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学实录及反思
录入者:lsn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19日
【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师:上课,同学们好!很高兴和我们广西南宁沛鸿民族中学高一(18)班的同学一起学习苏轼的《赤壁赋》。苏轼,我们不陌生,初中就学过他的不少作品。有一篇文章,不知同学们还有没有印象,我来考考大家(教师背诵):“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学生跟着背,声音越来越大。)“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很好!这篇文章叫《记承天寺夜游》,在哪里写的?
生(齐):黄州。
师:这篇文章写于元丰六年。那一年的秋天和冬天,苏轼游览了黄冈赤壁,分别写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是苏轼作品中最精华的文章。哪个同学能告诉我,苏轼为什么去了黄州?
生(齐):被贬。
师:为什么被贬?
生(纷纷):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师:大家能不能说说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
生1:不知道。
生2:有官员从他的诗中找出句子说讽刺变法,于是皇帝把他贬官。
师:乌台,就是御史台。有人诬陷他,说他诗中有反对朝廷新政的文字,于是把他投入大牢。东坡在狱中生活了130天,这对他的身心、对他的人格造成了巨大的折磨和摧残。后来方方面面的人出面营救,最终他被放出来,可是被贬黄州,并开始了不断被流放的坎坷的人生际遇。苏轼去世前两个月左右,在常州,有这么一首诗,题自己的自画像(投影):“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儋(dān)州在哪里呢?海南岛。惠州在哪里呢?广东。苏轼不断被贬,先被贬到黄州,后被贬到更远的惠州,最后被贬到更遥远的海南岛儋州。苏轼满身伤痕,历经坎坷,他要给自己一个快乐地活下去的理由,他不断地思考,到黄州之后,他的思想开始成熟了,仿佛一道天光,划过这荒瘠的大地。中国文学史上这篇最著名的文章出现了。
昨天和同学们见面的时候,有同学问我《赤壁赋》中的“赋”是什么?“赋”是一种文体,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体。它比诗歌要自由一些,随意一点,比散文要求更严谨一些。我们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再反复体会赋的特点。
课前曹老师给大家提了一个要求,要大家把这篇文章尽可能读熟,最好能背下来。第一节我们试试看。能背就背,背不下来就偷偷看看书。
(生背第一节,不记得之处教师及时提醒。)
师:很好。看来我们班同学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上来就出手不凡,给我一个惊喜。第二行有一个字的读音,“少焉”的“少”,应稍微注意一下。既不念shāo,也不念shào。它意思是“一会儿”,所以念shǎo。这节文字中还有几个字的意思需要我们来研究一下。“既望”,“既”怎么解释?
生:过了。
师:大家是按课文的注释来说的,没错。但这个字解释为“已经”更好,是个副词。已经过了望日,就是阴历的十六。这个字在我们的课文里面也反复出现。最后一节里面有两个“既”,找到没有?(生答“肴核既尽”。)对,“肴核既尽”,“既”,已经。菜肴和果品已经吃完了。还有一个,(生答“东方之既自”)对,“东方之既白”,意思是天已经亮了。再往下看。“举酒属客”,“属”是什么意思?
生:劝人喝酒。
师:“属”原来的意思不是劝人喝酒,是“致意”“表达”。请大家注意注释,注释说“这里指”,它是指在特定的上下文里边是这个意思,大家读注释的时候要特别留心,特别注意。这个词在我们课文里也出现了两次,在第三节还有,有没有同学找到?
生:举匏樽以相属。
师:什么意思?
生:举起酒葫芦,互相劝酒,大家一起喝酒。
师:再往下看,“纵一苇之所如”,“如”什么意思?
生:到,往。
师:“所如”呢?
生:到的地方。
师:“纵一苇之所如”呢?
生:任凭船儿到哪儿是哪儿。
师:课文里“乎”用得挺多的,“飘飘乎”“浩浩乎”,这个“乎”是什么意思?(生沉默。)句中语气词,没什么意思,到这里停顿一下,显得舒缓整齐有韵律。还有第三节的“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这个“乎”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吗”。
师:还有一个“乎”,大家注意一下,在文章最后一节,“相与枕藉乎舟中”,这个“乎”是什么意思?
生:“于”“在”的意思。
师:真不错。翻译出来是什么意思?
