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资讯>> 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

福建日报1月3日对我校杨利老师进行报道:我想通过科创,让学生看见未来的样子

录入者:yishuijing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03日

    杨利,泉州七中一名普通的物理老师。以自身强大的学习内驱力和深入骨髓的热爱,率先在全省学校开展科创教育。问题驱动、教师引动、多元互动、学生主动“四动”教学法,针对中学阶段构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软硬件结合,课内与课外并重,校内校外同步,把课内知识和社会需求连成一片。主编《机器人本体制作和编程实践》和《机器人研究与实践案例》两套教材,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研发“做中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历年各级创新大赛和机器人竞赛学生研究课题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开发科技创新和机器人系列校本课程,形成由丰富案例构成的完整课程体系。

2019年11月初,泉州七中的老师杨利再次带队出发,去北京参加第19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

  杨利已经记不清了,这是他自2001年从事科创教育以来的第几次出发。18年间,全省曾经和他一起带队的参赛老师,几乎都换了岗位,他却乐此不疲,坚持到今天。

  他选择继续坚持,除却频频带领学生在国内外赛场摘金夺银的荣光,更深沉的原因,是对科技的热爱和最初的教育理想。“我想通过科创,让学生看见未来的样子。”杨利说。

  从一名普通的物理老师开始,杨利通过自身强大的学习内驱力和深入骨髓的热爱,从零开始,在全省率先开展科创教育,并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系统的科技教育理论,总结出“四动”教学法,成为泉州七中科创教育的一张名片、全省科技教育界的中坚名师。在去年,杨利成了全国模范教师。

  一套乐高开始

  创办车间式机器人工作室

  在福建,提起科创教育,总会想到泉州七中。而在泉州七中,讲到科创教育,第一个提到的一定是杨利。

  杨利的科创教育之路,始自一套乐高。2001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杨利来到泉州七中担任物理教师。次年适逢全省在中学试点建设机器人工作室,泉州七中名列其中,科技爱好者杨利就被点名担起了这项任务。挂牌以后,领取了一套乐高,杨利就开干了。

  机器人教育,如今炙手可热,但在18年前,还只能在迷茫中摸索。万事开头难,但万事就怕认真。承担着日常大量教学工作的杨利,利用业余时间,拿出“钻”劲,学编程、啃定理,研究组装、摸索实操。“多少个夜晚,他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到深夜一两点。”妻子都觉得他入魔成痴了。全身心的投入,换来了漂亮的起步。2004年,首次参加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他就拿到了二等奖。

  在人工智能对很多人来说还是概念的时候,杨利就敏锐地意识到了科技创新的力量,更意识到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意义。

  钻研愈深,实践愈多,那套包含着成品软件的乐高,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杨利向学校申请了位于综合楼顶楼的阁楼,他要建立一个七中自己的机器人工作室。在这间四面透风,台风天会漏雨的简易搭建房中,却有着让专业的软件专家都惊叹的实验原料。一面墙高的零件柜,分割成大小不等的格子,每个或大或小的抽屉中,装着规格不一的螺丝、各式各样的电器板和机电元件。

  “创新必须要从最基础开始,从最源头着手。”杨利说。这些杨利一手从网络上搜罗的小小元件和那些编程源代码,越来越散发出巨大的魔力,激发出同学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这间简陋而又拥挤的工作室,成为很多学生课余最爱待的地方。“这是我周末最爱来的地方,一待就是一整天。”高二学生张羽田说。

  从基础原理入手,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电子元件开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用新方法新理念,推动科技教育创新,成为杨利这些年来执着的追求。

  为了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杨利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四动”教学法,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与机器人社团活动。他主编了《机器人本体制作和编程实践》和《机器人研究与实践案例》两套教材,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杨利在研发的“做中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历年各级创新大赛和机器人竞赛学生研究课题进行系统分析,尝试跨越和创新,进行科技创新和机器人系列校本课程研究开发,经过多方试验探索,给出丰富案例进而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如《机器人制作》《Visual Basic与机器人通讯技术》《8051单片机C语言》《机器人智能移动平台开发》等自主开发的系列模块。其中《问题讨论式——科技类课程的可行选项》作为“十一五”全国机器人教育课题研究结题,还获得优秀成果一等奖。

