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校园之“我读小说”征文二等奖作品
录入者:zhangyp 人气指数:次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23日
高二读书征文二等奖作品
理想与现实的选择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
高二10班 黄佳萍 指导老师:陈国杨
莎士比亚曾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月亮和六便士》每个读者也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读到了孤独,有人读到了绝望的爱情,有人读到了艺术的真谛,但我读到的是一个渺小至极的生命,为了遵循自己的内心,宁愿付出财富、亲情甚至生命。
在外人看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人生赢家的斯特里克兰德,从事证券经纪人的工作,有一个富裕且美满的家庭,但是他为了接受内心渴望的召唤,离开了这个家庭,逃离了这座城市,为自己而活,为自己的热爱而活。尽管不处于合适的年龄,尽管算不上具有绘画的天赋,尽管生活变得窘迫甚至险些因饥饿和疾病而死,但是他依然勇敢,依然没有停止追求。在那个世俗的,人们汲汲与满地的六便士的社会中,他是那个带着轻蔑眼神抬头望月,并且再也没有低下头来的人。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多半不是在做我们想做的那个人,而是我们不得不成为的那种人,因为我们有太多的牵挂与羁绊。但是即使如此,还是有用自己的热爱去挣脱现实的人。“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就是这样的人,生于富裕的家庭,23岁拿到博士学位,25岁娶了出身贵族家庭的燕妮,还是《莱茵报》的主编。但是他放弃优渥的生活,坚持自己终身为人类的完美和人民的幸福而工作甚至牺牲的愿望,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为工作和革命颠沛流亡40年。手握人大保研资格、港大录取通知书,拥有明亮灿烂未来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毕业生康瑜,因为自己去大山支教的梦想而放弃了这一切,加入支教组织。她给山里的孩子带去了诗歌,发现了山里的孩子手中的光,也在那里找到了自己。不论过去还是现在,真的有这样一群人,为了自己的热爱而放弃优越的生活。
我的思想不再流于表面,一股无名的力量冲击着我的内心,使我想起了那个古老的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存在?我要到哪里去?在今天,两百多年后的今天,这样的追问不仅没有结束,反而愈发炽热。物质的丰富让更多的人衣食无忧,浮躁的时代有多少人渐渐迷失了自我?又有多少人坚持着自己的热爱?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热爱与理想。在日复一日的系统学习、机械生活,在别人一味阻挠的劝说下,我们不免会犹豫,将它就此搁下,而继续前行的我们在如大海的生活中挣扎残喘,我们陷在生存与生活的夹缝深处迷茫着、混沌着。生存的现实与渴望的理想似乎是无法共存的,我们在亦进亦退的中途徘徊。斯特里克兰德选择了后者,回望那依旧闪耀的梦想。不得不说,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将要面临什么样的生活却并不介意,因为他知道自己真正在乎的是什么。当他积极地奔向心中的理想时,其他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无关紧要了。而我们,常缺少重头再来的勇气,也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我们想出众又太想平凡,我们想追求梦想却又不敢冲破传统。正如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说,生活就像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当后悔代替了梦想,我们就真的老去了。斯特里克兰德敢于与命运抗衡,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并一生都在追求他眼中的月亮,他是勇敢的也是成功的,他能够听从自己内心的热爱。
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如果抬头望见了自己的那个月亮,你是否愿意像斯特里克兰德那样为了热爱而努力?你,是选择舒适安逸还是追逐梦想?
崇高与俗耐之间
——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
高二11班 林宇鸿 指导老师:吴锡芳
合上面前这本薄薄的书,我却心绪难平,久久无法平静。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威廉· 萨默赛特·毛姆的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919年。作品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圆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的故事。
初读此书时,我并不懂什么是“月亮”,什么是“六便士”,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但是,随着不断的往下读,我的心态变了。
我因思特里克兰德离开家庭,抛妻弃子而感到不解。他有着一份体面的工作,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这应该是绝大多数人所不懈努力不懈追求的。可是他却毅然决然的放弃了这一切。当世人都猜测他是因女子而离开,正在享受时,他却是在贫穷的折磨中追求着自己年少时的艺术梦想,一个不被他人理解的梦想。
我因思特里克兰德对施特略夫所做的一切感到愤怒甚至是……恶心。在他最贫穷、最无助,甚至是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时,是施特略夫在众人的不解、阻止中,站了出来,帮了他。可是呢?他又对施特略夫做了什么?他对施特略夫不断地辱骂,创伤了这个老实人的内心;抢占了施特略夫的画室,让施特略夫无处可去;夺走了施特略夫的妻子,将这个被施特略夫视若掌上明珠的女人当成了一个工具,一个有用时用,无用时抛的工具。难道这就是“天才”的“怪癖”?恕我无法体谅。
我因思特里克兰德和艾塔的相依为命而感到诧异和迷惘。我无法理解为什么这样一位单纯质朴的女孩会爱上这样一头仿佛以伤害他人为己任的野兽,会爱上这样一头仿佛失去了“爱”这种情感的怪物,这实在是匪夷所思。
我因思特里克兰德对艺术、对理想的追求而感到向往。但是,我向往的不是为了梦想而去伤害身边人,为梦想而伤害爱自己的人,而是那种由内而外,由心而发的对那仿佛遥不可及的梦想的追求。也许,正是达不到才令人向往?
