目的,明白地说是以求斗升之禄,要是别人,恐怕就不会这样直截了当,很可能不是闭口不说,就是另外安上一个什么冠冕堂皇的名目。想到二人之子,说: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耶?”按照旧时的忌讳,这样的话是不吉利的,由此正可看出作者此时悲痛至极,因而什么也不顾忌了。末尾将十二郎之死完全归罪于自己,说自己行负神明”“不孝不慈,更是披肝沥胆的恸哭长号。清代叶燮论诗文,有重之说:无胆则笔墨畏缩欲言而不能言,或能言而不敢言”(《原诗》)。韩愈此文,正称得上有胆,他既敢打破祭文的传统形式,又敢无话不说,所以才写出这篇千古传颂之作。  

  不仅如此,我们细读全文,还可看到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篇中用呜呼”“呜呼哀哉这两个悲叹词,来表现这种变化情态,凡是用这种词的地方,都表示感情变得更加强烈。从第一个呜呼开始,可以看到,作者由含着眼泪的深沉倾诉,进而呜咽抽泣,进而泪流满面,至汝之子始十岁一段之末,连用两个呜呼哀哉,已经是号啕痛哭,感情发展到一个高潮。从呜呼!汝病吾不知时“‘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这个长句,声调急促,一气贯注,一句紧接一句,一字紧接一字,中间不能断开,简直就是顿足捶胸,呼天抢地,悲痛之情发展到最高点。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发展,并不是直线的,在一度激烈之后,又伴随着一段虽然悲切但却较为平静的倾诉,这样或高或低,或疾或徐,就像生活中的真实情况一样。结尾言有穷而情不可终,使人感到祭文已完,作者仍然悲哭不已。《古文观止》的编选者说道: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这话是很有见地的。确实,读这篇祭文,我们不但可以看到作者眼泪纵横的模样,还可听到作者痛哭的声音。正因为如此,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读者被它所打动。宋代大作家苏轼曾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可见它感人之深。  

  正是为了抒情,此文在写法上也有着与一般祭文显著不同的一个特色:通篇以汝吾(你我)相称,好像同亡者家常对语一样,读来特别真切感人。开篇告汝十二郎之灵,作者不像一般祭文用字,而特别用一字,意思是说:我在对你说话,你听着啊。这就使读者先留下一个印象:下面的话都是作者向十二郎的倾诉。  

  把此文同韩愈以前和以后其他许多祭文比照读读,就会产生这样一个感觉:其他那些祭文,祭的是死人,文中内容大多是赞颂死者的功业或德行,俨如对死者一生的评论,祭的是死者,实际上是讲给其他活着的人听。旧时祭文的写法大多如此公式化,所以为人传颂的不多。此文则不然。它写的全是作者同十二郎之间的个人家常琐事,通篇没有一句专门赞颂的话(只在行文中顺带提到伯兄的盛德和十二郎的纯明”),每字每句,都是讲给死者听的,而死者也好像并没有死,正在听作者讲话。篇中叙十二郎生前种种家庭琐事的段落,就像久别重逢的亲人在一起回忆往事。即使是讲十二郎之死的地方,也好像死者就在旁边倾听,例如讲死期死因一段,就像二人在一起核实情况一样。同时,文中不时插入一些问话,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其然乎?其不然乎?”“汝其知也耶?其不知也耶?”像是作者当着十二郎的面在问他,更增强了当面对语的意味。因为是讲给死者听的,所以文中不发半句议论,朴素如口语,全文反复曲折,好像絮絮叨叨,实则不觉其烦,而且越读越打动人。  

  也是为了抒情,此文还特别注意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的运用,从而增强了行文的感染力。不论在古文或白话文中,虚词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有的古代散文,往往由于虚词运用的巧妙,使文章别具风采。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全文除一句之外,其他每句之末,都用一个语气词字,因而使文章格外生色,是大家熟知的例子。在《祭十二郎文》的第二大段中,这一点也很突出。这段开头,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连用三个并列的转折连词字。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以下,先是连用三个字,紧接着又接连不断地连用三个字,三个”(,作疑问语气词)字,五个字。这样连用连词和语气词,第一是可以加重语气,使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第二是可以押韵和增强文章的节奏,从而增强作品的感人力量。由于连用”“”“”“等语气词,就使这篇祭文在散体之中又含有韵味,节奏也更加顿挫有力,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选自《古典散文名作赏析》,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有删节)  

《项脊轩志》备课资料   


《项脊轩志》别解

笔者备课时查阅相关资料,许多文章都从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入手,认为写是为了写,或者用清人梅曾亮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来概括此文。但笔者反复研读,总觉得归有光的情感中还有一种成分没有引起注意,这就是归有光苦苦追求功名的喜与悲。捕捉字里行间隐藏的作者这种复杂心绪,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赏析归有光这篇代表作。

先从《项脊轩志》这一书名的出处说起,归有光的远祖归道隆曾经居住在太仓县项脊泾,年轻的归有光不仅把项脊用作自己的书斋名,而且用作自己的别号——归有光自称项脊生。这一方面我们可以理解成有追念祖先的意思,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归有光从小就有远大志向,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从项脊两字字面意思理解,归有光要成为家族顶天立地的脊梁。

《项脊轩志》的第三小节这样写道:迨诸父异爨,门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作者这一段语言充满了忧虑、悲哀和厌恶的色彩,家道没落,家族不是发展壮大,向外扩张,而是内部割据。年轻的归有光尽管怨恨却也无奈,这更加深了他要勤奋读书考取功名的念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家族的面貌,才会有新的气象出现。而第三小节的后半部分,老祖母顷之,持一象笏至,望孙成才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他日汝当用之的殷切期待对当时的归有光可以说是刻骨铭心,更坚定了他的志向。