生:在船上大家相互枕着垫着。
师:请注意,“藉”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它的基本意思就是拿草垫地,所以它就引申出“垫着”这个意思。也就是你枕着我,我枕着你,你靠着我,我靠着你,很随意、随性地躺在船上。第一节的重点词语我们基本弄清楚了。
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思考:第一节写的是东坡夜游赤壁,是围绕着两个字来写的,你觉得是哪两个字?哪两个字是这节反反复复都写到的?同学们可以互相小声地商量,我们既要独立思考,又要互相合作。哪个同学先说?
生1:“赤壁”吧?
师:当然,事情发生在赤壁。但这是背景,不能说是中心。谁来试试?
生2:泛舟。
师:还没讲到点子上。可能我刚才表述得不够准确。夜游赤壁是围绕哪两个物象来写的?
生3:我认为他写的物象,一个是水,一个是月。
师:月亮,大家同意不同意?
生(齐):同意。
师:你跟大家说说,哪几句是写“月”?
生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是写月。
师:此外呢?
生3:既望。
师:为什么?
生3:农历十六,月亮大大的圆圆的,让我们想到月。
师:还有呢?他诵的诗是?
生(齐):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师:还有没有?
(生沉默。)
师:什么叫“白露横江”?
生4:月亮照在江面上,白茫茫一片。
师:什么叫“水光接天”?
生4:江水和月色相融,一片朦朦胧胧的。
师:刚刚同学讲,写的是月。讲得很好!另一个物象是水?是江?我们往下读。读书,一定要心细,反反复复体会。“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飘飘乎”(做出动作),是写什么啊?
生(纷纷):写风。
师:对啊,写风。正是因为有风,所以才能够“纵一苇之所如”;也正因为有风,他才能够“凌万顷之茫然”,越过万顷浩瀚的江面;也正因有风,他才能够“浩浩乎冯虚御风”“飘飘乎遗世而独立”。我们说第一节是围绕两个字来写的,一个是风,一个是月。第一节写的就是赤壁风月图。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他就是在这样的美景中陶醉了。现在全班齐背第一节。
(生齐背第一节。)
师:我们说这篇文章是一篇赋,赋有很多讲究,讲究对偶,讲究辞藻;此外,适当的时候,还要讲究一点押韵。为什么我们背起来感觉那么顺畅、和谐呢?就是这个原因。大家看,哪些地方是押韵的?
生(齐):“间”“天”“仙”。
师:所以特别和谐,这种和谐和东坡夜游赤壁的感情是吻合一致的。这是第一节。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节,能不能背了?试试看啊,逼自己一下。
(生试背第二节。)
师:不错啊,不少同学第二节已经背下来了。有几个关键字,我们一起研究一下。“于是饮酒乐甚”中的“于是”什么意思?
生1:就是于是。
师:曹老师起了个头,于是大家跟着背书……是这个“于是”的意思吗?
生1:对啊。
师:有没有同学觉得有不同?
生2:在这个时候。
师:大家比较一下,同意第一位同学,还是第二位同学?
生(纷纷):第二位。
师:于是,意思是“在这时”。是:此;于:在。翻译时可以把“于”去掉,简洁一点,这时饮酒唱歌。可是客人吹了一段箫,箫一吹出来不对了,是悲凉之声。昨天有同学给我递了一个字条,说,为什么这个客吹的箫声音如此悲凉?这也是东坡的疑问。我们一起来看第三节。“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正襟危坐,是什么意思?
生:正一正衣襟端坐。
师:什么是端坐呢?古人的坐跟我们今天的坐不一样。我们今天的“坐”是很长的历史生活变化之后演化的结果。古人坐是这样的(黑板绘图),跟现在日本人韩国人坐着差不多,臀部压在脚后跟上。苏子是“危坐”,身子挺直了。为什么要挺直?内心受到了巨大的触动。“何为其然也?”请同学给我们翻译一下。
生1:他的意思是:这首歌曲调为什么那么悲伤?
师:为什么这么悲伤呢?“何为”译为“为何”,这是什么句式?
生1:宾语前置句。
师:其,代声音。悲凉,根据上下文添加进去的。我们发现了一个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这篇课文连这句在内有三个宾语前置句。有没有同学能发现另外两个?在哪里?我们请同学说说。
生2:第三段:“而今安在哉?”
师:你给大家翻译一下。
生2:但是现在又在哪里呢?
师:“安在”就是“在安”,译为“在哪里”。还有没?
生3:第四段:“而又何羡乎!”
师:什么意思呢?
生3:又为什么要羡慕呢!
师:怎么翻译更准确?你再试试。
生3:羡慕什么呢!