我因思特里克兰德的最后结局感到了快意,但同时又有一丝的惋惜。他是一头噬人的狂兽,失去爱的怪物,抛妻弃子,夺妻占居,他都干了出来;同时,他是一个被掩埋的天才,它的艺术性,哪怕仅仅是通过文字,但也深深的震撼了我。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结合体,落了一个病亡惨死的结局,怎能不叫人快意,怎能不叫人唏嘘。
我因思特里克兰德……
正如前面所说,他是一头噬人的狂兽,失去爱的怪物,也是一个被掩埋的天才,纯净的追梦者。这个令人厌恶却又吸引着他人去了解,去探寻的矛盾体,终于在最后达到了心中的追求,结束了他那令人爱恨交织的一生,也让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月亮”,什么是“六便士”。
“月亮”,代表着的是心中那崇高神圣,不可侵犯的梦想。而“六便士”,则代表着俗不可耐却又不可或缺的物质生活。“月亮”自然是每个人都想要去追寻的,但是在“六便士”的压力下,又有几人有勇气去“追月”?当心中之月光被生活之尘雾所遮盖,能不顾一切破除迷雾的注定是少数人而已。
那是否一定要去追求“月亮”呢?当然不是如此。当你的“月光”有可能刺伤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时,让它被遮挡起来是否会更好?
在这个喧嚣而繁华的世界,请你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对你来说,什么才是你的“月亮”?而你又能否为了这“月亮”而抛下眼前的“六便士”,并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如果能,那么恭喜你,并祝你能早日追寻到你的“月亮”。如果不能,那也无妨,请保住你的“六便士”,或许有一天它能让你爱的人有资本去追求她或他的“月亮”也说不定呢。人各有志,希望你能向着自己的选择不断前进,希望你永不言弃。
丰满的理想与骨感的现实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高二12班 舒飞扬 指导老师:吴锡芳
看过《月亮和六便士》之后,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这本书给了我太多的震撼:复杂的形象,多变的性格,扭曲的价值观,曲折的情节……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通读全书后,可以发现作者毛姆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作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心理学家。他十分擅长于冷静客观地剖析人性的弱点,人世的冷暖苦恶、尔虞我诈、道貌岸然,同时在作品中无情地揭露讽刺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畸形关系、社会的罪恶、人性的丑恶及命运的不公。即使是面对他所欣赏的主角斯特里克兰德,也是毫不留情地揭露出他人性中的“非人性”特点——极端地冷漠、残酷与自私!有人说,也许比起作家,他更像是一位茶馆里的说书者先生——“无所偏袒的观察者”。他会最大限度地保持作品内容的客观性与真实性,既不扬善,也不隐恶,让读者自己去观察、去体会、去揣摩。这一点与鲁迅先生何其相似。
但我作为一名女性,不太喜欢毛姆先生写作的一个特点——赤裸裸的讽刺、挖苦女性。在他笔下的女人普遍是盲从、缺少思想能力的低能动物,喜欢唠叨别人家的风流韵事又偏偏装出一副矜持的假样子。就比如本书中,依附于丈夫、爱慕虚荣、伪善做作的斯特里克兰德太太和朝三暮四、思想危险、走极端的布兰奇太太。莫名想知道在上个世界六七十年代风行欧洲的女权运动中,毛姆的书有没有被烧掉……
“即使只靠一只画笔,沦陷于赤贫之中,我孤独而炽热的灵魂也无法与画画儿分开。”斯特里克兰德·查尔斯曾说道。在小说的开始,斯特里克兰德就像现实生活中千千万万普通工薪阶层中的一个:有着体面的工作,美丽的妻子,两个乖巧的孩子。有谁能猜到他后来会舍弃优渥的工作、抛弃美满的家庭呢?又有谁能料到他会为了画画安于穷困潦倒,为了画画流落街头,为了画画在塔希提岛上度过余生呢?还有谁能觉察出他平庸无奇的皮囊之下竟住着一个似疯子又似魔鬼的灵魂!