在第四小节最后一句殆有神护者后面,编者删掉了一段,原文是: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在原来的教参和现在的《教师教学用书》中,都理解成作者以坎井之蛙自喻,自我解嘲和盘托出自己生不得志的感慨,我认为这误解了归有光原文的内容,世人不了解归有光,可能还把他看成坎井之蛙,但归有光虽身处陋室,却自谓有奇景,把自己比作未成名时的蜀清孔明,并非自我解嘲,而是嘲笑别人燕雀不知鸿鹄之志,并且,作者年纪当时也只不过十八九岁,应试的失利尚没有打击他的年少气盛,他对明天的奇景满怀自信。

关于《项脊轩志》的写作时间,一般人认为,正文是在归有光十八九岁时所写,附记是30岁以后补写。卫新先生在《语文学习》2000年第5期上曾撰文《归有光何时写〈项脊轩志〉》专门论证了这个推理,但是附记究竟是归有光哪一年写的,卫新先生认为根据现有的材料无法准确判断。高中语文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中写道:附记当作于35岁迁居之前,可能是迁居前由于翻检书箧,触及旧稿,引起了对亡妻深深的怀念,因而补写的。笔者认为,应该还有一种可能,即是归有光35岁终于中了举人后,整理迁居时,补写了附记。

归有光35岁才中举人,这对博学多才的归有光当然是不公平的,归有光考运很糟糕,在中举人后,又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直到60岁才中进士。我们无从查考归有光是考了多少次才中举人,但从35岁的年龄来看,他一定是经历了不少回的挫折。因此,35岁终于中得的举人,既让归有光心里不是滋味,又给了归有光新的信心和希望,甚至是中年得子般的欣喜,否则,就不会有考进士考到60岁的矢志不渝。从这样的猜想来看他补写《项脊轩志》附记时的心态,我们对文中的就有了新的解释。

尽管尚称不上功成名就,但毕竟迈出了攀登功名的第一步,回头看看自己十八九岁时所写的文章,借书满架,偃仰啸歌的读书时光让他记忆犹新,此时的归有光既怀念又感激那一段美好日子;母亲和祖母的关爱与期待曾使他回想时大放悲声,今天,终于算是给了她们的在天之灵几分慰藉;昔日被人视为坎井之蛙的日子即将结束,归有光已看到了奇景的曙光。此时重读项脊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这一句,归有光觉得不仅仅是作为书斋的项脊轩历经沧桑而不毁,作为精神支撑的项脊轩也在他心中永不言败。

嘱托他日汝当用之的老祖母去了,问儿寒乎?欲食乎?”的母亲去了,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的妻子也去了,但项脊轩依然还在,作者博取功名的壮志没变。作者在考取举人后回到故居告慰亲人,也是勉励自己。如果说妻死之年手植的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象征着作者的小有建树,那么作者在向亲人们宣誓,他日他一定会让他自己的功名事业根深叶茂,庇荫子孙。

我们无从查考归有光在补写附记时是否修改了正文,但是,作者重续旧文应该有感而发,并且必将此时与彼时的情绪相衔接。我以为,情绪的内核便是归有光对功名不懈的追求。

“北向正解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其中的北向,课文注释为:窗户朝北。向,窗户。

此注单就文中语境而论,就令人生疑。其一,如果将又北向解作,而作者何以在紧承的下句中不用四向而用四窗?其二,从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可知前辟四窗是指北墙,如果北墙已有窗户朝北,而又辟四窗岂不多余?

原来此注忽略了字词义发展的时代性。何九盈、蒋绍愚所著《古汉语词汇讲话》一书云:在上古汉语中,表示窗户的词有三个:向,牖,窗。《说文》:在墙曰牖,在屋曰窗。又:向,北出牖也。意思是在墙上开的窗户叫做牖(古代的房子室户偏东,户西相应的位置有一窗就是牖),在北墙()的窗户叫做向。只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在先秦之后出现的频率也低了。,原来是在屋顶开天窗的意思,远古时候的建筑往往从屋顶开一洞口取明。后来发展为所有的窗户都叫做两个词就消失了。这个论断是正确的。

其实又北向应作它的引申义朝向、向着(“由朝北的方向扩大指朝任何一个方向”),该引申义与方位词东、南、西、北连用表位向时习惯于词序倒置。例如《吕氏春秋·季秋纪》司徒扌晋扑,北向以誓之,《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项伯东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唐·柳宗元《岭南节度向军堂纪》公北向,宾众南向。本文中的又北向是指项脊轩的坐向而言,项脊轩是归有光居宅的旧南阁子,该阁子的南墙与其居宅毗连,即坐南向北,北墙外是阁子的庭园。因此又北向意即项脊轩又坐南向北
 

文中有关的文化常识

涉及建筑方面的:

“鸡栖于厅。”“,在古代园林、宅第中,多具有小型公共建筑的性质,用以会客、宴请、观赏花木。因此,室内空间较大,门窗装饰考究,造型典雅、端庄,前后多置花木、叠石,使人置身厅内就能欣赏园林景色。文中指一般说的客厅。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一般指宫中小门或内室。字常和女子有关,没结婚的女子称闺女,女子的住室称闺房。文中中闺指内室或妇女的卧室。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古建筑中室与堂之间的窗子。古院落由外而内的次序是门、庭、堂、室。进了门是庭,庭后是堂,堂后是室。室门叫,室和堂之间有窗子叫,室的北面还有一个窗子叫。上古的专指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开在墙壁上的窗叫。后泛指窗。

涉及称谓方面的: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先大母,已去世的祖母。在称谓前加表示再长一辈,如太后(帝王的母亲)、大父(父亲的父亲)、大母(母亲的母亲,即祖母)。在称谓前加表已死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或年长者。先妣,已去世的母亲。《礼记》: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故去世的父亲称先考,去世的母亲称先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束发,指男孩15岁。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称谓。儿童时期,头发向上收起,束成小髻,称谓总角,于是称童年时期为总角。男孩成童束发为髻称束发,而成童即长到一定年龄的儿童,一般认为是15岁,故男孩15束发