师:很好!“何羡”译为“羡何”。“何为”“安在”“何羡”,都是宾语前置,翻译时要把前面宾语和后面动词调换一下位置,译为“为什么”“在哪里”“羡慕什么”。
师:下文客人回答分几层呢?怎么能看出是这几层呢?谁来回答一下?
生1:我认为分三层。第一层讲曹孟德,第二层讲他们现在在江上,第三层讲自己的愿望。
师:自己的愿望在哪里?
生1:挟飞仙以遨游。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层次切分?
生(纷纷摇头):没有了。
师:都认为是三层吗?我们切分层次不是简单地看看那几句的意思。曹老师给大家一个提示,这个句子,“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况”是什么意思?何况,再说,更何况,递进一层。我们就抓这个字,就可以看出客的回答分几层。
生(纷纷):两层。
师:“况”之前一层,“况”之后递进一层,第二层。下面我们来看第一层客的回答。先把几个关键字研究一下。
师:“顺流而东也”的“东”和“东望武昌”的“东”,意思是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东望”的“东”是什么意思?
生:向东。
师:“顺流而东”的“东”呢?
生:向东进军。
师:很好。前一个“东”是名词作状语,怎么知道是名词作状语呢?“东”是修饰“望”的。后一个“东”是用“而”连接的,顺着江流向东进军,名词作动词。这里还有两个反问句,“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这个比较简单,还有一个句子:“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全班一起合作把它翻译一下。
生1:这地方不是曹操困住周瑜的地方?
师:我们请这位男同学来说说。男同学可能对这段历史更感兴趣,更熟悉。
生2:这难道不是曹操被周瑜包围困住的地方吗?
师:同意不同意?请注意,他把这句翻译成了被动句,“于”表被动。不过你这个翻译还不够准确。赤壁之战,大家都熟悉,仅仅是周瑜把曹操包围了吗?最后的结果是什么?(生答“打败了曹操”。)对,打败了曹军。我们添两个字:“这地方难道不是曹操被周瑜包围击败的地方吗?”我们把第一层读一下。
(生齐读。)
师:这里有几句,“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大家只是把它读了下来,没有什么感情色彩,曹老师在这里读一下,你们来体会一下。(教师有感情地范读。)
师:什么样的感觉?先开始非常激昂,百万雄师,一代豪杰。“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一代之雄,最后烟消云散,这叫什么?对,欲抑先扬,一下子从沸点跌到冰点,有一种巨大的人生幻灭感,即便像曹操这样的大英雄,怎么样了?不在了,烟消云散了!要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生再读。)
师:我们现在看第二层。(生齐读。)这里对偶句很多。这里有多少对偶句?数一数。
生:五组。
师:这么多对偶的句子,是什么意思呢?我在来南宁的途中,在飞机场闲坐候机,买到了一本余秋雨的《何谓文化》,中间恰好有《赤壁赋》的翻译。这几句余秋雨是这样翻译的:那就更不必说你我之辈了,捕鱼打柴为生,鱼虾麋鹿做伴,驾着小船出没,捧着葫芦喝酒,既像昆虫寄世,又像小米浮海,哀叹生命短暂,羡慕长江无穷。当然,我也想像神仙一样地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但明知道得不到,只能把悲伤留给秋风。他这个翻译很简洁,把课文中的“之”“矣”这些为了对偶的字都拿掉,帮助我们一下抓住基本意思。在第二层这么多对偶句中,我们找找最能代表作者基本意思的那一句对偶句,哪一句比较好?
生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生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师:选哪一个?前一句还是后一句?
生(纷纷):后一句。
师:很好。最基本的意思就是哀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世间万物的永恒长存。这就是客最大的悲哀。读到这,你清楚客吹洞箫为什么声音如此悲凉了吗?
生(齐):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师:你看大英雄不在了,即便是如曹操那样的大英雄也“而今安在哉”,更何况我们的人生是如此的短暂、渺小而脆弱,匆匆一辈子就走过了。想到这不由地悲从中来,所以,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我们全班齐读第三节,要读出客的心情和变化,注意停顿。“况”以后的句子要读得非常慢,要低沉,是一种非常痛苦的内心情感,我们甚至要想到客说完之后眼里闪动着痛苦的泪花。
(生齐读。)
(读书声中结束第一课时教学。)
第二课时
师: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赤壁赋》前三节,下面我们背诵第三节。我请两位同学上讲台把第四节中两句话的翻译写在黑板上。
(两位学往黑板上翻译“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其余学生背书。)
师:有同学课前问我,怎么样才能将古文背得又快又好?我说要理解,理解才能好背。背东西要把很长的文章分成几个小片段来背。第三节怎么背呢?曹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方子,我们把第三段拆分成这么几个部分。第一个先是苏子的反应,“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往下,是客人的回答了,先把“况”之前背下来,接着把“况”之后的几组对偶句背下来。这样是不是好背一些?
