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beplay888体育 >>学科资源>>语文>>高一>>实践反思

实践反思

诗歌与作文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27日

诗歌与作文

——从《归园田居》出发教学案例

课题:诗歌在作文中的运用

教学目的:

一、让学生懂得学以致用的道理。

二、让学生学会利用诗歌来美化作为,学会加工诗歌。

教学重难点:诗歌如何运用到作文中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往往觉得下笔困难,没有素材;想把学过的诗歌放进文章中却苦于没有方法,或生搬硬凑,与主题脱离。事实上,从诗歌的人、事、景、境出发,诗歌的是可以被灵活地运用到文章的。

一首诗歌,一个灵魂

一首诗歌,一段经历

一首诗歌,一幅美景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巧用诗歌中的元素(人···境)构思文章

例1:《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亲拨亮了那盏昏暗的油灯,温暖顿时洒满了简陋的屋子。灯光下,母亲又颤颤地对准了针眼。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母亲就这样用那根细细的线,串起了一个又一个艰辛的日子。每一针,都仔仔细细;每一线,都饱蘸深情。看着母亲满头的银发和被岁月的风雨分割得沟壑纵横的脸,泪水禁不住淌了我年轻的面颊。缝好了,母亲又比试着,觉得满意了,才套到我的身上,把扣子一粒粒地扣好,就像打点一粒即将洒播的种子。母亲哽咽着,抚着我的肩:“儿呀,要记住回家的路……” 

 我知道,我是一棵土生土长的小草,一棵春天里朴素的小草。母亲阳光般的注视,将把我的一生覆盖。无论飘泊多远,黑暗中的盏油灯,永远是我生活中惟一的方向,惟一的牵挂。

今生今世,我明白了。

例2:2005年湖北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以上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其实,这则文字所含的思想,对我们为文、处事、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都有启发。

n请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菊花人生

(满分作文)

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

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清闲与旷达!可是,他真的活得像世人所说的那样:处于桃源之地,与世隔绝,别有洞天?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充分地理解他那决然离开人人都认为是幸福生活的官场情怀?能够体悟出他那处在世俗纷争、虚伪污浊的官场中的苦痛与无奈?他明白,凭借一个人的能力,是根本无力挽回历史潮流的。既然这样,他就没有必要留恋,就只有选择愤然出世。也只有他自己明白,他走得无奈,走得悲伤,走得落,甚至还有几分凄凉。他痛恨自己的志向竟被这浑浊的世俗掩埋,他嗟叹自己的才华竟在这官场中充分地施展。他只有内在心里矛盾,在内心痛苦,从而派生出外在的菊花情结,菊花人生。于是,陶渊明希望自己则清闲、自在,忘记一切,超凡脱俗,回归自然;则大济天下,兼济贫穷百姓,以文穿透社会,抒写人生情怀。或许正因为他的抑郁和极度挣脱,使得他在战胜世俗,战胜自我的拼搏中,给了世人一种惊世骇俗的超然,一种出乎寻常、回归自然的超越自我的静美。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陶渊明出乎的,便是外在的豁达、潇洒;入乎的,似乎就几近于闲情、雅致了。我们常常只看到陶渊明简单的怡然自得、情趣盎然的出乎其外,却不知,他的思想挣扎、心情苦闷而复杂的入乎其内。或许有人说他超然,或许有人说他超傻,这些,相对与他而言都并不重要。在陶渊明的眼中,重要的是菊花,是对人生,对自然的真爱,是他对超越平常人生的与众不同的全部诠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们分明地看到了一个超凡脱俗的陶渊明,端一盅菊花茶,悠然地品味着他的菊花,品味世与世的滋味!

《归园田居》示例:

诗文及其他素材

诗文:归园田居饮酒五柳先生传

桃花源记

思想:崇尚自然向往园田

自由高傲

3重要事件: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园田


作文

创作《归》的过程

n构思过程:

n《归园田居》

——从“尘网”归“园田”

n事件的选择:决定辞官归园的前一夜的所思所想

历史事件+想象

n人:41岁的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

n景:尘网(想象:彭泽县衙)

n园田(可以利用的材料: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n境:心境(十分向往园田生活,一刻都不能等待)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n其他素材:酒,菊花

例文:

彭泽县衙,在此刻丧失颜色。

分不清投在堂前阶上模糊的影子,是秋夜里姿态诡异的树,还是天上去留无意的闲云善意的玩笑,或是十三年来扯不断的尘网。人,斟一杯酒,就掉进回忆的陷阱里了。(尘网的景:县衙陷入黑夜,陶渊明在县衙喝酒,回忆,营造一种氛围 )

 年轻时的他,曾经满怀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愿望勤读好学,并以“大济苍生的热情出仕任职。这样的愿望和热情却合力将他推向了理想与现实的岔口,他渊博的学识和出众的才华在门阀的偏见里成为零,他倔强的个性和直爽的谈吐在巧言令色的人群里是个异类,他强烈的自尊和不与权贵为伍竟成为施展抱负的绊脚石;一切的一切都被时间织成一张尘杂大网,笼罩着他,日渐一日将他紧紧束缚。他曾几度挣脱,过着悠闲的菊花与酒的田园生活,然而家里有嗷嗷待哺的幼儿和满头白发的高堂,他怎么忍心让这些他爱的和爱他的人过着无食无衣的生活,于是,爱和对理想微茫的希望让他又选择了这个方向。只有家人和他走过的土地上的那些劳作着农民知道他,知道他兢兢业业地付出。至少还有他们,他饮了一口酒。(回想起误入尘网的过去和“适俗韵”的秉性,“误入尘网中”的想象:个性好和家庭)