涉及婚姻及其他方面的:

“后五年,吾妻来归。”“,旧时指女子出嫁。女子出嫁何谓为”?《易·渐》:女归,吉。孔颖达疏:女人……以夫为家,故谓嫁曰归也。《诗·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此外,女子出嫁亦称。《孔雀东南飞》: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吾妻归宁。”“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诗·周南·葛覃》:害害否,归宁父母。朱熹集传:宁,安也。谓问安也。《左传·庄公二十七年》:冬,杞伯姬来,归宁也。杜预注:宁,问父母安否。另外,古时诸侯朝觐毕,天子问其民安否,也叫归宁归宁又不同于归省归省指回家看望父母,不只限于出嫁女子。

“顷之,持一象笏至。”“象笏,象牙手板。古臣僚上朝皆持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指画或记事。据《明史·舆服志》,一品到五品官员上朝用象牙做的手板。

解说南阁子

南阁子,朱声琦先生《高中文言文学习手册》译为南边的小阁子,但是,何谓阁子?”归有光妻妹尚且不知,归有光又没有回答,而教材中也不加以注释,今天的读者就更弄不清楚了。

那么,何谓阁子?“阁子一词在古代并不常见,《辞源》《辞海》这样的大辞书上都没有阁子一词,归有光的妻妹不知何谓阁子也情有可原。《现代汉语词典》倒是有阁子一词,释为“1.小木板夹室;2.方言,阁楼。课文中的南阁子显然不是阁楼,因为阁楼是较高的房屋内上部架起的一层矮小的楼,与课文内容不符,文章用的也不是方言;又因为文中有百年老屋,尘泥渗漉等语,可见它也不是木板房子。阁子会不会就是?“阁,在古代是指四面开窗,四面坡顶的建筑,一般将底层空着,楼上作主要用途。”(《中国古代建筑与近现代建筑》,卜德清、唐子颖、刘培善、宋效巍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1月第1)《辞海》中释我国传统楼房一种。其特点是四周设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或供佛之用;或特指女子卧房。《汉语大字典》释夹室,在大屋子里隔出来的小房间;或宫廷中收藏图书,安置贤才或绘象表功的房子;或供游眺望的楼房。如亭台楼阁。联系课文,这些解释都说不通。阁子不是。那又到底是什么呢?《康熙字典》释“”时有一句话给我们揭开了谜底,它说今俗通呼小室为子,后面又说阁音义通也。原来,阁子即子,子即小室。《现代汉语大词典》也注阁子酒楼、茶楼等特设的小房间,也泛指小室,可作佐证。《古文鉴赏大辞典》(徐中玉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也注阁子:指小屋,这与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相符。《康熙字典》所说的今俗是清俗,归有光是明朝人,这个俗语大概在明代流传不是很广,所以归有光的妻妹不知道。

如果我们再推究一下,这个阁子是什么样子呢?“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又北向,不能得日……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室始洞然。这间屋子是朝北的,古旧狭小,昏暗破漏。作者对它进行了一番整修,并在院中栽上一些兰桂竹木之后,它才变得明亮一些,幽雅一些。这个阁子是干什么用的呢?它原先不是用作书房用的,是给家中的仆人住的,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即指南阁子。文中又说,室西连于中闺轩东故尝为厨,这里的都指南阁子中闺课本注为内室,《古文鉴赏大辞典》注为归有光母亲住的地方,也就是说南阁子西面是内室,东面是厨房,乳母住这儿,既方便带孩子,又方便做家务,实在是最合适不过。只是后来归有光长大了,才让给他做了书房。这些都说明所谓南阁子实际上是最平常不过的一间小屋罢了。有人可能因为文中提到庭院、栏杆等就以为阁子是亭台楼阁一类的东西,其实,想想归有光的家世,远祖虽曾显赫,但到祖辈家道渐衰,到归有光时,归家也不大可能有精美的私家园林、亭台楼阁。

“东犬西吠注释质疑

课文把东犬西吠一句注释为东家的狗(听到西家的声音)就对着西家叫,不妥。如果按照注释来理解,东家的之义,西却是对着西家之义,是做的定语的,而西却是做的状语,岂不文气大乱?语言艺术的美显然被破坏了。

从散文艺术的意境来看,这一注释也不甚妥。在全文中,这一段是写亦多可悲的;在全段中,这一层是揭示的表象的。作者从诸父异爨”——分家说起,叙写庭院的变化,反映一个封建大家庭的衰败零落。东犬西吠这一细节,正是要借狗的对咬来反映分家后兄弟之间的内讧。如果按照注释来理解,只是东家的狗骚扰西家,尚不足以表达作者的意思。

我们认为东犬西吠应该按照互文见义来理解。

从字面上看,前半句只讲东犬,后半句只讲西吠,使得东犬不好解释;实际上需要前后互文补充而见义”——前半句只讲,动作义由后半句的补出;后半句只讲,主语义由前半句的补出;或许有人会说:吠当然是犬吠了。这不是废话吗?”殊不知西在此也是互文见义,这一来也就成了西家之犬的意思。准确的理解应该是: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西家的狗对着东家咬。进而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分家后兄弟之间矛盾迭出的那种意境。

实际上,大凡西对举时,往往都要使得所修饰的那些词语生出一层新意。例如:东奔西走中同义。西字面上是向东()”向西()”,但由于互文的力量,立即凭空生出一层新意:四处(奔走)、到处(奔走)。   

《苦斋记》备课资料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1]。室十有二楹[2],覆之以茆[3],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4],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5],岸外而臼中[6]。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于是鲜支、黄蘖、苦梀、侧柏之木[7],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钩夭之草[8],地黄、游冬、葴、芑之菜[9],槠、栎、草斗之实[10],楛竹之笋[11],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12],除烦渴之疾。其槚荼亦苦于常荼[13]。其泄水皆啮石出[14],其源沸沸汩汩[15],瀄\滵曲折[16],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17],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18]。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艺粟菽[19],茹啖其草木之荑实[20]。间则蹑屐登崖[21],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22]。人莫知其乐也。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 ,相为倚伏者也[23],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24],燕坐于华堂之上[25],口不尝荼蓼之味[26],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27],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28],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29],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30],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31],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32],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33],庸非昔日之乐[34],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35]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36]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37],李以苦存[38],夫差以酣酒亡[39],而勾践以尝胆兴[40],无亦犹是也夫?