(生试背第三节。)
师:我们学习第四节。看同学翻译的第一句(学生翻译:逝去的江水就像这样不断地流去,可它却没有这样流去;时圆时缺的月亮像这样不断地变化,可它却没有这样变化)。这位同学的字写得蛮漂亮的!斯:这;者:什么什么的东西。把第二个“这样”去掉,译成“可它没有流去”就可以了。盈:月圆;虚:月缺;彼:那样。最后一句翻译不准确,可译成“可它却最终没有增减”。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思考:“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这是变还是不变呢?
生(犹豫,声音陆续变小):变。
师:“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呢?变还是不变?
生(声稍大):不变。
师:那么,“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是客的观点还是苏子的观点?
生(纷纷):客。
师:“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呢?
生(齐):苏子。
师:很好!时光流逝,岁月匆匆,人生短暂,这是客的观点。那苏子是怎么看的呢?“未尝往也”,没有流走;“卒莫消长”,最终并没有增减。这是苏子的观点。好!我们来看下一个句子的翻译(学生翻译: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都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如果从不变的一面看,万物同我一样都是永恒的)。字写得漂亮!“一眨眼”,原文是哪两个字?
生:一瞬。
师:“曾不能以一瞬”,曾:竟然;以:用。“竟然不用一眨眼的工夫就变了”。从变的角度看,时时在变,刻刻在变。“如果从那不变的角度来看,万物和我都是永存的。”我们把这两句放在一起,体会一下,苏子真不简单,一下找到头上一轮明月,身边滔滔江水,这两个物象妙不可言。江水滔滔,是变的;月亮永远盈虚变化,也是变的;可江水永远流不完,月亮总有阴晴圆缺,又是不变的。现在我们知道了,苏子让我们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生活?
生(齐):不变的眼光。
师:苏子的回答也是分两层的,客的回答用一个“况”字分开,苏子用哪两个字分开?
生:且夫。
师:什么意思?
生:更何况,再说。
师:我们齐读第四节。
(生读。)
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是大自然无尽的宝藏,我和你一同享用。怎么享用?
生(纷纷):看。感悟。
师:有道理。课文第一节和第五节苏子就用形象的语言告诉我们怎么“共适”。我们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学习小组,结合第一节和第五节,四人一组讨论,看看苏子和客是怎么“共适”的。讨论好后,请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我们全班交流一下。
(学生讨论。)
生1:没有想好。
生2:我觉得可能通过饮酒来观赏美景,来共享,“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生3:我觉得“共适”,指“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观赏江景月景,吟诗作对,很闲适,很自由。
师:很闲适,很自由,吟诗作对,在江上赏玩山间明月,江上清风。还有没有?
生4:“共适”,共同享有。还要联系上一句,“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指大自然创造的山川美景,每个人都可以观赏景色,体会大自然带来的奇迹。
师:还有没有补充?
生5:我们组讨论后认为,不只是大自然的美景,更指大自然给人的精神上的滋养。
师:我觉得还有一点,同学们都没提到。苏轼带着满身伤痕,从乌台的监狱大牢里来到黄州。此时他欣赏美景,还会想到从前那些让人痛苦的事吗?
生5:应该不会想到。
师:一个人只有忘怀了得失,才能这么快乐地活在当下。所以我们说联系第一节和第五节这样形象的画面,我们就可以看出苏轼在这里告诉我们:人就应该把自己解脱出来,不要在苦难和痛苦中永远纠缠沉沦下去。怎么解脱?投身于大自然,在清风明月中获得人生的寄托,才能像第一节那样欣赏赤壁的风月图,像第五节那样“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人就应该这样活着。我们齐读第四节。
(全班齐读第四节。)
师:假如你们是客,我是苏子,我这样说:朋友啊,要用不变的眼光看待人生,用清风明月让自己解脱出来,活得潇洒一些,快乐一点,豁达一点。你会接受吗?
生:不接受。说的是大道理。
师:苏轼怎么说的,就让客人喜而笑了?好在哪里啊?