昆德拉有句发自肺腑之言:“年轻无知时结了婚,有了第一个孩子、选择了自己的职业。后来有一天,发现、也明白了很多事情,但是一切都太迟了,因为人的整个一生已经在一个我们一无所知的年代被决定了”。可是已是中年人的斯特里克兰德并不觉得迟了。他在不惑之年,毅然解开了所有尘世中的羁绊与枷锁,抛弃了所有世俗里的观念与束缚,远走他乡做了一个画家。也许是因为他的理想长时间受到现实的约束,内心极度渴望得到解脱,但是一直没有发泄欲望的时机,长时间积累的欲望使他冲破了羁绊,在某个瞬间找到自我。 突然的自我之后,他的性格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自私不近人情,丝毫不在意旁人对他的评价,对于劝告他嗤之以鼻,面对善意的帮助他冷嘲热讽,对待恩人也是以怨报德,厌恶人性欲望、无耻中伤他人,不在乎病痛、甚至不在乎生命,他就好像一副没有躯体而只有灵魂的画像。
他是一位看破红尘的仙人,也是一位释放天性的魔鬼。他是一个意志坚定的追梦者,也是一个令人发指的社会渣滓。他是一名特立独行的天才,也是一名行为极端的疯子——也许天才与疯子,其实只有一线之隔。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如果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比作枷锁,那么斯特里克兰则是突破了这层枷锁,完完全全解放自己的人生。雅斯贝尔斯哀叹在20世纪的西方世界,由于技术进入大量生产时代,人的生活仅仅是坐公事房,强制劳动和有组织的休闲,这就使人性被埋没,自由遭到沦丧。而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样一个牢房里;如果这个牢房和世界一样大,那么它和这个世界又有什么区别?一个安心的囚犯,是不会受到惩罚的,甚至还会成为所有囚犯的榜样。斯特里克兰德是这个牢房的越狱者,社会的伦理道德、法律都束缚不了他,作为代价,他得到的是整个世界的厌恶和抛弃。毕竟唱着“当我和世界不一样,那就让我不一样,坚持对我来说,就是以刚克刚”的歌手,也是在迎合大众的趣味。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说,斯特里克兰德是一名真正的勇士。
从书名《月亮和六便士》来看:高挂于天上的月亮,洁白无暇、高贵神秘,或许就代表着遥不可及的梦想吧,但却无时无刻不令我们心神向往。而六便士呢?它是英国价值最低的银币,或许就代表着现实和卑微。追求梦想固然美好,但也要考虑到现实与物质,否则不就如夸父逐日一般,勇气可嘉,却不切实际。小说情节是极端的,但是现实意义确是深刻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顾,二者皆可抛!
做个相信猴子捞月的儿童
--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
高二13班 谢彤妍 指导老师:陈君平
在这个顺应潮流又返璞归真的年代,更多的灵魂需要从浮躁走向沉宁,更多的生命需要从璀璨走向平实。
相较于国内受众颇多的通俗小说,《月亮与六便士》并非浅显易懂。全书阅读,像是将我引上一条从未谋面的小路,摸索到最后一个标点,恍然收获了天降甘霖。文中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令人浮想联翩。他似乎与全世界格格不入,却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活成了王者,不慕名利,不媚世俗,却又极为自我、冷漠暴戾。其性格的绝对多元化,让我在心里将他捧上了天,却巴不得它跌落。“矛盾”或许是这本书中最突出的闪光点。
斯特里克兰,社会多数“极权主义自我”的最大化。
他是高大魁梧的,以至于其外表的光亮足以掩盖其见不得人的缺点批发,甚至于让无知的女人们放弃舒坦的朋克养生时代,与之一同颠沛流离。对于其描写,说夸张也好,称现实也罢。纵观如今这个时代,责任与义务在立法上不断被加粗强调,但这也恰恰证明了,道德自律在人们的心中被逐渐淡化。这样的“斯特里克兰”们,我们大可将他们视为功利主义鼻祖----边沁的继承者们,认为道德的最高原则即“使幸福最大化”,“使快乐总体上超过痛苦”,“快乐是至高无上的主人”。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或许是自我充实的要义之一。许多人不顾一切地将其套用在生活的任何角落,视自然人权观念嘲讽为“踩在高跷上的废话”。
在古代,战乱纷繁,官场庸扰的年代,这样的人大概可以称其“遗世独立”,而在责任制连锁,社会风气复杂多样的现代,这样的人只会被唾为道德牢笼里的囚徒。
但对于这样一个可恶可恨至极的主人公,必然有其可爱之处。所有人都向往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最庸俗和最高贵,在最短暂的瞬间激烈碰撞。他破除了蝴蝶效应,从众心理,背其道而行之。抬头赏月,执迷于手中的画笔以及自己由缺至满的内心世界。正所谓“旁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其心无旁骛的境界过分高超,对无孔不入的外界闲言也置之度外。虽说任何极端主义都必然有其缺陷,但斯特里克兰的执着,对梦想一往无前的信念,值得三分钟热度的现代人借鉴学习。试问,能有谁在外界一致批驳,孤苦无依之时仍然踽踽独行,活出自己最真实的模样?我想这样的人是绝对的少数,其专业方面的成就也必定熠熠生辉。