  “四动”教学法,即问题驱动、教师引动、多元互动、学生主动,是杨利针对中学阶段构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他主张软硬件结合,课内与课外并重,校内和校外同步,把课内知识和社会需求连成一片,以任务驱动方式消除只重其一的片面性,激发了课程的张力和学生的创造力,为教育科技创新实践和产业衔接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科创教育做底

  融闽南文化承传家国情怀

  2061年,哈雷彗星再次光临地球时,来自星空深处的机器人乐队带着奇异的乐器,经过漫长的星际旅行,来到我们这颗蓝色的星球,带来一场心灵交互的演出。

  机器人操作提线木偶会是什么样子?当未来创意科技和本土传统文化融合,除了有趣,会有更多的孩子爱上这样的非遗文化,自觉承传。2014年,由杨利指导、泉州七中学生陈思尧制作的《可编程的人机互动木偶项目》在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提线木偶是泉州的艺术瑰宝,入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结合了科技创新的作品,不仅能根据旋律自动表演,植入繁荣芯片还可以记录大量的曲目和动作,可以通过传感器记录下老艺人的表演动作,实现了闽南传统文化技艺与现代自主编程技术的完美结合。

  这些作品,不仅以卓越的人工智能设计赢得国内外专家的一致称道,更在世界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摘取到创意赛国际金牌。

  “泉州七中是一所有人文底蕴的学校,就如同我们的校训‘爱国、感恩、勤奋、卓越’,因此我们的老师同学耳濡目染,都有着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人文情怀。”泉州七中校长庄月芳说,科创教育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应该是温暖的,有力量的。

  人文底蕴、科技素养兼具,不仅是泉州七中科创作品屡获大奖的原因,更是其科创特色教育的内核所在。近些年来,泉州七中在科技创新与机器人竞赛中,获国际金牌2枚,全国金牌21枚,省级以上奖牌总数居全省前列。在这些奖项中还有80多项申请了国家专利,泉州七中成了“全国科技教育创新十佳学校”、“全国专利试点学校”和全国中学唯一的“创新之星”学校。

  育人之人,应该充满引导力、生命力与创造力。在学校老师的眼中,杨利不仅是教学标杆,更是一个科技暖男。他看到老师每逢考试测验都要数试卷,就自己钻研发明了自动数卷机,给同事们极大的便利。

  而在杨利指导的获奖作品中,皆充满了实用巧思和人文创意。管道机器人,可以在各种管道内行走,自如伸缩,除污、消毒、检测等系列作业轻松完成。洗头机器人,可以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及时服务。

  这些作品考验的不仅是创意和能力,更是耐心和细心。2012年,在第12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由杨利指导的“类海蜇运动探测体仿生机器人”夺得高中创意组一等奖第一名。主创学生李灿昭回忆起创作过程,印象深刻。“上千个零部件、几十页的源代码,还有七只试验的‘残骸’在仓库里。”李灿昭笑着说,没有教科书可参考,也没有经验可循,全部靠两人平时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和杨利老师的帮助。

  “科创教育,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思考力、创新力,还可以让他们学会坚持,学会永不言弃,学会沟通,学会感恩……”在杨利看来,这是他坚持多年从事科创教育的最大成就感所在。而当他看到自己的学生对科学如痴如醉,看到自己的学生在国际舞台侃侃而谈,看到自己的学生各具特长成为创新型人才……他越来越笃定,科创教育已经成为学生提高核心素养和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成为挖掘学科兴趣和开展生涯规划的重要途径。

  在杨利的带动下,泉州七中不仅成立了科技创新发展中心,科创教师团队也在逐步壮大,创新教育正在更深刻地融入学科教学中去,并从学校计算机房、机器人工作室和各学科实验室走出一批又一批创新型人才。

  “创新教育和特色课程已成为泉州七中学子挖掘学科兴趣特长和开展生涯规划的重要途径。”泉州七中校长庄月芳说,杨利和七中老师们对科创教育的未来远见认知,以及学科的精钻实践,正在将七中未来的“创新教育”带入一个新的视野和天地,给孩子未来的学习生活带来无尽的遐想和希望的世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