生:借助月亮和水来说道理,用月亮和水的不变来暗示人要忘怀得失,很形象,很生动。
师:讲得好!这篇文章不易理解,许多成年人都不大理解它的内蕴和精髓。大家理解得很有深度!下面要探讨一个有挑战的问题,我们来猜想:你觉得本文哪一段的意思是作者最先想到又最想表达的?理由何在?作者又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出来的?我们还是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不要怕讲得不对,我们按照老办法,推选一个代表发言,其余同学补充。
(学生讨论。)
生1:我觉得作者最先想表达的是第四节,因为作者想忘怀得失,与自然和谐相处,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师:你认为是第四节。当然,这只是我们的猜想。那么作者又是怎么一层一层地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意思表达出来的?
生1:他先写与客人去游赤壁,听到客人的悲凉箫声后,感到心情很悲伤。他问客人为什么要吹那么悲凉的箫,然后是客人的回答。客人很悲伤地回答,不理解人生的渺小和世间的沉浮,使作者联想到自己被贬,进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师:先写苏子与客夜游赤壁,接着由箫声引出,“何为其然也?”,然后是客的解释,客人解说之后,苏子回答。非常好。你们这组请哪位同学说?
生2:也是第四节,先写景,再写客人和主人之间一问一答,一层一层表达。
师:主客之间的问答。
生3:我们组讨论后觉得最想表达的是第三节。就因为第四节之前我们认为客人表达之情也是苏子之情。苏子在没有豁达之前借助曹孟德等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应该是最重要的。
师:这一组同学讨论后认为是第三节,第三节是借客人的口说出来的。但实际上是作者自己没有超越之前那样一种悲哀的、痛苦的心境。你们组呢?
生4:第四节,前面写了一个场景,和客人在夜游。第三节是借客人之口说自己的心情,第四节是苏子回答。是一个从悲伤到乐观的过程。
师:除了一个组外,其余三组都认为第四节是课文的中心,因为第四节是主人对客人观点的一种劝说,最后客喜而笑,放弃了自己的观点,接受了对方的观点。为什么极有可能是第四节?因为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来,他的人生遇到了挫折,出现了危机。怎么给自己一个快乐活下去的理由?苏轼在痛苦思考着。在这篇文章里,他就借助夜游赤壁,客人吹出悲哀的箫声,然后是客人一番人生短暂、人生悲凉的自白,苏子加以劝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出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写法有一种专门的说法,叫什么?主客问答。通过主和客一番对话,然后抑客申主,最后让主的一方观点得到充分表达、展现。你说他和朋友在一起一番问答,可以;也不妨理解为这时苏东坡内心的两个人在对话,一个是客,一个是苏子。这样的对话也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进行着。一个人说:人生在世不就是那么回事嘛,你看那些了不起的人又怎么样呢?而今安在哉?平凡如你我,生命如此短暂悲哀,算了吧。可是你的灵魂中又会有另一个声音:要振作起来,要微笑着面对这个世界,要让自己活得更好。因此,我们也不妨把这理解为作者心路历程的展示。下面全班齐读四、五节。
(生读第四、五节。)
师:关于这篇文章的构思,金圣叹有这样一段评点(投影):“游赤壁,受用现今无边风月,乃是此老一生本领,却因平平写不出来,故特借洞箫呜咽,忽然从曹公发议,然后接口一句喝倒,痛陈胸前一片了悟,妙甚!”大家真不简单,大家讨论得出的意见,和清代大才子大评论家金圣叹基本一样。
文章结尾说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什么是“东方之既白”?我把它理解为心里亮堂了!明白了!醒过来了!彻悟啦!我想起梭罗在《瓦尔登湖》的最后一段,他说:“使我们失去视觉的那种光明,对于我们是黑暗。只有我们睁开眼睛醒过来的那一天,天才亮了。天亮的日子多着呢。太阳不过是一颗晓星。”苏子醒过来了,在他的人生道路上醒过来了,留下了这样的传世名篇。一千年后,我们高一(18)班的同学在这样的一个特殊场合,学习这篇文章,我希望我们多少醒过来一些,至少我们埋一颗种子,让我们在后面人生道路的行走过程中,心里亮堂。好,这堂课我们就到这里。谢谢大家!同学们再见!