约翰-多思曾说过“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但事实上,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永远都是孤单的,能够永远陪伴其左右的,必然只有自己。斯特里克兰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并将它无限放大。他所追求的,是自己内心的充盈,选择将有限的生命全然投入到有效做功当中。他可以过得落魄不堪,但他不能过得不精彩。绘画便是他最崇尚的方式。他把自己的灵魂全然注入其中,按着他自己的脚步自己的方向。
我们究竟应该活成怎样?这是个永恒的无解命题。
在我看来,自我与旁我都必须兼顾。“人之初,性本善”也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最不可弃之不顾的东西。斯特里克兰最大的失败,便在于他这个人身上完全看不见真善美的踪影。随着社会变得多元,人也应该变得多元。过分注重自身叫自私;过分在意外界叫无我。猴子捞月的故事人人知晓,起初我以为这是一个笑话,却发现这其实是一群猴子的执着往事,他们向往月亮,就如同我们渴望实现看似无可企及的梦想。他们相互协助,对每只参与行动的猴子负责。它们想法设法地靠近遥远的白月光,试图获得看似荒谬满足。最终失败又如何。尽力了,靠近过了,无怨无悔。
小时候很羡慕大人,他们不受约束。长大了又想回到小时候,因为曾经,我可以不顾一切的追逐路边一只来路不明的蝴蝶,就像斯特里克兰不顾一地的六便士,望向月亮那样。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
为了活着而活着
——读《活着》有感
高二13班 陈璐 指导老师:陈君平
“活着”,是一个多么平凡的词,似乎平谈无奇,它并不是什么华丽的词藻。但在读了余华先生的《活着》,我为这个词的力量而感动,我们活着忍受一切有形或无形的压力,我们活着享受生活的酸甜苦辣,我们活着去追逐自己的远大前程,但归根结底,我们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活着》讲述的是福贵的一生,一个历尽沧桑与磨难的老人的回忆历程。《活着》之所以能够引起共鸣,是因为福贵坎坷的一生折射出了一代人的艰辛与苦楚,反映出上世纪中国的困顿与变迁,福贵个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更令人感到人性的宽广与丰富。福贵这个人物是当时整个底层社会的缩影。
福贵的人生之路并不平坦,崎岖盘旋,除了苦难还是苦难,但他用了一生诠释了“活着”二字。青年时的福贵荒唐淫乱,整日吃喝嫖赌,输光了家业也气死了父亲,此时的他为了玩乐而活着。年轻时的福贵被人抓作壮丁,在战场上九死一生,捡回了一条命,一心只想回到那残缺但又温暖的家,此时的他为了回家而活着。中年的福贵在田间勤恳劳作,而命运却是如此的不公,也经历了突如其来的丧子之痛,妻子也得了绝症,此时的他为了家庭而活着。老年的福贵身过的亲人一个个地离去,只留下他独自一人与老牛生活着,了无牵挂,此时的他为了自己而活着。
福贵是一个真正的勇者,贫穷困苦是他一生形影不离的“伴侣”。他从一个衣食无忧的阔少年沦落成一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农民,他亲手送葬了所有至亲的亲人,最后孤苦伶仃地活着。他的“勇”即在于他具有强大的承受能力,扛起这些从天而降的沉苦负担,在这些突如其来的变故前没有一击就垮,继续为了活着而奔走。对比《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本是个勤劳恳干的车夫,但他在遭受多次身心打击后自甘堕落,成为了又嫖又赌的行尸走肉。同是生活在较为贫瘠的年代里,拥有着可怜的命运,祥子变得堕落、自私、肮脏,而福贵换种姿态坚强的应对造化弄人。
同时福贵一家对生活的乐观与坚持也在作者笔下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凤霞因高烧而聋哑,可她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乐观地帮助家中分担家务;家珍得了软骨病,仍坚持下地劳作,即使满头大汗仍咬牙坚持……
那个年代有很多如福贵一般的贫困农民,他们日复一日地辛勤劳作,却仍旧无法活得体面,他们的生命被一场病或是饥饿便能轻易夺去。他们在那个不成熟的时代潮流中漂泊、到处碰壁,但他们用坚强、乐观去承受那些苦难。