  刘子闻而悟之[41],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编辑本段文章注释

  [1]章溢:字三益,龙泉(今浙江龙泉县)人。元末不受官,隐居匡山。入明,累官至御史中丞。[2]楹:这里指房间,屋一间为一楹。[3]茆:同,茅草。[4]处:指处州府,治所在浙江丽水县。龙泉县属处州府管辖。[5]崿(è):山崖。[6]岸外而臼中:谓其山四边高中间低。[7]鲜支:即栀子,常绿灌木。果实可入药,味苦。黄蘖():又名黄柏,落叶乔木,可作染料,又可供药用,味苦寒。苦楝:又名黄楝,落叶乔木,可入药,味苦。侧柏:常绿乔木,可供药用,味苦涩。[8]苦杕():不详。亭历:也作葶苈,草本植物,子可入药,味苦。苦参: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实可入药,味苦。钩夭:又名钩芺、苦芺,菊科宿根草,味苦。[9]地黄: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入药,味苦。游冬:菊科植物,一种苦菜。葴(zhēn):即酸浆草,也叫苦葴。芑():一种苦菜。[10]槠(zhū):常绿乔木,种子可食。栎():落叶乔木,俗称柞栎或麻栎。草(zào)斗:即橡子。草,同[11]楛竹之笋:即苦竹笋。楛,这里同[12]已:治。[13]槚(jiǎ)荼:苦茶树。荼,的古字。[14]啮石出:从石缝间穿石而出。啮,同,咬。[15]沸沸:水腾涌的样子。汩汩:水急流发出的响声。[16]栉滵(jié ì):水疾流的样子。[17]吹沙:鱼名。似鲫鱼而小,常张口吹沙,故名。[18]窊():低洼地。[19]启:开辟,扫除。陨箨(tuò):落下的笋壳。艺:种植。菽(shū):豆类。[20]茹啖(rú dàn):吃。荑():草木始生的芽。[21]蹑屐(niè jī):踏着木底有齿的登山鞋。[22]拊():击打。[23]相为倚伏:互相依存。《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24]膏粱之子:指富家子弟。膏,肥肉;粱:美谷。膏粱谓精美的食物。[25]燕坐:安坐。[26]荼蓼:指野苦菜。荼,陆地上的苦菜;蓼,水生的有辛辣味的野菜。[27]重:双层。[28]舆隶:古代把人分为十等,舆为第六等,隶为第七等。《左传.昭公》七年:皂臣舆,舆臣隶。这里指仆役。[29]艾:尽,停止。[30]疏粝():指粗劣的饭食。[31]御:用。蓬藋:谓用蓬蒿、藋草来垫盖。[32]跼():曲,屈。[33]榛莽:指草木丛生的地方。[34]庸:岂。[35]“故孟子曰五句:语见《孟子.告子下》。[36]“赵子曰三句:语见刘向《说苑.正谏》:孔子曰:良药苦于口,利于病;忠言逆于耳,利于行。’”《孔子家语.六本》亦谓孔子语。本文作赵子曰,未知所本,或字有误。[37]井以甘竭:《庄子.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38]李以苦存:《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39]夫差:春秋时吴国国君,阖闾之子,为报父仇,曾大败越兵。后沉湎酒色,为越王勾践所攻灭。[40]勾践以尝胆兴:春秋时,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后卧薪尝胆,图谋复仇,终于攻灭吴国。[41]刘子:作者自称。

编辑本段作品翻译

  苦斋,是章溢先生隐居的住所。用茅草覆盖的室二厅,坐落在四面高中间低形如筐子的筐山之巅上,筐山在今浙江省的丽水县,山角下有溪水流出。山的四面峭壁拔起,崖石皆苍石,山下多白云,山上多北风。由于风从北来,柔和的少,硬朗的多,所以,生长于此的植物其味甚苦,而苦味的植物们却能这苦的环境中长生着快乐。于是,黄柏、苦楝、侧柏之树,黄连、苦参之草,地黄、游冬之菜,草斗、苦竹之笋,同类的植物莫不到处分布,罗列生长。而野蜂的巢就筑在其间,采花粉为蜜,其蜜的味道也是极苦的。山中土人方言称此蜜叫黄杜。开始吃的时候,口感特别的苦涩,稍会,才能感受到它的干甜,能消暑去热,且能除去燥热心烦这个病。尽管,这里的树产出的茶叶非常的苦,但人们却喜欢饮用它。尽管,这里的由溪水中出产的一种花纹小鱼,模样甚丑,吃起来味苦且辛辣,但可以醒酒。

  由于,此山离人们居处的地方甚远,章溢先生又热爱居住于此,使得喜欢同先生交往的友人,深感早出晚归之艰苦和劳累,所以,他们便携带上自己童仆,择室居住。在这里,他们吃在山中收积的脱落的笋壳和自己种植的一些豆类,及一些树草的嫩芽。在这里,他们或是登山,或是临溪,或是围坐在修长的大树下高歌嚎叫。如遇着了唱着歌从山林中出来的樵夫,他们会用石块击打岩石和着歌唱。这些人的所做所为给他们自己所带来的快乐,是我们这些常人所无法理解的。