附1:教学板书
赤壁赋
苏 轼
附2:课前预习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课前反复阅读课文,并尝试背诵,达到基本成诵的程度。
2.阅读中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七月既( )望/举酒属( )客/少( )焉/纵( )一苇之所如,凌( )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 )御风/于是( )饮酒乐甚/舞( )幽壑之潜蛟,泣( )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 )/方( )其破荆州,下( )江陵,顺流而东( )也/酾酒( )临江,横槊( )赋诗,固( )一世( )之雄也/侣( )鱼虾而友( )麋鹿/客亦知夫( )水与月乎/苟( )非吾之所有,虽( )一毫而莫取/是( )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洗盏更酌( )/杯盘狼籍( )/相与( )枕藉( )乎舟中
3.阅读中翻译下面句子。
(1)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3)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本句翻译应注意什么?)(4)何为其然也?(本句翻译应注意什么?在本课中再举出两个相同的句式来。)(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本句翻译应注意什么?)
4.请写下阅读中你的疑问和质疑,交给老师。
【说明和反思】
本课是2012年12月4日应广西壮族自治区教研室之邀,在“八桂中学语文教学论坛”上借班执教的一次观摩课。两节课连上,每节课45分钟。教学实录由郑丽芬老师整理。谨表谢意。上课的学生,学习热情高,课前见面时便向我提出许多问题,使我对该班级语文学习状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和预判,及时调整了原先的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想的教学效果,被论坛组织者认为是“适合我们少数民族地区新课改精神的好课”。
我对观摩课公开课之类的教学形式内心是有所保留的。一方面它是广大一线教师喜闻乐见的教研方式;但另一方面,它也存在着由于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和对学情的准确判断,过于注重甚至夸大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的倾向,因而极容易造成对课堂教学的误解,形成错误的教学观和课堂观。因此,我轻易不外出上课,偶有所请,必与对方多方联系尽可能接触学生,了解其真实的学习状况,使教学有的放矢,学生学有所获。
教《赤壁赋》这样的文言文我们总会伴随着一个困惑:我们干嘛要学习这样的文章?它与我以及我学生的生命有什么联系?怎样让文章走进学生心中,教出一种生命感和成长感来呢?本课教学中,我试图对此作出回答,那就是综合运用诵读、训词、释句等文言学习方法,真正理解体验苏东坡对人生逆境厄运做出的乐观答案。
《赤壁赋》这类文章是对人生终极困惑的解答,这类经典文章是年轻时读过老来还要读的文章,内容极为丰富和浩瀚,需要相应的人生阅历和经验的支撑。但就这两节课而言,我们只能教一些基本的底线的东西,让学生有一个基本理解,打下思想人生的底色。
文言文到底教什么?教“三文”,教“文言、文章、文学”。教《赤壁赋》这类文章,不能只讲文言词语、句式和翻译这些“言”的东西,更应该讲清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的情怀胸襟等这些“文”的东西,做到“言”与“文”的和谐统一。我通过第三节中一个反问句和一组骈偶句,理解“客”的人生困惑,又通过第四节中两个句子的翻译,联系第一节和第五节,辨析体会“不变”和“共适”的具体含义,感受苏子乐观豁达的人生情怀,进而揣摩作者现场设喻说理的形象之妙,并用一个假设猜想的问题,讨论探究文章构思特点和主旨,最后用金圣叹的评点加以总结。这其中,有词语辨析,有句子理解,有手法鉴赏,有思维挑战,一步一台阶,“言”中有“文”,“文”中有“言”,把言语学习、情感体悟和思维训练融为一体,让学生有实在的获得感。
仅仅靠课堂还远远不够,要把课前和课后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课前我让学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诵读课文,理解关键词句,提出质疑,课后又布置学生背诵默写,温故知新,问学交流,拓展阅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如此课前、课中、课后形成结构优化的整体,才得以推动学生文言学习的进步。
体验比理解更重要,甚至不妨极端地说,真正的阅读理解就是丰满的体验和感受!真理总是具体的,过于宏大的东西更让人生疑。同样,阅读也是具体的,是一种注入了个体生命的发现。阅读感就是具体感,就是这个词怎么理解,这个句子如何解说,这种手法有何表达意味,等等。因为我们教的不是权威给我们的知识和经验,而是教师长期不懈努力学习得来的感悟。权威的指导只有被我们自己的经验所渗透和注解,才能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成功的教师总是和他所教的学科融为一体,他教的不是他懂的,而是他有的,是从他心里流出来的,渗透了他的情感,活跃着他的灵魂,就是他自己(王尚文先生语)。这样的文章我们教一辈子,更要学一辈子。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十三中)
(本文来源:《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7年第10期)
- 上一篇:边城
- 下一篇:2019年度高二语文《望海潮》课件20190909