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beplay888体育 >> 学科资源>> 语文>> 高一>> 实践反思

实践反思

语文探究性学习初探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6年06月07日

                语文探究性学习初探
                                          李延国 赵化行
       探究性学习方式是国家教育部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倡的。所谓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解决问题。
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土壤,应当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

一、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探究

      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是问题性和实践性,它能充分突出学生的实践,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技能。但从目前我们的教学环境来看,学生缺乏大规模的实践锻炼机会,因而教师依据现有条件,在必要时适时点拨,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质疑手段进入情景尤为重要。例如在学习了《广告词》、《说明书》这两篇应用文之后,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有了新鲜感和兴趣欲望,教师即可创设情境进行研究。因本地盛产玫瑰花,当地有一种以玫瑰花为主要原料的保健茶,但是销路不好,经济效益欠佳。我便以此为材料源,让学生拟就此问题写出好的广告词和说明书加以宣传。由于问题情景适宜,学生表现出极大兴趣,纷纷开动脑筋,共同分析研究,写出了一些具有鲜明特征和号召力的广告词及条理清晰的说明书。

二、通过阅读发现问题让学生探究

     探究性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的。有的人认为全堂课中,只要是教师问,学生答,搞的就是探究性学习。其实这种问答式教学并不是探究性学习方式中的“问题”呈现,它没有让学生在整体感知中自己去发现问题,而是教师把问题设计好,让学生以判断的形式作答,这属于教师越俎代庖,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活动,谈不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更谈不上让学生发现问题。因此,教师应该把阅读教学作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平等的对话过程,把教材视为学习研究同时也是分析甚至批判的对象。通过阅读发现问题让学生探究。例如一些学生在阅读了《故乡》后,认为杨二嫂并没有诬陷闰土,那灰堆里的十多个碗碟确系闰土所埋;有的同学在读完《孔乙己》之后,认为学生现在读书考大学跟那时考秀才、考举人不是一样的吗?当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后,我都加表扬,鼓励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各抒己见,激烈争论。这样通过阅读发现了问题,进而探究性学习也就在其中了。

三、通过学习抓住某一问题让学生作深入探究

      探究性学习并非泛泛而谈,毫无边际的空学,它可以就学习中的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使学生能更多地获取寻觅知识的方式和渠道,而我们的不少教材内容就为我们提供了探究性学习的好机会。因此教师可以从内容的开阔性、角度的多元性等诸方面为之搭好学习的台阶。如在学习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组织学生阅读苏轼的其他作品,可以研究“苏词特点”、“苏轼诗词的写景技巧”、“苏轼诗词的构思”等诸多问题。

四、通过学科联系开拓领域让学生探究

     探究性学习在目标定位和内容选择上偏重于学科间的联系和渗透。针对中学生想象丰富,兴趣广泛,求知欲望和创造欲望强烈的特点,我们可将语文教学的一些内容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仔细钻研,大胆地提出一些设想,看如何解决一些社会问题。例如,学习了说明文《向沙漠进军》之后,教师可联系近几年频繁出现的沙尘暴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破坏自然环境所带来的恶果,渗透一些自然科学和环保教学。由沙漠的治理让学生课外查阅资料弄清沙尘暴产生的原因,研究对策,写出小文章,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实际。

      总之,语文探究性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它的实施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单方面控制课堂的现状,有利于课堂的自然和谐,有利于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张扬,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济南教育学院学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