  章溢先生说:乐与苦,相互依托。人们只知道乐为乐,而不知道苦也能为乐,人们只知道乐,而不知道苦也是由乐带来的,实际,苦与乐,距离又有多远呢!今有富贵之弟,他们安坐于华美的屋中,口不尝苦菜之味,身体不经农作之劳,睡觉盖的是厚的被褥,吃的是山珍海味,进出由仆人抬着,他们这样的所有经历,正是人们所说的乐吧。可一旦他们的好运到头,福气停止,跌倒到生活困顿的时候,他们就不知道他们醉于醇酒、饱于肥肉的肠子已不可以承载和充填粗劣的食物。他们早已习惯柔软被子的躯体,早已不可以穿戴逢草编织的衣物。虽然,他们也想过着正常的大众人的生活,可但他们会在这种生活面前显得局促不安。他们想象苦的树木那般生活,可但他们却丧失了苦树般的生存能力。这不正是由于过去太贪图享乐,而为今天带来的痛苦吗?所以孟子曰:天之将降大任于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莫名氏又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你能吃苦,就是我的乐,而你只知贪图享乐,则就是我的苦。我听说甘甜的井先干涸,紧挨路边而没采摘的李,多是苦李。夫差以酒色亡国,而勾践以尝胆兴帮,无一不是这样的例子吗?

  听完这些话,我悟出了许多,所以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编辑本段作品注评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 ……者,……也: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用于主语后表提顿,用于谓语后表判断。章溢(1314——1369),明初大臣,字三益,号匡山居士,龙泉(今浙江省龙泉县)人。元末组织地主武装,助元将石抹宜孙,镇压农民起义军。以功授浙东都元帅府佥事,辞不赴,退隐匡山。朱元璋取处州后,与刘基、宋濂、叶琛同被聘请重用。授营田司佥事,巡行江东、两淮等地,按田定租,民以为便。继为湖广按察佥事,兴办屯田。后调往浙东,使其子存道率旧部助李文忠取福建。官至御史中丞兼赞善大夫。隐居:退居乡野,不出来作官。室:房屋。起笔紧扣文题,点明苦斋之所属。 室十有(yóu)二楹(yíng), 有:同。用在整数与尾数之间的连词。楹:厅堂前的柱子。又为计算房屋的单位,房屋一间称一楹。 覆之以茆(máo), 覆:盖。茆:通,茅草。 在匡(kuàng)山之巅(diān)。 匡山:山四面高中间低,其形似匡,故名匡山。匡,古代盛饭用具,通作。巅:山顶。写苦斋的格局与坐落。 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 处:处州府,治所在括苍(今丽水县)。辖境相当今浙江省丽水、缙云、青田、遂昌、龙泉、云和等县地区。 剑溪之水出焉。 剑溪:匡山下的一条小河。出:发生,发源。焉:于是,这里。写苦斋坐落之匡山的位置。二百里,见离县城之僻远,其意亦含其中。 山四面峭(q?āo)壁拔起, 峭壁:象墙一样陡的山崖。峭,陡直。拔起:高起,突起。 岩崿(è)皆苍石, 岩崿:山崖。崿同义复用。苍:青色。 岸外而臼(j?ù)中。 即外岸而中臼,外面高,中间低。岸,高貌。臼,舂米的器具,用石或木凿成,中部凹下,此指其形如臼。此写匡山之地势形貌,见苦斋环境险恶之。 其下惟白云, 其:它的,代词。惟:只有。 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shuái)不能甘而善苦, 大率:大抵,大概。不能甘而善苦:意思是不能使受它吹拂的植物长出甜味而容易使它们长出苦味。善,容易。 故植物中(zhòng)之, 故:因此,连词。中:到。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乐生:乐于生长。焉:于是,在这里。写匡山气候之恶劣与所生植物之特征,直接点出意。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一语,既收束上文,又开拓下文。

