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二生物会考考前强化知识点 必修2
录入者:hxy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2日
2010年高二生物会考考前强化知识点
必修2
第一章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哪个亲本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哪个亲本性状。
2、 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呈现不同性状的现象。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3、 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4、如图:研究人类的遗传病,可以从遗传图解中获得资料。下图表示某家庭白化病的遗传图解,A表示正常基因,a表示致病基因,请据图回答:
|
|
(1)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1的基因型是Aa ,3的基因型是Aa或AA。
(3)若基因型Aa的男子与4婚配,则遗传图解如右上。
5、右图表示某动物细胞中染色体和染色体上的基因,请据右图回答:
(1)图中染色体1与2(或3与4)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基因A与a(或B与b)是一对等位基因。
(2)若该细胞为精原细胞,则染色体1与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分离。
(3)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若该细胞为胚胎干细胞(或体细胞),则有丝分裂的后期有8条染色体。
第二章 1、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结果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来减少了一半。
2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四分体
3、图中:
①是有丝分裂后期, ③是有丝分裂中期, ②是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 ④是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
①有8条染色体 ③有4染色体 ②中的等位基因分离 ④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① 8个DNA ③ 8个DNA
①0个姐妹染色单体 ③8个姐妹染色单体
4、图中:果蝇含有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果蝇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
5、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伴性遗传。人的色盲症遗传、血友病遗传都属于伴性遗传。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6、 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一般地说,色盲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即隔代交叉遗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7、 萨顿的推论:根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在研究蝗虫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实验背景下
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8、萨顿的推论用类比推理方法,孟德尔的遗传基本定律和摩尔根的基因在染色体上都是用假说-演绎法。
9、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第三章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有些病毒不含DNA,只含RNA和蛋白质,RNA也是遗传物质。
2、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实验杀死的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转化因子,把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
3、 艾弗里研究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结论:DNA才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多糖不是。
4、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了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结论: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5、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6、 DNA的化学元素组成:C H O N P;DNA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一分子脱氧核苷酸包括一
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脱氧核苷酸的碱基4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 脱氧核苷酸也有4种:腺膘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鸟瞟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7、图中图中①代表磷酸(或:磷酸基团;磷酸基)
②代表脱氧核糖
③代表C(或:胞嘧啶)
①②A组成的名称为:腺膘呤脱氧核苷酸
碱基配对的是:A与T G与C
8、碱基对的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碱基对的特定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构成DNA分子的稳定性
9、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
10、DNA分子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11、DNA分子复制时需要的条件:①模板:亲代DNA的两条母链;②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
③能量:ATP; ④酶 :
12、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DNA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能为复制提精确的模板;②碱基具有互补配对的能力,能够使复制准确无误。
第四章 1、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包括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两过程。转录的场所在细胞核,转录的结果形成mRNA。.翻译的场所在细胞质的核糖体,.翻译的产物形成蛋白质。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密码子在mRNA上, 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称为密码子。
3、中心法则:揭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一般规律
|
|
|
|
|
|
4、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五章 1、基因突变的外部因素有: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其它各种辐射),化学因素(亚硝酸,
碱基类似物,苯环类似物),生物因素(某些病毒)。基因突变的内部因素有:DNA复制时,碱基配对偶尔发生错误碱基组成改变。 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型红细胞
2、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的材料。
基因突变的特点:普遍存在,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突变的频率是很低。
3、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是生物多样性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4、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数目的改变,可以用显微镜看见。
5、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与本物种的配子染色体数相同的,叫做单倍体。
单倍体育种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6、多倍体育种方法: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处理)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优点:器官大,提高产量和营养成分。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遗传学原理都是染色体数目的改变。
7、人类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如:白化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多基因遗传病(如:唇裂、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
第六章 1、杂交育种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优点是将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
2、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因素(如ⅹ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诱变育种。诱变育种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过程,大幅度地改良某些品种,产生前所未有的性状。
3、基因的“剪刀”是限制性内切酶(限制酶);基因的针线是DNA连接酶;基因的运输工具是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
4、基因工程基本步骤:获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和检测。
第七章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认为生物的各种适应性特征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3、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4、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
种群基因频率定向发生变化的过程。
5、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隔离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由地理隔离发展到生殖隔离是大多数物种形成的基本因素;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一个物种的就形成了不同的物种。(即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6、共同进化的含义是不同物种间的共同进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演变。
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