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走进国画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8年07月05日
一、 教学设计思路:
联系中国人文,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有学习的欲望,明确学习目标。接下来通过不同绘画作品(主要通过山水画)对比关系欣赏和分析,让学生对国画有初步的了解。结合古今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
二、 教学目标:
对国画发展有大致初步了解,并了解国画中画的笔墨、画的意境、画家的品格如何体现,最重要的,让学生理解画家在画中的托物言志。
三、 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国画中的托物言志。
教学过程:
1、 让学生明白中国画来源自然,必须是道法自然,才有它的生命气息。
2、 从早期国人物画讲起。单纯枯燥的讲人物画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可结合画家的背景身世等讲解,理解画家的身份性格后,再看他的作品,就不难欣赏了。
3、 沿着历史长河讲解国画发展史。结合历史知识讲解每个朝代国画的特点,风格。并让学生思考出现这些风格的原因。上半节课,让学生对国画发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4、 接下来讲解国画中的意境。(出示《寒江独钓图》)提问:这幅画画面如何体现 寒、江、独、钓、这几个字?让学生来找。等他们找到后就明白画家如何塑造意境。(学生发言)
出示诗句:踏花归去马蹄香。
提问:让学生口头描述来塑造这句诗的意境,要如何去描绘。学生踊跃发言。
5、 画中人品的体现(即托物言志)。(出示《六君子》)为什么画家把这六课树称为六君子?
学生回答,树挺拔、高洁等等。(出示《梅兰竹菊》)引导:跟唐朝流行的牡丹有了很大的区别。因为唐朝是处在国泰民安的一个朝代,国家强大,百姓安居乐业。所以象征荣华富贵的牡丹被视为国花。而到了宋朝,到处兵荒马乱,百姓民不聊生,很多文人抑郁而不得发,不得不把自己的意志寄托在这些象征坚贞不屈的植物身上。不难看出画家为什么画这个。
6、 提问两个问题:①中国山水画为什么能够画那么长?
②大自然是五彩斑斓的,但为什么中国画家笔下的山水大多数是黑白的?
讲解:讲解中国画的特殊构图,也就是散点透视。然后以色彩为点,引申到中国现代的国画,对于色彩的大量应用。为现代绘画的内容做铺垫。这就是中国传统山水部分内容的构思。
课堂生成:在本课教学之前,我搜集了大量资料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国画中的意境。为什么中国画跟西方油画风格差这么多?有的人觉得西方画有立体感?是不是西方人比较厉害?并非如此,古代人画画讲究意境,接下来,我引导学生如何从多个角度去欣赏一副国画。并展开讨论,同样一个题材,如果用不同的意境去表示,如何表示?
四、 教学反思:
学生在这堂课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并且有的学生会主动提问有关问题,在自主学习中对国画兴趣加深。
这堂课中,我努力把主角位置让给学生,主要不想让他们觉得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作品是一项任务。学生回答问题,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对于主动回答的学生,我更是给予他们鼓励。这样即保住学生学习的热情,也能帮助他们提高思考能力和兴趣。但是让学生发言的机会还是相对少了些。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慢慢提高水平,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