再联想到我们自己,我们远离那些动荡的岁月,未亲身经历过绝望与困顿,在福贵式农民的面前显得多么脆弱,轻微的挫折就会让一些人意志消沉,微小的困难就让一些人打起了退堂鼓。我们轻易地感叹命运的不幸,埋怨学习或是工作的辛劳。有人说《活着》是一面“人性的镜子”,面对着坚强的福贵、隐忍的家珍、勤劳的凤霞、乐观的有庆,让我们反思自己的品性。那个年代的困难、贫乏更让我们珍惜现在的充裕生活。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事物而活着。”这本书也让我们反思该为了什么而活着?人活着,一旦被赋予沉重的意义与价值,就终有一日会被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所折磨、摧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有些人为了财富、名利而活着,正如泰戈尔所说“鸟儿的翅膀一旦被系上黄金,那么它就永远不能展翅高飞了。”这样的人生必定驮满了包袱,被厚重的名利压得喘不过气。还有些人为了别人而活着,一旦在自己所爱之人、自己的灵魂寄托那儿达不到目的,就轻易变得堕落、变得绝望甚至是自杀。
若是为了外物而活,这样的人生有着太多的负担与牵挂,总有一天会不堪重负。应遵从自己的心意,不为他人、为金钱等外在事物活着。意外的变故很轻易便能剥夺那些我们很看重的名利、夺走我们很珍爱的亲人,我们都有可能在某一天变得一无所有。福贵将祖辈的田产挥霍一空,又经历了所有亲人的死去,他孑然一身,却与老牛踏实的度过余生。因为所有亲人都已离去,所有财产都已输光,他没有什么事情值得担心,不为金钱或他人而活。有村民说他和老牛是两个“老不死”,认为他只是幸运,而他真正地为了活着而活着,泰然自若地活在当下。
《活着》就像一首历经沧桑的诗歌,它用朴实无华的语调向我们讲述着生命的脆弱与顽强,活着的艰辛与苦楚,让我们体会到即使是卑微的生命也要坚强、乐观地活着,让我们懂得人性的光芒可以驱散苦难笼罩下的黑暗,更让我们明白为了活着而活着。
我眼中的霍尔顿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高二6班 刘舒扬 指导老师 陈小艳
该书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个中学生,出身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他虽只有16岁,但比常人高出一头,整日穿着风雨衣,戴着鸭舌帽,游游荡荡,不愿读书。他对学校里的一切——老师、同学、功课、球赛等等,全都腻烦透了,曾是学校击剑队队长,3次被学校开除。又一个学期结束了,他又因5门功课中4门不及格被校方开除。他丝毫不感到难受。在和同房间的同学打了一架后,他深夜离开学校,回到纽约城,但他不敢贸然回家。当天深夜住进了一家小旅馆。他在旅馆里看到的都是些不三不四的人,有穿戴女装的男人,有相互喷水、喷酒的男女,他们寻欢作乐,忸怩作态,使霍尔顿感到恶心和惊讶。他无聊之极,便去夜总会厮混了一阵。回旅馆时,心里仍觉得十分烦闷,糊里糊涂答应电梯工毛里斯,让他叫来了一个妓女。妓女一到他又紧张害怕,最后按讲定的价格给了五块钱,把她打发走了。
《麦田里的守望者》,我觉得和叛逆、邪恶完全扯不上边,或许有些颓废,但相信我,小说中的这个男孩子,霍尔顿·考尔菲德,是我看过的最善良的小说人物——嘿,真的,我不开玩笑。他是彻彻底底的善良,以至于彻彻底底的脆弱,以至于不能融入这个邪恶的社会,他的善良简直让我感动,又压抑得让人想哭。
怎么可以那么善良?他恨人不用真皮箱子,因为他恨自己的真皮箱子让别人自卑,甚至藏起来。他尖酸地嘲讽见到的一切,所有东西都看不惯,但又由衷地为所看到的一切感到害怕和难受,为他衰老的历史老师沉闷的生活,为旅馆里为他抬行李的老头潦倒的职业,为他死去的弟弟(这段令我心碎,是真的心碎,我不开玩笑),为他妈妈向店员问了“百万个愚蠢的问题”后为他买了冰鞋而他却被开除,为那个萍水相逢却勒索他的妓女如何像一个普通姑娘一样去商店买东西,甚至为受人宠爱的钢琴手欧尼永远无法知道自己的钢琴其实有时候弹得很糟,这一切,他感到害怕和难受。他憎恶没脑子的姑娘,但却比谁都尊敬她们,他爱那些真正聪明的姑娘,用心去爱,爱到让我无法相信一个青春期的男生会有这么细腻和温柔的情绪。
他长得漂亮,小说不止一次强调。家境富裕。敏感而聪明,热爱阅读,作文写得好极了。是击剑队的队长,高尔夫打得可以拍体育短片,但被他拒绝了,因为他讨厌“混账电影”,为他讨厌的东西拍短片,会让他觉得自己是伪君子。而这一切,居然都不能令他快乐,居然都不能令他好好的活在这个世界上,那些他眼中的傻子、白痴、变态(我同意他的看法,并非偏激),却能自得其乐,这实在有点诡异。
如果你听我的意见,我说他是有道德洁癖的人。他不像我们,我们有时自己就不道德,有时自己道德但也能理解别人的不道德,我们是自私的凡人,快乐的大多数,因此我们还喜欢这个世界。
还是那句话,人把一切都看得太透,就往往无法幸福。霍尔顿承认,你必须想这一切“想得恰到好处”,才不会为这个世界难受。
塞林格绝对是把自己融入霍尔顿里面了,要是我写这么个完美的人物,我就绝对是把他当成一种理想写的,我要是塞林格,我写这么一个男孩的野心,绝对是让每个女孩子都爱他,每个男孩子都渴望成为他。