  起笔交代苦青之所属,并从其环境、气候与植

  物特性的简略介绍中,说明的由来。

  于是鲜支、黄蘖(bò)、苦楝(liàn)、侧柏之木, 鲜支:《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鲜支黄砾。李善注引司马彪曰:鲜支支子也。按支子即今之栀(zhì)子树,亦称黄栀子、山栀。常绿灌木。果实黄褐色,可入药,性寒味苦。黄蘖:同黄蘖,亦称黄柏、蘖木、黄桉椤、黄皮树。落叶乔木。树皮厚,外皮灰白色,内皮黄色,可供药用,性寒味苦。苦楝:即楝树,落叶乔木,种子、花、树皮、根皮均可入药,性寒味苦。侧柏:亦称扁柏,常绿乔木。嫩枝与叶可以入药,性微寒,味苦涩。之:助词,这里用于和中心词具有同一性的定语之后,可译为这一类的,下文之草之菜之实之笋与此同。于是二字紧衔上段末旬之意,写乐生于此的味苦之木。 黄连、菩杕(dì)、亭历、苦参(shēn)、钩夭之草, 黄连:多年生草本,地下有长根状茎,色黄,故得名。根状茎可入药,性寒味苦。苦扶:不详。亭历:即葶苈,现称蔊(hàn)菜,草药上称江剪刀草。一年生草本,为原野杂草。果为短角果,矩圆形或椭圆形。种子扁小如黍粒,可入药,称葶苈子,性寒,味苦辛。苦参:落叶亚灌木。此处作者误为。根黄色,可入药,性寒、味苦。钩夭:又名钩芙(fú)、苦芙,一种菊科宿根草。初生嫩苗可食,长大后称苦藉,味苦。《尔雅·释草》钩芙郭瑾注:大如拇指,中空,茎头有台似蓟,初生可食。无花无实者名地胆草,汁苦如胆。写乐生于此的味苦之草。 地黄、游冬、葴(zhàn)、芑(qǐ)之菜, 地黄: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黄色,肉质肥厚。根和根状茎可以入药,新鲜者称鲜地黄或鲜生地,性寒、味甘苦;干燥后称干地黄或生地,性寒、味甘苦;经加工蒸制看称熟地黄或熟地,性微温,味甘。游冬:一种苦菜,菊科植物,茎叶折断有苦乳汁。始生于秋末,明春茎高三四尺,经历冬春,故名游冬。葳:即酸浆草。《尔雅·释草》:葳,寒浆。郭璞注:今酸浆草,江东呼日苦葳。酸浆草又别名挂金灯,红姑娘。茄科,一年生或多年生(栽培)草本。浆果包藏在鲜艳的囊状花萼内,成熟时橘红色或深红色,可入药,有清热化痰的功用。芑:野菜,象苦菜。写乐生于此的味苦之菜。 槠(zhū)、栎(lì)、草斗之实, 槠:常绿乔木。果实球形,褐色,有光泽,可食,分甜苦两种。甜槠子粒小,俗名面槠;苦槠子粒大,俗名血槠,可制苦槠豆腐。栎:落叶乔木,通常见麻栎、自栎。麻栎坚果卵圆形,顶端圆,脱涩后可作饲料。白栎坚果长卵形,脱涩后可作饲料或食用。草斗:不详。一说,栎树的果实。写乐生于此的味苦之实。 楛(kǔ)竹之笋, 梏竹:即苦竹,亦称伞柄竹,秆可作造纸原料和制伞柄等;笋味苦,不可食。梏,同写乐生于此的味苦之笋。 莫不族布而罗生焉。 莫不:没有一种不。莫,无指代词,没有哪一种。族布:同类植物一丛丛地到处分布。族,丛聚。罗生:罗列生长。总括一笔,概言物性之苦的植物皆乐生于此苦地。 野蜂巢(cháo)其间, 巢:做窝。用如动词。 采花髓(suí)作蜜, 花髓:指花蜜,花朵分泌出来的甜汁,能引诱蜂蝶等昆虫来传播花粉。髓,此指象骨髓似的蜜汁。 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 方言: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此处犹言土话或土语。谓之:称它,叫它。 初食颇苦难, 初:开始,刚。颇:很,极。苦难:指味道苦涩难于入口下咽。 久则弥(mí)觉其甘, 则:就,连词。弥:更加,越发,副词。能已积热,已:止,治,消散。积热:中医称长久积聚体内的炎热。 除烦渴之疾。 烦渴之疾:燥热心烦的病。写本该是甜的蜜也苦,但苦有其用,可治病除疾,不同一般。 其槚(jiǎ)(chá)亦苦子常荼。 梗荼:苦茶。荼:古字。陆羽《茶经·一之源》:其名一曰荼,二曰横,三曰蔎(shè),四曰茗,五曰荈(chuān)《尔雅·释木》:槚,苦荼。刀郭璞注: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郝懿行义疏:字古作’……至唐陆羽著《茶经》,始减一画作子:比,介词。写茶也苦得异样。 其泄(xiè)水皆齧(niè)石出, 泄水:指瀑布。齧石出:意思是从石缝间冲刷而出。齧,同,咬,引申为侵蚀,此处为冲刷之意。 其源沸(fè?)沸汨(gǔ)汨, 沸沸汨泪:水翻腾的样子。沸沸,水腾涌的样子。汩汩:水流急的声音。瀄\(左右结构)(j?é)(mì)曲折,瀄\滵:水流急的样子。注入大谷。注入:流入。谷:两山之间的流水道。 其中多斑文小鱼, 斑文:条状花纹。文,同。状如吹沙,吹沙:古代小鱼,口大,常张开吹沙,故名。 味苦而微辛, 微辛:稍微有点辣味。 食之可以清酒。 清酒:醒酒。写恶水中之鱼亦苦,但可清酒,又不同一般。

  此段文字由上段末句生发而来,具体写乐生于此地的物性之苦者”——木、草、菜、果、蜜、茶、鱼等物之苦,从实物方面说明苦斋命名之来。

  山去人稍远, 去人:指离开人居住的地方。去,距离。 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 艰:以……为艰,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昏晨:早晚。 故遂(suì)择其窊(wā)而室焉。 遂:就,于是,副词。窳:地势陷下,此指低洼的地方。室:筑室,用如动词。言主人亦喜苦中之乐,承首段补说建苦斋于此的原因。从者艰其昏晨之往来与前文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呼应。 携童儿数人, 童儿:年岁小的仆人。童,的本字,谓奴仆。 启陨(y?n)(tuò)以艺粟(sù)(shū), 启:开,扫开,扫除。陨:坠落,脱落。箨:笋壳的俗称。艺:种植。粟:北方通称谷子,去壳后叫小米。古代也称禾、稷、谷、亦为粮食的通称。菽:本谓大豆,引申为豆类的总称。 茹(rú)(dàn)其草木之荑(yí)实。 茹啖:吃。二字同义。荑:茅草的嫩芽。写其种植吃食之乐。 间(jiàn)则蹑(niè)(jī)登崖, 间:间或,有时。蹑:踏,穿着。屐:鞋的一种,通常指木底的,或有齿,或无齿;也有草制或帛制的。此处指登山用的木底有齿的鞋。《宋书·谢灵运传》:灵运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齿。(yǐ)修木而啸(xiào), 倚:靠着。修木:高大的树。修,长,高。啸:此指啸咏,啸歌,吟咏,歌唱。 或降而临清泠(lín)。 降:向下走。临:到。清泠:清爽寒凉之意,此处指清凉的溪水。 樵(qiáo)歌出林, 樵歌:此指打柴人唱的山歌。出林:指樵歌的声音传出树林。 则拊(fú)石而和(hè)之。 拊:击,拍。和:跟着唱。写其游山玩水之乐。 人莫知其乐也。 莫:没育谁,代词,总写一笔,直以字点出。

