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练习(一)
录入者:sophiawei1989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14日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练习(一)
1、(2019·江苏卷)“犁”的古文字如图,反映了农民驱使耕牛耕种的画面,其中有默默付出的耕牛,有对丰收的期望,有犁地的工具。透过这个小小的汉字,我们仿佛可以看见先民们在田地里艰辛劳作的身影。由此可见
①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百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
④中华文化兼收并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18·新课标全国卷Ⅰ)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 ②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
③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8·新课标全国卷Ⅱ)截至2016年底,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中医药合作协议达86个,中医药传播到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实现中医药文化的转型升级 ②扩大中医药文化的世界影响
③创新中医药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 ④满足世界各国对中医药文化的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7·天津卷)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和实物,全景式展现了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下列表述与该展览主题最为贴切的是
A.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B.营造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创新
C.传承历史文化,展现时代精神 D.坚定理想信念,推动文艺繁荣
5、中国古代书法不断赋予各种字体独特的审美意蕴,篆书的庄重古朴、隶书的典雅高贵、楷书的端庄秀丽、行书的洒脱随意、草书的落拓不羁,虽然只是线条的描摹,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艺术人生的写照。这说明
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③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特有的④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朵不朽的奇葩。那些水的画面,一经诗人用浓厚感情色彩的渲染,便有了深邃的意境和别致的神韵,令人掩卷长思、余味无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山绘水,抒发了炽热奔放的感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离情似水,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深情。“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幽思如水,抒发了政治上失意的忧郁之情。由此可见
①中华文学文艺独树一帜,博大精深 ②文化的价值就在于深刻体验不同的审美意境
③文学创作是作者生活体验的艺术再现 ④优秀的文学文艺能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北京四合院庭院方正,是为冬季多纳阳光;冀南和晋、陕、豫等地,夏季西晒严重,院子变成南北窄长,利用西厢减少东厢的西晒;西北甘、青一带,风沙很大,院墙加高,称为“庄窠”;东北土地辽阔而气候寒冷,为更多接纳阳光,院子常十分宽大,宅墙内空地甚多。这些特点体现了
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②我国各地文化的差异性
③中国文化在继承中积累而成 ④文化遗产对研究文明演进的意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下列选项能够表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有
①商朝甲骨文已经具备的构字规律与今天的汉字基本相同
②中国菜肴流派众多,极具代表性的有八大菜系
③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④我国的文学艺术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在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随着中国向西方列强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割让半殖民地,许多犹太人移民到中国的上海、香港等商业中心。随后又有数万名犹太人为了躲避纳粹的屠杀而来到中国。定居于中国的犹太人早与当地的中国人融合在了一起。材料说明
A.犹太文化具有独立性 B.欧洲文化具有排他性
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D.世界文化具有差异性
10、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称道的苏州园林,“虽为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
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③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 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1、下图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 )
①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 ②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
③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上述文字( )
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
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 D.彰显了中华五千年文化自强不息的品格
13、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 )
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③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④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 )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阖家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于它( )
A.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 B.引领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
C.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 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
17、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 )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椰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 )
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
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103个认可使用针灸。这充分说明( )
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 B.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D.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
20、《最忆是杭州》实景演出交响音乐会是一台彰显中西合璧、文化交融的演出。民间小调《采茶舞曲》展现江南采茶女们充满诗情的劳作之美,让整个西湖都随之轻盈律动;一曲古琴、中国鼓与大提琴的对话,呈现了中西合璧的《高山流水》,传递出中国与世界各国相知相近的美好寄望。由材料可以看出( )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③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④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回文诗是中国文苑的一朵奇葩,西晋以来历代诗家争相效仿。如《后园》(南朝齐·王融)正读:斜峰绕径曲,耸石带山连。花馀拂戏鸟,树密隐鸣蝉。逆读:蝉鸣隐密树,鸟戏拂馀花。连山带石耸,曲径绕峰斜。品味回文诗,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古典诗词意境高远,难以逾越 ②汉字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 ④文学典籍浩如烟海,良莠难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2、 目前,我国重点保护和发展人口较少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代表性项目,如高山族的拉手舞,布朗族的弹唱、蜂桶鼓舞,怒族的达比亚舞、仙女节,毛南族的打猴鼓舞、花竹帽编织技艺、肥套……材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中华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③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④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几千年来在指导我国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在国际气象界,它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
①印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②体现了世界对中华文化价值的全面认同
③有利于促进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 ④有利于激励国人固守传统文化,守望精神家园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4、 一个小儿醒目地站立在象征宗祠的屋顶下,这便是汉字的“字”。“字”的造字意图可以理解为,把新生命领到天地、祖先面前,通过某种命名仪式,希望他承担起沟通的使命。下列关于汉字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明标志
③汉字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汉字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大众传媒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5、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研究中心下设藏学文献馆、彝学文献馆、民族综合文献馆、数字化文献馆,藏有藏、彝、纳西、傣、水、柯尔克孜、白、侗、羌等二十多种少数民族的各种版本文献50 000余(函)册。该中心有专业人员对文献进行研究,并提供在线查阅文献服务。收藏、保护、研究少数民族文献,并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
