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课、选修课与08新高考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7年03月22日
[苏教版]必修课、选修课与08新高考
刚刚公布的江苏08年新高考方案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特别是我们广大的一线师生对新高考方案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平心而论,高考的指挥作用是巨大的。而江苏省新高考方案是在深入学习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应该肯定的是08年江苏新高考方案是有利于全面推行中学课程改革的,是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是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高考方案统考科目只有语、数、英,语文总分160分,选修历史的考生加试语文附加题,分值40分。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如何积极应对08年新高考方案呢?笔者想谈一点自己浅陋的想法,请大家斧正。
一、深入学习语文新课标,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实质
08年新高考语文测试的依据就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及将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出来的《考试说明》。那么高中语文新课标精神实质是什么呢?它的有那些具体的要求呢?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新课标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新课标特别提出了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包括两个部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如果说新《课程标准》下的必修课和以往的课程没有太大的区别的话(至少在形式上不会带来很大的视觉冲击),那么新《课程标准》的选修课应该说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它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沿用了几十年的教材、教法,特别语文学法如何改革以迎接新课标。新《课程标准》为语文教育提供了发展机遇,描绘出一个令人神往的理想境界,同时也是对教育现实的一次严峻挑战。
二、正确处理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
《08年新高考方案》已经明确指出“语文考试含高中新课程规定的该学科必修与选修的内容。”我们苏教版的语文教材必修课程有必修1——必修5五个教学模块;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每个模块都是综合体现这两大目标和内容的。必修课程五个模块可以在高一至高二两个学期半的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完成,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选修课程设计了五个系列:⑴诗歌与散文、⑵小说与戏剧、⑶新闻与传记、⑷语言文字应用、⑸文化论著研读。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而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科书五个体系:(1)诗歌与散文系列:《唐诗宋词选读》《现代诗歌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现代散文选读》;(2)小说与戏剧系列:《<红楼梦>选读》《短篇小说选读》《中外戏剧选读》;(3)新闻与传记:《新闻阅读与写作》《传记选读》;(4)语言文字应用:《实用阅读》《写作》《语言规范与创新》《当代语言生活》;(5)文化论著研读:《论孟选读》《史记选读》《鲁迅作品选读》。
而我们南京市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安排大致如下:①选修一建议开设:高二前0.5年(指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前),《史记选读》《现代散文选读》和《写作》;高二至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前的又一个0.5年,《唐诗宋词选读》《语言规范与创新》和《写作》。高三0.75年(指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高三结束):《实用阅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以练促读)和高三第一、二轮复习资料。
②选修二建议开设:可从《现代诗歌选读》《<红楼梦>选读》《短篇小说选读》《中外戏剧选读》《新闻阅读与写作》《传记选读》《当代语言生活》《论孟选读》《鲁迅作品选》中挑选,作为选修二,尤其推荐《鲁迅作品选》《短篇小说选读》《<红楼梦>选读》《传记选读》;学校也可自主开发校本选修教材(但其教科书要经南京市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在开设选修1时作为辅助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
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在使用苏教版语文教材(无论必修还是选修)时发现,新教材有这样几个问题:教材内容新,分量重,授课时间特别紧,难易度难把握。①、新教材崭新的课文多,例如,苏教版必修1课本共有25篇课文,其中作为传统篇目,也就是说旧人教版高一第一学期课本上的过去教师教过的课文只有四篇(《沁园春•雪》、《劝学》、《师说》、《赤壁赋》),占全书的16℅,84℅课文从未接触过。那些选修课本内容的崭新自更不必说。教师备课(查资料、教学设计等)量特别大,需要准备的东西特别多。②、分量重。新课标苏教版必修或选修教材每册至少22篇课文以上,新课标人教版每册只有16篇课文,苏教版教材比人教版每册多6篇以上课文。③授课时间特别紧。九周就要上完一个必修或选修模块。一个模块一共36个课时,其中至少需要8个学时作为作文教学的时间,还有单元测试与讲评需要几个课时,这样研读文本的阅读教学最多还有20个课时,加上相当多的选文难度又特别大,一篇课文,比如说一篇文言文按传统教学就需要3-4课时,这样一算,教学时间就显得非常紧。选修模块这种问题更突出。例如我们高二期中考试以后将要开始学习的《史记选读》22篇文言文,其中讲读课文10篇,自读课文12篇,要在9周内完成,困难重重。④难易度难把握。必修教材教到什么程度就算正好?能不能按课程标准、《高考大纲》要求的知识点、能力点教?选修教材又教到什么程度就算正好?
而且新教材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重感悟体验,轻语文文字的训练与应用。那么,学生的学习评价怎么量化?怎么公正公平?
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到底该如何处理必修与选修模块的教学问题呢?
(一)发挥教师作用:导向和引领。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从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的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面对新课程,面对必修、选修课,教师的导向和引领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挖掘教材,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效益,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要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成为良好学习环境的营造者,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成为他们探究过程的观察、倾听、指导者。
(二)灵活处理教材:未必一定要教完,要学完。
长期以来,我们许多教师“教教材”教惯了,只停留在教的层面上,不会“用教材教”。“教教材”主要立足于文本知识的传授,着眼于学生的做题能力;“用教材教”则主要是立足于学习方法的习得,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以教定学”还是“以学定教”是我们审视教材,处理教材的观念问题。新课程标准认为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教材只是一个平台,只是一个材料,教材的取舍权在师生手里。教材教不完可能客观存在,但学生把重点篇目基本学完是可能的。为此,有些重点篇目可以集中时间认真研读,有些课文可以一带而过,有些课文就可以完全让学生自学。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选修模块内容深,容量大,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不完正常,教完了反而不正常,但只要学生对感兴趣的、重点的内容有收获就行呀。学生不断积累,收获就会大长。
(三)、处理好必修选修课:必修课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选修课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必修课的学习,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的运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这种发展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生们的“公平发展”。选修课程体现的是必修课的基础上“多样选择”,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选修课程比必修课程要求高一些,容量大一些,专题意识强,选择余地大。在许多内容上,必修是选修的基础和前提,选修是对必修的延伸、拓展、补充、巩固,在教学时要注意它们之间联系。当然,也要考虑二者的不同。不要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复制品,又不能将选修课上成讲座课。选修课的难度上到必修课的难度就可以了。
(四)、选择适用的教学方法:从本质上说,这些系列不管如何区分,只是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上侧重点不同,它们都是语文课,是语文课程内容专门化的排列。因此,凡是语文课常用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都是适用的。不会因为是一个新生事物,就必须创造一个全新的教学教学方法来应对它。比如说《〈史记〉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教学,就一定要和必修阶段的文言文教学采取不同的方法吗?未必有这样的必要,实际上也未必有这样的可能,因为文言文的阅读规律和教学规律是必须遵循的,不能因为教学内容安排在选修课中就可以无视这样的基本规律。在安排落实选修课时还应该考虑和高考的关系。从实质上说,开设选修内容同提高学生素养适应高考并不矛盾。但实际操作时不能太随意,不能太宽泛。需要研究,研究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其中哪些内容相同,哪些内容不同,做好积极应对高考的工作。
天下事知之不易,行之更难,但只要我们切切实实地去做,办法总会有的。我们不能等到考试制度改革以后,等到08年高考《考试大纲》出来以后再去改变自己的教法,应该主动出击,寻求可能解决的方法,关注教育部出台的07年《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准确把握07年、08年高考语文命题走向,积极应对现实,积极应对08新高考。
- 上一篇:[粤教版]高考标准与语文选修课
- 下一篇:语文课该教给学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