如果你了解他谎言后的绝望、粗口中的愤懑,如果你能了解他神经质举动下纯洁的心,如果你了解他面对世界的孤独与苦闷,即使你不能理解他,只要能了解到一些,你也不会认为他叛逆。他的心非常柔软,却过于冷静,他说的话令你笑,但同时鼻子有点酸,他爱着你时,非常温柔和安静,他鄙视你时,是在鄙视你身上的他自己,而他对一些人真正的讽刺,足可令人警醒。
而这样一个人,似乎注定不能享受凡人之乐,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砸碎窗户或是突然跳踢踏舞的人,我多么理解和爱这种人,但却似乎注定不能得到快乐,更可怕的是,当他们真的被人理解和宠爱时,他们又会本能的抗拒,抗拒一切能让他们活下去的糊涂乐观,坚持能让人发疯的清醒苦闷。
还没有看完,不想那么快看完,很小心翼翼地在看,像吃到了最好吃的甜点,不忍心一口吃完,怕吃完了,余生空虚,怕吃完了,忘了刚入口那种沁入心扉的触动,没有撕心裂肺的爱与恨,但我撕心裂肺的为他而痛。
我也觉得,这是一部更基本的作品,超越阶级、超越年龄、超越国界,只要你曾经思考过,你就会有和霍尔顿同样的感受,我看了之后,已经觉得我的余生都无法忘记这部小说,这不是感动、不是会心、不是领悟,不是这些情绪,这是唯一一部直击心灵的小说,是比athena更athena的那个真实的athena在喋喋不休地跟我说话,禁不住流泪,不能不流泪,我听着我自己的声音;禁不住微笑,不得不微笑,面对同样的世界。那个世界,几十年后依然一样,我们和霍尔顿同时代、同地域,这是反人类,这是爱人类,只要有人类,你都可以看麦田里的守望者,你都会觉得那是你自己在和你自己讲话,就是这样,心中永远有个霍尔顿,从此以后,在悄悄地和你说话。
海上月是心上月
高二15班 陈倩兰 指导老师:陈君平
“月亮是那崇高而不可企及的梦想,六便士是为了生存不得不赚取的卑微收入,多少人只是胆怯地抬头看一眼月亮,又继续低头追逐赖以温饱的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毛姆是一位以冷静远观的视角去看待人生与人性的作家,而这一点在《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中同样同样表现得淋漓尽致。
虽说平凡与稳定并非罪过,但人们的内心总会渴望扬帆远航的精彩人生。《月亮与六便士》就如一记清脆的耳光,扇醒了无数平庸沉闷的生活,更让人对于生活的价值有了更深的体悟。
在《月亮与六便士》里,毛姆以法国画家高更为原型,塑造了一个摒弃稳定、追求理想的艺术家形象。主角斯特里克兰德时值中年,突然抛弃了证券经纪人的体面工作与美满的家庭生活,毅然拿起画笔在穷困潦倒中献身于艺术,辗转再三最后在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中黯然病逝,遗留的画作则成为了价值连城的瑰宝。
在大部分人眼里,斯特里克兰德是一个极端自私的个人主义者,他为人尖酸刻薄、毫无人情义理,从一开始抛家弃子,到勾引救命恩人的妻子却始乱终弃,最后在荒岛上和土著结伴了却余生,斯特里克兰德的后半生就是一段任性地神游于世俗之外的生活,虽遭无数人的厌恶与唾弃,但用他自己的话说,却是“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
不得不说,作者深谙人性之精微巧妙,光是听到“月亮与六便士”的书名就如读一首诗一般美好,从中也可看出作者对于文字的驾驭能力,作品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位循规蹈矩生活半辈子的股票经纪人如何放弃自己的所有去追寻无法抑制对美的渴望的故事。有多少人渴望遥不可及的月亮,而月亮却只能是我们无法放下身边外物去追寻的渴望,是即使穷尽一生却求而不得的幻象,大多数人只能遥望,甚至卑微到不敢仰望,不得不屈尊于六便士的铜污,正因如此,月亮显得更加皎洁,六便士则越显厌弃,这是人性之中无法回避的永远无法实现的欲望。这本书是为我们大多数人内心深处无法实现的理想树碑立传,再用沉痛的笔触写下墓志铭,所以这是一本让人没法不去爱的书。同时,这本书不失为一把尺子,时人对于这本书的喜爱程度,亦可看出此时代人们理想被现实倾轧的程度。同样因为作者对于人性与世事的深刻解读,会让每一个作者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动,那或许是因为对于故乡与他乡,也可能是关于理想与现实,或者是爱情与女人,甚至也可能关于人爱美的天性,作者在这一本短短的书中融入了太多太多。
同时,在书中,我们也可以体味作者对于社会制度的深入思考,是否功成名就,鲜衣怒马就是成功,是否放弃优厚的工作生活条件寻求自己的理想就是失败,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就走在一条被选择好的路上,而这样约定俗成的行走是否适合每一个人,又是否压抑了每个人自有的天性,无论是这天性是喜欢绘画、热爱自由,甚至是莫名的喜欢哪个地方。看完这本小说难免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这样的约定俗成到底是一种快乐,一种逃避,抑或一种枷锁?