  承前段补述建苦吝的由来和记述苦斋生活的概况与乐起。前段写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此段就有点人性之苦者亦乐生焉的意味了。

  先生之言曰:承上引苦斋主人之言发表议论。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 相为倚伏:互相依托转化。相为,同相与,副词性结构,互相。《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倚,依托;伏,隐藏。意思是说,祸是福依托之所,福又是祸隐藏之所,祸福可以互相转化。 人知乐之为乐, 乐之为乐:乐是乐。主谓短语作的宾语。用于短语的主谓间以取消其独立性。表停顿。之,助词。而不知苦之为乐,而:却,连词。 人知乐其乐, 乐其乐:把他的乐当作乐。前一个用为动词,意动用法。 而不知苦生于乐, 苦生于乐:苦从乐中产生,意谓乐极生苦。 则乐与苦相去能几(jǐ)何哉! 则:那么,连词。相去:相距,相隔。去,距离。几何:多少。阐明苦与乐,相为倚伏的关系,颇带有辩证观点。 今夫(fú)膏粱之子, 夫:那些,代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短语之前,起指示作用。膏粱之子:富贵之家的人。膏粱,精美的食品。《孟子·告子上》: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赵歧注:细粱如膏者也。按朱熹注,以膏为肥肉,粱为美谷,亦通。子,泛指人。 燕(yàn)坐于华堂之上, 燕坐:闲坐,安坐。燕,通,安闲。华堂:华丽的厅堂。 口不尝荼(tú)(liào)之味, 荼:苦菜。蓼: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叶有辣味,俗名蓼辣,也称水蓼。 身不历农亩之劳, 历:经历。农亩:农田。 寝必重(chóng)(rù), 重:多,多层,厚。褥:寝卧垫身使温软之具。 食必珍美, 珍美:精美的食品。 出入必舆(yú)(Iì), 舆隶:仆役。舆和隶,都是我国古代对一种奴隶或差役的称呼。 是人之所谓乐也, 是:这,这些,代词。 一旦运穷福艾(ài), 一旦:有一天。运穷:运尽。运,命运,气运。艾:止,尽。 颠沛生于不测, 颠沛:跌倒,引申为处境狼狈,生活困顿。不侧:意外。 而不知醉醇(chún)(yù)肥之肠, 醉醇饫肥:酣饮味道浓厚的酒,饱餐肥美的肉食。醉,酣饮。饫,饱食。醇,酒质浓厚。肥,肥美。在这里都用作名词。 不可以实疏粝(lì), 实:装满。疏粝:粗劣的饭食。疏,糙米。粝,粗米。 籍柔覆温之躯, 籍柔覆温:铺着柔软的垫褥,盖着温暖的被子。籍,通,以物铺垫。柔、温,都用如名词。 不可以御蓬藋(diào), 御:用。蓬藿:此处指用蓬草、藿草编的衣物。 虽欲效野夫贱隶, 虽:即使,连词。效:摹仿,师法。野夫:指农夫。古时称四郊之外为,野夫是指在的农业生产者。 踞(jù)跳窜(cuàn)伏, 跼跳:指避难时的慌张样子。跼,曲身,弯腰。窜伏:奔逃隐藏。 偷性命于榛(zhēn)莽而不可得, 偷:苟且。榛莽:此指草木丛生之地。榛,树丛。莽,密生的草。 庸(yōng)非昔日之乐, 庸:岂,难道,副词,表示反问。昔日:往日,从前。 为今日之苦也耶? 也耶:吗。语气词连用,表示加强反问的作用。批评膏粱之子只求安逸享乐,一旦遇到逆境就不能生活;承上文之议论,说明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之意。 故孟子曰: 孟子(约前372——289),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下面引文见《孟子·告子下》。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降:降下,交给。大任:重任。是人:这个人。是,这。这是一个表时主谓短语,用作状语。用于短语的主谓间以取消其独立性。 必先苦其心志, 心志:心意。苦:使……困苦,使动用法。 劳其筋骨, 劳:使……劳累,使动用法。 饿其体肤。饿:使……饥饿,使动用法。体肤:身体。引孟子之言,说明在困境中经受磨练,可以去苦就乐。 赵子曰: 刘向《说苑·正谏》:孔子曰:良药苦于口,利于病;忠言逆于耳,利于行。《孔子家语·六本》引亦作孔子曰。本文引作赵子曰,不详其本。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忠言:忠诚正直之言。逆耳:刺耳,不顺耳,听起来不好受。逆,抵触,不顺。再引赵子之言,说明接受苦口之药、逆耳之言,知苦之乐,亦可去苦就乐。 彼之苦, 彼:他,他们,指膏粱之子,代词。 吾之乐; 判断句。 而彼之乐,吾之苦也。 判断句。直接表明自己与膏粱之子相对立的苦乐观。 吾闻并以甘竭, 井以甘竭:《庄子·山木》:直木先伐,井甘先竭。以,因为,介词。竭,干涸。 李以苦存, 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第六: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fū)(chāi)以酣(hān)酒亡, 夫差(——473),春秋时吴国的国君,公元前495——473年在位,因为沉湎于酒色,终为勾践所灭。酣:畅饮,痛饮,此指饮酒作乐过度。 而勾践以尝胆兴, 勾践(——165),春秋时越国的国君,公元前497——465年在位。曾被夫差大败,屈服求和。后卧薪尝胆,刻苦图强,任用范蠡(lì)、文种等人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亡了吴国。继而成为霸主。兴,兴盛,复兴。无亦犹是也夫?犹:如,同。是:指示代词,这。也夫;语气词连用,表示在感叹中带有反问的语气。连引数典,一反一正,形成强烈对比,阐明自己苦乐观的正确。