阶前摇晃的影子似远山袅袅升起的炊烟,他看着,心有所思。曾几何时,透过晨雾暮霭,他与家人葛衣芒鞋,荷锄园田;曾几何时,在屋子周围的柳树和桃树伸展出最迷人的姿态的季节里,他与友人在树下饮酒作诗畅聊至天明。那时,雏鸟刚刚发出稚嫩鸣叫,姿态骄傲的公鸡在树颠呼喊天明,远处农家大黄狗的嬉戏,惊醒了熟睡中的小儿――――――这一切在他的眼里都那么自然,虽清贫但宁静,虽守拙但归真。(他喜爱的园田是这样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眼前县衙的高墙隔阻了他的视线,他将思绪拉回,目光投到公案上那封盖着公章的信函。他与它对视了许久,它轻若无物,却始终像蟒蛇一样将他的灵魂紧紧缠绕;它与他格格不入,它与他针锋相对,开启了它,就意味着他明日将要折腰做人。不,绝不能,他捻着胡须,眉头紧锁,仰头将整杯酒饮下。(“久在樊笼里”:樊笼里有许多俗事缠身,为五斗米折腰是他无法做到的。)

丝丝的菊香寄在秋风里越过墙,缓缓渗透在灰暗空间里,渐渐地,风的速度变快了,掠过他日渐发白的发梢,扫过公案上的信函。空气中的菊香也清晰了许多,他用力嗅着,要把它们吸到自己的生命里,和酒混在一起,它们聚集、整合,然后化成一个字:“归”。 对,就是这样的味道,就是这个字几次将似找不到回家方向小鸟的他,指引回去。“归”,多么甜蜜的字眼,只有离开母亲太久的游子才会为这个字的流泪,只有离开故渊的鱼儿才理解这个字的美好,只有被关在金笼里的鸟儿才知道这个字的意义。而如今的他却像乳儿一刻也离不开母亲,像鱼儿一刻也离不开水,像鸟儿笼中绝食只是为了使灵魂回归枝头。他一刻也无法等待了,“归”,他大声地吐出这个字,思绪如万马奔腾,如海浪拍岸。为何不归,可以归!家里嗷嗷待哺的幼儿已经成长,老人在她的侍奉下身体健康,而她,几年来没有扯过一身新衣裳她又怎会反对他。他的眼睛发出了一阵光芒,从未有过怨言的她一定会支持他的。菊花是他所爱,园田,是他所爱。(做了归园田的决定,采用了“羁鸟”“池鱼”两个意象)

他饮罢最后一滴酒,起身,抱起案上的《六经》,出门而去。

公案上的信函,永远等不到他来开启,顿时,毫无生气。

远处的草屋在月亮的清辉下显出一份朦胧的趣味,微微的晚风带着湿润的水气丝丝缕缕地吹来,潺潺的流水在秋夜里显出独特的魅力。不远的一簇菊花在月色和秋风里,轻轻地摆动着花瓣。旁边的河里,偶尔有几只调皮的鱼跳出了水面,又扑回水里,他陶醉了,一下子感受到自己存在的真切,在尘网枯坐了八十天几后的今夜,流淌的时光停止了,那被剥夺的时光呈现在他渐白的发梢,被束缚的微笑重新荡漾在他微皱的嘴角。怀中的竹简有了他的体温,外祖父将它送给他的时候,年少的他正要出门,现在,他抱着它走向回家的路。

一路清辉,一路菊香。

(做完决定,“返自然”后的快乐心情)

课堂练习(10分钟):将陶渊明或《归园田居》的相关资料 以铭记与忘记为主题的小片段。 

n你在园田里一边锄禾,一边咏唱着 “归园”的诗篇。李杜仰望你的角度让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了你采菊的闲情逸致,你归隐的潇洒自如,你梦幻般的桃花源,然而却忘记了你也曾经身陷樊笼,忽略了你也有“猛志逸四海”却不可得的遗憾。最终你用回归园田的方式,向在那些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人指明了一条道路,人们铭记,在“兼济天下”不可得的情况下,还可以 “返自然”来“独善其身”。

作业:

  以陶渊明的故事或《归园田居(其一)》为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字数不限

 反思:这首诗歌给了我许多的启发。诗歌反映了诗人的灵魂,性格,审美品味。陶渊明高洁和倔强的性情使他无法在污浊横流的社会里生活,他选择了归园田。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人,同时运用诗歌中写景的诗句,我设计了这堂课程。园田里有方宅,有鸡鸣,有狗吠,有草屋,在园田,他可以自己劳动,可以采菊东篱下,可以与志同道合的游人畅游古今上下,园田是陶渊明所向往的。为何而归,厌倦了琐碎的世间,尘网。但是他又误入尘网,实施上他是十分矛盾的,在对陶渊明故事的整理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写出较好的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