人生的路上难免充满各种选择,会有许多人在人生的转折点想起这本《月亮与六便士》吧,其实月亮固然好,六便士却也不见得就是差,在结尾,作者以第一人称“我”所讲述的亚历山大的故事与布鲁诺船长的故事同样令人欣喜,他们的故事似乎是在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有太多种,或许不必那么惊心动魄,或许不需要如此惊世骇俗,一步一步踩在大地上,同样也会有很美的收获。
人真正成熟的标志就是能够心态平和的接受任何生活方式,而不轻易加以挖苦嘲讽否定,人有可以选择月亮的权利,那么也同样允许人有选择六便士,甚至选择太阳的权利,对于语言的精到、对于世态的嘲讽、对于人性内心的把握、对于故事情节的架构能力,毛姆都绝对称得上个中高手,但是对于人物性格以及转变的短板、对于女性的偏颇,致使他的作品还是难以侪身一流作品的行列。另外不能不提的是译者刘勇军的文字简洁而有力道,与现时代贴合却又异常紧密,在疯狂的故事背后往往透露出一种冷淡,与小说原作气质契合,确是相得益彰的佳作。
六便士满地都会有,可月亮只有那一个。那是我的心上月,独一无二不被人拿走的东西。
《1984》——感受恐惧与逃离恐惧
高二11班 余春琳 指导老师:吴锡芳
写在开篇的一段话:这一篇读书感悟主要记录了我在阅读《1984》一书时的一些主观感想,对于书中种种政治制度、政治口号的分析以及对现实的映射,统统不会涉及,一方面有些事情不必拆穿,一方面我自认不具备足够的阅历以及专业知识来解释这部分内容,就不做知识的搬运工了。
难以抑制的恐惧、直达灵魂的悲伤、无法挣脱的压抑、不见尽头的绝望。我要用这四个词语来解释这本书给我的阅读感受,原因无他,我相信作者本意就是要创作出的就是这样的一片“黑暗”。 艾米莉·狄金森曾说:“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如果让温斯顿看到了这句话,他估计要抱着老大哥的头像哭出来。
也许是在阴雨连绵的一天,他恍惚想起了太阳的影子,于是,又有一只飞蛾义无反顾地扑向了烈火。
就一本小说而言,《1984》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其文学价值,前者的超乎寻常极大的弥补了后者的不足。这使得纵观全文,《1984》一书的情节稍显得平凡,但它仍能在我阅读的过程中是我感到彻骨的寒冷。如果仅将其当做历史讽喻小说来读,当然感觉会好很多,但中国的读者对这本书是很难不去联想的,中国人会喜欢《1984》, 这种喜欢中永远夹杂着亲切、恐惧以及迷茫。关于这种情感人们不愿提及太多,但它确实是陌生又熟悉。
提到《1984》,无法绕开的是它的社会背景。电屏盲音刺啦作响、尖锐刺耳的女声、老化的楼道中潮湿的气息、在憎恨时间里狂吼、食堂肮脏而且拥挤、劣质小麦酿的酒令人倒胃、修改历史与忘记过去,新语、双重思想、老大哥在看着你、老大哥在看着你、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压抑绝非一句两句话搭造的,压抑存在与你的肉体和精神的每一个角落,是把岩石烧成了熔浆,像水一般无孔不入,像山一般压迫着你。尼采说,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在双想里沉沦久了我自己仿佛也学会了双想,我在厌恶的同时止不住的喜欢,在压抑的同时无比的兴奋,这也许就是阅读上的“痛并快乐着”。
但纵观全文,我还是想说痛苦要大于快乐。文章唯一可以称得上“爽快”的情节是温斯顿和茱莉亚之间克制隐蔽又放荡的爱情,小说中把这种感觉称为“性欲”,但我更喜欢称呼它为爱情,但无论称呼这种感情为什么,它都是人性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政府杜绝性欲,其本意在于抑制人性与抑制个性,有人性的人复杂而善变,有个性的人多虑而肆意,但保持人性与保持个性是有必要的。“如果你感到保持人性是值得的,即使这不能有任何结果,你也已经打败了他们”。爱情对温斯顿有什么意义?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意义,只是无论老大哥们怎么样改变他,他都总能有这最后的一点坚持——如果用一个比较俗的词,一个信念。甚至在已经不相信自己,不相信道德与人性之后,他还可以相信自己的感情。相信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是那具硕大机器上一颗冰冷的螺丝钉。 只是这份阅读的快乐来得太迟而又去得太早,我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无产者中的希望,一遍又一遍地期待着“造反自群众中来”,一遍又一遍地向往着“没有黑暗的地方”,希望却在等待中不可挽回地沦陷了、破灭了。悲剧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我仿佛将要摸到美好的影子,却在这一刻戛然而止,一个人变成了狂热的螺丝钉,我带着希望破灭后无限的绝望被丢弃在等不来黎明的最黑暗中。这不只是我的痛苦,我想,这是每一个读者的痛苦。《1984》,让人看见了黑暗,才迫使我们呐:“喊我们将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见。”
帕斯卡尔说,人类必然会疯癫到这种地步,即不疯癫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1984》、以及常常和它一起提及的《美丽新世界》,或许就展示了这诸多疯癫的两种极端,“反乌托邦”这个名头之下,奥威尔和赫胥黎构建了两个极端,于是我们看到了,极端压抑与极端自由这两条道路都只通向了毁灭与死亡。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我一度疑惑于为什么不是“奴役及自由”,也许自由对于“乌合之众”们来说是烈酒掺毒药,又或许本就不存在绝对的自由,就如卢梭所言,自由是戴着镣铐的舞蹈。但无论自由意志长了一副怎样的脸,穿上了这样的衣服,我们都是需要它的,自由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它是自由。思想警察为什么可怕?因为每个人都是思想警察。美国的“浪潮”运动在一周之内把一个高中的学生全都发展成纳粹分子,受到思想奴役的人奴役完自己就忍不住要奴役他人。