  深入一层,在前面叙事的基础上发表议论,从事理方面阐明苦与乐的相为倚伏,互为转化的辩证关系。此为全文的重点之所在。

  刘子闻而悟之, 刘子:刘基自称。子,先生。 名其室曰苦斋, 名:命名,取名,动词。 作《苦斋记》。

  收结全文,说明作记原因。

编辑本段作品后续

  本文选自《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卷六,是一篇颇为别致的书斋记。古人一般的书斋记,大都写其环境之优美清静,主人之闲适高雅,而本篇却着眼在一个字。不仅位处苦地,而且连四周的动植物都具苦性,在无往而不苦中,主人却乐在其中。文章最后揭示原因,说明了苦乐相倚伏的道理,苦中自有其乐,具有辨证的观点。并进一步点明:天之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则更深一层上说明了命名苦斋的深意。

编辑本段作品解题

  本文选自《诚意伯文集》。在旧社会,士大夫阶层生活优越,常常在住室之外,另跸一些房舍,作为闲居读书之所,就是通常说的书斋(zhāi)。为了表示风雅,又常常为书斋写一些解说文字。一般称为什么斋记。记可以由自己写,也可以请另别人写。这篇文章是书斋主人章溢请刘基写的一篇记。这种性质的文章,一般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斋的情况,着重写景物布置;一是斋的意义,着重写主人的襟怀。这篇文章就是这样写的。而且写得比较出色”(引自《古代散文选》下册)。斋,屋舍,一般指书房、学舍。记,记载事物的文章。此文名为苦斋记,顾名思义,可看出它的是”——苦况与苦义。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刘基(1311—1375),明初大臣、政治家、文学家。字伯温,浙江青田(今县)人。元朝末年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不久弃官隐居。后出任浙东行省都事,因反对招抚方国珍而被革职,乃回乡组织地主武装,镇压当地起义军。又著《郁离子》,以寓言形式批判元末暴政。元至正二十年(1360),到应天(治今江苏省南京市),劝朱元璋脱离韩林儿,并为其筹划用兵次第,参与机要,辅佐平定天下。朱元璋称帝,把他比为诸葛亮。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诸大典制,均参与议定。洪武三年(1370),授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次年辞官。他性刚嫉恶,与淮西诸功臣不合,终为胡惟庸所陷,忧愤成疾而死。一说被胡惟庸遣医毒死。谥文成。他博通经史,尤精天文兵法。诗歌雄浑而富于想象,散文风格古朴,笔意奔放,一反元末卑弱之风,有不少优秀作品,反映了元末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疾苦,对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与丑恶都有所讽刺。著有《诚意伯文集》20卷及其他著述多种。

编辑本段作品简析

  本文记述了苦斋的地理环境和物产,以及其主人的生活情况与乐趣、言谈,从而说明苦斋命名的由来与意义,阐发了苦与乐的相为倚伏——苦生于乐,乐由苦来——的辩证关系与生活哲理,批评了膏粱之子只匿安逸享乐的思想,表现了苦斋主人甘于苦中求乐的宽敞襟怀。

  文章通篇紧扣一个字,环境是苦,物产是苦,人甘吃苦,故斋名苦,议论言谈亦不离苦,即使写乐谈乐,仍由一个字生发出来;苦斋生活之乐,则由苦而来,膏粱之子之乐,则由乐而生苦;所举例证典籍,亦心与苦相关;最后说明写作原由,也点出一个字。全文以字起笔发端,又以字收结终章,一个字,贯串始终,前后勾连,互为呼应,脉络分明,中心突出。

编辑本段字词句基础知识

  野蜂巢其间。故遂择其窳而室焉。

  读这两句,应注意掌握名词用为动词的词类话用的规律。本来都是名词,但是在句中都活用为动词。第一句意思是野蜂在它们中间做窝筑巢做窝讲。第二句意思是所以就选择匡山低洼的地方在那里筑一座房屋筑室盖房子讲。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名词用作动词时,表达的是与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事物有关的某种动作行为。

  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

  读这一句,应注意掌握形容词用为名词的词类活用的规律。句中的本来都是形容词,但是在句子里都用来称代具有这些形容词所表示的性状的事物,即用为名词。,酒味浓厚,这里指味道浓厚的酒。,肥美,这里指肥美的肉食。,柔软,这里指柔软的垫褥。温刀,温暖,这里指温暖的被子。这种语言现象,从语法的角度讲,属于词类活用,是形容词用为:名词;从修辞的角度讲,是代称的修辞方式,即提到某一事物时,不用该事物的固有名称,而临时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内在联系的词语作为称谓。

  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在《石钟山记》一文的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中,我们已分析过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一句中的是使动用法。本文这一句里的饿刀,也是使动用法。从这些例子可以进一步知道,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如饿刀,本来是不及物动词,饥饿,在饿其体肤这一分句中用作使动,意思是使他的身体饥饿。这和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句中的,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也有些使动用法的谓语动词,是由形容词转来的。形容词用作使动,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如,形容词,困苦。在苦其心志这一分句中用作使动,意思是使他的心意困苦,形容词的劳累。在劳其筋骨这一分句中用作使动,意思是使他的筋骨劳累

  名词也有用作使动的,在以后的课文里会看到这种例子。

  ……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
……
  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

  这里主要说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第一句中的,和第二句的第一个,本来是形容词,但是它们在句中都用作动词,后面带上宾语,表示认为(宾语)怎么样(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这就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第一句,的宾语是其昏晨之往来这个主谓短语,旬意是可是先生的随从大多觉得他早早晚晚来来往往太艰难觉得……艰难之意。第二句,乐其乐的前一个是意动用法,后一个是宾语,意思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