①是基于文字是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 ②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③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④能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6、 2016年8月16日,中国发射了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取名“墨子号”。《墨经》中“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描述的就是墨子通过小孔成像实验对光的直线传播进行了科学解释。量子卫星以他的名字命名,是对他的致敬,也是对中国古代科技的致敬。这折射出我国的科学技术( )
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③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④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
27、 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同时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漩涡”,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各种文化相融相生,最终形成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和创造力。材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有其特有的包容性 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立足于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③④
28、习近平强调,要通过建立和增强各族人民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来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实现“四个认同”,要求我国各族人民在文化上应该( )
①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②在相互包容的前提下实现文化统一
③自觉抵制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④互相借鉴和吸收,共同实现中华文化繁荣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9、早在东汉时期,佛法东传,汉明帝就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洛阳白马寺,促进了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发展。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②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 ④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推动着文明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30、方言是文化社会信息的集合体,隐藏着诸多密码,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人们去研究、去运用。从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中的吴侬软语,到老舍《正红旗下》的京腔京韵,再到沙汀《淘金记》里的川腔辣语……这些文学作品运用方言所表达的其时其地的风土人情,都让它们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文学作品创作运用不同的方言( )
①有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推动文学创作的发展
②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涵,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能够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④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特色,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1、(2018·江苏卷)德国有个千年小镇,自1928年起每年2月都会举办“中国人狂欢节”,挂灯笼、贴福字,到处洋溢着中国气息。当地人讲,他们与中国很早以前就有通商交往,由于迷上了中华文化,便渐渐以“中国人”自居。不过,《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显示,不少海外受访者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更多的还局限于中餐、中医药和武术等,中华文化要在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依然任重道远。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遥远的异国小镇一直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
3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传播;③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具有持久性。
32、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本,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根据材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
32、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②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③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
33、文字是一个民族传承文化的主要工具,汉字的演变史,也始终与泱泱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史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字传承经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总趋势是从繁到简。繁体字把字形同字义直接或间接地结合起来,书写时以形表意,认读时见形知意,用于艺术创作时传统韵味妙不可言。现今习惯于使用繁体字的港澳台同胞加上海外华人有几千万之众。简体字是以繁体字为基础,源于历史上人们自行简化的手书体,笔画少,形体清晰,绝大多数有约定俗成的历史基础,顺应了群众使用的需要,提高了书写效率,便于计算机造字和认读, 联合国把简体字作为中文的规范字体,已经成为国际标准,外国人学汉字受益匪浅且学者日众。
材料二 近年来,一些学者和知名人士呼吁,“亲”要相见,“爱”要有心,而简体字的“亲”、“爱”恰恰是亲不见、爱无心,丢失了对汉字传统文化的传承,建议选择50~100个最有含义的繁体字重回中小学课本。
(1)你是否赞同该建议?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2)汉字在今天现代化建设以及与世界各国人民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请你为汉字的推广设计两条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字以内。
34、(1)示例一:赞同。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②繁体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见证,为书写和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③繁体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④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选择部分繁体字进课本,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
示例二:不赞同。①简体字绝大多数有约定俗成的历史基础,依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依然传承着中华文化。②文字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简体字笔画少,形体清晰,提高了书写效率,顺应了群众使用的需要。③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简体字更加便于计算机造字和认读。④简体字的使用有利于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2)示例:①学会汉字,与中华文明同行。②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
31.材料 文化自信,是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之后的自信,也是尊重文化多样性基础上的自信。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借鉴而形成的文明。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西域文化成果。唐代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达70多个,促进了中华文化远播世界,也促进了各国文化和物产传入中国。明代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明末清初,欧洲的天文学、医学等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知识视野。之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的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
(1)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分析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
(2)文明礼仪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某校开展“倡导文明礼仪、弘扬中华文明”的活动。请你为此活动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
31. (1)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②我们应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③我们应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2)例如:“文明礼仪从我做起”,“好言好语暖人心”,“人人需要赞美,你我都不例外”,“礼仪是素养的体现”,“礼仪是成功的基石”,“学礼仪,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敬人者,人恒敬之”等。
CDCAC AACCA DBACA AAAAA CDAAD A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