最大的自由在于精神上的自由,拥有了这样的自由,我们就看见了太阳,拥有了走出黑暗走出束缚的勇气。执着于自由的形式有什么意义?正如书中所言,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承认这一点,其他一切就迎刃而解。
华丽沧桑之外,孤独自我潜藏于中
——读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有感
高二17班王巧如 指导老师:陶志峰
阖上书,已是深夜。
但书中那充满魔幻色彩的马孔多,却始终在脑海中浮现,亦真亦幻;伴着光影绣着花的孤独少女,仍映刻在我的心中,亦虚亦实;种满牛至和秋海棠的漫漫长廊,梦想和现实之间,若隐若现……
哪怕仅是初次品读,也能体会到《百年孤独》叙述之下孤独的主基调:最睿智的人晚年却被当成疯子绑在树上孤独死去;最勇武的人却从没打赢过正义战争而悲情绝后;最美丽的人如上帝赐予却又孤独怪异地离世;最明理的人却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而孤独消逝;最开朗的人却死于无知的不伦之恋中;家族的最后一人用智慧与阅历得知一切后,终成就了家族的百年孤独……
悲情主义弥漫在拉丁美洲的上空,让人突发奇想重回那个时代,在读的过程中,最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是这个家族的创立者布恩莱亚,一个家族浮华和喧嚣之外,蕴藏着无数不为人所知的沧桑,一个人华丽转身的背后,不便与他人言说的孤独自我在步履蹒跚中逐层显现。
布恩莱亚因受到了普鲁邓希奥的羞辱而用长矛刺穿了他的喉咙,于是百年孤独的故事由此展开。初期,他对世界抱有无限的美好期盼。他乐于去规划房屋建设,寻找宽广大海,建立繁荣村庄,热衷于天文演算,开辟道路,这便不难体现一个对于外面世界憧憬之下所迸发出的探索精神。而后,当他不满于现状,希望将马孔多迁徙于更加广袤的天地之下时,却遭到了各方的阻力,仿佛陷入了由各种借口、托词和社会阻力所罗织而成的密网。
难道他会不疑惑自己的妻子为何不支持他吗?
难道他真的会主动接受这样的现实吗?
难道他会这样放弃自我的世界吗?
是,又不全然是。心怀这份无人理解的孤独,掩抑下的自我内心世界逐步走向了封闭,最终他用手背擦干眼睛,深深地叹息了一声,接受了现实。
而后布恩莱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不再意气风发,而是沉默寡言,将其所示最珍贵的时间留给了他的孩子们,将其视为孤独的排解也不为过。
这便也是全书的可贵之处,当书中的角色乃至于我们都迷失于时空的错乱之时,作者马尔克斯却一直保持着前所未有的冷静:他写马孔多小镇,写拉美大洲;他写战争的疯狂杀戮,写人民的穷困潦倒;他写无与伦比的极乐天堂,写难以比拟的绝望地狱。
而最终,他还原了一个人深藏的自我孤独,凸显了一个家族浓缩的盛大孤独。
西西弗斯的命运在布恩迪亚家族的家族史中一再演绎,古老的羊皮卷上记载的文字早已镌刻了整个家族的兴衰,而一切相知相遇都只为最后语言的终结——“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
由此,揭示了一个跨越时间的人性现象——当人类一次次试图超越自身局限去看清去思考自己的位置时,所得到的除了更深的虚无和无力感之外,别无所有。
哲人尼采说过:“当你在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我们在无谓的纠结之中挣扎,却愈加深地堕入了无限的深渊之中,在孤独中挣扎,却终将被孤独吞噬。
分析至此,我们可以推究故事的深层结构,布恩莱亚家族的孤独感到底源出何处?个人认为,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爱,不懂得表达自我。就如在书中所叙述的那个长猪尾巴的奥雷良诺是布恩地亚家族在整整一个世纪里唯一由爱情孕育而生的后代,可见布恩地亚整个家族都不通人道,在孤独的面前掩藏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或缄默或极端,这便不失为他们孤独和受挫的秘密。因此可知,孤独的反义是团结。
行文至此,若干年后,远在万里之遥的我们,《百年孤独》的现代性意义何在呢?
布恩莱亚家族的每一代人无不透露着孤独,由内而外,无法掩抑的,是属于象征性的家族孤独。而这份孤独,千人千品,万人万相。拉升至背景而言,这份隐藏在骨子里的,眼眸中影射着的孤独,是整个拉丁美洲百年历史的纵深和连绵所隐藏下的个人孤独感。
抛开文学而言,孤独并不是个引以为傲的标签或是动人心魄的伟大力量,它只不过是人的一种秉性,不是洪水猛兽,只是与生俱来的。孤独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对于健康而又纯洁的耳朵而言,不管是什么样的暴风雨都是风神演奏的优美乐章。我们只需正确对待这如梭罗笔下这如蓝莓果酱般美好的情感,不必掩抑其盛大孤独下所潜藏的自我那丰富的内心世界,便足矣。
读完《百年孤独》,唯忘不了那马孔多和煦午后下亘古不变的人事繁杂,布恩莱亚家族的爱恨交织,挣扎过后的个人无力感,和那在绝望之后却忽而在漫山荒野中开出的满地黄花。
- 上一篇:书香校园之“我读小说”征文一等奖作品
- 下一篇:书香校园之“我读小说”征文三等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